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爱好者们都知道,希罗多德凭借“历史”一书,而被尊为“历史之父”。而这本书涉猎之时间跨度、地域跨度都很大,几乎涉猎了从传说到轶事的各类记述。
自从《历史》一书问世以来,就其“真实性”的辩论,就几乎一直没有停息过。与希罗多德相距不过三十年的另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就曾猛烈抨击过《历史》一书中的失实问题,他说:“希罗多德等人所关心的,不在于说出事件的真相,而在于引起听众的兴趣,它们的可能性是经不起推敲的;他们所精心描述的题材,由于年代的遥远,也迷失于不可信的神话境界中了。。。。”。而哈利卡纳苏斯的狄奥尼休斯、琉善等却是《历史》一书的崇拜者,前者曾公然说:“只要我们一拿起这本书,就充满了崇敬之情,直至最后一个音节,仍然意犹未尽!”
在亚历山大东征创立“希腊化时代后”,学者们对希罗多德的抨击变得更为犀利,如普鲁塔克的《论希罗多德的恶意》、《论希罗多德的偷窃》等等;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更是在演讲中,既称呼希罗多德开创了历史著述,又蔑之为“说谎者”。
到了十七至十九世纪的近代,历史学蓬勃发展到了黄金岁月,各种流派竞相登场,而对希罗多德和《历史》的辩论却依然热闹。浪漫主义史学的两位大师,赫德尔把希罗多德看做是自己的“盟友”,伏尔泰则模仿《历史》的文风,构建出自己的大作《风俗论》。而当时的主流——客观主义史学派(兰克史学)却一直鄙视希罗多德的风格,认为其对手里的素材,几乎毫不甄别、考证,就肆意使用,客观上起了造谣、误导读者的结果。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希罗多德著作的真实性再次在西方社会史学界受到了众多质疑,1986年在美国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次年出版的该会议的论文集,题目使用了嘲弄性的标题《希罗多德与历史的发明》;1988年,伍德曼在其著作《古典历史学中的修辞》中,公然指出希罗多德的《历史》,与其说是古典历史,不如说是文学作品。此外,费林的《希罗多德和他的资料》、阿尔玛约的《希罗多德真的到过黑海吗?》等等,无一不自诩击中了希罗多德说谎的要害。。。。
以上不过是罗列了浩繁复杂的关于希罗多德著作的学术著作中的一小部分,个人以为,学术界的辩论、抨击,使得我们对于希罗多德及其时代的历史著述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史学著作的严肃性,和读史鉴今、读史明志作用的神圣,也增加了我们对于这位既是史学之父、又说了不少谎言的大师的更多的尊敬与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