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何新:再谈“支那”一词的来源

$
0
0


至那——支那,这个名词是古代印度河流域(今巴基斯坦、阿富汗地区)人称包括新疆西域地区在内的大中国人的地理名称。唐代以后,这个名称随佛经传入日本,所以近代日本人仍沿用支那这个古印地名称称中国人。

这个国名首见于《大唐西域记》第四卷所记载的“至那仆底”国,梵名Ci^na  bhukti ,玄奘说意即汉国封地。此国是当时的北印度地区之古国名。故地近人猜论认为可能在今印度旁遮普邦的费罗兹普尔(Firozpur)附近。

至那Ci^na即支那,仆底bhukti 即城邦。《大唐西域记》“至那仆底”国是克什米尔王国迦腻色迦时代的一个来自河西汉地的疏勒国王子,定居印度河地区后作为质子所受封之国。(近代学者认为此汉地皇子可能是指汉代河西新疆地区的古疏勒国王子。)

据玄奘记述,这个国度位于阇烂陀罗国之西,近人也有猜论认为此地即今拜亚斯河(Bias)与索特来治河(Sutlej)会流处以南一带。关于这两条河流的位置,地理学研究者有争议,一说在中亚地区,一说在南亚的孟加拉地区。

据《大唐西域记》卷四所记,此国汉土迁来的王子之封土,故将其命名为‘至那仆底’,意为“汉封城邦”。

“此国周二千余里,都城周十四、五里,国用丰赡,气序温暑,学综真俗,兼信邪正,有伽蓝十所,天祠八所。首都之东南五百余里地有闇林寺(梵Tamas a^vana ,音译答秣苏伐那),有僧徒三百余人,专习说一切有部。佛入灭后三百年,尝有迦多衍那论师于此地造‘发智论’。”

又据佛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记,玄奘曾诣此国之突舍萨那寺,逢大德毗腻多钵腊婆(又译作调伏光),并于此寺庙居留十四个月,学习对法论、显宗论、理门论等。


[参考《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Vol. □;《On Yuan Chwang》Vol.Ⅰ;《解说西域记》]

【附录】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四《至那仆底国》:

“至那仆底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稼穑滋茂,果木稀疏,编户安业,国用丰赡,气序温暑,风俗怯弱。学综真俗,信兼袤正。伽蓝十所,天嗣八所。昔迦腻色迦王之御宇也。声振邻国,威被殊俗。河西蕃维,畏威送质。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赏遇隆厚。三时易馆,四兵警卫。此国,则冬所居也。故曰至那仆底(唐言汉封)。质子所居,因为国号。此境已往,洎诸印度。土无梨桃,质子所植,因谓桃曰:至那你(唐言汉持来)。梨曰至那罗阇弗呾逻(唐言汉王子)。故此国人,深敬东土,更相指语:是我先王本国人也。”

【何新又按】以对音看,梵语梵名Ci^na“至那”对音当是“秦”,而不是汉朝。玄奘所以称其为汉王子,是因为疏勒曾受封于东汉皇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