我的学画经过 · 2015版《何新画集》自序
何新与已故国画大师何海霞先生(张大千高足)
余平生治学,皆无师无门。绘画亦无师,纯属一业余之“自了汉”也。
但余学画则乃属有缘,其缘起盖在上世纪80年代之初期。
1983年秋季,余尝受《丑小鸭》杂志主持者之委托,组织一次“长江游”活动。偕行者中,有文坛俊秀如李泽厚、礼平等一时之达人,更有多位著名国画师何海霞、娄师白、潘絜兹、王康乐、吴悦石、邵宇、车鹏飞等也。
其时由余主管扁舟一条,自重庆放流而下,终点为武汉。沿途经过三峡及小三峡,风光奇伟瑰丽。一路操之在我,自由行驶及停泊。余遂得与诸丹青大师朝夕相处。
各位大师一路在船上及住地肆兴挥毫作画,余乃在傍观摩。且时时得闻高人清议,可以随时请教画理,有问有答及揣摩、切磋。舟行逍遥缓慢,一路朝晖夕阴,明月清风。有时则余也效颦泼墨。半月左右之不觉间,竟大有心得,得以略通笔墨耳。
自长江归后,余竟更加迷恋绘事,而时时浸淫焉。为观赏名画及临摹,余多年中乃经常出入琉璃厂肆,遍购古今名家画册。
余当时亦颇留心购藏古今名家之真迹。
当时收藏尚无热,古玩及书画价格尚未炒高,收藏颇为容易。余80年代所得稿费及讲课费等各种外快不少,竟多挥霍于此也。
且余平生收藏书画作品之原则,并不过于拘泥追究真伪,但以情性喜欢为主,重点观乎作品画技及境界之好坏耳。故历年而下,见闻不仅日增,所藏亦渐多,眼界及眼力更得以大为开阔也。
1986年前后日本南画家组团访华,台湾老画家张杰来大陆,余皆有幸叼陪、观摩。后邓林女士、李文汉先生等发起创办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亦邀请余出任理事。
1987年东方学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会员展览,余戏为笨鸭图一副,竟然入选参展。
1989年香港文汇报成立70年纪念,社长李子云下书邀请余为之作画。余摹石涛山水一幅,亦得入选。(且闻此两幅作品皆以好价售出也。)
1991年余在香港出版《何新画集》一册,入集者实多为余在80年代不成熟之作,笔墨颇为荒率。然而台湾已故大画家江兆申(曾任台国立故宫博物院长)观后竟不以为谬,评价颇高,以为有宋元间牧溪等禅画意味。
余习画至90年代后期,始渐入佳境。但其后多年,则事繁懒惰,多年间画手停顿,笔墨亦荒嬉矣。
至近3年来余迭患大病,脑眼几乎半废。身心痛苦而百无聊赖中,为排遣自娱,乃复拈笔墨。
盖古今画家中,余生平最崇拜及酷爱者惟八大山人、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陈子庄五家也。余收藏五大家作品皆有真迹,对其画册则亦有见必购。故耳濡目染,熟之能详。
余平生绝对无意做画家。所以肆意涂鸦者,皆纯为娱乐而游戏耳。
如今年老病衰,已经创意全无。所能为者,仅专以临摹为事耳。
所幸见识日广,眼界日高,渐能揣摩古人意趣,而自以为略可得其笔墨。此来三年之间,积累作品竟逾百幅也。有友人提议择其较精者复编一画册,且有香港出版界朋友允为出版。
因之,兹择其中自以为庶几略佳者,编成一册。
东施效颦,献丑而已,聊博海内外好事者一笑耳。是为序。
何新
乙未新春记于北京
何新与美国书画收藏家林曦光先生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