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古代中西交通史辞典4

$
0
0

        【吗喇他国】(Maratha)古国名。即公元十七世纪西瓦杰建立的印度马拉塔国。与中国有交通关系。名见清谢清高《海录》,有专条记述。

    【回历()】亦称“回回历”。即“希吉来历”或:“伊斯兰教历”。以希吉来为纪元,系纯阴历,供伊斯兰教宗教活动之用。其计年法是:太明圆缺一次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单月30日,双月29日,不置闰月,全年354日。以三十年为一周,每周之第二、五、七、十、十三、十六、十八、廿一、廿四、廿六、廿九等年,于十二月末置一闰日,共十一个闰日,全年为355日。故该历平均每年为354日8时48分,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时1分,积2.7回归年相差一月,积32.6年相差一年。阿拉伯历系太阳历,供农民耕种之用。太阳年以春分为岁首,以太阳行十二宫一周为一年。为十二个月,平年计365日,其中31日的五个月,30日的四个月,29日的二个月,32日的一个月。历128年置闰月31次,闰年于三月末增加一日,共计366日。该历对中国从元到清的历法有一定影响。

    【回回】民族名、古国名或信仰伊斯兰教的人。(1)在宋人的《梦溪笔谈》和《黑鞑事略》中,指的是回鹘;在《癸辛杂识》和《辽史》中,指的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和国家。(2)在《元史》和《元典章》中,主要是指伊斯兰教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如回回法、回回寺、回回令史、回回人等。(3)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主要指回族即回回民族,如回回人(简称回人或回民)。有时指伊斯兰教,如回回教门、回回教(简称回教)。清代又对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少数民族多加称为“回”,如称新疆维吾尔等族为“缠回”,称甘肃东乡族为“东乡回”,称青海撒拉族为“撒拉回”,并把新疆称做“回疆”、“回部”等。

    【回纥】中国古族名。北魏时,东部铁勒的袁纥部落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隋称韦纥。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因反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等成立朕盟,总称回纥。唐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破东突厥,建政权于今鄂尔浑河流域,居民仍以游牧为生。辖境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最盛时曾达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有文字。曾助唐平安史之乱,进一步密切了与唐朝的关系。贞元四年(公元788年)自请改称回鹘。开成五年(公元840年),为黠戛斯所破。部众分三支西迁:一迁吐鲁番盆地,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一迁葱岭西楚河一带,即葱岭西回鹘;一迁河西走廊,称河西回鹘。

    【回教】一称“回回教”。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中世纪中国泛称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为回回,故把他们所信仰的宗教称为回教或回回教。

    【回鹘文】古回鹘人(古代维吾尔族)采用率利文(通称“粟特文”)字母创制的文字。共约19至23个字母(因时代的差异,字母数目有所不同),有字头、字中、字尾之分。元音5个,半元音2个。字母少,不能确切地标示古代维吾尔族的实际语音,一个字母有时表示二至三个或更多的语音。初由右向左横写,后直写(在马年二月二十八日当我凯依木图为了耕种和使用需要葡萄园时)右行。楷书用于经典,草书用于一般文书。自唐至明(八世纪至十五世纪)主要流行于今吐鲁番盆地和中亚楚河流域。近代在哈密、吐鲁番盆地和甘肃地区发现过回鹘文的宗教经典、碑刻和契约。留存的《福乐智慧》和《高昌馆来文》等即系用此种文字书写。蒙、满文字母亦由回鹘文字母演变而来。

    【回回药方】明代记录回回医药方剂的著作。著者姓名及著作年代不详。药物名称傍注波斯文。原书三十六卷,今北京图书馆存四卷。

    【回回司天监】元代所设掌管回回天文、历法的机构,由回回星象学者主持。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始设司天台,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行监,皇在元年(1312年)改为监。

    【回回国子学】元代培养译员的学校。学生为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供给廪膳,学习“亦思替非”文字(即回回文)。学成后派充各官府译史。

    【向达】(1900-1966)史学家。湖南溆浦人,土家族。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1935至1938年到牛津大学图书馆、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巴黎国家图书馆从事研究工作。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解放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副所长,《历史研究》、《考古学报》编委,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专长中西交通史和敦煌学,重要著作有《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蛮书校注》等。

    【邻荡】古代突厥语称驿马为“邬落”。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一卷。

    【色目人】色目一词见于唐代,意为“各色名目”,亦称姓氏稀僻者为色目人。元政府将治下的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在选用官吏以及科举、刑罚上都有所差别。最占优越地位者为蒙古人;次为色目人;再次为汉人(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最后为南人,即南宋遗民。色目人中包括哈剌鲁、钦察、唐兀、阿速、秃八(即秃伯歹)、康里、畏吾儿、回回、乃蛮、阿儿浑、撒耳柯思、斡罗思、汪古、甘木里、怯失迷儿等。

    【名理探】原名《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概论》。明末科学家李之藻(15691630)所译的(由当时来华的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傅际[Francois Furtado,15871653]译义)一部西方逻辑著作。原著为十七世纪葡萄牙高因盘利(Coimbra)大学的逻辑讲义,主要内容为中世纪经院派所述亚里士多德的概念、范畴的学说,基本上代表了经院哲学的逻辑的面貌。译本计十卷,刻于1631年,为西方逻辑著作从译述方面介绍到中国的最早的一部。译者在逻辑用语方面,表现了“辞能达意”的优点。有些译名今仍沿用。

    【竹步国】(Juba)古国名。故地在今非洲索马里的朱巴河口一带。同*木骨都束国接界。据《明史?宦官列传》记载,郑和访问西洋诸国时曾到此。《星槎胜览》和《明史?外国列传》有专条记述。

    【旭烈兀】(12191265)伊儿汗国的建立者。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蒙哥汗三年到九年(12531259)间任蒙古第三次西征的统帅,攻灭木剌夷(在今伊朗)和报达(即今巴格达)的回教哈里发的政权,并进兵攻击西里亚(今叙利亚)。至元元年(1264年)被封为伊儿汗,建立伊儿汗国,统辖太和岭(今高加索山)和宽田吉恩海(今里海)以南地方。

    【自由华工】“契约华工”在契约期满后的称呼。他们虽名交上不再受契约的约束,但实际上往往仍然依附于种植园或矿场,继续从事奴隶劳动。参见“契约华工”。

    【朱应】三国吴人。中国早期到海外的旅行家之一。约在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由交州刺史吕岱派他和*康泰赴扶南等国,从事外交活动。经历和传闻的国家有一百数十个。归国后撰有《扶南异物志》。

    【朱士行】三国时第一个往西域求法的僧人。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县)人。初依昙摩迦罗(意译法时)所传授戒法出家,考究经典。曾在洛阳讲《道行般若经》,感到经中译理未尽,为探求梵本,于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从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出发,涉流沙亲到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得梵本九十章。未及东归、即客死彼地。其梵本使弟子送归洛阳,由无罗叉、竺叔兰等译出,即《放光般若经》。中国僧人讲经从他开始。

    【朱罗国】(Chola或Cola)南印度古国。中国史籍作车离、珠利耶、注辇等。约当今泰米尔纳德邦科佛里河(Cauve-ryR.)与佩内尔河(PennerR.)之间的地区。最早见于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的碑铭;当时已传入佛教。在希腊、罗马文献中称索拉(Sra)。公元二世纪初卡里加拉王(Karikra)对外扩张,传一度侵入锡兰(斯里兰卡)。后中衰。约十世纪再起,控制印度南部和锡兰。十一世纪上半叶罗泽图拉王(Rjendra)时,国势最盛,曾侵入恒河流域,并渡海远征马来半岛。十二世纪转衰。

        【华工】西方殖民者自十七世纪起到二十世纪初从中国东南各省诱骗和掳掠到东南亚和美洲各地的劳动人民。过去外国人称这些人为“华工”。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当时的中国政府派出支援协约国的中国劳工。

    【华氏城】(Ptaliputra)即华子城,《佛国记》作巴连弗邑,《大唐西域记》作波吒厘子。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都城。在今比哈尔邦巴特那附近。长约十五公里,宽约二?八公里;深沟高垒,富丽壮观。公元四世纪后,又曾为笈多王朝都城。七世纪唐代玄奘旅居印度时,华氏城已失其重要性。

    【多氏】即大食。唐时亦译作多氏。见《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多明我会】(OrdoDominleanorum)一译“多米尼克派”,也称“布道兄弟会”。天主教托钵修会主要派别之一。十三世纪初西班牙人多明我(DomingodeGuzmán,11701221)所创。该会成立后不久,即受罗马教皇委派,主持异端裁判所,到处迫害“异端”,维护天主教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十七世纪,开始渗入中国台湾、福建等地。

    【多摩梨帝国】(Tmralipti)古国名。故地在今印度西盂加拉邦米德纳普尔(Midnapore)的塔姆卢(Tamluk)附近。古时位于恒河入海口,为印度东部重要港口所在。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法显由此乘商船赴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见《佛国记》。唐时译作耽摩栗底或耽摩立底。

    【伏石】即“海底礁石”。见晋法显《佛国记》。

    【伊存】公元前第一世纪后期大月氏国使者。曾在公元前2年(汉元寿元年)传授《浮图经》于汉博士弟子景卢,为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一种记载。

    【伊丽河】古水名。即今里犁河,唐称为伊丽河,亦称帝帝河,为当时通往西域的路线所经。见《新唐书?地理志》。

    【伊嗣俟】(Yazdagird III,?651)亦作伊嗣侯、耶斯提泽德三世。波斯萨桑王朝的末代国王(634642)。在位期间,国势已衰,无力抵御阿拉伯人的入侵。公元637年首都忒息丰及巴格达被占后,逃往中亚。642年阿拉伯军追至尼哈文城(Nahvand),波斯实际上已被征服。651年,伊嗣俟在墨尔夫(Merv)被刺死,萨桑王朝遂亡。661年(唐高宗龙朔元年),其子卑路斯曾到中国求援,未成,高宗封之为将军,准留居,后死于中国。

    【伊儿汗国】成吉思汗孙旭烈兀的封地,1258年攻入巴格达后建立,都大不里土。疆域以波斯和小亚细亚为中心,东自阿姆河,西濒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到印度洋。居民从事农牧业,商业相当发达。伊儿汗国位于欧洲和中亚之间,在沟通两地经济、文化上有一定作用。合赞汗(12951304)时,制定度量衡和货币制度,奖励学术,是为伊儿汗国的最盛时代。从十四世纪中叶起,国势渐衰,1388年为帖木儿帝国所并。

        【伊德列西】(sn-‘AbdullhMu-hammadibn-Mubammadal-Idrisi,10991166)阿拉伯地理学家和科学家。广泛旅行过西班牙、北非和西亚。曾为西西里国王罗杰二世作成一银制的天球仪和世界地图,并受国王之命,根据其亲身见闻和国王所派遣的考察人员的报告资料,编成一部世界地志《渴望游历世界者的乐趣》,书中继承了古希腊地理学的传统,把当时已知世界,从赤道至远北高纬地区,分为7个纬向气候带,每带又在东西方向上分为10个(一作11个)经向气候区。该书曾被译成拉丁文,在300年内欧洲人曾把它作为地理学的权威著作。

    【伊本?瓦哈伯】(lbn-Wahab)阿拉伯人,本居勃萨罗(al-Basrah),后迁撒那威(Sif),于公元第九世纪后期航海来中国游览,曾至长安谒见唐帝(或以为即唐僖宗),留有谈话记录,并盛称长安城市之宏大。

    【伊本?拔图塔】(ibn-Battutah)13041377)一译依宾?拔都他。阿拉伯旅行家。出生于今摩洛哥丹吉尔。遍游穆斯林世界,东至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中国等地。旅行了三十年,最后定居北非非斯,口述旅行三十年的经过,由摩洛哥苏丹的秘书伊本?玉随(ibnJuzai)笔录成书。他题名为《在美好国家旅行者的欢乐》,是一部有价值的游记。

    【伊斯兰教历】即“回历”。

    【伊本?麦哈黑尔】(AbDulatMis-‘aribnMuhalhil)阿拉伯诗人、旅行家。公元十世纪中期,留居中亚布哈拉萨马尼王朝国王纳昔儿(NasrllibnAhmad)宫廷,约于公元941年随中国使者东游,曾至中国都城,后经印度西归。所写游记残存部分,有德文和法文等译本。

    【伊本?库达特拔】(ibn-Klinrddh-bih,约820912)阿拉伯阿拔斯朝地理学者。系出波斯族,在阿拔斯朝任笈巴尔省(al-jibl,今伊朗西部哈马丹附近一带)邮务长官。著有《省道记》(Ki-tbal-Maslikw-al-Mamlik,一译《道程及郡国志》),今有法文译本,其中载有通往中国沿海各港之航程,为研究当时中西交通之重要史料。

    【伊赏那补罗国】(Inapura)或以为即真腊的异称。名见《大唐西域记》第十卷。据《通典》第一百八十八卷所述,真腊国都名为伊奢那城,或以为即伊赏那的异译。

    【交洋】古海湾名。即今北部湾。名见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第三卷“航海外夷”条。

    【亦黑迷失】元航海家。畏吾儿人。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起,屡次出使僧伽剌(今斯里兰卡)、马八儿(今印度东南部)等国,偕各国使者携带药材等土产回国。以后又至占城(今越南南部)、南巫里(在苏门答腊西)、速木都剌(苏门答腊)等国。官至平章政事、集贤院使。仁宗时(13121320)死。

    【军突弄山】古岛屿名。即今越南南部湄公河口外的昆仑岛。唐代译作军突弄山或军徒弄山,见《新唐书?地理志》附“广州通海夷道”和《南蛮列传》,为中古时代海舶往来东西洋必经要地。南宋时始称昆仑,见吴自牧《梦梁录》第十二卷。

    【刘智】(约16601730)清初伊斯兰教学者。字介廉,晚年自号一斋,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回族。初读儒家经史子集和佛、道经书,后钻研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专门研究伊斯兰教义。著作及翻译较多,流传的有《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至圣实录》、《五功释义》等。

    【刘家港】即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元海运漕粮由此出海。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下西洋,亦由此出发。嘉靖年间,因倭寇登岸侵掠,设重兵驻守。明末港口淤浅,海运遂衰。

    【汤若望】(JohannAdamSchallvonBell,15911666)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德意志人。明末天启二年(1622年)在葡萄牙殖民势力的支持下来中国。初在北京学习汉语,继往西安传教。崇祯三年(1630年)被召回北京,参与修订历法,编成《崇祯历书》。明政府为阻止清兵入关,命他监铸大炮。清兵入关后,投归清朝,任钦天监监正。曾阻止清政府收回澳门。康熙初年为杨光先所参劾,下狱;同时禁止天主教的一切传教活动。次年释放,不久死。著作有《主教缘起》、《古今交食考》等。

    【汗八里】即元代的大都(今北京市)。蒙古人称之为汗八里,义即“汗城”。

    【汗血马】见“天马”。

    【江头城】古城名。故址有几说:(1)在今缅甸八莫;(2)在今缅甸杰沙附近;(3)在今八莫以南的恭屯(Kaung-ton)。为缅甸北部主要城市之一,当水陆交通要冲,古时从云南入缅甸多经此。名见《元史。外国列传》缅国条。据《新无史?外国列传》缅国条所述,此城同太公城、马来城、安正国城和蒲甘缅王城并称为“缅中五城”。

    【江海关】上海海关的旧称。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开放海禁后设立。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开放了上海等五口通商,当时江海关征税事宜,由苏(苏州)松(松江)太(太仓)道台兼理。1853年,英、美、法三国领事乘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县城之机,攫夺上海海关行政权,于1854年7月组织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由英、美、法备派一人为税务司。从此江海关一直被帝国主义所把持,直到上海解放为止。

    【江都公主】即刘细君。西汉人。江都王刘建女。汉武帝以为公主,嫁与鸟孙昆莫猎骄靡为右夫人。昆莫老,她从乌孙俗,改嫁其孙岑陬军须靡,主一女,名少夫。后病死乌孙。她联系乌孙上层,加强了汉朝和乌孙的友好关系。

    【米】姓。古代*米国人来中国,有的就以米为姓,如唐有著名乐工米嘉荣。

    【米国】古国名。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的西南方。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辖。参见“昭武九姓”。

    【米昔儿】即*勿斯里国。《明史?西域列传》有专条记述。

    【米囊葛卜国】(Minangkabau)一译“米南加保王国”。古国名。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高地。1351年前后,没刺由国(今占碑附近)王阿帝多跋摩(Adityavarman)迁都至此,建立米囊葛卜王国。地有金矿,故其王自称金地之主。明永乐三年(1405年)曾遣使至此国建立友好关系,见《明太宗实录》第三十八卷。

    【守温】唐末僧人、音韵学家。仿照梵文创制三十字母,为宋人“三十六字母”的蓝本。敦煌所出唐人写本中有守温关于音韵学方面的残卷,中有“三十字母”及“四等轻重例”等,不但确证守温首创字母之说,又知其为等韵学的创始者。

    【安】姓。古代安息人或安国人来中国,有的就以安为姓,如汉有宏世高(安息人),唐有九姓商胡安门物(安国人)。

    【安玄】古安息商人。东汉灵帝(168189)末年游贾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以有功号骑都尉,常和沙门讲论经义,世称都尉玄,又曾和严浮调合作译经。

    【安国】古国名。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哈拉一带。见《北史》、《隋书》、《新唐书》各《西域列传》,为昭武诸国之一,一度属唐管辖。参见“昭武九姓”。

    【安息】(Parthia)音译帕提亚。亚洲西部的古国。本波斯帝国一行省(伊朗高原东北部)。后隶属亚历山大帝国及塞琉西王国。公元前249-247年独立,阿萨息斯一世(ArsacesI)称王,建阿萨息斯王朝。公元前二世纪后半叶(张骞赴西域时)领有全部伊朗高原及“两河流域”,为西亚大国;初建都尼萨,后西迁至埃克巴坦那和忒息丰。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安息是罗马帝国与中国贸易、交通(“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公元97年汉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罗马,行抵安息西境海滨受阻。国势强盛时,东与贵霜、西与罗马帝国抗衡。公元二世纪末转衰。公元226年为萨桑波斯所取代。

    【安敦】古大秦王。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曾于公元166年(东汉延熹九年)遣使至中国赠象牙、犀角、x瑁,建立友好关系。一般认为其人即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

    【安世高】东汉末佛教翻译家。名清,以字行,安息人。本安息国太子,父死,让位叔父。出家学习佛教,精通小乘经典,并学禅经。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来洛阳,从事佛经翻译。到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二十余年间,译出佛典九十五部,一百一十五卷。他所译的经,重在佛教上座部禅法,如《安般守意》、《阴持人》等禅经,宣扬数息、止观的坐禅方法。对后世禅学有一定影响。

    【安石榴】即“石榴”。或以为因由安息国传入我国,故名。

    【西城】古城名。故址或以为在今缅甸孟拱附近,位于丽水(今伊洛瓦底江)以西,同大秦婆罗门国接界。为从南诏通天竺正西一道的重要城邑,见唐樊绰《蛮书》第六卷和《新唐书?地理志》附“安南通天竺道”。

    【安谷城】古城名。故址或以为在今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口附近。为安息国在波斯湾附近的重要港口,由此叫从海陆两道通往大秦国。名见《三国志?魏志》第三十卷注引《魏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