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粟裕回忆录代笔撰稿人的回忆(5)

0
0

四、《鲁南大捷》和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济南战役

在完成豫东战役的撰写之后,原打算整理的还有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和济南战役。

这些战役粟裕都讲过,其中讲得比较详细的是鲁南、宿北和沙土集战役。 《鲁南大捷》这篇回忆录,是在1979年整理的资料稿的基础上,粟裕又亲自讲过多次,一直拖到1982年的1月份我调回南京军区、住在华东饭店等待分配工作时完成的。

1980年粟由杭卅返回北京后,北京天气仍然很热,即确定到承德去边视察边写回忆录。7月16日到达后,他给我和随行人员讲了宿北战役,还给24集团军副处长以上干部讲了如何探讨未来反侵略战争和作战方法问题,并合影留念。不料粟又发病,于8月上旬返回北京住进医院。因病情较重,长期住在医院里面,说话都困难。这时楚青同志说,看来原来撰写计划短时间是完不成了,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和沙土集战役,粟都讲得不少了,而且比较具体,还要继续研究下去。

为此,她与我商量,决定趁首长住院这个间隙,要我到南京地区去访问一些参加过宿北、鲁南两个战役的老同志,收集一些具体资料,充实资料稿,以便粟身体转好后修改定稿。我到南京后,先后访问了当时任华中(后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长夏光,作战科副科长金冶和参谋秦叔瑾;山东(后华东)野战军第8师政委和作战科长;接着又去上海访问了山东(后华东)野战军第8师师长(后第3纵队司令员)何以祥。多数同志都很热情,谈得也很具体,对粟裕指挥的这两个战役都评价很高。

我回到北京后,即开始改写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和沙土集战役,经过几次研究,于1981年6月完成第一次修改稿,交楚转粟审查。到十月份,粟司令的病情仍未(17页)见大的好转,整理回忆录的工作基本上停下来了。这时,我又想起了调动工作的问题,就试探着向楚青同志讲了,请求调我回南京军区或武汉军区

(那时张才千首长在那里任司令员,他希望我到那里去工作)。没想到,楚青同志很体谅我的处境,就向粟反映了,粟也表示可以考虑。我向军科院政治部干部部反映,,但宋院长却不同意调动,并指示政治部副主任找我谈话,内容为:一是不能离开军科,可以回到本院另外安排工作;二是党委首长对你很关心,可担负更重要一些的工作,但要离开粟那里,回来给我们作事才行;三是要回到院里来工作,他们不好提这个意见,要我自己向粟提出来。

我听了他的这些话很生气。我要求下部队去,是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不是为了那个一官半职。如果我离开粟那里回院提起来,这不是我本意,这样做也对不起老首长,所以我仍坚持回南京军区或去武汉军区,并反驳了政治部副主任关于“回院来为我们做事”的话。我问他:粟政委为国防建设呕心沥血地总结历次革命战争的经验和研究未来战争的作战方法,恐怕不能说不是院的工作吧,粟政委与院里还能分开吗?

他无言以对,但仍拖着不办。无奈,我又请求粟给党委写封信,粟又答应并给党委写了信,但宋院长还是不表态。于是,我只好给宋院长直接写信了。这可有点破釜沉舟的味道。信中首先说了几句客套话,接着就开门见山地表示请求调走,并询问他对粟裕政委的信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也应表个态。

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告诉政治部让我走。这件事反来复去拖了很长时间,光政治部管干部工作的副主任和干部部长找我(有时我找他们)谈话不下十几次,弄得我心神不定,分工我改写的回忆录仍未最后定稿。

直到1981年冬,粟、楚知我难于在近期完成这三个战役的回忆录,就对我说,你可集中精力把鲁南战役改写好,至于宿北战役和沙土集战役,都想在文章的开头增加一段战前的战局,这个由我们来想办法完成,你就不用管了。转瞬间到了1981年底,12月下旬,军科政治部通知我:总政通知,你可以去南京报到了,但职务不动。

问我还去不去.我回答说去。1981年12月31日就离开北京,1982年1月1日抵达南京,住在华东饭店(即原AB大楼,属军区司令部)。趁工作单位尚未最后落实的机会,用了一周的时间,我边写,大女儿朔南一边抄,待军区干部部通知我被分配到军区司令部研究室工作时,文章已经修改完了,并立即寄给北京粟、楚审定。

十几天后,稿子就寄回来了,提了几条修改意见,我又作了修改,就定稿了。全文约14000宇,1982年先于《豫东之战》刊登在军事科学院出版的《军事学术》杂志第4期上。杂志社的编者还为此文写了《写在刊前》的评语。后来此文收入《粟裕战争回忆录》一书中。这篇回忆录,除了开头语和结束语外,共有五个部分:(一)战前的敌我态势;(二)、战役企图的形成;(三)、战前的准备工作;(四)、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经过;(五)、战役第二阶段决心的形成和作战经过。

关于宿北战役,前面讲过,在我完成第一次修改稿之后即交给了楚青同志。他们不但对修改稿又作了加工,而且还增加了苏中战役(即七战七捷)后的华中战局,即文章的第一、第二两部分。对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部分基本上是保持原文,但也作了充实修改。他们在改写完了之后,又征求我的意见,我看后表示完全赞成。

全文约19000宇,前两个部分有2000余字,后四个部分约16000余字。收入《粟裕战争回忆录》一书中。回忆录的题目为《苏中战役后的华中战局和宿北战役》,主要内容为:(一)、华中野战军主力由苏中北移;(二)、主动放弃两淮;(三)、决心在淮海打一个大歼灭战;(四)、集中兵力,打敌一路;(五)、整编第69师全军覆没;(六)、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

关于沙土集战役的回忆录,我修改了之后,也交给了楚青同志,由她负责组织力量加工定稿。这次战役,粟裕讲过多次,第一次是在广西的南宁(1978年春节前后),尔后又在北京讲过几次。着重讲了1947年7月初部队外线出击以来,鲁西南和鲁南都未打过好仗,特别是在济宁战役失利之后,部队在国民党重兵的多路围追堵截之下,天天突围,其艰苦转战的情景是解放战争从未有过的。

那时适逢雨季,洪水泛滥,水深过膝齐腰,空中是敌机轰炸扫射,地上是敌炮隆隆爆炸声,昼夜强行军,风雨无阻,经常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泥浆溅满全身,部队极度疲劳,减员大增,其中第1、第4纵队尤为严重,两个纵队减员都在万人以上;第3、第8纵队也由三个师九个团缩编为两个师七个团。第10纵队全部转移到黄河以北。有的领导讲,其艰苦险恶程度,有的和长征差不多。粟裕讲,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客观的主观的都有,但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指挥问题。

如果能在战区内积极创造和捕捉战机,集中主力打敌一路,哪怕是一部分,敌人就不敢猖獗到如此地步,以至一两个团也敢成一路对我实施追击围攻。打掉敌人一路,我军活动的空间就会大些;如果敌人怕兵力分散被我军歼灭而集中使用,我军的行动就会更自由一些了。

沙土集战役回忆录经楚青同志修改后题名定为《华东野战军外线出击和沙土集战役》,把原来的开头语充实内容后作为第一部分,即1947年7月分兵;第二部分,向鲁西南挺进;第三部分,沙土集作战方案的预想;第四部分,战役经过及主要经验。全文约14300字,我写的原稿约12000字。该文收入《粟裕战争回忆录》一书中。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