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的一种观点就说这个大海是中国的屏障,也是比较畏惧的东西。但是这种畏惧呢是所有的民族共同的心理,与这个民族劣根无关。西方之所以要大航海是因为穷,没有办法,只有从大海上冒险找出路。中国是自给自足,他不需要冒这个险,所以就放弃了海洋。至于明朝郑和下西洋过后为什么把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给慢性自杀掉了,是因为朱棣是开拓性的君主,后来的是守成之君,不具备开拓性。
实际上这些话,全是屁话!没有一个说到点子上了。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起于汉,兴于宋,这个延续了1000多年的海路跟畏不畏惧大海有什么关系?这个赚钱的买卖就算你政府不组织,也自然会有人去闯。你看现在中国的那个地沟油,三鹿奶,瘦肉精等等,什么坑蒙拐骗所有的东西都出来了。只要能赚钱,连命都可以不要。这,才是真实的人性表达,再危险的地方,也阻挡不了欲望的涌动。他不是一个君主开拓或者守成可以决定的,而是利益,欲望来决定的。
明朝之所以实行海禁的政策,当然也有一定的政治原因,当时群雄争霸的时候有一些势力跑到海外去了,沿海也受到倭奴的骚扰,但是那并非是主要原因。这种原因也不可能让海禁政策贯彻的如此长,如此之深远。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利益!
很多同学可能就觉得奇了怪了,海禁还有个什么利益呢?当然有,而且还非常非常大。首先大家要了解一点的是这个禁海禁的是什么?片板不得下海?错!是私人片板不得下海!注意了啊,这里就是关键的所在了。很多人就容易在这里产生误解,认为明朝是禁止海洋贸易的,抑制商业的发展。实际上朱元璋定的很多政策都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经济的恢复。比如商业税三十税一,原来很多国营的东西也可以让私人经营。海禁是禁私人不禁官方。
那么海禁政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其实非常简单,他实际上就是国营与私营的较量,垄断与反垄断的较量。与海禁相配套的是什么?是朝贡制度!他就是以国家意志强行的垄断海上的贸易利润。朝贡制度分为朝贡与朝贡贸易,两者是不一样的。朝贡是你进贡多少东西,我回赠多少东西,原则是厚往薄来。朝贡贸易是朝贡完后,按中国规定的配额,将其从本国带来的商品与中国商人互相交易,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朝贡和朝贡贸易要分清,很多国家好几年才来上一回。严嵩在朝贡贸易时大占便宜,使俺答大怒,兴兵来攻,莫真把别人当傻瓜了!那么这个朝贡贸易利润到底有多大呢,上百倍!
比如苏木,胡椒,龙脑香这些比较名贵的香料,你朝贡过来以后,他的关税是百分之二十到五十!也就是说,你开过来两船货,有一半就得上税,归大明政府了。剩下的,你可以交易了,但是,这个东西你还不能随随便便想卖谁就卖谁,你只能卖给政府。由政府来定价,然后美其名曰回赠属国绢多少匹,布多少匹,丝绸多少,茶叶多少。
说穿了,所谓的朝贡制度,就是一种典型的国家垄断的强买强卖制度。当然,回赠的比进贡的多的情况也有,只是极少极少。他并非什么天朝为了面子,让属国承认天朝上国宇宙中心的地位,来陪着老本赚吆喝。你以为汉唐时期花了那么大的带价打通西域,进军中亚是为了什么?他就是为了打通商路用的。到了明朝就不会做生意了?为了点面子就把里子丢了?这说不通的一件事情,很多小白菜一天到晚在网上叫嚣叫嚣,完全不懂历史,人云亦云。很多东西根本就禁不起推敲,还在那里自我感觉良好。
我要告诉各位同学,明朝的禁海,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既要占你面子,叫你俯首称臣,还要占你里子,强买强卖。这才是高明+势利的中国人嘛!你都知道的东西古代精英会不知道?现在很多人明明自己被洗脑洗成了浆糊,还很得意的用什么超过千年的见识玩穿越去给古人解放思想,我就艹了!
再谈谈贸易吧。那么这个明朝用些歪瓜裂枣换回来的名贵香料可以卖多少钱呢?一般来讲五六十倍的利润是没有问题的。比如那个苏木,他一贯买回来,就可以五十贯卖出去,还供不应求。这都是贵族豪门用的名贵香料,一般百姓家还用不起,是一种身份,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不用它也得用啊!
那么这些朝贡的国家不知道这些东西利润这么大吗,当然知道!但是知道也没办法啊,他还得屁颠屁颠的跑来朝贡。虽然税收很高,虽然只换了些歪瓜裂枣,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好东西啊。不是,你没有吗,你做不出来啊,这能怪谁啊?像这些手工艺品,鞋子,帽子,衣服等等,你那个蛮夷之邦达不到那个水平只能挨宰啊!特别是中国的茶叶和瓷器这两样拳头产品,那更是大明的独门绝技了。虽然他被宰得很厉害,但是他拿回去就有得赚,几十倍的利润是少不了的。所以,朝贡的队伍是持之以恒,络绎不绝。
这个实际上跟中国改开的初期是差不多的,别的国家拿一些快淘汰的破烂到中国来也能卖个好价钱。你不挨宰还没办法,你没有啊,自己做不出来又有什么办法?古代是我们宰别人,现在是被别人宰,难道说经过千年的先进思想的洗礼,越活越回去了?有木有哪个穿越众来解释解释啊?
自从郑和下西洋以后呢,这个周边的海盗都被庞大的宝船踩蚂蚁般的扎压过去了。海道一被肃清,那么朝贡的通道自然就畅通了,想要称臣贸易的国家一下子就有50多个,这个给永乐朝的政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朝贡贸易的垄断利润支撑,这个朱棣的五征蒙古,七下西洋,修永乐大典,迁都北京,平定越南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活动是不可能完成的。
这个朝贡贸易的实质,就是利用这些稀有商品进行财富转移。利用奢侈品,把王公贵族的钱转移出来,修桥铺路,征兵发饷等等。他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循环,本来社会的财富就向少部分人集中,长此以往,社会矛盾必然加大,用这种方法就可以把他们的钱给自觉自愿的掏出来补充国库,然后又通过国家的施政把这些钱又撒回到屁民身上。
如果说,允许私人买卖,私人贸易的话,这种垄断的利润率是不可能达到的,他只能便宜了地方,便宜了商人,国家的财政收入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和削弱,贫富差距不但会越来越大,国家的内外安全也会受到严重挑战。私人企业你指望它天灾人祸救济人民一把,那是痴心妄想,它不搞囤积生活必需品,发国难财就算对的起他的良心。国企再腐败,总归它赚的钱是国家的。它提供大量人工作岗位和无后顾之忧的高福利。偶尔天灾人祸还带头搞赈济,私企你能指望?国企说明白点就是一种国家基金,投资赚钱不分红,到救济的时候有钱就可以了。所以后来的隆庆开海,他实质上就是国家控制力的削弱,已经无法用国家意志强行的垄断海上的巨额利润。他也意味着,国家的控制力与国力已经开始下降了。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会停止?首先,郑和船队被拆,资料被烧,不是因为朝贡体系完善,而是因为宦官替皇家垄断海外贸易的暴利,加上国家力量的经商潮,改变了重农轻商的原则,一方面得罪了固有的儒士文臣,另一方面损害了江南大地主大商人的集团利益,他们极度眼红国营垄断海外贸易的超级暴利,百般诋毁郑和下西洋,和现代资本与公知诋毁国营垄断行业一样,目的是为了打垮国营,夺取国营垄断行业的超级暴利。在航路打通之后,四面八方的财富涌入中国的时候,颁布禁海令是个掩人耳目的举动。私人片板不得下海实行的时间其实很短,只不过是严格朝贡,把对外贸易的集中在几个港口。后来的海禁变质了,由原来的禁私人不禁官方转变为禁官方不禁私人。贸易权掌握在私人利益集团手里,损害最大的是平民百姓和国库。这种情况到清朝都还存在,比如红楼梦里写的王家,王熙凤夸口说五洲四海来的外国商船都要和他家做贸易,所以护身符说龙王都没有王家珍宝多。
有人说明朝海禁是为了政府垄断市场是不对的,但明朝最后垄断市场的是私人利益集团,而非皇家,皇帝有了钱还会撒钱为了国家利益做事,后来只要皇帝因国库空虚想要做贸易赚钱,就会被骂与民争利,昏庸贪财,比如万历开矿。
但私人有了钱想让他出钱为国家利益做事,死都不肯拿出来。到了明末,江南巨富以及他们在朝廷的利益代理人,面对西北灾害灾民,一毛不拔,开始不肯救灾,后来不肯出钱灭寇,直到玉石俱焚。这是活生生的把利益集团利益凌驾于国家民族利益之上的历史证据。也是古代公知,以公知为名实为私治,祸国殃民的例证。
明朝禁海令读不懂,读一读美国20世纪20,30年代的禁酒令的历史,就懂了。
禁酒令,表面上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要制止全国酗酒的氛围,全国禁酒;不出两年,美国的黑帮全部鸟枪换炮,从水果刀升级到了汤姆森。合法的买酒途径被禁了,老百姓想要周末喝两杯骗骗邻居小妹交流一下感情,就只能找有门路的人去买走私酒。有门路的人立马就成了利益集团。到后来,政府发现坏事了,想要废除禁酒令,结果背后捅刀子不准废除禁酒令的,恰恰就是利益集团的代表们。禁酒令废了,有门路的人还赚什么钱?
明朝海禁,到底肥了谁?大家不要去翻冠冕堂皇的由辫子遗民书写的历史,要去翻翻大家族的族谱,经商的账本。明朝海禁,禁了,还想再开禁,哪里有那么容易?
利益集团最后葬送了自己的祖国,这简直就是自然规律一样简单正常的事情。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