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佛学研究(9)
何新读佛札记:论佛学认识论
【佛学认知论】
佛学之认识论,最早为佛陀宣教,后来为迦叶、阿难、世亲等析论,出现于2千年以上。后来被不断阐述,具有惊人之超越性与深刻性。集合近代心理学、哲学认知论之大成,基本理论未能过之耳。
佛学认为,精神世界包括心、意、识三者。
心为梵语citta 之意译,音译作质多,集起、统合之义,以今语言即相当于人的全部精神世界也。
意为梵语manas 之意译,音译作末那,思量、思考之义,相当于今语之意识。
识为梵语vijn~a^na 之意译,音译作毗若南,即了别、分类、判断、论证之义。
但是,有关此三词之语意,大小乘论典有种种不同之说法。大略言之,佛学认为心是主体,意与识则是心作用之两面。
【俱舍论六识】
据俱舍宗,心、意、识三者为六识之异名,其体实为同一。
六识,乃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 。 六识之主者称为心王。
佛教所谓之心,非关心脏也非实体,且不与实际世界相关联(纯粹自性)。心为宇宙之心,乃独立广大无所不包自由活动之主体。个人之心,从属分有此广大宇宙之心。此为佛教心之教义之根本原理——也就是后来哲学唯心论一词之起源。
故佛学认为,个人思虑之心在此宇宙心中则为真理,离此宇宙之心则为谬误及妄想。所以并非我占有真理而是真理占有我也。
佛教认为,心,能集起(统合)各种精神作用或作业,故一切精神活动统称为心之活动。心能思惟量度,故称为意;心能了知识别物类(分析判断),故称为识。
唯识宗主张心有八识。八识,拉丁梵语as!t!au vijn~a^na^ni,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以及特殊之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识。
近代西方哲学自弗朗西斯·培根著作《新工具》以后,发生认识论转向。即由中世纪哲学之关注神本论(神正论)以及本体论的形而上学,转变为关注认知论研究。培根、洛克、休谟等之认知论研究皆认为一切知识始于感觉和感知,由此创立近代经验主义哲学。
佛学认知论则与经验主义不同。佛学认为眼耳鼻舌身五感知器官为人类了知之工具,但知识之根源则不在感知中,而在宇宙之心中。故唯识宗认为,八识之顺序非以感官五识为本而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为第一识。
【法相宗——唯识论,绝对唯心论】
唯识宗乃俱舍论及法相宗传布中国后形成之纯粹中国佛教宗派。
法相宗,起源于俱舍论,乃佛陀去世后世亲法师所创关于认知论之梵学,出于俱舍宗。
法相宗主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从而得识真我。
唐玄奘周游西域印度,归国后彻悟而创立大乘佛学之法相——唯识宗。主张究明万法性相之宗,明万法唯识之理。
法相宗认为万法心造,心外无独立之境,故称唯识宗——相当于哲学中之绝对唯心论。
由于其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长安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八识】
唯识论之主要理论是析解八识。八识,拉丁梵语as!t!au vijn~a^na^ni。
瑜伽行派及唯识论皆认为心有八识。包括:感官五识即:眼、耳、鼻、舌、身,此五官的感知五识,为觉识。
而后综合五感觉形成主观心理之综合意象,即意识,相当于近代心理学所说的印象或者表象认识,乃为第六识。表象、印象与记忆有关,具有初步抽象化意象之特点,是类别概念(命名,即符号化概念)之起源。
第七识则为末那识。末那是拉丁梵语manas的音译,末,我也,那,意思,思虑,思量之义。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末那识】
若取意译,则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六识之意识意义近似,容易混同。此二识于梵语原文中皆有“意识”之意。末那识原文 manas,表示“意动是识”,其识之本身即名为“意”,即自由主观之意识。此乃两者名义接近、所依与作用迥别,所以佛学一用音译、一用意译以区别之。
实际上,末那识相当于近代西方哲学所言之知性(智识)、理智的范畴。
唯识论认为,末那识是主体思维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主体意识出自我觉(觉识)和我意(意识)。但是觉识、意识都是被动的感知。脱离感官的纯粹自我意识,是末那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我识反映自我,所以也是我执,即主观意识。
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我执,即我痴、我见、我欲、我爱,故名自我意识。前之第六识必须以我意为所依,故名第七识为我意识,主观意识。我执,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
佛学认为,第六识以第七末那识(我意)为所依,第六识之所以称为“意”者,即由“依意之识”而来。
窃以为末那识者,即纯粹思维,纯思维(惟)也。思维与意识之不同,就在于运用符号概念之自由想象。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为第八识,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相当于西方哲学之先验理性(理识)、绝对理性(主客合一)的范畴。
佛教认为,世界现象(万法)都由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所变现,故阿赖耶识方为宇宙万法之实体。而人类则须通过前七种识,得以察知外境影像,缘虑执取,反以幻境为实在。
在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世界的潜在原根,佛学称之为种子。
阿赖耶识作为始原,在佛学中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
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
至于阿赖耶识为清净之真识,或染污之妄识,乃佛学界所争论之一大问题。阿赖耶识依摄持诸法因果之义,亦即从自性而立名。
佛教认为阿赖耶无法意译表达,故以梵音音译,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诸家异说】
阿赖耶识其含义佛教各派解说不同。
唯识论认为,阿赖耶识乃绝对意识,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识。由本向末数其为八识之第一,故称第一识。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论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即如来藏。
佛学其它学派则对此异说纷纭。
据佛学论者考述,《阿含经》中已有“阿赖耶”一词,意义专重心理学上的贪爱、执著,阿毘达磨时代的《论书》亦同。瑜伽行派的经论,最早使用阿赖耶识一词,其语义在《解深密经》中,意指“隐藏于肉体中的识”。首出的意义为“隐藏”,其次说它有生物学上的执受义。《摄大乘论》侧重此识与诸法的关系,将阿赖耶识诠释成“与诸法相互摄藏的识”,进而是有情会“执藏”以之为自我的识。
《成唯识论》立基于种识不一的立场,从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解释阿赖耶识的语义,有别于《摄大乘论》种识是一的立场。主张区分现行赖耶和种子赖耶为中心的窥基与圆测二系。
【唯识宗的认知论】
我窃以为,唯识论的阿赖耶识,相当于黑格尔所云能生成世界(万法)以及作为精神运动之本原的宇宙绝对理性。
唯识论认为,人的我识都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根源,皆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
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识。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无限性。
唯识论认为,眼等五识为前五识,属于感知性,感觉及感受。
依唯识宗之说,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各缘色、声、香、味、触等五种对境。五识仅能各缘自境,故又称各别境识。感觉是缘于外界外物,是被动的。此五识仅由单纯的感觉作用来攀缘外境,而不具有认识、分别对境之作用。
眼等五识为前五识,属于感性,感觉及感受。意识为第六识,相当于康德所谓统觉、知觉。
末那识为第七识,末那识Manas相当于知性(智识)、理智。末,我也。末那识即主观意识。
意识为第六识,相当于近代心理学所谓印象,即来自感官知觉的综合而形成的关于对象的心象、印象,康德所谓统觉和知觉。意识具有认识、分别现象界所有事物之作用——基于记忆、回忆形成事物分别之意象和印象,然后分类命名,故又称分别事识;意识乃赫赫前五识共同所依据者,故又称意地(谛)。五识须与此第六识共同俱起,方能了别对境。
狭义而言,意识专指八识中之第六识。广义而言,则意识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之全部,可以涵盖全部心智之活动。故意识能遍缘一切境——具有普遍性。举凡对内对外之境,不论有形无形,皆可广缘,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皆可亘及。具有比知、推测之作用,故意识又称一切境识、广缘识。
尽广大,致精微,要言之,第六意识乃八识中最猛利、最敏捷者,具有自由自在之能力,三界九地,一切迷悟升沉之业,无一不由意识所作。
人所有诸种经验,从原始之感觉至自由之概念思考,凡能统摄多种经验内容之作用,皆称为广义之意识活动。
思维者,思量所对之境而分别之也。《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又对于定心之无思无想而定前一心之思想,谓之思惟。《观无量寿经》曰:“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善导序分义》曰:“言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四种庄严也。”
正思惟即真理,邪思维即谬误。(谛、真谛,就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