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2019年10月23日

$
0
0

   江晓美:“犹太人”是一个民族概念吗? 


    

(一)犹太银行家和犹太人不是一回事 

1.无情的策略 

现在,如果有国家反对我们(笔者按:此处指与会的银行家族) ,那只是在我们的控制下的一种形式,因为我们需要他们的反犹运动以帮助我们获取对整个犹太民族的控制权。我不想对此作进一步说明,因为这个问题在我们内部也引起了反复争论。 ”——《锡安长老会纪要》 

    有关“犹太人”的概念,有许多误解, “犹太人”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是如何形成的,至今很多人不理解。在西方社会,不能批评任何一个“犹太银行家族” ,否则就是“反犹主义” 。但实际上犹太族群是犹太银行家族欺压和危害最大的一批人。 《锡安长老会纪要》 是古典共济会成员莫里斯· 乔利公布的一份所谓的“现代共济会”的会议纪要(里面就有上面这个会议的发言记录) 。一句话:犹太银行家和犹太人不是一回事。 

    古典共济会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上,客观上有过一定的贡献,他们中的一些人比如:大文豪雨果、作家莫里斯·乔利等人也坚定地反对所谓的“现代共济会” ,道理很简单:这是一个跨国银行家建立的秘密组织,听命于世袭的金融僭主家族。 犹太民族的苦难, 不过是犹太银行家蓄意 “打造”的政治铠甲,他们才是犹太民族苦难的根源和始作俑者。 

    2.残酷的掠夺 

“瑞士国际金融地位的奠定得益于银行保密法。瑞士银行之所以能够吸纳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巨额财富得益于银行保密法。瑞士受攻击和批评最多之处, 也是这个银行保密法。 银行保密法制定于 1934 年。 

当时的德国,纳粹政权已开始执行其迫害犹太人的政策。欧洲一些国家反犹情绪抬头,对犹太人的财产存颇多觊觎之心。此种形势下,犹太人便把财产陆续转移至十万大山组成的小国瑞士,以求稳妥。……据最新材料揭露,纳粹特工部门盖世太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在瑞士信贷银行开设有秘密账号,把大笔款项交由该银行代管,使瑞士银行是纳粹银行之说有了新证。

另有消息说,纳粹负责从集中营犯人和焚尸炉死者身上掠取黄金及贵重首饰的德国DWB 公司,也同该银行有过密切合作。所谓从死难者嘴里撬取金牙的事儿就是 DWB 公司干的,熔化后铸成金条,上交第三帝国银行,后辗转到瑞士银行换成瑞士法郎,再到国际市场上购买纳粹所需的战争物资。

上述材料是最近在前民主德国的国家档案馆里发现的,历史学家此前从未接触过。盖世太保在瑞士信贷银行的账号为54941,负责人名叫莱奥·沃尔克,是盖世太保精锐部队负责财务的高级军官,与瑞士银行单线联系。局外人根本不知情。 ” (文献摘录:档案中发现密码账户的根基“银行保密法”.

(南通档案馆网站:http://www.ntda.gov.cn/barticle_text.asp?classid=2&id=1937;参考文献:林恩.揭开瑞士银行之谜. ) 

问题在于,这些瑞士的犹太银行家族的做法正如“德国犹太人中央理事会主席布比斯” 指责的那样: “瑞士银行接收纳粹黄金是令人愤慨的分赃行为。 ” 欧洲的许多犹太家庭积累了很多财富, 这是包括犹太垄断银行家族在内的跨国垄断金融资本资助希特勒上台, 对其进行资本凝结的根本原因。  

3.马克思与犹太人

 (1)马克思是犹太人。

“马克思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的特利尔城,祖父马克思· 利维是该城有名的拉比,祖母爱·里沃夫更是出生于拉比世家。母亲罕丽达·普列斯波格也出生于荷兰的一个拉比家庭(笔者按: “拉比”是犹太教的神职人员,类似于基督教中的“神父” ) 。父亲原名希尔舍·马克思。1817 年,35 岁的希尔舍·马克思接受了基督教洗礼,并把自己的犹太名字“希尔舍”改为基督徒常用的“亨利希” 。1824 年,亨利希·马克思让他的 6 个儿子都接受了洗礼,时年马克思年仅 6 岁。 ……马克思一直对犹太人的处境表示出强烈的同情心,他极力反对当时流行的一些反犹言论。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时,曾以报纸为阵地,对犹太人争取解放的斗争给予了很大的舆论支持。

1843年 3 月,科隆犹太社团的代表找到马克思,希望他给当地的政府机构写一份请愿书,呼吁改善犹太人的处境,马克思欣然同意。鲍威尔的文章发表后,马克思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激情, 他于 1843 年秋天就写成了《论犹太人问题》,作为对鲍威尔的直接挑战与反击。由此可见, 《论犹太人问题》问世的直接动因是关注欧洲犹太人的命运,探讨犹太人问题的解决途径,而不是为反犹太主义制造理论根据。

马克思对犹太人的同情与关心态度,从他1854 年 4月 15 日写给《纽约每日论坛报》的一篇文章也可以体现出来。他把犹太人问题作为东方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提出,特别强调:“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所遭受的贫困和痛苦非笔墨所能形容,他们居住在耶路撒冷最肮脏的地区,即锡安山和莫里亚山之间的一个叫做哈莱特· 厄尔· 雅胡德的地区”(那里有他们的教堂)(文献摘录:张倩红. 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的犹太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2004,6) 。

 马克思在 1854 年谈到犹太人,充满同情地提到了“贫困” ,这绝非偶然。美第奇银行让“佛罗伦萨共和国”主导整个欧洲的时候,富有到令人炫目的意大利,却是田地荒芜、城镇消亡、奴隶制重新出现的凄惨时刻,这就是金融战役史中很常见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逆向对比、 金融资本 “富有化”与社会各阶层“贫困化”的现象。 

(2)马克思对犹太银行家的评价,简单深刻 ——“犹太的世俗基础是什么呢?实际需要,自私自利。犹太人的世俗偶像是什么呢?做生意。他们的世俗上帝是什么呢?金钱。既然这样,那么从做生意和金钱中获得解放——因而也是从实际的、现实的犹太人中获得解放——也就是现代的自我解放。……犹太人的解放,就其终极意义来说,就是人类从犹太中获得解放”。

[文献摘录: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论犹太人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44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上面这句话,最后一句“从译文字面上看,似乎有点拗口,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黑体字的“犹太”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黑体为本文添加,以突出原文的译注,非原始文献所有, “”为原编者标记)实际上原文在446 页下,有一个“编者注” : “马克思指的是人类从做生意、从金钱势力下解放出来。马克思这里所用的‘犹太’ (Judentum )一字意味着做生意,因为德文的‘Jude’除了‘犹太人’ 、 ‘犹太教徒’这个基本含义外,还有‘高利贷者’ 、 ‘商人’的意思——编者注” (来源同上) 。      

    所以,马克思这句话“犹太人的解放,就其终极意义来说,就是人类从犹太中获得解放” 的含义就清楚了——即贫困的犹太人民要得到解放,就必须和人类一样,从金钱的枷锁下得到解放。这个“编者注”的“犹太”在原文德语中, 尤指 “高利贷者” , 实际上就是银行家。 其真正的含义是 “金钱” ,但不是普通小孩口袋中的几枚硬币,而是“跨国垄断银行家族”主导的跨国垄断金融资本。很显然,马克思天才地预见到“金钱”和“金融资本”最后将成为犹太民族和人类解放的共同障碍。 

    马克思一语双关、洞察人性,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说法的深刻性和前瞻性,直到今天也不一定能够为所有人理解和接受,因为私有制太根深蒂固了,即便资本的凝结已经构成了可怕的世袭,已经用现代虚拟经济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很难在抛开黄金镣铐的自由人和世袭金融僭主的奴隶之间作出理智的选择。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与此同时,人类的智慧正在经受大自然母亲的选择。 

    (二)犹太民族的概念与犹太社团的概念 

    犹太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他们并不是以人种、肤色和语言作为民族的统一性内涵。比如“希伯来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挖掘并恢复起来的一个早就消亡的古代语言。事实上,现在的“希伯来语”恐怕和古代存在过的“古希伯来语”已经无法画等号了,因为没有录音和古代文献,这是否就是古代犹太民族的语言都无从考证。 

    同为闪米特族的中东其他民族,与犹太民族却界限分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而早期独立的犹太国家历史,却是圣经的《旧约》 。

本书不讨论宗教,从历史角度来说:圣经中经常和“上帝”见面的犹太国大卫王并不存在。古犹太国的最早存在时间有待考古证据来考证。

 “大卫王”虽然有美第奇银行养活的共济会成员米开朗琪罗著名的大卫雕像给出了感性的认识,但历史上却没有这个大卫和他的国家的任何痕迹,至少目前没有宫殿、坟墓、典籍、文物,作为考古学的证据,一切仅存在于《旧约》 ,这就超出本书的讨论范围了。 

    所以,今天的犹太民族究竟是不是传说中的古犹太国居民,都无法考证。

 

    犹太民族有各种肤色,在世界各地都有犹太社团存在,这是犹太民族绝对不同于其他民族概念的一个特有的现象。联络现代犹太民族的纽带更多的是商业利益、家族和联姻、犹太教等,这就让犹太民族也具有类似一个跨国社团组织的民族特征。 

    这种独一无二的民族特征,无疑给犹太民族的跨国商业活动和资本积累带来的许多便利和好处,但也给生活在欧洲的犹太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原因很简单:这种商业活动有排他性,在利润丰厚的领域更是如此,具有“零和博弈”的商业活动特征,尤其在金融领域,没有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自愿拱手让出金融、货币、经济权利,较量不可避免。 

    (三) “欧洲人的反犹”和“犹太人的反欧” 

    古代欧洲就一直有实用主义的传统, 对犹太民族一直按照贫富分为 “三六九等” 。

第二金融国家·西班牙阿拉贡王国斐迪南二世时期,就排斥犹太人,但他的海军远征军司令哥伦布却是犹太人。

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1712.1.24~1786.8.17)就把犹太人分成四等,对不同等级待遇自然不一样(这就是金融贵族体制对传统贵族体制的“阶级壁垒”的“移植”和“继承” , 并不稀奇) , 他本人就是现代共济会成员 (他本人也听得懂希伯来语) 。  

    古代欧洲早期的“反犹现象”主要来源于古罗马对外扩张(犹太人的老家不在欧洲,而是被罗马占领的中东地区)中, “蔑视异族”和“被抓奴隶”的“传统” ,后期就复杂化了。 

    欧洲的犹太人有些是古代到欧洲经商而留下的,但也有些是以古罗马军事贵族奴隶的形式,或因为古罗马导致的中东战乱而流离失所跑到欧洲去的。这些犹太家族对欧洲就有了一些抵触,后来这种“抵触情绪”逐渐与古代欧洲的“反犹情绪”相互作用,发生了一系列复杂和深刻的演变——只能说这是历史老人的一个笔误。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