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股票看历史:第七章:一把杀鱼刀(4)
后来,这个找书的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发现了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到日本的图书馆去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这本书居然在英国、俄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列强国家都有翻译本。
大约17世纪末年也就是《天工开物》诞生四五十年之后,该书逐渐传到了日本,新颖而先进的科技知识如沉铅结银法、铜合金制法、大型海船设计、提花机和炼锌技术等,吸引江户时代日本各界学者注意,纷纷引用。之后日本学术界对它的引用一直没有间断过,成为日本江户时代(1608―1868)各界广为重视的读物。公元1771年,实学派学者佐藤信渊根据天工开物思想提出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夫开物者乃经营国土,开发物产,富饶宇内,养育万民之业者也”,“主国土者宜勤究经济之学,修明开物之法,探察山谷。若不知领内所生品物,轻蔑天地之大恩……则徒具虚名,旷费天工耳。”
以上日本学者对《天工开物》“主题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欧洲人将其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有异曲同工之处,作为东方人的日本人更善于悟,上述认识还将《天工开物》中的对自然的理解提升到治国安邦的高度加以阐述,该书想不在日本流行都难了。自此,“开物之学”在日本兴起,对18世纪时日本的哲学界和经济界产生了较大影响。1953年,京都大学出版了日文本,至今各版本已重印二十多次,成为畅销书(之前的日本和朝鲜读书人,都能直接阅读汉文书籍,不需要翻译。朝鲜是具体哪一年改的文字忘了,抱歉!)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日本、朝鲜、在欧洲、美洲和殖民地的非洲,都享受到了VIP待遇,可在它的祖国却销声匿迹了。
这到底怎么了?
前边找书的故事流传开后,引起较大争论,两派的观点针锋相对。我给两派各起了名字,名字不准确、只为行文方便。
“禁书说”派:《天工开物》问世后,第二年就被刻印出版。几年后,杨姓书商认为有利可图决定翻刻,雕版已成未及印刷,明亡。清军入关、天下大乱,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手工业基地成为一片废墟。山西潞安明末有织机三千余张,17年后仅剩下二三百张,这是受祸不太严重地区的数字,手工业的主要地区江南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状况下谁还去关心技术问题?后“杨本”经过改版得以面市,但之后有清一代便无人翻刻了,因为乾隆设四库馆修《四库全书》时,认为《天工开物》有反清思想、将其列为禁书,并借收书之名尽可能地销毁。自此《天工开物》在清代的市面上基本绝版,导致该书内容无法普及。
“非禁说”派:1、清顺治年间“杨本”付印、并流通于市。2、修《四库全书》时虽然被禁,但《天工开物》中的科技内容一直被引用,包括官方在编撰《古今图书集成》、《授时通考》都有大量内容引用。3、民间引用也未被禁。如1870年刘岳云的《格物中法》中,几乎把《天工开物》中的所有主要内容都逐条摘出,还有岑毓英(1829―1889)撰修的《云南通志》中部分引用了《天工开物》中关于铜、银等金属冶炼技术的叙述。后者正是我们前边故事里找书人看到的《云南通志》。4、浙江宁波天一阁一直藏有其初刻本。
对此,“禁书说”派反驳:顺治年间因为审查不严,一些书籍中虽然有明显的反清思想但还能出版,往后就没了。刘岳云的《格物中法》虽然把《天工开物》的内容几乎引用了个遍,但此时已距该书问世二百三十多年了、它在日本已经传播了一百多年、在欧洲也传播了四十年了。天一阁一直藏有其初刻本有什么用?一直藏着而已。民国初翻印的各个版本,都来自日本的“管本”,没天一阁什么事。
好了,列举了这么多,不是要和大家一起辩个你死我活、找到“正确答案”,而是和大家一起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站在高度看问题。
我们不要陷到两派具体问题中分辨是非,我们要学会归纳总结。本人总结如下:
清政府禁毁了《天工开物》,并一直没有从官方程序上给予解禁,虽然现实中该书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流传,但禁毁实际使该书无法全部、广泛传播。按照上纲上线的说法:清政府对《天工开物》的禁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可能有人很好奇,一本科技书,怎么和反清扯上关系了?好吧,下面补充一下《天工开物》被禁毁的主要理由:
理由一:官方发现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的《方玉堂全集》有反清思想;官方发现宋应星的哥们陈弘绪等人的一些著作有反清思想。于是……于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理由二:《天工开物》有“北虏”、“东北夷”(明朝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东北夷”可能是专对女真人的蔑称,没有细考见谅)。《古今图书集成》在引用时将这些敏感词作了修改,比如把“北虏”改为“北边”。
本节到此结束,也许大家会问:这两节的内容,和本章有什么关系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后来,这个找书的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发现了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到日本的图书馆去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这本书居然在英国、俄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列强国家都有翻译本。
大约17世纪末年也就是《天工开物》诞生四五十年之后,该书逐渐传到了日本,新颖而先进的科技知识如沉铅结银法、铜合金制法、大型海船设计、提花机和炼锌技术等,吸引江户时代日本各界学者注意,纷纷引用。之后日本学术界对它的引用一直没有间断过,成为日本江户时代(1608―1868)各界广为重视的读物。公元1771年,实学派学者佐藤信渊根据天工开物思想提出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夫开物者乃经营国土,开发物产,富饶宇内,养育万民之业者也”,“主国土者宜勤究经济之学,修明开物之法,探察山谷。若不知领内所生品物,轻蔑天地之大恩……则徒具虚名,旷费天工耳。”
以上日本学者对《天工开物》“主题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欧洲人将其理解为“对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艺的阐明”有异曲同工之处,作为东方人的日本人更善于悟,上述认识还将《天工开物》中的对自然的理解提升到治国安邦的高度加以阐述,该书想不在日本流行都难了。自此,“开物之学”在日本兴起,对18世纪时日本的哲学界和经济界产生了较大影响。1953年,京都大学出版了日文本,至今各版本已重印二十多次,成为畅销书(之前的日本和朝鲜读书人,都能直接阅读汉文书籍,不需要翻译。朝鲜是具体哪一年改的文字忘了,抱歉!)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日本、朝鲜、在欧洲、美洲和殖民地的非洲,都享受到了VIP待遇,可在它的祖国却销声匿迹了。
这到底怎么了?
前边找书的故事流传开后,引起较大争论,两派的观点针锋相对。我给两派各起了名字,名字不准确、只为行文方便。
“禁书说”派:《天工开物》问世后,第二年就被刻印出版。几年后,杨姓书商认为有利可图决定翻刻,雕版已成未及印刷,明亡。清军入关、天下大乱,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手工业基地成为一片废墟。山西潞安明末有织机三千余张,17年后仅剩下二三百张,这是受祸不太严重地区的数字,手工业的主要地区江南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状况下谁还去关心技术问题?后“杨本”经过改版得以面市,但之后有清一代便无人翻刻了,因为乾隆设四库馆修《四库全书》时,认为《天工开物》有反清思想、将其列为禁书,并借收书之名尽可能地销毁。自此《天工开物》在清代的市面上基本绝版,导致该书内容无法普及。
“非禁说”派:1、清顺治年间“杨本”付印、并流通于市。2、修《四库全书》时虽然被禁,但《天工开物》中的科技内容一直被引用,包括官方在编撰《古今图书集成》、《授时通考》都有大量内容引用。3、民间引用也未被禁。如1870年刘岳云的《格物中法》中,几乎把《天工开物》中的所有主要内容都逐条摘出,还有岑毓英(1829―1889)撰修的《云南通志》中部分引用了《天工开物》中关于铜、银等金属冶炼技术的叙述。后者正是我们前边故事里找书人看到的《云南通志》。4、浙江宁波天一阁一直藏有其初刻本。
对此,“禁书说”派反驳:顺治年间因为审查不严,一些书籍中虽然有明显的反清思想但还能出版,往后就没了。刘岳云的《格物中法》虽然把《天工开物》的内容几乎引用了个遍,但此时已距该书问世二百三十多年了、它在日本已经传播了一百多年、在欧洲也传播了四十年了。天一阁一直藏有其初刻本有什么用?一直藏着而已。民国初翻印的各个版本,都来自日本的“管本”,没天一阁什么事。
好了,列举了这么多,不是要和大家一起辩个你死我活、找到“正确答案”,而是和大家一起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站在高度看问题。
我们不要陷到两派具体问题中分辨是非,我们要学会归纳总结。本人总结如下:
清政府禁毁了《天工开物》,并一直没有从官方程序上给予解禁,虽然现实中该书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流传,但禁毁实际使该书无法全部、广泛传播。按照上纲上线的说法:清政府对《天工开物》的禁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可能有人很好奇,一本科技书,怎么和反清扯上关系了?好吧,下面补充一下《天工开物》被禁毁的主要理由:
理由一:官方发现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的《方玉堂全集》有反清思想;官方发现宋应星的哥们陈弘绪等人的一些著作有反清思想。于是……于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理由二:《天工开物》有“北虏”、“东北夷”(明朝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东北夷”可能是专对女真人的蔑称,没有细考见谅)。《古今图书集成》在引用时将这些敏感词作了修改,比如把“北虏”改为“北边”。
本节到此结束,也许大家会问:这两节的内容,和本章有什么关系
第七章:一把杀鱼刀(5)
不要嫌我啰嗦,我要把上一节的结论重复一遍:
清政府禁毁了《天工开物》,并一直没有从官方程序上给予解禁,虽然现实中该书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流传,但禁毁实际使该书无法全部、广泛传播。按照上纲上线的说法:清政府对《天工开物》的禁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各位,以上结论是本人宣称站在一个高度得出来的。但如果只得出这么个结论,就太失败了。说明这本书到现在,要么是各位读者大大没用心看、要么就是本人写得太糟糕,“主题思想”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
以史为镜,怎么个为镜法,这才是关键。
只有提高自己的眼界,才能进行较好地归纳。前边我们虽然站在了一个高度看问题,但高度不够、所以总结出来的“主题”也不够深刻。
现在,我们再次拔高自己,把自己拔高到卫星的高度、俯瞰这个世界,俯瞰前边对《天工开物》的总结,对它进行深化:
就算清政府没有禁毁《天工开物》,该书也享受不到它在欧洲和日本的待遇,至少不会有国王或首相下令进行官印,更不会像日本那样提高到国策高度对待。这不仅仅是清政府的问题,这是整个封建中国的问题,这是中国的国情。请注意这里的“国情”二字是它的本来含义。
编著了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的了解应该足够深了吧,况且他是个外国人,能以旁观者的眼光来观察、不会发生“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糊,但他老人家还是迷糊了,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
据说谁要能解开这个难题,就能拿下诺贝尔奖。
七十个年头过去了,专家们、砖家们、业余选手们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没有人能拿出有份量的答案。
爱庄股份不敢混进来充胖子,只是拿它说事儿。因为李约瑟的问题,包含了《天工开物》的问题。在我国封建王朝时代,有一个算一个,“士农工商”的排名从未变动过。我们现在所说的科技,在古代,能把它放到“工”字辈就算不错了,还有个词儿叫做“奇技淫巧”,有时候还把一些内容包括进去了。不但是帝王,就算达官贵人、读书人、甚至普通百姓,这些所谓的科技远远不如地里庄稼的长势重要,可见“科技”这个东东在当时人们眼里的地位。当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看到洋人送给他的自鸣种时,关心的不是它所代表的科技、而是好玩不好玩而已。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古代的这个研究那个发明早于西方多少年却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四大发明源于中国却兴于西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意识形态至上,是中国的国情。我们现在可能觉得“北虏”的事情很搞笑,可在那个年代是顶顶严重的事情,就算宋应星活到乾隆时期自己也会这么认为。所以说,“北虏”才是头等大事,什么科技不科技的就不去管它了。
这里,我要说一说康熙皇帝。这位被认为雄才大略、而且在雄才大略的皇帝中负面评价较少的人物,是第一个全面认识世界、认识当时世界科技的中国皇帝。当南怀仁等传教士把西方世界及科技全面地展现给这位中国皇帝的时候,康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位本来就精通蒙、满汉语的皇帝,又专门学了拉丁语、英语、法语几门外语以便了解世界。外语学得怎么样不知道,但面对西方拱手送来的能够强国富民的全套“杀鱼刀法”,这位号称雄才大略的皇帝除了捡了些他认为重要的如疏通运河外,只对两样直接关系到他的统治的事情感兴趣:历法修订和制造大炮。于是乎,传教士们一边祈祷上帝宽恕,一边给中国皇帝制造杀人利器。
一次绝好的追赶世界强国的机会,就这么给丢了。
相比而言,《天工开物》在祖国的命运,又算得了什么?
《天工开物》,一把在当时最先进的杀鱼刀,欧洲人拿到后,迅速对比出与自己花剑的不同,取长补短、练就了一门适合自己的功法,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终于越过了曾经庞大的中华帝国的身躯;日本人拿到后,迅速悟出了何为“天工”、何为“开物”,兴起一门开物之学,没有“旷费天工”。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日本,面对外来冲击却与中国的结果完全不同,经历过同样的闭关锁国,明治维新成功了,戊戌变法失败了。明治天皇能省下私房钱支持海军、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园子,这是个别皇帝的问题吗?为了促进西化,明治天皇放下身段穿西装、跳西方交谊舞,中国的皇帝在干什么?
日本的侵略为中华民族留下的深重创伤、可能几代人都不能弥补,而现在我们却没有认真系统地反省为什么千年的徒弟百年间就超过了师傅,又是一个悲哀。
这个话题太大太沉重,打住。
下一站,荷兰。
不要嫌我啰嗦,我要把上一节的结论重复一遍:
清政府禁毁了《天工开物》,并一直没有从官方程序上给予解禁,虽然现实中该书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流传,但禁毁实际使该书无法全部、广泛传播。按照上纲上线的说法:清政府对《天工开物》的禁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各位,以上结论是本人宣称站在一个高度得出来的。但如果只得出这么个结论,就太失败了。说明这本书到现在,要么是各位读者大大没用心看、要么就是本人写得太糟糕,“主题思想”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
以史为镜,怎么个为镜法,这才是关键。
只有提高自己的眼界,才能进行较好地归纳。前边我们虽然站在了一个高度看问题,但高度不够、所以总结出来的“主题”也不够深刻。
现在,我们再次拔高自己,把自己拔高到卫星的高度、俯瞰这个世界,俯瞰前边对《天工开物》的总结,对它进行深化:
就算清政府没有禁毁《天工开物》,该书也享受不到它在欧洲和日本的待遇,至少不会有国王或首相下令进行官印,更不会像日本那样提高到国策高度对待。这不仅仅是清政府的问题,这是整个封建中国的问题,这是中国的国情。请注意这里的“国情”二字是它的本来含义。
编著了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的了解应该足够深了吧,况且他是个外国人,能以旁观者的眼光来观察、不会发生“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糊,但他老人家还是迷糊了,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
据说谁要能解开这个难题,就能拿下诺贝尔奖。
七十个年头过去了,专家们、砖家们、业余选手们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没有人能拿出有份量的答案。
爱庄股份不敢混进来充胖子,只是拿它说事儿。因为李约瑟的问题,包含了《天工开物》的问题。在我国封建王朝时代,有一个算一个,“士农工商”的排名从未变动过。我们现在所说的科技,在古代,能把它放到“工”字辈就算不错了,还有个词儿叫做“奇技淫巧”,有时候还把一些内容包括进去了。不但是帝王,就算达官贵人、读书人、甚至普通百姓,这些所谓的科技远远不如地里庄稼的长势重要,可见“科技”这个东东在当时人们眼里的地位。当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看到洋人送给他的自鸣种时,关心的不是它所代表的科技、而是好玩不好玩而已。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古代的这个研究那个发明早于西方多少年却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四大发明源于中国却兴于西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意识形态至上,是中国的国情。我们现在可能觉得“北虏”的事情很搞笑,可在那个年代是顶顶严重的事情,就算宋应星活到乾隆时期自己也会这么认为。所以说,“北虏”才是头等大事,什么科技不科技的就不去管它了。
这里,我要说一说康熙皇帝。这位被认为雄才大略、而且在雄才大略的皇帝中负面评价较少的人物,是第一个全面认识世界、认识当时世界科技的中国皇帝。当南怀仁等传教士把西方世界及科技全面地展现给这位中国皇帝的时候,康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位本来就精通蒙、满汉语的皇帝,又专门学了拉丁语、英语、法语几门外语以便了解世界。外语学得怎么样不知道,但面对西方拱手送来的能够强国富民的全套“杀鱼刀法”,这位号称雄才大略的皇帝除了捡了些他认为重要的如疏通运河外,只对两样直接关系到他的统治的事情感兴趣:历法修订和制造大炮。于是乎,传教士们一边祈祷上帝宽恕,一边给中国皇帝制造杀人利器。
一次绝好的追赶世界强国的机会,就这么给丢了。
相比而言,《天工开物》在祖国的命运,又算得了什么?
《天工开物》,一把在当时最先进的杀鱼刀,欧洲人拿到后,迅速对比出与自己花剑的不同,取长补短、练就了一门适合自己的功法,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终于越过了曾经庞大的中华帝国的身躯;日本人拿到后,迅速悟出了何为“天工”、何为“开物”,兴起一门开物之学,没有“旷费天工”。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日本,面对外来冲击却与中国的结果完全不同,经历过同样的闭关锁国,明治维新成功了,戊戌变法失败了。明治天皇能省下私房钱支持海军、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园子,这是个别皇帝的问题吗?为了促进西化,明治天皇放下身段穿西装、跳西方交谊舞,中国的皇帝在干什么?
日本的侵略为中华民族留下的深重创伤、可能几代人都不能弥补,而现在我们却没有认真系统地反省为什么千年的徒弟百年间就超过了师傅,又是一个悲哀。
这个话题太大太沉重,打住。
下一站,荷兰。
一把杀鱼刀(6)
荷兰是低地国家,三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当人们战天斗地、修建了各种复杂的水利设施把自己的家园圈在里面的时候,也建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再加上欧洲流向大西洋的两条最大的河流:莱茵河和默兹河都从荷兰入海,这是北大西洋航路和欧陆出海通道的交叉点,这也为他们的兴旺打下了基础。
当葡萄牙和西班牙依靠暴力去进行财富掠夺的时候,还很弱小的荷兰人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继续积累财富。
如果鲱鱼是他们的第一桶金,为他们积攒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商业技巧的话,现在到了扩大积累的时候了。但不管怎么说,国力太小、与周边大哥们的差距太大,也只能一点一点地扩张。荷兰人开始充当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销商的角色,他们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充当二道贩子,沿着莱茵河和默兹河把销到欧洲各地,回来时自然也不会空着手。还有英国人的羊毛及毛纺织品,以及英国人自己需要从欧洲大陆进口的产品,荷兰人成为最大的中间商。
就在这不知不觉之间,荷兰人攒足了底气与实力,开始冲向亚洲、走向世界。
1597年8月,第一批从东印度直接贸易的四艘商船返回荷兰,商人们在伤痕累累的船只面前欢呼雀跃。成功了!
他们可以抛开二道贩子的角色、建立自己的直销网络了。
还记得巴伦支船长的故事吗?是的,他也是这一年返回荷兰的。他的行程证实了北行至亚洲的航线困难重重,也证实了荷兰人的信誉,巴伦支船长的故事不但为荷兰人赢得了更多的客户,也为经济学家们找到了大书特书的资料。或许经济学家们有些夸大,但巴伦支船长的对荷兰功不可没。
到1602年,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的这一年,在该公司成立之前,荷兰已经派出了15支商队共46艘商船往返于东印度与荷兰之间。
这时候的荷兰,与其它欧洲国家不同。她在名义上属于西班牙,但我们知道这时候他们为了钱袋子已经打起来了,北方七省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七年之后,也就是1609年,新继位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和荷兰共和国签订《十二年休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
荷兰人一边打仗、一边贸易,不但两不耽误,还两头取胜。一方面导致荷兰独立,另一方面贸易的成功以及“海上马车夫”的强壮,最终使荷兰成为一代海上强国。当然,客观地说,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是一个重要因素。
介绍这个背景是为了说明,这15只商队是荷兰商人们自己组建的,他们各自为政、自己闷头赚钱。当时的荷兰开除了他们的西班牙国王、是一个类似于联邦制的松散联盟,不像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由国家出面组织统一的殖民和贸易活动
如此下来,竞争就不可避免了。
当市场供给达到一定饱和程度的时候,这是注定要发生的,商人们开始竞相杀价。
自从“商业”这个东东出现之后,这样的事情,以前有、当时有、以后有、现在还有,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这也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呃!不应该称之为难题,竞争是市场的催化剂,还不能没有它。
但怎么破这个局?除了产生垄断、或者形成计划经济市场,好像没有第三个办法。
刀!这时候需要一把破局的刀!或者说需要一套破局的刀法!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但过程是曲折的,过程还是令人敬佩的,即便是四百多年后的今天,也能让人好好琢磨。
荷兰是低地国家,三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当人们战天斗地、修建了各种复杂的水利设施把自己的家园圈在里面的时候,也建成了当时欧洲最发达的水上交通网,再加上欧洲流向大西洋的两条最大的河流:莱茵河和默兹河都从荷兰入海,这是北大西洋航路和欧陆出海通道的交叉点,这也为他们的兴旺打下了基础。
当葡萄牙和西班牙依靠暴力去进行财富掠夺的时候,还很弱小的荷兰人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继续积累财富。
如果鲱鱼是他们的第一桶金,为他们积攒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商业技巧的话,现在到了扩大积累的时候了。但不管怎么说,国力太小、与周边大哥们的差距太大,也只能一点一点地扩张。荷兰人开始充当中间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销商的角色,他们从葡萄牙和西班牙那里装载香料、丝绸和黄金,充当二道贩子,沿着莱茵河和默兹河把销到欧洲各地,回来时自然也不会空着手。还有英国人的羊毛及毛纺织品,以及英国人自己需要从欧洲大陆进口的产品,荷兰人成为最大的中间商。
就在这不知不觉之间,荷兰人攒足了底气与实力,开始冲向亚洲、走向世界。
1597年8月,第一批从东印度直接贸易的四艘商船返回荷兰,商人们在伤痕累累的船只面前欢呼雀跃。成功了!
他们可以抛开二道贩子的角色、建立自己的直销网络了。
还记得巴伦支船长的故事吗?是的,他也是这一年返回荷兰的。他的行程证实了北行至亚洲的航线困难重重,也证实了荷兰人的信誉,巴伦支船长的故事不但为荷兰人赢得了更多的客户,也为经济学家们找到了大书特书的资料。或许经济学家们有些夸大,但巴伦支船长的对荷兰功不可没。
到1602年,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的这一年,在该公司成立之前,荷兰已经派出了15支商队共46艘商船往返于东印度与荷兰之间。
这时候的荷兰,与其它欧洲国家不同。她在名义上属于西班牙,但我们知道这时候他们为了钱袋子已经打起来了,北方七省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七年之后,也就是1609年,新继位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和荷兰共和国签订《十二年休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
荷兰人一边打仗、一边贸易,不但两不耽误,还两头取胜。一方面导致荷兰独立,另一方面贸易的成功以及“海上马车夫”的强壮,最终使荷兰成为一代海上强国。当然,客观地说,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是一个重要因素。
介绍这个背景是为了说明,这15只商队是荷兰商人们自己组建的,他们各自为政、自己闷头赚钱。当时的荷兰开除了他们的西班牙国王、是一个类似于联邦制的松散联盟,不像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由国家出面组织统一的殖民和贸易活动
如此下来,竞争就不可避免了。
当市场供给达到一定饱和程度的时候,这是注定要发生的,商人们开始竞相杀价。
自从“商业”这个东东出现之后,这样的事情,以前有、当时有、以后有、现在还有,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这也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呃!不应该称之为难题,竞争是市场的催化剂,还不能没有它。
但怎么破这个局?除了产生垄断、或者形成计划经济市场,好像没有第三个办法。
刀!这时候需要一把破局的刀!或者说需要一套破局的刀法!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但过程是曲折的,过程还是令人敬佩的,即便是四百多年后的今天,也能让人好好琢磨。
一把杀鱼刀(7)
第一个令我敬佩的事情,就是这些商人们没有像我们通常看到的那样,拉开架式开始互相竞争,阴谋地策划着把某某某挤垮、以便吞占他的市场份额。当他们发现有这个苗头的时候,就坐下来开碰头会,商量解决办法。
写到这里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要是控制不住,很可能会愤青一把,把它与麻将中国人的劣根性面对面地比照,从而发出一通中国为什么没有强大的感慨。
商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大家联合起来,由一家来经营,统筹统销。这样的优势我就不多说了,四百年后的我们一看就明白。
但有两个问题导致这个办法没有可操作性。一、假如有人在联合体之外单干怎么办?同样又会发生竞争。二、当时的这些去东印度商船的船主中,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们占了绝大多数,如果联合,就得交给他们“坐庄”,那“散户”们的利益怎么保证?这一单赚了多少?怎么分配?还有经营策略等等,这些事情谁说了算?当然是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们了,其他人只能眼巴巴地在一边看。请注意,那时候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概念,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决。
办法总比困难多,谁做到了这一点,谁就是赢家。荷兰的商人们鼓捣出一个股份公司的方案,这就是后来的东印度公司计划。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股东们以出资比例行驶权力、承担义务。不但公平,而且避免了当下的某个商人的船假如沉没后就可能破产的结局,结合“有限责任”概念,应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就全局而方言,这是一个多盈的方案,但就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们而言,他们显然要吃一些亏。
如果你是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之一,你会有什么反应?
只要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抱成一团,竞争怕什么、杀价怕什么,我们有绝对的市场份额,还能借竞争把这些小鱼小虾收拾了,形成垄断。这可是当代的大公司梦寐以求的目标啊!最大的利益从何而来?就是绝对的市场份额,就是垄断。翻开世界五百强公司看看,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就是让我第二个敬佩的事情: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们同意了。
这些商人们具备了高明的政治家才具备的胸怀和眼光,爱庄股份为之折服。
当然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们是有条件的。
和许多读者想的不一样,他们的条件不是索要什么优惠政策、或者多吃多占一份,而是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还有人单干、和我们拼价格怎么办,成立东印度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否则就没有成立的必要了。
怎样避免别人单干?动刀动枪吗?
不,专营权!
这就是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条件:如果政府给予东印度公司20-25年的专营权,就同意这个方案。
我们前边已经说过了,这时候的荷兰已经开始闹独立,北方七省已经发表声明脱离西班牙,并且在这之前,商人们已经从城堡主或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经营权,就是说,实际管理这个国家的是一帮商业精英的代表。
不用这些精英们费脑细胞,连我们这些外行都能看出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于是同意,授予东印度公司21年的专营权。
正如本文前边所说:世界上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是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具有了现代公司的雏形。比如说它的入股,不是以前的把你的船拿过来,估个值算作股份。而是像现代股份公司一样,现金也收,多的不嫌多、少的不嫌少,市长的金币可以要、市长家女仆的散碎银子也可以要,这一要不得了,要出了一大笔钱,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亿欧元。
不是我故弄玄虚,我要说,这又是一把破局的杀鱼刀。
第一个令我敬佩的事情,就是这些商人们没有像我们通常看到的那样,拉开架式开始互相竞争,阴谋地策划着把某某某挤垮、以便吞占他的市场份额。当他们发现有这个苗头的时候,就坐下来开碰头会,商量解决办法。
写到这里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要是控制不住,很可能会愤青一把,把它与麻将中国人的劣根性面对面地比照,从而发出一通中国为什么没有强大的感慨。
商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大家联合起来,由一家来经营,统筹统销。这样的优势我就不多说了,四百年后的我们一看就明白。
但有两个问题导致这个办法没有可操作性。一、假如有人在联合体之外单干怎么办?同样又会发生竞争。二、当时的这些去东印度商船的船主中,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们占了绝大多数,如果联合,就得交给他们“坐庄”,那“散户”们的利益怎么保证?这一单赚了多少?怎么分配?还有经营策略等等,这些事情谁说了算?当然是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们了,其他人只能眼巴巴地在一边看。请注意,那时候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概念,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决。
办法总比困难多,谁做到了这一点,谁就是赢家。荷兰的商人们鼓捣出一个股份公司的方案,这就是后来的东印度公司计划。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股东们以出资比例行驶权力、承担义务。不但公平,而且避免了当下的某个商人的船假如沉没后就可能破产的结局,结合“有限责任”概念,应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就全局而方言,这是一个多盈的方案,但就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们而言,他们显然要吃一些亏。
如果你是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之一,你会有什么反应?
只要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抱成一团,竞争怕什么、杀价怕什么,我们有绝对的市场份额,还能借竞争把这些小鱼小虾收拾了,形成垄断。这可是当代的大公司梦寐以求的目标啊!最大的利益从何而来?就是绝对的市场份额,就是垄断。翻开世界五百强公司看看,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就是让我第二个敬佩的事情: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们同意了。
这些商人们具备了高明的政治家才具备的胸怀和眼光,爱庄股份为之折服。
当然阿姆斯特丹的商人们是有条件的。
和许多读者想的不一样,他们的条件不是索要什么优惠政策、或者多吃多占一份,而是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还有人单干、和我们拼价格怎么办,成立东印度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否则就没有成立的必要了。
怎样避免别人单干?动刀动枪吗?
不,专营权!
这就是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条件:如果政府给予东印度公司20-25年的专营权,就同意这个方案。
我们前边已经说过了,这时候的荷兰已经开始闹独立,北方七省已经发表声明脱离西班牙,并且在这之前,商人们已经从城堡主或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经营权,就是说,实际管理这个国家的是一帮商业精英的代表。
不用这些精英们费脑细胞,连我们这些外行都能看出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于是同意,授予东印度公司21年的专营权。
正如本文前边所说:世界上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是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具有了现代公司的雏形。比如说它的入股,不是以前的把你的船拿过来,估个值算作股份。而是像现代股份公司一样,现金也收,多的不嫌多、少的不嫌少,市长的金币可以要、市长家女仆的散碎银子也可以要,这一要不得了,要出了一大笔钱,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亿欧元。
不是我故弄玄虚,我要说,这又是一把破局的杀鱼刀。
你荷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是有了些钱,也积攒了不少经营经验,商业方面也有了起色,甚至几乎垄断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商业贸易。可这与强大的西班牙比起来、与已经称霸亚洲海上的葡萄牙比起来,还不在一个层次,人家在你面前,还是个巨人。
爬到巨人的肩膀上,需要一定的实力、还需要一个契机。
就像两军对垒,弱小的一方如何取胜?集中优势兵力拿下战略要地,以期取得战场主动权,应该是比较可行的方案。辽沈战役,四野集中兵力攻下锦州,整个战役局面立时扭转。可能这个例子不太恰当,貌似四野的兵力也不少。
资金是经济的血液、也是经济战场上的兵力。经济活动的根本问题就是资金的流动问题。相对资金的多少往往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一个企业有五百万、另一个有八百万,用好它才是根本要素。就在荷兰的第一批商船从东印度返回的这几年前后,西班牙拥有世界上83%的金银,然后呢?就这么没了,因为这些资金流向了错误的地方。
它没有流向产业所需要的地方,他们甚至赶走了一大批手工业者,当时的手工业者相当于那个时代的工业基础。这也间接导致了几十年后的荷兰占据了西欧造船业的百分之七十或者八十以上(抱歉忘了具体数据)。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用于富人的挥霍,不但抬高了物价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也诞生了一个看上去是个正能量的词:价格革命。就是通货严重膨胀的意思。
西班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资金的入不敷出,哪儿都缺钱,仿佛资金不是用来创造利润的、而是用来堵窟窿的。国家也罢企业也罢,都一个模样,谁都想集中资金大干一番、创造辉煌的业绩,但是啊但是,理想和现实,总隔着一层怎么也捅不破的窗户纸。
而荷兰人,汇集了他们百十年来积攒下来的资金,打造了一把杀鱼刀:东印度公司。
他们把能调用的资金集中起来,让它流向了正确的地方。
他们把积攒下来的资金拼了上去,也把积攒下来的经商经验释放出来,造出了性价比极高的大肚小甲板的运输船,造出了股票交易所和有中央银行属性的银行,很可能是他们造出的“有限责任”的概念,总之,造出了一个体系来保证东印度公司的合理运转。
从一个方面来说,体制问题是东印度公司的成功并带动荷兰崛起的决定性因素。
几十年功夫,他们就爬到了葡萄牙的肩膀上,之后不但站了起来,把要把这个昔日的巨人踩在脚下。
根据荷兰的成功,我们发散一下思维,总结出个成功三步曲的定律:
第一步:原始积累阶段;第二步:突破阶段;第三步:成功及成功的持续阶段。
声明一下,这不是爱庄股份的发明,也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它几乎就是个公理,地球人都认同也不需要证明。关键是:怎么解读它。
这里我们以荷兰、温商和哥伦布为模板解读一下国家、企业、个人,虽然形式不同大小不同,但成功的模式总是相似的。
原始积累阶段:这个阶段需要长期的时间和刻苦的付出,没有取巧的地方,这是一般规律。时间才是最大的自然法则。荷兰花了一百多年,从鲱鱼刀法练起,一点一点地积累。温州小贩摆地摊卖服装,把利润一分一分地攒起来,慢慢地有钱租门面了,后来钱相对多了、有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了、也积攒下一定的信誉了,开始搞批发,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时间可能长达十几年。而哥伦布,如果把他比作职场的成功者,前几十年就是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是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过程,时间是检验的绝对标准,当然不是唯一标准。更多的人熬足了时间却没有攒下知识和技能的“第一桶金”,不管怎么评价哥伦布,他从立志到成为著名的船长,是时间、努力和智慧的结合。比照我们自己,我们从当学生开始,一直到进入职场的前十年,我们的第一桶金在哪里,我们比身边的同伴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地方?这就是成功三步曲中第一步的核心。
突破阶段:进入突破阶段的前置条件是完成了原始积累阶段,就是说你比身边的小伙伴们更出类拔萃。有了这个前置,才看怎么突破。这里先说说哥伦布,我们知道他的突破在于西班牙女王的最终支持,为此他游说了十几年。这里面有运气的成份,但我要说:运气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还记得那个修道院的院长吗?如果不是哥伦布的执着甚至偏激、逢人就推销他的方案,就算院长大人整天站在修道院门口又怎样?顶多骗一顿吃喝。所以说,运气不是偶然的,偶然中有必然。再说荷兰,荷兰能够直线东印度,有一个因素属于他的运气,这就是1580年到1640年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而在1637前之前,荷兰从法理上仍属于西班牙,虽然1581年北方七省发表声明脱离西班牙,但那只是单方面的,搁你是西班牙你认帐么?如果葡萄牙在此期间是独立的,通往东印度沿海的五十个据点不是吃干饭的,荷兰的东行会有好日子过?个中详情我没有仔细看过,不敢乱说,但可以肯定这期间“民族团结是一家”的因素帮了荷兰不少忙。这就是荷兰的运气成份,但荷兰通过一百多年的积累,才能抓住这个机会, 爬上巨人的肩膀。
温商的突破阶段就不说了,只告诉大家那些从事服装生意的,当中有许多进入了批发行列,但进一步突破的就很少了,这需要介入实业,没有一把杀鱼刀是搞不定的。而职场中的人,有不少人完成了原始积累、并且其才能在单位上也表现醒目,却没有获得关键的晋升取得突破。我们总将原因归罪于这样那样的因素、感叹世道不公,可我要说关键还在自身。你真的是出类拔萃、还是只比小伙伴们优秀一些而已?这是根本区别、是问题的关键!是锥子就会露出来,你有什么耀眼的业绩?或者像郝建秀一样把一件事情做成了花?还有,面对机遇你争取了没?你错过了几个修道院院长?
成功及成功的持续阶段:这个,等咱们成功了再坐下来慢慢说吧。
总结得很草率,目的在于启发大家的思路,能让大家看过后留下一些思索,就算总结成功了。
下面,我们看一看荷兰,看一看这个面积只有北京两个半的小国当年成为世界海上商业霸主的“业绩”,作为荷兰篇的结束: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海上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郑芝龙归顺了大明朝),成为称霸东南亚的唯一一只西方船队。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就是现在的纽约。
在新阿姆斯特丹城,为了抵御印第安人,他们从东河到哈德逊河建了一堵土墙,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并得名“Wall Street”,中文名曰:华尔街。
爬到巨人的肩膀上,需要一定的实力、还需要一个契机。
就像两军对垒,弱小的一方如何取胜?集中优势兵力拿下战略要地,以期取得战场主动权,应该是比较可行的方案。辽沈战役,四野集中兵力攻下锦州,整个战役局面立时扭转。可能这个例子不太恰当,貌似四野的兵力也不少。
资金是经济的血液、也是经济战场上的兵力。经济活动的根本问题就是资金的流动问题。相对资金的多少往往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一个企业有五百万、另一个有八百万,用好它才是根本要素。就在荷兰的第一批商船从东印度返回的这几年前后,西班牙拥有世界上83%的金银,然后呢?就这么没了,因为这些资金流向了错误的地方。
它没有流向产业所需要的地方,他们甚至赶走了一大批手工业者,当时的手工业者相当于那个时代的工业基础。这也间接导致了几十年后的荷兰占据了西欧造船业的百分之七十或者八十以上(抱歉忘了具体数据)。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用于富人的挥霍,不但抬高了物价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也诞生了一个看上去是个正能量的词:价格革命。就是通货严重膨胀的意思。
西班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资金的入不敷出,哪儿都缺钱,仿佛资金不是用来创造利润的、而是用来堵窟窿的。国家也罢企业也罢,都一个模样,谁都想集中资金大干一番、创造辉煌的业绩,但是啊但是,理想和现实,总隔着一层怎么也捅不破的窗户纸。
而荷兰人,汇集了他们百十年来积攒下来的资金,打造了一把杀鱼刀:东印度公司。
他们把能调用的资金集中起来,让它流向了正确的地方。
他们把积攒下来的资金拼了上去,也把积攒下来的经商经验释放出来,造出了性价比极高的大肚小甲板的运输船,造出了股票交易所和有中央银行属性的银行,很可能是他们造出的“有限责任”的概念,总之,造出了一个体系来保证东印度公司的合理运转。
从一个方面来说,体制问题是东印度公司的成功并带动荷兰崛起的决定性因素。
几十年功夫,他们就爬到了葡萄牙的肩膀上,之后不但站了起来,把要把这个昔日的巨人踩在脚下。
根据荷兰的成功,我们发散一下思维,总结出个成功三步曲的定律:
第一步:原始积累阶段;第二步:突破阶段;第三步:成功及成功的持续阶段。
声明一下,这不是爱庄股份的发明,也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它几乎就是个公理,地球人都认同也不需要证明。关键是:怎么解读它。
这里我们以荷兰、温商和哥伦布为模板解读一下国家、企业、个人,虽然形式不同大小不同,但成功的模式总是相似的。
原始积累阶段:这个阶段需要长期的时间和刻苦的付出,没有取巧的地方,这是一般规律。时间才是最大的自然法则。荷兰花了一百多年,从鲱鱼刀法练起,一点一点地积累。温州小贩摆地摊卖服装,把利润一分一分地攒起来,慢慢地有钱租门面了,后来钱相对多了、有相对固定的销售渠道了、也积攒下一定的信誉了,开始搞批发,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时间可能长达十几年。而哥伦布,如果把他比作职场的成功者,前几十年就是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是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过程,时间是检验的绝对标准,当然不是唯一标准。更多的人熬足了时间却没有攒下知识和技能的“第一桶金”,不管怎么评价哥伦布,他从立志到成为著名的船长,是时间、努力和智慧的结合。比照我们自己,我们从当学生开始,一直到进入职场的前十年,我们的第一桶金在哪里,我们比身边的同伴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地方?这就是成功三步曲中第一步的核心。
突破阶段:进入突破阶段的前置条件是完成了原始积累阶段,就是说你比身边的小伙伴们更出类拔萃。有了这个前置,才看怎么突破。这里先说说哥伦布,我们知道他的突破在于西班牙女王的最终支持,为此他游说了十几年。这里面有运气的成份,但我要说:运气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还记得那个修道院的院长吗?如果不是哥伦布的执着甚至偏激、逢人就推销他的方案,就算院长大人整天站在修道院门口又怎样?顶多骗一顿吃喝。所以说,运气不是偶然的,偶然中有必然。再说荷兰,荷兰能够直线东印度,有一个因素属于他的运气,这就是1580年到1640年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并,而在1637前之前,荷兰从法理上仍属于西班牙,虽然1581年北方七省发表声明脱离西班牙,但那只是单方面的,搁你是西班牙你认帐么?如果葡萄牙在此期间是独立的,通往东印度沿海的五十个据点不是吃干饭的,荷兰的东行会有好日子过?个中详情我没有仔细看过,不敢乱说,但可以肯定这期间“民族团结是一家”的因素帮了荷兰不少忙。这就是荷兰的运气成份,但荷兰通过一百多年的积累,才能抓住这个机会, 爬上巨人的肩膀。
温商的突破阶段就不说了,只告诉大家那些从事服装生意的,当中有许多进入了批发行列,但进一步突破的就很少了,这需要介入实业,没有一把杀鱼刀是搞不定的。而职场中的人,有不少人完成了原始积累、并且其才能在单位上也表现醒目,却没有获得关键的晋升取得突破。我们总将原因归罪于这样那样的因素、感叹世道不公,可我要说关键还在自身。你真的是出类拔萃、还是只比小伙伴们优秀一些而已?这是根本区别、是问题的关键!是锥子就会露出来,你有什么耀眼的业绩?或者像郝建秀一样把一件事情做成了花?还有,面对机遇你争取了没?你错过了几个修道院院长?
成功及成功的持续阶段:这个,等咱们成功了再坐下来慢慢说吧。
总结得很草率,目的在于启发大家的思路,能让大家看过后留下一些思索,就算总结成功了。
下面,我们看一看荷兰,看一看这个面积只有北京两个半的小国当年成为世界海上商业霸主的“业绩”,作为荷兰篇的结束: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海上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台湾,把印度尼西亚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垄断着日本的对外贸易(郑芝龙归顺了大明朝),成为称霸东南亚的唯一一只西方船队。他们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新航线的要塞好望角,他们用荷兰一个省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国家——新西兰,他们占领了巴西,在北美大陆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就是现在的纽约。
在新阿姆斯特丹城,为了抵御印第安人,他们从东河到哈德逊河建了一堵土墙,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并得名“Wall Street”,中文名曰:华尔街。
一把杀鱼刀(9)
在以郁金香、地理大发现为核心的内容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回头来看看大明朝的郑和船队,聊一聊为什么是哥伦布的1492征服天堂、而不是大明朝1405征服天堂。虽然这个话题已经有专家和砖家们得出了许多结论,但爱庄股份还是有话要说。
1415年,当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经过N年的准备,派出了第一只船队南下远征的时候,郑和的船队已经四下西洋、从非洲中部的肯尼亚回到了祖国。这一次,恩里克王子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北非。
十年前,1405年7月,永乐三年六月,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领部众27800余人,乘坐大海船208艘,其中“宝船”62艘。所谓宝船,意思是装载了许多宝物的船,也是船队中最大的船只。关于宝船的长度,国内的专家们给出的尺寸是从124米到152米,英国退休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给出的尺寸是146米,这位执着的人花了14年研究郑和下西洋,据说是顶着西方的压力出版了他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在这本书里,加文?孟席斯认为中国早于哥伦布70年发现美洲大陆,先于库克船长350年发现澳洲,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的时候,离麦哲伦出生还有一个甲子年。
央视的《1405:郑和下西洋》中,说宝船有一个半足球场长,有这么大?一开始我以为看错了,二十年前被中国足球伤碎了年轻心肝的爱庄股份早已忘记了足球场的尺寸,查了一下才知道,标准11人足球场的长度是105米。
明斯克航母的尺寸是273.1米。
恩里克王子的第一只探险船队只有三艘船,之后的大多数也就三四艘。第一只船队海船的长度大约22米。哥伦布“坐骑”的圣玛丽亚号长约35米,是三只船中最大的一只。
《明史?兵志》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我啰嗦这些数字,只想通过一个侧面来展现大明朝当时的国力和科技能力。能造出这么大的船且远洋成功,说明我们的先人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比如造船工艺,已经解决了船体强度和木材榫接的问题(船可不是用铁钉钉起来的),如此木质的庞然大物才能顶住印度洋的狂风恶浪。还有远洋定位,相信当时按照中国的科技水平,通过测量星辰可以定位纬度(虽然不叫这个词),但确定经度却需要一个已知地点的时间,不管你航行到哪里,都要知道那个地点的时间是多少,通过它与当地时间的对照,配合航行速度和指南针,才能估算出大致的经度。我不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搞定这个的,加文?孟席斯认为中国人领先欧洲人300年解决了经度测量问题。
当一百多只大海船围绕着62艘宝船的混合舰队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别说是古人,就是我们当代人站在海边突然看到这一幕,也会被震住。
六百年前,这样一个海上巨兽从地平线上升起、云帆蔽日,映入东南亚、非洲土著的眼帘的时候,他们除了战战兢兢、表示臣服之外还能有什么?两次螳臂当车夜郞自大的偷袭行为不值得在这里书写。
郑和大人来回跑了七趟,一直到永乐帝驾崩才收手,到底干啥去了?
寻找建文帝说。反驳方:用这么大的阵式,去找人还是去轰人?
贸易说。反驳方:有近三万人去组团贸易的?再说船的设计也不对、装不了多少货物啊。
迎佛牙说。反驳方:第三次就迎回来了亲,后面四次干啥去了?
宣扬明朝国威说。反驳方:貌似有些理,但是不是次数多了些,规模大了些。
以上这些都是背景介绍,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此,而是要与地理大发现比较一下,为什么中国的地理大发现、与西欧的结果截然不同?
在以郁金香、地理大发现为核心的内容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回头来看看大明朝的郑和船队,聊一聊为什么是哥伦布的1492征服天堂、而不是大明朝1405征服天堂。虽然这个话题已经有专家和砖家们得出了许多结论,但爱庄股份还是有话要说。
1415年,当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经过N年的准备,派出了第一只船队南下远征的时候,郑和的船队已经四下西洋、从非洲中部的肯尼亚回到了祖国。这一次,恩里克王子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北非。
十年前,1405年7月,永乐三年六月,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领部众27800余人,乘坐大海船208艘,其中“宝船”62艘。所谓宝船,意思是装载了许多宝物的船,也是船队中最大的船只。关于宝船的长度,国内的专家们给出的尺寸是从124米到152米,英国退休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给出的尺寸是146米,这位执着的人花了14年研究郑和下西洋,据说是顶着西方的压力出版了他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在这本书里,加文?孟席斯认为中国早于哥伦布70年发现美洲大陆,先于库克船长350年发现澳洲,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的时候,离麦哲伦出生还有一个甲子年。
央视的《1405:郑和下西洋》中,说宝船有一个半足球场长,有这么大?一开始我以为看错了,二十年前被中国足球伤碎了年轻心肝的爱庄股份早已忘记了足球场的尺寸,查了一下才知道,标准11人足球场的长度是105米。
明斯克航母的尺寸是273.1米。
恩里克王子的第一只探险船队只有三艘船,之后的大多数也就三四艘。第一只船队海船的长度大约22米。哥伦布“坐骑”的圣玛丽亚号长约35米,是三只船中最大的一只。
《明史?兵志》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我啰嗦这些数字,只想通过一个侧面来展现大明朝当时的国力和科技能力。能造出这么大的船且远洋成功,说明我们的先人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比如造船工艺,已经解决了船体强度和木材榫接的问题(船可不是用铁钉钉起来的),如此木质的庞然大物才能顶住印度洋的狂风恶浪。还有远洋定位,相信当时按照中国的科技水平,通过测量星辰可以定位纬度(虽然不叫这个词),但确定经度却需要一个已知地点的时间,不管你航行到哪里,都要知道那个地点的时间是多少,通过它与当地时间的对照,配合航行速度和指南针,才能估算出大致的经度。我不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搞定这个的,加文?孟席斯认为中国人领先欧洲人300年解决了经度测量问题。
当一百多只大海船围绕着62艘宝船的混合舰队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别说是古人,就是我们当代人站在海边突然看到这一幕,也会被震住。
六百年前,这样一个海上巨兽从地平线上升起、云帆蔽日,映入东南亚、非洲土著的眼帘的时候,他们除了战战兢兢、表示臣服之外还能有什么?两次螳臂当车夜郞自大的偷袭行为不值得在这里书写。
郑和大人来回跑了七趟,一直到永乐帝驾崩才收手,到底干啥去了?
寻找建文帝说。反驳方:用这么大的阵式,去找人还是去轰人?
贸易说。反驳方:有近三万人去组团贸易的?再说船的设计也不对、装不了多少货物啊。
迎佛牙说。反驳方:第三次就迎回来了亲,后面四次干啥去了?
宣扬明朝国威说。反驳方:貌似有些理,但是不是次数多了些,规模大了些。
以上这些都是背景介绍,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此,而是要与地理大发现比较一下,为什么中国的地理大发现、与西欧的结果截然不同?
一把杀鱼刀(10)
这要从我们的祖先对地球的认识说开去。
中国的古人观察到“天似穹窿”,天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像一个方型的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在“大伞”上爬来爬去,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最接近地圆说的是东汉的张衡,他在《浑仪图注》把天地比作鸡蛋,天是蛋壳,地是浮在水中晃来晃去蛋黄,这倒很好地解释了地表是弧形的问题。可这位大科学家对这个问题很纠结,一会儿认为地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一会儿又在其天文著作《灵宪》中说“天圆地平”。
不论是哪种认识,都没有超出天地有上下之分的局限。还是那句话,在伟大的牛顿之前,没有人能解决这个严肃的问题。就算麦哲伦周游完地球估计也是一脸迷糊:我好像没有大头朝下的感觉啊。
受此局限,加上华夏文明的强盛,于是便诞生了“中国”这个认识。这里的中国不是指国家的名称,而是指老子天下第一、居天地之中央耳。中央之外是什么?四方皆夷蛮。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古代汉人对四方非汉民族的歧视性称谓,即“化外之民”,鸦片战争前后,又多了个“西夷”,是对西方侵略者的专用鄙称。
“四大文明古国”之后,至少在中国人的眼里,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地方能与强大的华夏帝国比肩,这个状况至少持续到郑和下西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央之国”的认识是正常的。
在这个认识之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不奇怪了。
都是我朝的地盘啊,只有“化内”与“化外”的区别而已,化外指未开化、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看看西欧的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两点,一、殖民,二、贸易。
一、殖民
在封建中央政府看来,这些化外之地、化外之民与中央的关系就像老子与儿子的关系,有种说法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从没有主动侵略过其他国家,依据多以儒家文化为理由。我认为这种说法从一定角度来看是成立的,但对儒家文化在这里的解释有不同看法,因为封建时期的中华帝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主权国家,就是中国。其他的,规格高的允许你建藩、册封王,成为帝国的属国。规格低的,如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属国就别想了。总之,封王可以、称帝就是造反。封建王朝只有在个别情况下被打得没办法了,才在一些时期认可过北方民族皇帝的称号。其他的,只要称帝就意味着竖反旗。
在这种理念之下,对他们用兵意味着“竖子不可教也”、意味着欠收拾,叫几个人过去揍一顿、换个听话的人主持家庭工作而已。一些实在闹腾的利害的地方,建立“都护府”派兵都护,“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或者建立政府,比如对南部少数民族地区、比如对安南。但都护也罢建政府也罢,实际的管理权限还是归当地土著首领的,老子没那个闲心管儿子的家长里短事。
历届朝廷对“化外”之地的治理,一向采取容忍的态度,只要你不跳腾得太厉害、尤其是只要不竖反旗,都是以得过且过为原则的。
这应该是当时“中央之国”人们的普遍认识。因此,在安南建府和在苗疆建府性质是一样的,只是路途远近不同。
而殖民意味着侵略、占领、移民、掠夺和奴役,有老子对儿子殖民的吗?
普遍观点认为郑和没有侵略和掠夺,是儒家文化的根基所在。本人基本同意,但本人坚持认为上述问题才是关键。另外:他们有什么可供掠夺的?我泱泱中华地大物博、要啥有啥,抢你点东西还不够三万人的差旅费,值得抢吗?殖民?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而清以前的土地足够供应当时的人口(土地兼并是另一话题),你让人民背井离乡去开发“新大陆”?估计觉得被奴役被掠夺的是他们自己。
有人说,哥伦布的航线是最佳航线,因为哥伦布弄到了一份当年北欧海盗的海图,只是北欧海盗觉得新大陆实在没什么可抢的,就放弃了。
瞧瞧,这就是人们对荒蛮之地的态度,这就是现实。要是北欧海盗的文化程度再高一些,碰巧又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并且相信中国的屋顶都是黄金做的,估计就没哥伦布什么事了。那些人为了钱不要命的冒险精神,甩开哥伦布几条街。
这要从我们的祖先对地球的认识说开去。
中国的古人观察到“天似穹窿”,天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像一个方型的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在“大伞”上爬来爬去,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最接近地圆说的是东汉的张衡,他在《浑仪图注》把天地比作鸡蛋,天是蛋壳,地是浮在水中晃来晃去蛋黄,这倒很好地解释了地表是弧形的问题。可这位大科学家对这个问题很纠结,一会儿认为地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一会儿又在其天文著作《灵宪》中说“天圆地平”。
不论是哪种认识,都没有超出天地有上下之分的局限。还是那句话,在伟大的牛顿之前,没有人能解决这个严肃的问题。就算麦哲伦周游完地球估计也是一脸迷糊:我好像没有大头朝下的感觉啊。
受此局限,加上华夏文明的强盛,于是便诞生了“中国”这个认识。这里的中国不是指国家的名称,而是指老子天下第一、居天地之中央耳。中央之外是什么?四方皆夷蛮。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古代汉人对四方非汉民族的歧视性称谓,即“化外之民”,鸦片战争前后,又多了个“西夷”,是对西方侵略者的专用鄙称。
“四大文明古国”之后,至少在中国人的眼里,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地方能与强大的华夏帝国比肩,这个状况至少持续到郑和下西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央之国”的认识是正常的。
在这个认识之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不奇怪了。
都是我朝的地盘啊,只有“化内”与“化外”的区别而已,化外指未开化、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地方。
现在,我们来看看西欧的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两点,一、殖民,二、贸易。
一、殖民
在封建中央政府看来,这些化外之地、化外之民与中央的关系就像老子与儿子的关系,有种说法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从没有主动侵略过其他国家,依据多以儒家文化为理由。我认为这种说法从一定角度来看是成立的,但对儒家文化在这里的解释有不同看法,因为封建时期的中华帝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主权国家,就是中国。其他的,规格高的允许你建藩、册封王,成为帝国的属国。规格低的,如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属国就别想了。总之,封王可以、称帝就是造反。封建王朝只有在个别情况下被打得没办法了,才在一些时期认可过北方民族皇帝的称号。其他的,只要称帝就意味着竖反旗。
在这种理念之下,对他们用兵意味着“竖子不可教也”、意味着欠收拾,叫几个人过去揍一顿、换个听话的人主持家庭工作而已。一些实在闹腾的利害的地方,建立“都护府”派兵都护,“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或者建立政府,比如对南部少数民族地区、比如对安南。但都护也罢建政府也罢,实际的管理权限还是归当地土著首领的,老子没那个闲心管儿子的家长里短事。
历届朝廷对“化外”之地的治理,一向采取容忍的态度,只要你不跳腾得太厉害、尤其是只要不竖反旗,都是以得过且过为原则的。
这应该是当时“中央之国”人们的普遍认识。因此,在安南建府和在苗疆建府性质是一样的,只是路途远近不同。
而殖民意味着侵略、占领、移民、掠夺和奴役,有老子对儿子殖民的吗?
普遍观点认为郑和没有侵略和掠夺,是儒家文化的根基所在。本人基本同意,但本人坚持认为上述问题才是关键。另外:他们有什么可供掠夺的?我泱泱中华地大物博、要啥有啥,抢你点东西还不够三万人的差旅费,值得抢吗?殖民?华夏文明是农耕文明,而清以前的土地足够供应当时的人口(土地兼并是另一话题),你让人民背井离乡去开发“新大陆”?估计觉得被奴役被掠夺的是他们自己。
有人说,哥伦布的航线是最佳航线,因为哥伦布弄到了一份当年北欧海盗的海图,只是北欧海盗觉得新大陆实在没什么可抢的,就放弃了。
瞧瞧,这就是人们对荒蛮之地的态度,这就是现实。要是北欧海盗的文化程度再高一些,碰巧又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并且相信中国的屋顶都是黄金做的,估计就没哥伦布什么事了。那些人为了钱不要命的冒险精神,甩开哥伦布几条街。
二、贸易
在古代中国,老子跟儿子做生意那是天大的笑话。
何况是添朝(有敏感字打不上去,大家看明白就行),让添朝放下身段与他的属国进行贸易,这比杀了他都难受。
于是,在国家层面,没有贸易,只有赏赐。
天国风范一亮相,各藩属国可高兴了,上赶着来朝拜。大明朝的属国可不少,周边有多少忘了、不下几十个,随郑和来访的南洋小国又有十六个,号称万国来朝。这些人一入境,那可是最高级别待遇,住的是五星级豪华酒店、吃的是山珍海味、坐的是高级轿车,还有专业“三陪”人员陪同,路过一些不太安全的地区更有职业卫队护送。到了京城,皇上不是说见就能见到的,有时候还要专门等到重要节日统一安排觐见,这些人住上几个月是家常便饭,有南洋的国王为了搭乘免费的宝船回国、一等就是三年。而他们在国内所有费用可是添朝承担的,不但全免费、还要额外赏赐一些路费,没办法,添朝的脸面最重要。他们来时带了点土特产,参观了巍峨的皇宫之后磕个头,就能得到一大笔赏赐。回家一算账,吓!这比做生意赚多多了!还是免费出国哎!于是乎赶紧再去。好像有个小国头一拔人马还没回来,第二拔出国考察团已经上路了。
看看对日本的赏赐:1405年赐给日本国王铜钱150万枚、次年又赏赐2000万枚,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日本自己不铸铜钱,以永乐铜钱作为通行货币,真叫个爽啊!
虽然大明朝GDP世界第一,但家大业大、也架不住这么折腾,只好出了个红头文件,把所有属国分为一二三等,像朝鲜等属国为一等,可以一年一来朝,其他的二三五年一次,才把这股吃喝风外加“出国”考察风给刹住。
郑和的船队是与当地人做了些贸易,可贸易额和船队规模比起来根本不够看,而且贸易回来的不是生产生活资料、而是珍珠、玛瑙、香料、奇禽异兽等“宝物”,用来供皇帝和贵族享受,没有转化为国库收入。
宝船,就是押送朝廷宝物的船。
在这种背景下,郑和庞大的船队是去贸易,可能吗?况且那些蛮荒之地有什么可贸易的。
补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贸易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的发展,这话题我们后面会详细说。中国封建王朝认识不到贸易的重要性是历史的局限,为了政权稳定而不愿意过于促进贸易也是不争的事实。
那到底郑和干什么去了?
别想在这里找到标准答案,但爱庄股份的答案自认为很占份量,那就是:万国来朝!
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帝,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能够成为尧、舜那样有德行的帝王,留下千古美名。朱棣是篡侄子位登上龙椅的,德行方面欠着火候,这个目标就别想了。那只有降低一个档次,成为秦皇汉武般有作为的皇帝。所谓有作为,大抵出不了开疆拓土、国家兴旺这个范围。
朱棣的位子来路不正、更想有一番作为,这是有历史定论的。
先说这个国家兴旺,这个词用得不准确,但基本不包括科技领先、经济强盛之类的含义,最高境界大约用“盛世”来形容吧。怎样才能证明是盛世呢,那就是修典。只有盛世才能修典,因为这要在和平环境下动用国家力量进行、还需要一定的财力和人才支持。于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诞生了,这是封建王朝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朱棣同志功德一件!
再看看开疆拓土。北边就不用说了,能抵御住游牧民族的冲击就不错了,朱棣同志以身作则迁都北京,虽然迁都有别的原因,但天子守国门的精神还是有的。
重点是南边,安南(今越南)就是在朱棣手里建府,再远的怎么办?一家一家地去征服肯定不行,一个安南就够费劲了。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于是,近三万人的海上堡垒诞生了。
不要忘了,郑和船队每到一国,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诏书,举行隆重的册封典礼、与他们建立藩属关系。还以添国身份调解各国之间的纷争,其中满刺加国就是在郑和的帮助下独立成国。
这才是主要的,这事没搞定之前,没有赏赐、没有贸易。
开了多少疆、拓了多少土?都归顺了没有?怎么证明?
万国来朝!
爱庄股份认为:万国来朝和寻找建文帝是郑和下西洋最主要的原因。万国来朝之后,至少从法理上讲四海归一了,因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那就是大明朝。至于这么大的阵仗能不能找到建文帝?找到了更好,找不到就把他吓得远远的。
所谓文治武功,朱棣同志都算是做到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在,我们进行主题思想总结:
看到网上对郑和下西洋错过了西方式的地理大发现、错过了中国强盛的一个契机,按照本人的话又丢了一把杀鱼刀,表示很感叹。而我觉得没什么感叹的,不论是儒家文化说、还是其他说法、还是本人在这里的唠叨,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结论:至少在郑和时代大的明朝不会去殖民或者掠夺别人。
就这么简单!
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她才真掌控着这个世界。
基于农耕文明的华夏文明没有海洋民族的冒险精神、也没有游牧民族的掠夺本性,注定不会成为西班牙或成吉思汗,以至于错过了地理大发现的重要进化节点。也正因为此,华夏文明才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存续几千年的文明。
上天是公平的。
本章到此结束,故意将大明朝与西欧强行对比,目的是拓展大家的思维。如果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结果,那我就没白费劲。
下面进入本文的第二个节点:南海泡沫。
在古代中国,老子跟儿子做生意那是天大的笑话。
何况是添朝(有敏感字打不上去,大家看明白就行),让添朝放下身段与他的属国进行贸易,这比杀了他都难受。
于是,在国家层面,没有贸易,只有赏赐。
天国风范一亮相,各藩属国可高兴了,上赶着来朝拜。大明朝的属国可不少,周边有多少忘了、不下几十个,随郑和来访的南洋小国又有十六个,号称万国来朝。这些人一入境,那可是最高级别待遇,住的是五星级豪华酒店、吃的是山珍海味、坐的是高级轿车,还有专业“三陪”人员陪同,路过一些不太安全的地区更有职业卫队护送。到了京城,皇上不是说见就能见到的,有时候还要专门等到重要节日统一安排觐见,这些人住上几个月是家常便饭,有南洋的国王为了搭乘免费的宝船回国、一等就是三年。而他们在国内所有费用可是添朝承担的,不但全免费、还要额外赏赐一些路费,没办法,添朝的脸面最重要。他们来时带了点土特产,参观了巍峨的皇宫之后磕个头,就能得到一大笔赏赐。回家一算账,吓!这比做生意赚多多了!还是免费出国哎!于是乎赶紧再去。好像有个小国头一拔人马还没回来,第二拔出国考察团已经上路了。
看看对日本的赏赐:1405年赐给日本国王铜钱150万枚、次年又赏赐2000万枚,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日本自己不铸铜钱,以永乐铜钱作为通行货币,真叫个爽啊!
虽然大明朝GDP世界第一,但家大业大、也架不住这么折腾,只好出了个红头文件,把所有属国分为一二三等,像朝鲜等属国为一等,可以一年一来朝,其他的二三五年一次,才把这股吃喝风外加“出国”考察风给刹住。
郑和的船队是与当地人做了些贸易,可贸易额和船队规模比起来根本不够看,而且贸易回来的不是生产生活资料、而是珍珠、玛瑙、香料、奇禽异兽等“宝物”,用来供皇帝和贵族享受,没有转化为国库收入。
宝船,就是押送朝廷宝物的船。
在这种背景下,郑和庞大的船队是去贸易,可能吗?况且那些蛮荒之地有什么可贸易的。
补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贸易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的发展,这话题我们后面会详细说。中国封建王朝认识不到贸易的重要性是历史的局限,为了政权稳定而不愿意过于促进贸易也是不争的事实。
那到底郑和干什么去了?
别想在这里找到标准答案,但爱庄股份的答案自认为很占份量,那就是:万国来朝!
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帝,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能够成为尧、舜那样有德行的帝王,留下千古美名。朱棣是篡侄子位登上龙椅的,德行方面欠着火候,这个目标就别想了。那只有降低一个档次,成为秦皇汉武般有作为的皇帝。所谓有作为,大抵出不了开疆拓土、国家兴旺这个范围。
朱棣的位子来路不正、更想有一番作为,这是有历史定论的。
先说这个国家兴旺,这个词用得不准确,但基本不包括科技领先、经济强盛之类的含义,最高境界大约用“盛世”来形容吧。怎样才能证明是盛世呢,那就是修典。只有盛世才能修典,因为这要在和平环境下动用国家力量进行、还需要一定的财力和人才支持。于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诞生了,这是封建王朝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朱棣同志功德一件!
再看看开疆拓土。北边就不用说了,能抵御住游牧民族的冲击就不错了,朱棣同志以身作则迁都北京,虽然迁都有别的原因,但天子守国门的精神还是有的。
重点是南边,安南(今越南)就是在朱棣手里建府,再远的怎么办?一家一家地去征服肯定不行,一个安南就够费劲了。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于是,近三万人的海上堡垒诞生了。
不要忘了,郑和船队每到一国,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诏书,举行隆重的册封典礼、与他们建立藩属关系。还以添国身份调解各国之间的纷争,其中满刺加国就是在郑和的帮助下独立成国。
这才是主要的,这事没搞定之前,没有赏赐、没有贸易。
开了多少疆、拓了多少土?都归顺了没有?怎么证明?
万国来朝!
爱庄股份认为:万国来朝和寻找建文帝是郑和下西洋最主要的原因。万国来朝之后,至少从法理上讲四海归一了,因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那就是大明朝。至于这么大的阵仗能不能找到建文帝?找到了更好,找不到就把他吓得远远的。
所谓文治武功,朱棣同志都算是做到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在,我们进行主题思想总结:
看到网上对郑和下西洋错过了西方式的地理大发现、错过了中国强盛的一个契机,按照本人的话又丢了一把杀鱼刀,表示很感叹。而我觉得没什么感叹的,不论是儒家文化说、还是其他说法、还是本人在这里的唠叨,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结论:至少在郑和时代大的明朝不会去殖民或者掠夺别人。
就这么简单!
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她才真掌控着这个世界。
基于农耕文明的华夏文明没有海洋民族的冒险精神、也没有游牧民族的掠夺本性,注定不会成为西班牙或成吉思汗,以至于错过了地理大发现的重要进化节点。也正因为此,华夏文明才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存续几千年的文明。
上天是公平的。
本章到此结束,故意将大明朝与西欧强行对比,目的是拓展大家的思维。如果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结果,那我就没白费劲。
下面进入本文的第二个节点:南海泡沫。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