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张铁峰:何新的策论经济学思想(3)

0
0

何新80—10年代的经济学策论述评(3)

作者:张铁锋

三、开拓对外市场及汇率战方略

1988年——1989年,中国经济遭遇到严重的困难,物价高企,经济改革遭遇困境。出路何在?

当时决策当局(赵为代表)推出的主流思路是强行闯关,以物价改革为杠杆启动金融和市场化的改革。而陈云一派提出的则是比较保守的思路,主张遏制通货膨胀,扩大供给能力,收缩投资性货币供给,以综合平衡为目标进行“治理整顿”。

在此形势下,何新一方面发出恶性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的警告(1988),另一方面,针对当时主流对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此为决策层一致认可的判断),何新振聋发聩地提出反论。何新认为经济中三角债等问题的根源,是由于生产过剩而导致金融危机,也就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这一观点非常新颖。这也是何新经济学区别于中国主流经济学界的根本性理论突破之一。事实上这个论点的提出及其对国家此后经济决策的重大影响,导致了中国经济方针的根本改变,是中国后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奥秘所在。

在1988年发表于经济学周报的一组文论中,何新指出物价闯关、货币政策放松正在引发通货膨胀,以及市场部分商品的结构性不足。何新此时仍然接受当时普遍流行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说法。

但是1989-1990年间,何新对金融形势做了深入地观察与思考。他通过财政数字看到企业产成品库存发生严重的大量积压,由此引发了众多企业现金周转困难和互相拖欠信用的所谓“三角债危机”。何新因此而意识到,这种经济形势,实际上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由于“商品内涵价值实现困难”而发生“实现”危机,这种危机的本质是由于生产过剩引发的金融危机,是在市场经济中经常周期性地发生的古典型经济危机。

当时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理论正在中国大学和经济讲坛中风行一时。这种理论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必然导致物资短缺的匮乏经济现象。

但是何新却认为,科尔内经济理论所说的由于计划瓶颈问题,造成资源配置不良,而导致所谓“短缺经济“的理论其实非常肤浅。

何新认为,消费市场部分商品的结构性短缺,只是一种表面的实物经济现象,而其根源则在金融经济中。

何新批判中国经济学家普遍误解了凯恩斯所谓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这两个概念。以至于官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误用了这两个概念。他说,中国人仅从传统实物经济的角度理解这两个概念,认为“总需求”与“总供给”都是反映实物产品供求关系的概念。而实际上,凯恩斯经济学中的这两个概念是金融概念,反映的不是商品实物的供求关系,而乃是市场货币的供求关系。

因此何新抨击整个中国经济学界(包括科尔内等)对这两个概念之误解与误用。他嘲笑中国经济学家没人真弄懂了经济的基本概念和问题。他批判中国经济学家不能区分实物消费类型的非市场经济,与金融信用所推动的金融市场经济具有质态性的区别,存在着非常不同的经济规律。因此中国经济学家不能理解什么是金融危机。

何新说,必须从金融角度而不是实物角度看问题,才能越过现象看到本质。才会理解,当前(80—90年代)的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并不是商品供不应求即所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是出现了企业产成品库存大量积压即生产过剩,由此导致资金回笼和周转困难,而导致出现了金融危机。

何新还指出,生产过剩危机,包括两层意义;其一是产成品库存积压导致的过剩,即古典意义的生产过剩危机——例如因牛奶库存过多,导致奶品市场价格暴跌,于是生产商把大量牛奶倾倒水沟中之类。其二是生产能力过剩而反映的经济结构性危机。何新指出,这种结构性危机对于社会十方危险,因为处理产能过剩的结构性改造,会导致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何新认为,解决生产过剩的主要办法,有消极与积极的两种思路。消极思路就是限产压库。而积极的思路就是大力开拓新的市场边域,从而扩大市场中的货币需求。如果国内市场无法吸纳过剩的产能,就必须向外看,寻求国际市场,扩大外需。

何新指出,经济学未被普遍认识的一项重要原理就是固定市场有限性的原理。

正是循以上的思路,在1991—1993年间,何新向当时向国务院领导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一方面是限产压库,解决过剩产能,实现结构性改造。另一方面是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何新于1988年文中就已提出呼吁,主张中国应当与苏联进行深度经济合作,建立东北亚经济圈,以中国的过剩轻工业产品与苏联的过剩重工业产品和资源产品相交换,形成互利互补的经济结构。而在此时,中苏关系仍然尚未解冻。

在1990年后,何新进一步提出建议,主张大规模开拓欧美及全球市场,把中国的工业品推向全世界去。

何新在1990年给国务院领导的经济建议中曾经明确说:“国际贸易,宜特别重视开拓和谋求主导中国周边的国际市场,利用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重点向西伯利亚、印度支那、西亚、西南亚等区域扩展贸易。”(《关于我国经济改革问题的意见书》1990年5月1日,载《新战略论·经济编》P103)

我们所必须注意的是,何新当时所提出的这一系列新思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因此受到当时多数经济学家的尖锐抨击和嘲笑。

何新的观点在内部刊物发表后,立即受到抨击、反驳和嘲讽。主流经济学家们集体嘲笑何新提出的“生产过剩”这个古典概念。他们不仅认为这个概念过时而且十方荒唐,因为当时美国主流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流行的《经济学》书中曾宣称,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早已解决生产过剩这个古典问题。

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对于物资匮乏的中国经济,说现在发生了生产过剩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中国自己的物资和商品还大量供不应求,而短缺,而供给不足,又怎么可以大规模地拿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岂非梦话么?!中国应该大力扩张进口,弥补国内物资短缺,以此平抑物价。当时中国国务院请来的一些美国经济学家对此也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还建议中国政府警惕民间储蓄过高的问题,认为这是一头货币老虎,一旦出笼,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因此他们建议以高利率稳住储蓄。

何新的理论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后,更立即引来一片反对和嘲笑的抨击和嘘声,认为何新此人根本不懂经济。

但是,当时影响力极大的前辈经济领导人陈云和国务院主要经济领导人对于何新的经济观点却都明确地给予了关注和重视。何新第一次正面论述生产过剩引发经济危机的著名文论《何新与日本经济学家s的谈话》赫然在人民日报及对外的《北京周报》全文发表。

何新的“生产过剩”观点及基本建议被采纳,国务院此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产压库、调降利率(以促进消费)、双休放长假(也是为了压减生产和刺激消费)、大力遏制重复建设。

但是对于限产压库问题,何新认为,对于大规模削减生产力要取慎重态度,应当努力护持既有的生产力。要在开拓市场、保持效益的前提下,尽量维持生产。“关停并转”四字诀中,宜多在“并、转”二字上做文章。

扩大需求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是中国自1990年开始,连续大幅调降人民币汇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1989年的3.76逐年变至1994年的8.61,后多年稳定于8.27左右。

在2000年以后,鼓吹人民币应当快速大幅度升值的主流呼声甚高。为了维护中国出口商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何新反对人民币过快升值,指出这是一场汇率战争,汇率是一种武器。利用汇率魔术,可以实现大规模资本转移,实现大规模金融洗劫。何新曾多次提出调降汇率的建议。(有关论著收入于何新著作《汇率风暴》。)

90年代后,为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国务院采取了出口退税等一系列鼓励企业出口的外向化战略和政策,从而全面拓展了国内产品的出口市场。

由此之后,中国的出口不断持续高速增长。9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济迅速走出了困境,此后多年保持了高速度的经济发展。特别在加入WTO以后,中国工业品覆盖到全球市场,中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


【附注​】何新论生产过剩与产能过剩

何新经济学于90年代所提出的关于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两种经济形态的不同,这个观点非常重要。这个认识是在他对于生产过剩危机的研究中形成的。

何新认为,所谓生产过剩问题只对于货币经济形态存在。而在实物形态的经济中,即使物资过多,库存积压上升,也不会造成经济危机。只有物资匮乏才会有危机。因为即使东西过多,就是存烂了也没有关系,丢掉就是了。

但是何新说:在货币市场经济中则不同。商品库存积压过多,会导致生产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导致企业资金支付流转的困难。而一个经济体中如果有多数企业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会进一步导致企业在银行的即期信用发生危机,从而引发一系列金融危机。

所以在实物经济形态下(例如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形态),没有生产过剩引起的金融危机。只有货币市场经济中,才会周期性发生生产过剩引起的金融危机。

何新还指出,商品库存过多,滞存周期过长引起的危机是古典形态的经济危机,也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所讨论的商品价值的实现问题危机。

而由于部门性投资过大,导致生产力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是更严重更深刻的市场结构性危机。这个问题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中讨论过的。这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产能过剩类型的经济危机。

对于中国的主流经济学来说,在整个80——2000年代,基本没有人知道这两种危机​的存在。生产过剩和产能过剩问题,都是何新在1990 年代首先提出和警示社会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