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齐白石与吴昌硕的恩怨考辨及其文化背景(上)

齐白石与吴昌硕的恩怨考辨及其文化背景(上)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荣宝斋济南分店Lin · 2015-09-14 10:23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齐白石与吴昌硕的恩怨考辨及其文化背景(上)

(一)从“老夫也在皮毛类”方章谈起

 

吴昌硕齐白石是近现代美术史上两大家,他们年龄相差二十岁,吴昌硕是1844年出生,齐白石是1864年出生,齐白石是之晚一辈的人,但是他们为同代的人,有“南吴北齐”之称、“诗书画印四绝”之称。有介绍说齐白石最佩服的画家就是吴昌硕,而且有诗为证,诗文如下: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这首诗就表现出齐白石吴昌硕是相当崇拜的,而且愿意为“走狗”。而且吴昌硕曾有恩于齐白石的,因为齐白石刻印的润格吴昌硕给他写的,时间在1920年,齐白石第一本画集扉页的题辞也是吴昌硕题的,这表现了一个老画家对后辈画家的一个提携。对于齐白石素有研究的胡佩衡写了一本书叫《齐白石的画法与欣赏》,书中提到对齐白石影响最大的画家是陈师曾,使他最崇拜而没有见过人的画家是吴昌硕。我也考证过这件事情,吴昌硕齐白石的确没有见过面,但是既然没有见过面,他们之间的“怨”又何来?

  启功在《启功论丛》里边有一篇关于《记齐白石先生轶事》的文章说,齐白石刻了一方章叫“老夫也在皮毛类”。大概是吴昌硕说有人学了他的皮毛就成了大名了,但可能不是专门指针对齐白石齐白石大概是一种谦虚和和善,而且是有点儿像郑板桥刻的方章叫做“青藤门下牛马走”那种意思,启功先生有点儿从文字里边想有点儿把这件事情淡化,但他还是用很委婉的事情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了。

另外有一个叫斯舜威的人,他在《百年画坛钩沉》里边把这件事情很清楚地说出来了,说:“齐白石最佩服的就是吴昌硕,但是吴昌硕对齐白石有点儿瞧不起的意思。”他说:吴昌硕在晚年说北方有个人学了我点儿皮毛就成了大名了。”齐白石听到了,就说知道“北方人”指的是他,他就刻了一方章“老夫也在皮毛类”,而且还有边款。这件事情就说明了他们二人确实有一段恩怨。但是如果简简单单地说一个恩怨这个事情没有意思,因为从这段恩怨可以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荣宝斋济南分店展出作品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荣宝斋济南分店展出作品

(二)吴昌硕齐白石写“润例”的缘由

吴昌硕齐白石没有见过面,也不认知。关于“润格”这件事情是齐白石日记上记载的,日记上说:“三月初二日。得吴缶老为定润格。此件南湖所赠也。其润格录于后:齐山人濒生为湘绮高弟子,吟诗多峭拔语。其书画墨韵孤秀磊落。兼善篆刻,得秦汉遗意。曩经樊山评定,而求者踵相接,更觉手挥不暇。为特重订如左:(略)庚申岁暮,吴昌硕,年七十七。”

  最后落款是庚申岁暮庚申是1920年,吴昌硕七十六岁。”这个时候齐白石是五十八岁,已经定居北京三年了,当时他的画风很冷逸,还不被社会接受,但是这个时候陈师曾认识了齐白石,而且劝他进行变法。齐白石当时就委托了南湖(胡鄂公),请吴昌硕给他写“润格”。胡鄂公是齐白石的朋友,搞报业出身的,当时他在荣宝斋看到齐白石的画很欣赏,就买了他的画,齐白石对这种能比较出高价买他的画的人很感恩,两个就结拜为朋友了。胡鄂公到上海去的时候,齐白石就问说他是不是能够请吴昌硕给他写个“润格”。但是在日记里没有说这件事,他说“南湖所赐”,就说明了吴昌硕给他写这个“润格”,写“润格”的钱是胡鄂公出的,但是我认为他日记里漏记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因为吴昌硕齐白石两个不认识,他为什么要给他写“润格”?写“润格”大家都知道是件很慎重的事,不是拿钱来买一张画买一张字这样简单的事,一般来说都是老师给学生写,长辈给晚辈写,还有好朋友给好朋友写,但是齐白石吴昌硕认都不认识,为什么要给他写“润格”,这是一个谜。比如他说有王凯运与他怎么样,林纾曾于他又怎么样,樊增祥评定又说他的画,印章又怎么样,我认为吴昌硕在写的时候这些资料是齐白石给他提供的,但是仅仅提供点儿资料是不行的。既然委托胡鄂公请吴昌硕给你写“润格”,齐白石自己必须要跟吴昌硕至少有封亲笔信,出自礼貌都应该有的,而且在信里边必须有打动吴昌硕的事,因为他不认识你,吴昌硕是大画家,齐白石是个不知名的画家。如果打动不了吴昌硕他不会写的。所以我就认为在这里边他漏记了一些事情。

  其中有一个人大概是上海的人叫富华,吴昌硕练就的时候他就说齐白石很佩服吴昌硕,要去给他拜门,就写了一首诗,刚才我说的“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他认为是齐白石要跟吴昌硕拜门写的,这首诗语气上很像是拜门的诗。如果真是齐白石吴昌硕拜门要写这首诗,说我愿意给你当走狗,好好地跟你学习,吴昌硕肯定会被打动的。资料显示这首诗是在齐白石33年出的《白石诗草》里边记载的,这首诗是当时天津美术馆征求齐白石说叫他用诗来告知古今可师不可师的一件事。齐白石当时就回了他六首诗,对画家进行评价,其中这首诗是第四首,这四首诗都收在《白石诗草》里边。但一般来说回复类的诗都不可能是新作,而是抄旧作,天津美术馆要齐白石写关于画家的诗他就抄了旧作来回应他,这个可能不是齐白石新作的。

  这件事情记录在胡适编的《齐白石的日记》里边,《齐白石的年谱》当中邓广铭就把这首诗放在附录里边,没有编在正文里边,因为他说不能确定这首诗具体的年代和时限,所以就不编在正文立板。但是在我查吴昌硕的资料里边,可以确定吴昌硕这首诗的时间。因为我发觉一首齐白石日记里有一段文字,跟这首诗的内容极其相吻合、极其相同,就是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于前三百年,或求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

  这些句子也跟他那首诗里边“愿为走狗”的意思是基本上相同的,但是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人,就是加了“大涤子”,青藤学过大涤子,我认为他很可能就是把大涤子换掉了,换成吴昌硕,因为这段文字是1920年庚申九月二十一日记的,吴昌硕的“润格”是“庚申岁暮”,他这段文字早于吴昌硕写“润格”的时间两三个月。也是他求吴昌硕写“润格”的时候,他就把这段文字形成一首诗,把“大涤子”就换成“老缶”,就呈给吴昌硕了,而且时间上也是对得上的。所以吴昌硕看到这首诗被打动了。

  富华其中也说到这是一首拜门的诗,他的判断是对的,但是他没有拿出依据出来。吴昌硕见到齐白石有这首诗,觉得这个年轻人对他太虔诚了,不写“润格”不行了,所以他就给他写了“润格”。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吴昌硕《大利》局部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齐白石《紫藤》局部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齐白石与吴昌硕的恩怨考辨及其文化背景(下)

齐白石对“皮毛“问题怎么回应?

齐白石对什么攻击他的话都能够回应,唯独吴昌硕说他学皮毛这件事,他相当困惑,而且有他的苦衷。但不回答也不符合他的性格,回答怎么回答?吴昌硕当时公认的大画家,他又是陈师曾的老师,陈师曾是齐白石的恩人。齐白石还想跟吴昌硕拜门,吴昌硕还对他有恩,现在吴昌硕说他学皮毛,他要去攻击吴昌硕是不行的,他是有很大的苦衷不能够回应的,但又不能够不回应。后来他用了一种很委婉、侧面的方式来回应这件事情。我查阅齐白石的资料里边认为他至少有三处是回应了吴昌硕说他是学皮毛的问题。

一个是说他那刻的老夫也在皮毛类”方章,这方章在二十年代中后期到三十年代很多画都盖上了的,那个时候说他学皮毛的传说特别凶,他要特别盖这方章。

第二个问题他有一幅《芭蕉书屋图》,上面他题的诗,这首诗题在上边有两首诗,一首是齐白石自己的诗,一首是石涛的诗,他自己的诗 “三丈芭蕉一万株,人间此景却非无。立身误堕皮毛类,恨不移家老读书”。石涛那首诗是“书画名传品类高,先生高出众皮毛。老夫也在皮毛类,一笑题成迅彩毫。”齐白石说我是说我是皮毛,石涛都说他是皮毛,我说皮毛又介意什么,不用介意了。

还有一个是在回应这个问题,他的《诗集》里边也有一首诗叫《梦大涤子》,就是做梦梦见了石涛,这首诗是“皮毛袭取即工夫,习气文人未易除。不用人间偷窃法,大江南北只今无。”在梦里齐白石跟石涛两个交换皮毛问题,你看你也说你皮毛,我也说皮毛,他说我们这个皮毛是下了大工夫的,不是把人家的东西偷过来就是。像石涛这种皮毛要找出来大江南北都找不出来第二个石涛这样学皮毛的了。他用这种方法回应对他学皮毛的一种攻击他的事情。

齐白石的诗里边可以找到好几首都是关于皮毛的论说,如果不知道这件事情就往往误解成另外一回事。

这样多的事情说明吴昌硕齐白石学皮毛这件事情对齐白石刺痛太深,深入骨髓了,所以他反复地在诗里边,在画里边,在印章里边都在说这件事情。但是他为什么要用石涛这首诗?他在晚年的时候跟胡佩衡说了一件事,他说你不知道石涛他的山水画画得好,但是当时大名家是不认可他的。他的意思就是说石涛当时被大名家不许可,现在齐白石也被大名家不许可,这个“大名家”可能就是指吴昌硕,所以他老是要用石涛这首诗,就有这个意思。

从“诗书画印”来评价齐白石和吴昌硕

应该说吴昌硕齐白石都是大家公认的文人画大师,文人画就讲究诗书画印全面的修养,如果要评价两个人的优劣,就要以诗书画印全面地来评价。

从绘画来讲,绘画讲究笔墨,如果用笔来说齐白石不如吴昌硕。但是对墨法方面两个都很有变化,而且都有特点,如果色彩上来说,齐白石的画喜欢用单色,吴昌硕的画用复色,吴昌硕的画很典雅,齐白石的画很富丽,两个从色彩上也是平分秋色的。但是如果讲到绘画的题材、构图的奇趣,这一点可能是吴昌硕不及齐白石的,这一点你看齐白石什么都能画,画人和山水方面,吴昌硕是不擅长的。

如果从篆刻来比较,二人的篆刻都有自己的风格,而且是开创了流派的一代宗师。吴昌硕的风格是气派很雄伟,浑厚开阔,而齐白石的印风是恣肆苍劲,痛快淋漓,都有广泛的影响。但是,吴昌硕是大写意印风的开拓者,齐白石是大写意印风的追随者,如果在篆刻史上吴昌硕的地位应该优于齐白石

书法方面,齐白石吴昌硕正、草、隶、篆都会,而且都写得好,最具特色的就是篆书,他们两个都是以篆书为特色的,而且自立风格,但是吴昌硕的书法很重气势,而齐白石的书法很重安排。这件事情,吴昌硕在气势上是很了不得的,但是齐白石在安排这件事情,从黄苗子的一个记载上说了这件事情,黄苗子齐白石写幅字,齐白石很久没给他写,黄苗子不好问他,以为齐白石忘掉了,齐白石主动跟他说:“你跟我说的那张字我还没有排好,一张字我安排的不好就写不好了。我还在想,等我想好了再给你写。”说明齐白石写字是很重视安排的。吴昌硕不重视安排,他写石鼓文是淋漓酣畅的,所以从他们两个的转述各立门户来讲,我觉得吴昌硕的篆书优于齐白石,高于齐白石

诗歌方面他们两个都善擅长。吴昌硕是学唐人的,齐白石是学宋人的,如果从文学史上来看,齐白石吴昌硕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找不到地位的。但是从绘画史、篆刻史、书法史都有他们的地位。所以他们的诗歌不能跟他们的绘画、书法、篆刻相比。虽然不能相比,但是作为文人画的修养,笔墨的修养来说还是够的,齐白石吴昌硕的诗歌能足够文人画的资格。他们的诗歌水平也是有差异的,比如吴昌硕的诗写得很古奥质朴,齐白石的诗真挚清新,各具特点。但是近几年日本的一个史料披露出来,有一封吴昌硕的信,他信里边就说到他请他的好朋友写诗。还有甚至吴昌硕很有名的《西泠印社记》那篇文章,也是别人给他作的,也不是吴昌硕自己作的,这是在他自己的信里边说的。这里边说明了一个问题,吴昌硕晚年的文风有点儿晦涩、堵塞,诗歌是讲究“诗言志”,吴昌硕的诗歌在这个问题上遭到批评和诟病,而齐白石的诗是属于他自己亲笔写,而且他诗的内容很清新,题材很丰富,是很有生活的,而且严必己出,语言鲜活、乡土气息很够,所以如果比诗歌来说齐白石高于吴昌硕,而且他们两个的诗歌有一个层次的区别。

 

现在我们看诗、书、画、印四样来比较他们吴昌硕齐白石都是互有优劣的,到底要比出吴昌硕齐白石谁优谁劣可能是很难比较的,如果从“五四运动”和“鸦片战争”来划分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话,我觉得吴昌硕属于近代史最后一个艺术大师,齐白石属于现代史里第一个艺术大师,而且应该说是双峰对峙,南吴北齐,应该作为定论,不能说谁优谁劣。

 

本文摘自雅昌艺术网专稿,作者:侯开嘉

侯开嘉,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1946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硕士生导师。少年时代就热爱书法艺术,潜心书艺三十余年,由楷人行入草,上溯隶、篆,兼涉篆刻,能融会贯通。自八十年代初即参加国内外重要书法活动,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书展,被收入《中南海珍藏书法集第一卷》、《日中代表书法家展览作品集》、《中国新加坡书法交流作品集》、《中国当代书法百人精品集》等百余种国内外书法专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