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华夏最古老的太阳神生殖神图腾石
近日细审1998年出土于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太阳神图腾石,发现若干以前未被注意的细节。因知此图腾不仅是古华夏之太阳神而且也是生殖神,且具有雌雄同体之象,实即人首蛇身的华夏祖神及太阳神伏羲女娲之合体图腾也。因补论如次:
湖北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个华夏最古老的太阳神图腾石牌。这个图腾石是1998年10月在湖北三峡地区秭归东门头的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发现的。
自1994年以来,考古学家对三峡计划待淹没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考察。1998年湖北省文物考古所的孟华平担任领队的东门头考古队对东门头新石器遗址进行了考古研究发掘,于一个墓葬中发现了这个具有人首蛇身形象的太阳神图腾石。
太阳神图像线雕于石头上,其头顶为光芒四射的太阳,散发23条光芒。
有趣的是,太阳神人首蛇尾,其形似传说的蜥蜴人。参证汉代唐代出土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及头顶日月的神像,可知此神实即现今所见最早的伏羲女娲图腾神像。
更有趣的是,此太阳神之下身有鸡鸡——生殖器官,表明此神不仅是太阳神也是生殖神。而这个微妙的小东西被处理得十分抽象,以至我们事实上对这个器官难辫雌雄,这不是疏忽,而是巧妙,是雌雄合一的暗喻。(我们知道,华夏古代伟大的神灵多难辨男身及女身。)
太阳神像腰部左右两旁,分别刻画四颗星辰,而右侧下星体略大,似为月亮。其上有一带状星形,似为象征天河或北斗也。
据考古测定,出土此石的该墓葬遗址,属于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同时出土了各类陶、石、铜、瓷、玉先民遗物近400件。
这件“太阳神图腾”被列为国宝级文物,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永久禁止出境。
【附论】
我在1985年出版的《诸神的起源》一书中,认为中国上古存在以太阳神为主神的一元化的太阳神崇拜。此论当时被认为标新立异,耸人听闻,而受到传统主流理论的强烈抵制及反对。
但是近年来全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考古出土文物,而证明此论之不虚也。
90年代,四川成都金沙新石器遗址中出土十分亮丽的太阳及神鸟金箔,应即古传说之五帝也——中央太阳神乃黄帝黄神,四神鸟为象征四方及四季之四帝。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太阳及四鸟神金箔
此湖北三峡之太阳神图腾石,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鸟神金徽图腾可以交相辉映,参证以内蒙阴山、广西花山等地历年来发现的的大量太阳神岩画,足可证明太阳神崇拜确实是古华夏民族本有之原始宗教也。
阴山人面太阳神岩画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雕刻在石头上,长136厘米、宽130厘米,于2000年采自乌拉特中旗韩乌拉沟,系阴山岩画中的精品,现藏于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
人面太阳神岩画刻石清晰地刻着人格化的多个太阳神和许多星星,画面宏大,保存完好,形象生动。
这幅岩画的寓意似乎是太阳神居于繁星密布的苍穹之中,表现了先民对太阳的崇拜。
此外,画面右下部一太阳神的腹中还怀着一小太阳神,有生殖崇拜之意。
该岩画是著名考古学家、岩画专家盖山林1976年在乌拉特中旗韩乌拉沟发现的。
四川广汉出土之人首蛇身之日月神伏羲女娲:
【《诸神的起源》摘录·关于华夏太阳神】
在中国上古时代,曾经存在过敬奉太阳为主神的原始宗教。《礼记·郊特牲》中说:“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郑玄注指出:“天之神,日为尊”——以日为百神之王。
最为直接记载日神崇拜的最早文字记录是殷墟卜辞,郭沫若根据卜辞材料曾经断定殷商人每天早晚均有迎日出、送日入的仪式。
在中国境内有大量有关太阳崇拜的岩画遗迹,特别是在北方岩画中出现与太阳神有关或类似的太阳神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四川珙县麻塘坝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青海海西岩画、广西花山岩画等都出现了相类似的图案。
以岩画的形式表现太阳神,归类在人面像的岩画中,是自然崇拜类人面像岩画中的一种类型。太阳神岩画出现的地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人的面部特征,头顶或头形轮廓外有一个条条长短不一、如艺线般的刻槽,外部形象又像是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
太古华夏文明所崇拜的就是以太阳神为中心。上古先民把太阳封神祭拜,是为求上苍护佑多狩猎、人丁兴旺、水草丰茂。福佑他们的是至高无上的太阳,部族有威望头领就是太阳神授命,是代表太阳在地上行使权力。中国的帝王所住的王宫叫“明堂”并且实行十二月导循异室的轮居制,也是对太阳神的模仿。头戴的王冠,是权力的象征,也正是太阳光照射的羽冠状头饰。
上古华夏太阳神称谓较多,其中之一叫“太昊”。“昊”正是头顶太阳的大人(神)。
中国神话中的太阳神就是伏羲,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太昊帝包牺氏……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帝。帝出于震。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
《列子·黄帝》:伏羲氏 女娲氏……人首蛇身。
古华夏崇拜太阳神的部落,也许来源于同一祖系,也许并非来源于同一祖系,但他们都把太阳神看做自身的始祖神,并且将其酋长常以太阳神号为命名。
新疆出土的唐代人首蛇身之伏羲女娲合体太阳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