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与复旦大学分子遗传学的一名著名院士探讨亚洲人类起源问题,获益良多,萌发出新观点,认为亚欧人类起源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数万年前沿发端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河流向东、西、南三个方向迁徙、扩张。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南端的川藏高原是起点,先民们沿澜沧江等河流漂徙南下经云南进入广西与红河三角洲,进入广西的那一支继续以广西为一主要节点沿河流向东漂徙扩张,进入珠三角与长三角,大约6000年前,再以长三角及珠三角为辐射点向各处扩张。
进入越南红河三角洲的族群在那里开创了南亚文明。
川藏高原还发端出一支沿河流进入四川盆地,创造了三星堆文化。
黄河源头地区则有一支沿着黄河河道创造了神木、仰韶文化,但是黄河流域早期未必是汉文化。
为对这一假想进行表述,笔者引入一个人类迁徙研究的新概念:半主动式顺流漂徙。一般认为,早期人类的迁移是沿着海岸线而走到世界各处,但是,沿海岸线的迁徙方式对迁徙动力与迁徙能力缺乏合理解释,沿着河道流向进行迁徙则显得可能性非常大,从湖北岳阳顺长江而漂,大约五天之后可以抵达上海。半主动指的是漂徙事件主要来自于洪水的裹挟,少数情况下,则是主动性乘坐竹筏顺流而下在新的地区繁衍生息,普通的石器可以完成竹筏的制作。
分子遗传学在我国逐渐引入历史研究流域,尤其是在无文史的史前历史研究阶段,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在学界引起轰动与争议,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及史前考古发现与本文的亚洲人类迁徙概述相吻合。
近代在云南、广西、珠三角、长三角都发现大量史前文明遗址,其年代序列较明显的呈现出西早东晚,即越向东走,遗址的年代越晚,云南的史前文明遗址大量为数万年前,广西的史前遗址在一万前的居多,珠三角的英德牛栏洞遗址为一万年左右,长江中游的一些遗址大致为九千年左右,长三角的良渚文化遗址判断为八千年左右。
分子遗传学对全国各地人群的检测结果体现华东沿海地区的人群体质特征与广西少数民族有很大的相似性,南方人群与北方人群的体质有较大差别,南方汉族与北方汉族的女性DNA有差别,男性基本一致,南方汉族女性体质特征与广西少数民族的接近。西藏的汉藏语系人群与汉族人群体质有较大的一致性。华东沿海地区的人群体质特征与广西少数民族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看出华东人是由广西起源,先由湘江进入洞庭湖,再沿长江漂徙至长三角,创造良渚文化。稻作文化的研究也可以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广西被考古界确定为华夏稻作文化的起源地,越向东、南,考古所获得的史前栽培水稻测年数值越晚。广东人群与广西人群的体质特征显然是高度一致的,这里可以看出广西先民沿着西江漂徙到了珠三角繁衍生息。南方人群与北方人群的体质有较大差别看出来北方曾经有一支民族存在,可能是沿黄河源流进入中原,但是后期被来自南方与东南方的力量向西北与北方压缩。
6000年前,华夏大地有一次较大的文明跃进,这是史前人类研究领域的一大研究点,本人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6000年前的海平面下降是造成这次大跃进的主要因素,海平面下降给各沿海三角洲地区的人类带来了良田万顷,拥有海盐及良田的三角洲地区迅速崛起,并在华东与华南形成强大势力,这两股势力逐渐占据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至于是华东人群主导还是华南人群主导则需要分子人类学的进一步研究,亦或是共同主导。个人认为是来自珠三角先民居于主导地位,并引出了岭南客家人的源流问题。海平面下降对内陆地区的发展没有影响,因此,那一时期的人类发展主导力量来自于沿海三角洲地区显得很合理。
6000年之后,夏商周历史随即开启,夏商周必然是发生于崛起的珠三角与长三角之中的一个;由文献及先秦考古发现看起来,珠三角的可能性大于长三角,夏王城建于今之广州是大概率事件。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大致勾勒出亚洲人群的大致发展脉络,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边缘高地,沿河流漂徙至长三角、珠三角、红河三角洲与恒河三角洲,6000年前的海退事件带来了沿海兴起最终并向各处扩展,这里并似乎可以看见诺亚方舟在喜马拉雅山的冰雪下沉寂了许许多多年。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