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地中海的海市蜃楼(6)

$
0
0

    第三节 公元前2580年时,埃及的国力能否支撑胡夫金字塔的庞大工程

    一、关于胡夫金字塔

    我们先来百度两段经“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过的“胡夫金字塔”的资料:

    1、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塔高146.59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相当于40层大厦高。塔身是用23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它的规模是埃及至今发现的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

    它是一座几乎实心的巨石体,成群结队的人将这些大石块沿着金字塔内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运,然后逐层堆砌而成。十万多个工匠共用约20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人类奇迹。

    2、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公里吉萨高地的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又称吉萨大金字塔 ,位于埃及吉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主要作为其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埃及式金字塔。约建于前2580年,完工于前2560年。位于吉萨金字塔群的中央一座,也是最为高大的,被喻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 。在埃及境内已发现的110座金字塔中,吉萨高地的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是最古老的金字塔。

    那么,胡夫金字塔到底是谁修建的?是古代的埃及人?还是18、19世纪的欧洲人?

    在此,我们不妨来做一些粗略的探究。

    二、10万大军修建胡夫金字塔,每年需要消耗多少粮食?

    上面,我们花了那么大的篇幅来估算古埃及的耕地面积、平均亩产和人口基数,目的就是要来分析验证一下,公元前2580年时的古埃及社会,到底有没有能力来修建胡夫金字塔?

    希罗多德记载说,古埃及人为修建胡夫金字塔,有一支10万人的专业施工队伍,一直干了20年,并且在开建金字塔之前,还专门花了10年来修建运输物资的专用道路。但是在这里,我们只考虑20年的修建期。

    另外,为修建胡夫金字塔,总共要运输600万吨左右的岩石,这其中必然会利用大量的的骆驼、公牛、马甚至驴作为工具,为了好计算,我们都统一假设为共有1万匹马参与修建(实际上在公元前2580年,埃及地区都还没有马,马是后来闪米特人带过去的)。

    第一,人消耗的食物

    1、假设一个人每月消耗小麦35公斤,那10万劳工每年就要消耗4.2万吨小麦;

    2、假设一个人每天需要消耗半公斤的蔬菜、水果和食盐,那10万人每年就必须消耗蔬菜、水果和食盐1.8万吨。

    第二,牲畜消耗的粮食

    由于吉萨高原处在沙漠之中,几乎没有青草供牲畜食用,所以,牲畜的饮食必须依靠粮食和从外面运来的草料。

    一匹500公斤的马,一天喂8公斤能量饲料,外加5公斤纤维素草料,那么1万匹马一年就要消耗粮食2.88万吨,消耗草料1.8万吨。

    第三,饮水

    修建金字塔是重体力活,而且还处在吉萨高原那样的高热的沙漠气候之中,所以,不管是人还是牲畜,每天都需要大量饮水,

    1、一个埃及劳工每天饮水至少需要5升(含简单洗刷),那么10万人一年就需要水18万吨;

    2、由于在沙漠中代谢加快,并且劳动强度非常大,1匹马1天至少需要饮水70—80升,那1万匹马一年需要饮水接近29万吨。

    3、古埃及人只能用陶罐来运水,而用陶罐运水是一个很繁重、很浪费的工作。

    第一是容器陶罐本身就很重,而且还要放在专门的背篓里,第二是陶罐很容易破碎,第三陶罐还不能做得太大,水和罐子超过25公斤奴隶个体就很难背,第四是水很容易泼洒。所以,陶罐盛水的效率最多能达到1∶1,即1公斤陶罐运送1公斤水,要运送47万吨重量的淡水,就必须运送47万吨重量的陶罐,加上二者的破碎和泼洒,实际运送量起码是需要量的数倍。

    对以上各种消耗进行统计,得:

    一年粮食消耗:7.08万吨

    一年消耗蔬菜和草料等:3.6万吨

    一年消耗淡水:47万吨(含背篓和陶罐的重量为200万吨)

    综上,一年的食物、饮水的重量最少需要运输210余万吨。

    这就意味着,10万名胡夫金字塔修建军团每年消耗物资的运输重量最少为210万吨,折合每天要运输约5800吨。

    三、在10万修建大军之外,另外还要组建30万人的运输保障大军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社会,大规模物资运输的难度,决定了埃及统治者另外还要组建30万人的保障队伍,专门用来为10万修建大军服务。

    实际上,从某种程度来说,修建胡夫金字塔这10万人施工队伍,对物资的消耗能力完全不亚于一支10万人的军队,甚至其消耗量还要远大于军队。因为军队作战在外,或“因粮于敌”(如霍去病),或屯田自养(如诸葛亮在渭河边上屯田种粮),甚至可以烧杀抢掠,这些行动客观上都可以减轻后方运输的压力。

    而吉萨高原上的这支庞大的施工队呢?他们只是纯粹消耗物资,而不生产一分一毫的财富(粮食)。况且,这支施工队的劳动强度也要远远大于军队。

    一支军队出征在外,一年里作战的时间一般只有短短几天或者几十天,其余时间都在修整或者干些轻体力活。但是,金字塔施工队不仅是在现场施工,打磨、升高、堆砌石块,而他们更为繁重的任务,则是从两百公里以外的西奈半岛把一块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石材运到施工工地,这项工作必须长期往返,持续不断地进行20年。所以,金字塔施工队的劳动强度远大于军队,所消耗的物资也远大于军队。

    古代社会的运输难度,尤其是恶劣环境中的运输难度,是我们今人难以想象的。

    公元前261年,秦国出兵60万发起“长平之战”,为供应这60万军队和战马的粮食,秦国几乎出动了倾国之力。《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依据史料,当时秦国人口已达600万,要保证60大军在远离本国约500公里的山西长平作战两年,所动用的直接和间接的的人力几近全国人数总和。

    在漫长的运输线上,所动用的人畜是都要填饱肚子的,假如依照10人保证1名前线作战兵士的规范来计算,这10人在漫长的补给线上运输粮食抵达前线,然后再从前线返回补给始发地,这一来一回在路上所耗费的粮食,在时间及空间上相当于前线士乓在战场上同样的时间的二十倍以上,也就是说,每在路上耗费掉二十石以上粮食才干保证一石粮食抵达前线用于兵士作战。

    另外,在正常情况下,秦国当年生产的粮食是根本无法满足前线需要的,长平之战消耗了秦国之前数年储存的很大部分粮食积累。

    1948年冬,淮海战役爆发。在整个战役中,解放军投入了兵力60万,但是在这60万军队身后,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这四省的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解放区的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几乎是囊括了除去老弱妇孺外的全部青壮年男性。

    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录了北宋军队的后勤供给情况:“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復加矣。”

    沈括说,宋朝出征十万大军,其中负责辎重的部队就有三万人,能够打仗的只有七万人。而一个作战的士兵需要三个民工给予其提供后勤保障,十万大军则需要三十万劳动力担任运粮工作。

    如果按照宋朝的配给编制推算,长平之战时,赵国45万大军实际作战人数为30万左右,辎重部队为15万左右,另有135万左右的劳动力投入了后勤粮食的运输,因而赵国总共有180万人左右脱离了农耕。这180万人不仅不能生产粮食,反而在来回的运输途中还要消耗大量粮食。忙时吃干,闲时吃稀,现在吃得比平时更多了。180万人是个什么概念?战国时期的总人口才2000万左右,赵国当时的人口最大推算为350万人左右。一个长平之战,让赵国投入了全国一半的人口脱离生产进入消耗粮食状态。如果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如何经得起持久。

    而就算在牲畜与车辆非常充足的秦代,蒙恬北击匈奴,“率三十钟而至一石”。钟是秦汉时代的容积单位,一钟是六石四斗。“率三十钟而至一石”,意思是路上要消耗十余钟甚至三十钟粮食,才能将一石粮食送到前线。千里远征,战士每吃到1斤粮食就要在路上消耗掉64斤甚至192斤。这就是古时低得可怕的转运效率,军事后勤学上将其称作“距离的暴虐”。

    四、要供养10万施工人员和30万保障人员,古埃及需要有多大的人口基数?

    公元前2580年时的古埃及,既然出动一支10万人的施工大军花20年来建造一座金字塔,那另外就必须还要同时建立30万人的后勤保障队伍来专门为施工大军服务。

    此外,在当时的埃及,为了跟整个国家管理的人口规模配套,政府还必须有一套由法老、祭司、贵族、基层官吏和军队所构成的国家机器,人数起码也需要有10万人。否则,几万或者十几万奴隶暴动逃亡,兵力不够怎么来镇压。

    由此一来,整个埃及最少就需要有50万的青壮年劳动力来从事全脱产的非农业工作。

    中国历史上,一般平民和军队的比例是9∶1,就是说9个平民养1个军人。

    西汉时,人口最多时为6300万,军队(包括屯骑、羽林、期门在内)最多为70万人。

    三国时候,邓艾成功偷渡阴平,来到成都城下,刘禅应声而降,所列出的人口财产名录上,就有:“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

    依照这个比例,一个民族,如果有50万全脱产的青壮年,那么,这个民族最少有400—500万人的人口基数。

    这还是公元263年富饶的成都平原的人口比例,而在公元前2580年,在环境极其恶劣、生产效率极其低下的尼罗河流域,要供养10万人的专业施工队伍、30万人的保障队伍和10万人的国家机器,最后再考虑到工期漫长、死亡伤病的比例较高等因素,古埃及的人口总数,理应是三国后蜀人口比例的两倍左右,即在800—1000万。

    这也就是说,抛开生产工具和技术水平姑且不论,在公元前2580年时,古埃及人仅仅是要修建一座像胡夫金字塔那样规模的超大型工程,就必须拥有800—1000万左右的人口基数。

    更何况,在整个尼罗河流域,还有多少座“恢弘的”金字塔,还有多少座“恢弘的”神庙、王陵,还有多少“恢弘的”壁画和雕塑作品。


    五、到哪里去寻找修建金字塔所需要的天量木材?

    金字塔修建大军使用得最多的施工材料,除了石头,其次就是木头,之后就是水(包括淡水和海水)。

    很多古埃及学者都忽略了这一条:

    修建金字塔需要多得不可想象的木材。

    1、用木头来制作工具

    由于没有坚硬的铁制工具,奴隶们手里的所有工具都是木头制作的,木锤、楔子、撬棍、抬杠、跳板、支架、垫片、滚木、测量工具,等等,另外还包括各种陆地上的运输工具,凡是工作需要的任何一样工具,都只能用木头来制作。

    2、用木材来充当生活材料

    三四十万人在20年的时间里,需要用木头来搭建住所或者临时住所(比如运输途中),更需要用木材来生火做饭。

    在这里我们又来做一个貌似无聊的估算。

    古埃及劳工的主食是面包,假定烤10个人吃1天的面包需要用10公斤木柴(都是木材加工过程中剩下的边角余料),即烤1个人吃1天的面包需消耗1公斤木柴,那么,40万人20年光是埋造做饭就需要292万吨木材。

    292万吨木材是什么概念呢?

    一棵普通热带乔木,胸径0.4米、主干高10米,其重量约为1.4吨,而292万吨就意味着像这样的大树需要砍伐208万颗。

    按照现代园艺学最经济的要求,种植乔木一般是1公顷500株,而208万颗热带乔木则需要4160公顷,即42平方公里。如果是自然状态下,208万颗热带乔木最少要分布100平方公里以上。

    这就是说,金字塔修建军团光是生火做饭,20年里他们就烧光了相当于100平方公里的热带乔木。

    3、用木材来修建渡船

    这里还有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被人长期忽略了,那就是金字塔修建军团还需要一支专业的造船大军。

    两百多年来,那许多研究古埃及学的众多考古人员,在吉萨高原、尼罗河上中游和尼罗河西岸,都没有找到古埃及人采集石料的大型采石场遗址,所以他们猜测说,修造金字塔、神庙的石料,都是从西奈半岛采集的,但是最后有没有找到遗址也不得而知。

    按照这种说法,古埃及的奴隶大军在西奈山上开采了石料,然后通过苏伊士地峡和尼罗河把石头运到了施工工地,那么,一块重达几吨、10吨、几十吨甚至超过300吨(圣彼得广场方尖碑重达320吨)的花岗岩,又是怎么运过尼罗河的?

    即使在今天,如果没有几百吨的机动驳船,没有大型吊车,你我就算精通量子力学相对论,照样站在尼罗河边干瞪眼。

    为了把大量的石料运过宽五、六百米的尼罗河,金字塔修建军团还必须用大量的木材来建造渡船,而且,为了运输重量达到320吨的原石,有些渡船的吨位还必须达到460吨左右。

    问题是,公元前16世纪的时候,埃及人造得出吨位达到460吨的大船吗?英国在14世纪最大的船只也不超过300吨。

    如果造不出460吨的驳船,那埃及人又怎么把320吨花岗岩运过尼罗河?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