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地中海的海市蜃楼(7)

$
0
0

    4、用木头来开采石头

    据记载,秦汉时候,为了穿越秦岭,中国古人花费巨大物力修建了从秦川到四川的栈道,在无法开辟道路的地方,古人只能在石崖上硬生生地开凿出一个隧道或者半边隧道出来,遇到坚硬的岩石,铁制工具都把它奈何不得,工匠们只得采用“火焚水激”的办法来进行施工。

    在没有铁制工具的条件下开采石头,除了这个方法,不可能还有别的办法。

   我们先来想象一下古埃及人开采石料的画面吧。

    奴隶们在崖壁上先堆上浸透了橄榄油或者动物脂肪的木材,放火焚烧,将石壁烧烫,之后再泼水降温,通过热胀冷缩原理来使崖壁产生裂缝,之后,敲入楔子,掏空裂缝;然后,再堆放木材——再放火焚烧——再泼水——再打入楔子——再掏空裂缝…………就这么一轮一轮又一轮的持续下去,最后,直到一个边长达到1米、2米、3米甚至超过5米的岩石立方体完整地被切割出来。

    其实,修建古蜀栈道的难度远远小于修建金字塔,因为中国古人在用“火焚水激”开凿隧道时,可以把岩石凿成碎片,开出路就行,而古埃及人在用“火焚水激”的时候,还要控制好石块裂缝的走向,防止破坏石块的整体性,因为他们需要的是整块巨石。

    至于,这块重量达到10吨、20吨甚至上百吨的岩石,被一群蝼蚁一般的奴隶一点一点地切割完成之后,是怎么从原来的基坑里上整体移动出来的,而且还不能断裂破坏,这个问题今人无法回答,只能去问古埃及人了。

    如果不使用铁制工具,只是靠“火焚水激”来开采石料的话,那么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参考,把一个200多公斤的砂岩砸成(注意:不是开采)一个大致接近四方体的石料,最起码就得花费1吨左右的木材,那么,胡夫金字塔重680万吨,相当于260万立方的砂岩或者石灰岩(砂岩和石灰岩平均比重在2.6左右),就要消耗木材780—1300万吨,折算下来为400平方公里左右的热带乔木。

    5、用木头来运输石头

    巨石就算切割出来了,就算也从基坑里搬出来了,那么,奴隶们是怎么搬运的呢?

    中国北方的古人可以利用结冰来搬运重物,但是在炎热的埃及,缺乏结冰的天然条件,有人就想象说,埃及人可以利用浇湿的沙子,让石头在沙子上滑行,但是,他们忘记了,立方体的石头在沙子上滑行少许,其底部边缘很快就会陷进沙里,从而动弹不得。所以,在浇水的沙漠上推动巨石,是两百多年来的那些小时候没玩过“撒尿合泥”的死宅异想天开而已。

    相对靠谱一点的搬运办法,就是在地上铺上圆木,后面几百人推动石头在滚动的圆木上行走,前面再有几百个人拉动,平地上估计还可以,可遇到上坡,照样没辙。

    如果遇到下坡,没有控制好巨石,巨石一个摇晃翻身,恐怕就是几十上百个奴隶死的死,伤的伤。

    这里,我们姑且来估计一下,在20年里金字塔修建军团消耗的木材数量为:

    烤面包:292万吨

    焚烧石头:1300万吨

    制作劳动和运输工具等:700万吨

    总计:约 2000万吨

    这相当于砍伐光了一片最少600平方公里的热带乔木雨林。

    并且,这只是修造了一座胡夫金字塔,紧接着后面还有哈夫拉、门卡拉两座规模差不多的大金字塔,还有为数众多的狮身人面像、王陵和神庙,从胡夫到门卡拉大约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古埃及人到哪里去寻找那么多的木材?

    看来,这支金字塔修建军团不仅要有专门的采石大军,修船大军,顶着瓦罐运水的汲水大军,另外,还得有负责伐木并且运输的专业伐木大军。

    可是,处在沙漠之中的埃及本身就非常缺乏木材,除了尼罗河边上的那几排提供油脂、食物的橄榄树和椰枣树,埃及到哪里去找一片稍微有点规模的森林?

    据说,有出土文物证明,大约公元前2700年左右,腓尼基人把生长在叙利亚沿海的黎巴嫩雪松以及雪花石运到埃及来,由此换取埃及生产的粮食。所以,这件文物就证明,古埃及人完全可以通过出口粮食来换取木材,建造金字塔使用的木材是有保证的。

    那么,黎巴嫩雪松是什么样的一种名贵木材呢?

    有资料介绍说,黎巴嫩雪松生长在一千二百米至一千八百米高的阴坡上,在雪水和海雾滋润下,挺拔秀美、清香四溢。由于木质坚硬,雪松木作为优质建筑材料,与喜马拉雅雪松、大西洋雪松、短叶雪松并列为世界四大雪松。古埃及法老船,耶路撒冷所罗门圣殿,乃至古罗马皇帝的宝座,都是用黎巴嫩雪松木制作的。目前,数千年砍伐使雪松面积大量减少。据统计,黎巴嫩现有雪松面积仅1700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83%。目前黎全境已设立多个雪松自然保护区。

    就算公元前2700年前古埃及确实进口过来自地中海东岸(从叙利亚到安纳托利亚高原)的雪松,那么,就自然会带来以下一系列问题:

    1、地中海东部有那么大面积的雪松吗?

    2、腓尼基人有能力1年砍伐并运送100万吨的木材吗?这相当于腓尼基人每天要运送2700多吨木材,如果4500年前,每艘木船可以装运30吨,那腓尼基人就必须保证,每天有将近100艘木船航行在从黎巴嫩海岸和孟菲斯之间的航道上,这可能吗?

    3、既然黎巴嫩雪松如此昂贵,那么,本身就缺少粮食的古埃及,每年要出口多少粮食才能换回100万吨的木材?

    当然,不仅是黎巴嫩雪松,据说,埃及与西亚之间的杉木交易非常发达。那块百科全书一般万能的《巴勒莫石碑》上就记载说,(第4王朝的斯尼弗鲁时代,埃及)“得到满载杉木的船40艘”、“用杉木制造王宫大门”。

    然而,不管是名贵的雪松,还是较为便宜的杉木,都不可能满足修建金字塔的巨大消耗,因为在整个北非、西亚和南欧,南到底比斯,西到突尼斯,东到阿拉伯半岛,北到叙利亚和希腊半岛,整个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大部分都属于干旱少雨的稀树草原甚至荒漠地带,埃及人到哪里去砍伐几百乃至上千平方公里的雨林?就算有一点木材进口,也属于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所以,靠进口来解决木材问题的说法不符合埃及及周边地区的自然条件,根本站不住脚。

    同时,埃及自身的粮食产量也非常稀缺,根本没有向外销售的剩余部分。

    再者,就算以上两个条件都成立,古代商人也没有那么强大的海上运输能力。

    六、西奈半岛采石场的规模有多大?

    西方的埃及学专家估算,胡夫金字塔重量估计是680万吨,而在全埃及境内,大约有97座金字塔,于是,我们就来估算一下所有的金字塔、神庙、王陵、石碑等建筑的工程量。

    1、三座大金字塔重量:680万吨 × 3 座 = 约2000万吨

    2、其他的金字塔重量:200万吨 × 94 座 = 约2000万吨

    3、其他建筑的重量:约2000万吨

    总计使用石料约6000万吨。

    由于开采石料时,要破坏旁边的石头,加工石块时,要剔除多余的部分,所以,实际的石材开采量是石头制成品的数倍,这里姑且估计为3倍,那么,在古埃及各个王朝建造所有金字塔的2000年左右的时间里,古埃及人为得到6000万吨的石料,总共开采了1.8亿吨的石头,这1.8亿吨石头,折合0.7亿立方。

    假如古埃及人找到了一个理想的采石场,开采了一座绵延的砂岩或者石灰岩山脉,高出地表100,底宽也是100米,那么,这座山脉便有14公里长。

    而加工石料剩下的碎屑,同样堆成高100米、底宽100米的山脉,长度也可达到28公里。

    在尼罗河中下游两岸和西奈半岛那个不大的范围内,这么庞大的采石场,它的遗址在今天应该很容易找到吧?

    七、凡是铁制工具出现之前的大型石雕,都要打一个大大的“?”

    就算石头开凿出来了。

    就算石头运过尼罗河了。

    就算石头运到施工现场了。

    那么,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来了:

    奴隶们用什么工具来加工石块(包括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细节,比如:线条,立面,阴线,阳线,镂空,弧度?

    用木棍捶打?用火烧?用石头磨?用骆驼腿骨戳?用最早的铜器打磨?

    关于加工工具的问题,两百年来的众多埃及学学者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回答时大都含含糊糊,语焉不详,没有谁提出过一个有说服力的观点。

    有的西方学者,也意识到了“埃及奇迹”中的这个缺陷,所以在表述时吞吞吐吐地说,古埃及在早王国时代就进入了“铜石并用”的时代,只是铜质工具比较软,加上比较贵,并没有普遍使用,而修建金字塔石块的加工环节,一般都使用打磨这个方法。

    对这个问题,我们实在是无法来帮那些历史发明家们进行“自我脑补”,只能靠自己实践来亲自“体验”一回。

    几年前,本人和朋友一行三人,拉着1吨废木板,专门找到一家采石场,给了工人师傅两条烟,向他们说明了我们要做一个“只用木棍、木锤来加工石头”的试验。工人们帮我们找到一块约200多公斤的砂岩,然后就好奇地围住了我们。

    这块石头是块半成品,本身就比较接近四方体,只是两面有两块比较尖锐的棱角。

    我们把木板塞到棱角下面,浇上废机油烧,然后用塑料壶浇水,之后便用事先削尖的锄头把又戳又砸——顺便说一句,没有铁制刀具,连木棍都很难削尖,只能花很长时间来磨。烧了半个多小时,浇上水,我们又砸又戳,只弄下来巴掌大的几块石片。

    在前后6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反复十来次,基本烧光了1吨重的废木板和大约20公斤的废机油,累得气喘吁吁,连戳带砸,最多弄下来二三十来公斤的石头碎屑。

    而那块200多公斤的石头基本没有改变太多模样,仍旧旁若无人地躺在那里,蔑视着地上那些黑色的木板灰烬。

    工人围在石头周围,一边抽着烟,一边以智商上的高度优越感俯视着我们。我们解释说,古代有人就是用这种方法建造起了一座塔,工人们哄然大笑,非常同情我们,说我们被骗得太惨。

    然而,奇怪的是,我们说埃及金字塔就是这样建成的,平均年龄30多岁的工人们突然又肃然起敬,当然,同时又充满了疑惑不解。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得到了几个很有用的经验:

    第一,“火焚水激”的办法是有效的,但是必须要使用金属錾子和锤子,因为“火焚水激”之后,石头出现了细小裂缝,但仍然很坚硬,无法插入粗大的木楔子,而过薄的木楔子又经不起敲打,两下就碎裂了,只有坚硬的铁制錾子才能插进石缝,重击之下才会剥开一些石片下来。

    第二,加工石块时,“火焚水激”只能对付一些尖锐突出的棱角,这些地方比较容易敲掉,而要想把那些钝性的部位弄平滑,只能靠反复“火焚”之后“水激”,把石头表面弄松脆一些后,再用更硬的石头来一点一点打磨。

    古人说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这只是用来加工一件小块的玉料,并且磨制时间长达几年或者几十年,但是,如果是打磨一个平均重量2.5吨重的大家伙,那花费时间之长就实在难以想象了。

    第三,“火焚水激”根本控制不住石料上裂缝的走向,这也就是说,依靠“火焚水激”根本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石块的形状,更不可能处理加工细节问题。

    第四,对已经开凿出来的毛石进行加工,“火焚水激”还有些作用,但是,要开凿崖壁上的整块山岩,仅仅是“火焚水激”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小结】​

    总之一句话,任何一个社会,不管在哪个历史年代,如果没有铁制工具,都不可能大规模加工石料,不可能以石头为材料进行雕刻、刻画,更不可能大规模从山崖上开采石料粗坯。

    众所周知,从原始社会开始,中国建筑就有一个崇尚木作的风气,直到秦汉,中国才有各种石作面世。而中国铁器的广泛使用,正是在秦汉时代。

    回首中国(包括可考的东亚范围内)的各个历史时期,在铁器得到广泛使用之前,哪里出现过稍微大型一点的石作(石碑、石雕、石台、牌坊、拱桥、石棺等)?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铁制工具是加工石料的先决条件。

    中国最早有记录的秦石雕大型作品,是刻于咸阳横桥的古力士孟贲石像,始皇骊山陵一对高一丈三尺的石麒麟,另外还有中国最早的石棺——始皇陵的北山石椁。以上石雕具毁,仅记载于《三辅黄图》。


    中国最早的拱桥——小商桥,始建于隋代开皇四年(584年),宋代大修,所以主体结构呈北宋建筑风格。杨再兴误走小商河的故事,在发生在小商桥附近。著名的赵州桥还要晚上一二十年。

    顺便说一句,赵州桥共用石块1000多块,每块石重达1吨。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得到一个检验真伪的方法:

    如果谁要坚持让别人相信,古埃及人在没有铁制工具的条件下建起了金字塔,那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自己就不妨先示范完成三件事:

    采,凿,运。

    采:就是不使用铁制工具和其他现代工具,在山岩上开采出一块10吨以上的石料;

    凿:就是不使用铁制工具和其他现代工具,对石料进行打磨和雕刻;

    运:就是不使用现代化起重机械,搬运一块重30吨的巨石。

    凡是在铁制工具大规模应用之前出现的石头建筑、石头雕塑,不管它来自哪里,我们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这是大自然不可逾越的铁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