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何新:淮海战役的战略目标是毛泽东确定的

0
0

【何新解放战争研究资料】淮海战役研究(一)

何新:淮海战役的战略目标是毛泽东确定的

近年有一种说法称淮海战役是粟裕提议的,粟裕是淮海战役的首功而且是总指挥。

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典型的移花接木、无中生有、贪天之功的谬说。

淮海战役的战略目标究竟是谁确定的​?

在济南战役(许世友谭震林指挥)将结束时,饶漱石、粟裕曾联合于9月24日向中共中央军委建议举行“淮海战役”,建立准备南下的苏中根据地,为以后南下作战创造条件。报告所说的“淮海战役”之战役目标为苏北苏中地区,攻占淮阴、淮安(两淮)及海州、连云港。并且饶粟建议攻济部队不休整,举行淮海战役以后再休整。

毛泽东、军委接到电报后,要粟裕同东兵团的领导好好开会商量一下。

而同时收到报告的粟裕上级刘邓陈,针对粟裕建议中的四个方案,在25午时回电,提出了刘邓对于淮海战役的新想法

毛泽东、军委于9月25日·总览各方意见后,复电同意在济南战役之后进行“淮海战役”。但是毛泽东虽也使用了淮海战役这个名称,却基本否定了饶粟原所建议的战略目标,也就是否定了饶粟建议的基本内容。

粟裕建议的"淮海战役"是:

——攻占两淮及宝应、高邮地区,

——再攻占海州、连云港,然后进行休整。

这是粟裕1948年9月24日四条建议中作战兵团的基本建议。

而毛泽东考虑的"淮海战役"却是:

(一)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

(二)歼灭两淮、高、宝地区之敌集团,为第二个作战。

(三)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集团,为第三个作战。

(四​)在淮河流域徐蚌地区歼灭敌主力为第四个作战。(举行即“徐蚌战役”,也是毛泽东提出的。)​

毛泽东的目标第一条,就是歼灭黄百韬兵团。

​此后,毛泽东又连发数次电报,表明他对淮海战役的设想愈来愈成熟。他的战略设计是

第一步(淮海战役),以华野东兵团谭王灭李弥兵团,西兵团粟陈张灭黄百韬兵团,

第二步(江淮战役)歼敌余部于长江北。

第三步(徐蚌战役)​与敌援军集团决战于江淮中原及徐蚌地区。

这就是毛泽东所重新设计的所谓“大淮海战役”。这个战役的核心战略目标,一是歼灭黄百韬兵团,二是夺取战略枢纽地区徐州,三是以歼灭黄兵团吸引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各大兵团,包括邱清泉、李弥兵团等,进行一场战略决战。

而这三点,既不是粟裕所建议的,其实也是作为华野一个分枝兵团指挥员的粟裕(西兵团司令员)想也没有敢想的!​

“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至豫皖苏边,北自陇海铁路两侧,南达淮河的广阔战场上,与国民党军徐州刘峙集团的大决战”,与粟裕的这个“建议”相比,已经面目全非,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后来那个“大决战”,使位于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枢纽上的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变成了一个燃烧的“十字架”。毛泽东提出的淮海战役战略目标,完全超越了饶漱石、粟裕设想的目标。

根据毛泽东提出“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要求粟裕于10月10日左右开始行动。

黄兵团即黄百韬所率第七兵团,下辖三个军。黄兵团是国民党政府军徐州剿总所属的四个兵团之一,徐州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的屏障,攻击黄兵团,必然要遭到徐州各兵团的反击,非常可能发展为南线的战略决战。

所以,粟裕提出的只是是局部性、战术性的、为以后的渡江淮之战作准备的目标。

而毛泽东提出的是战略性的决战意义的目标。毛泽东把粟裕的攻城略地的战斗改变成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诱饵,吸引国民党军集聚在中原地区的几大兵团,把淮海战役变成一场国共军事力量的总决战。

因此毛泽东9月25日的回电以及此后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一系列电报和9月24日粟裕的建议,具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毛泽东在9月28日对华野的指示中指出:“这一战役必比济南战役规模要大,比睢杞战役的规模也可能要大。”

因为意识到这场战略决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军委于9月底改变了原先攻济南后华野军队不休整的计划,指示部队进行休整。

同时,毛泽东指示前线各方面必须进行充分的大战准备。

毛泽东和军委确定刘邓的中原野战军加入这场苏鲁豫皖四省广阔地区的战略大决战,并于11月1日确定以邓小平、陈毅为这场淮海及中原大决战战役的总领导。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