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可萨人资料1
在欧洲的突厥各族人中可萨人是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正如回鹘是中亚突厥人中最文明的民族一样。
尽管可萨人从未采取过定居或农耕的生活方式,然而,正像上面有时候所谈到的那样,他们已经建立起一个有秩序的国家组织,因贸易而致富,由于与东罗马和阿拉伯世界的接触,他们具有相当高的文化。
833年,他们请求罗马皇帝狄奥菲勒斯(Theophilus)派工程人员帮助他们建造一座设防的都城。狄奥菲勒斯派总工程师帕特罗纳斯帮助他们建起了第三个都城沙克尔(Sarkel),它可能位于顿河(Don River)入海处,或者更有可能是在顿河大拐弯处:
可萨汗国曾经是丝绸之路上一个繁盛的贸易中心。
罗马、阿拉伯和犹太商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伊提尔和沙克尔,收购来自东方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以及来自北方俄罗斯地区的毛皮。
随着商人们的到来,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可萨国内找到了落脚处。
在851至863年年间,东罗马派基督教教士圣西利尔到可萨人中,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西利尔传记上记有他与犹太教教士在可汗宴会上的论战。
在利奥六世统治期间,马他喀成了东罗马的一个主教区的所在地,它的建立是为了在可萨境内传播新约。
以大批阿拉伯居民为代表的伊斯兰教从690年起也有许多皈依者,从868年起,特别是在965年以后,伊斯兰教成为该地区的一大宗教。
但是犹太教却更受欢迎。767年,伊沙克·圣格里开始在可萨人中任牧师。马苏第宣称,在哈仑·阿尔·拉施德哈里发朝的统治下(786-809年),可萨可汗和贵族都拥护犹太教。
东罗马皇帝罗马努斯·尼卡彭努斯(919-944年)发起的对犹太人的迫害,使大批以色列难民进入可萨境内。
据说,一位使用《圣经》中约瑟之名的可萨国可汗,于948年写信给犹太教士希斯达伊,描述了可萨境内犹太教盛行的状况。但是,研究者认为该信的时间似乎不会早于11世纪。
据伊本·法德罕的记载(Risala),萨曼塔尔(在达吉斯坦内)的可汗、总督、王公和其他高级官员们都信奉犹太教。
为报复伊斯兰境内对犹太教教堂的破坏,一位可萨可汗曾拆除了一座伊斯兰教寺院的塔尖。然而,在可萨人民中间,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似乎超过了犹太教徒。
据说,大约在965年,一位可汗因政治上的原因而信奉伊斯兰教;而在1016年,塔曼半岛的可汗是一位名叫“乔治·佐勒斯”的基督教徒。
资料2
可薩人,又譯作卡扎人,一般指西突厥語族部落,更正確的是由北匈奴與西遷至歐洲的鐵勒的saragur組成,也包括當地土著(車臣人)。
他們公元二世紀已出現在南俄與裏海以北,可薩與鐵勒中的葛薩部落有關。可薩人族源多,在公元5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歷史文獻中,經常提到一個名叫阿卡齊爾的民族,在484年首次提及,是作為阿提拉的盟友,而且還認為這是一些居住在黑海以北、亞速海附近的部落。
有人說他們的名是白色奄蔡的意思,鐵勒中的葛薩是他們的最直接族源。可薩人信猶太教後,把他們的族源追溯至挪亞的兒子歌篾(Gomer),歌篾之子雅弗,雅弗之子為陀迦瑪第七子,也有人說他們來自弩失畢。他們半定居在東歐大平原至北高加索。
他們與西突厥只有稀疏的關係(後來全然獨立),他們在公元七世紀下半葉,在北高加索草原伏爾加河中下游建立了強大的可薩汗國,成為絲綢之路北道上的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中轉站,疆域東至今花剌子模、今西哈薩克州、西至多瑙河與今烏克蘭,達吉斯坦是核心,南至喬治亞,車臣,克里米亞,小亞細亞東北。
他們與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在政治和經濟上保持密切的關係。他們的可汗名號是答剌罕。可薩在德文有異教徒,希臘文有匈奴騎兵,在俄文與希伯來文有牧羊人,在阿拉伯語有小眼睛的意思,在亞美尼亞與喬治亞有北方的意思,在突厥語解遊蕩,古代波斯史說可薩人好劫掠與長途奔襲,長矛是主要武器,亞洲人後來把類似於可薩人那樣生活的也稱為可薩人。
在1480年代,喬治亞還有自稱可薩人的突厥語游牧民,哥薩克與哈薩克也源於此字。在車臣語可薩解美麗谷地。汗國民族有突厥語部落、波斯人、烏戈爾、斯拉夫人、哥德人和高加索人。世界境域志中說可薩汗國可汗姓氏是asna(即古代突厥王族阿史那)。
可薩人是歐洲突厥語部落中最文明的,他們曾有三個首都:第一座首都巴倫加爾在捷列克河南部支流蘇拉克河河源處。阿拉伯人在722至723年摧毀它。第二座是'薩曼達爾,'馬哈奇卡拉附近,第三座是阿的爾,在阿斯特拉罕以北。可薩汗國在1030年受東羅馬帝國與基輔羅斯攻擊下亡國。他們的故地被欽察人佔領。
當可薩帝國被基輔羅斯和東羅馬帝國瓜分後,一部分可薩人信了伊斯蘭教成為中亞-伏爾加河的突厥語穆斯林。另一部分沒有改變信仰的可薩突厥人被俄羅斯歷次驅逐猶太的浪潮中不斷向中歐遷移。成為阿什肯納茲猶太人。也有三個部落被派遣到潘諾尼亞。還有極少數融入克里米亞韃靼人與卡爾梅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