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张星烺大秦考

$
0
0

《大秦与China名号考证资料汇编》

    张星烺先生(1881—1951)之《“支那”名号考》(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第450~460页,中华书局出版社1977年7月第1版)全文如下:

    “支那”名号考

    “一、支那”名号见于古代各种文字

    见于古代印度梵文   

公元前三百二十年至三百十五年间,印度栴陀罗笈多王(King Candragupta)在位时,其臣商那阎(Chanakya),别名考铁利亚(Kantiliya)者,著有《政论》(Arthasastra)一书,书中载有“支那”(Cina)之名,又记纪元前第四世纪中国丝已贩运至印度矣。又印度《玛奴法典》(Laws of Manu)及摩诃巴剌塔(Mahabharata)书,皆载有支那斯(Chinas)之名。

    见于希伯来文   

耶稣教《圣经旧约》中《以赛亚篇》(Book of Isaiah)有“试观其人,来自远方,来自北与来自西,又来自西尼姆国(Sininm)。”西尼姆即秦尼之转音也。

    见于粟特文(Sogdia)   

英国斯坦因整理之粟特文书,为公元前之物。法国高梯我(M.Robert Gauthiot)查得其中有秦斯坦(Cynstn)之名,指中国而言云。(见《通报》一九一三年第428页)

    见于罗马拉丁文   

罗马书言支那者,较之以上三种文字为后。其最先之书言支那者,为《爱利脱利亚海周航记》(Periplus of the Erythraean Sea)。著者姓名已失传。此书约成于公元纪元八十年至八十九年之间,书中载有秦国(Thin),其大都城号曰秦尼(Thinae)云。

    见于希腊文   

公元一百五十年之际,希腊地理家拖雷美(Ptolemy)之《地理书》著成,书中有秦尼国(Sinae)与赛里斯国(Seres)之名。公元五百三十年时,希腊人科斯麻士(Cosmas)之《世界基督教诸国风土记》著成,书中称中国为秦尼策国(Tznitza),又为秦尼斯达国(Tzinista)。

    见于亚美尼亚文   

公元四百四十年时,亚美尼亚史家摩西(Moses of Chorene)之《史记》著成,书中载有哲那斯坦国(Jenasdan),“国境皆为平原,居西提亚(Scythia)之东。世界最东之国也。开化文明,人民富裕,性情温和,不但可为和平之友,亦实生命之友也。地产丝。”

    见于叙利亚文   陕西西安府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文中之叙利亚文,称中国为秦那斯坦(Zhinastan),长安为克姆丹(Khumdan)。

    见于阿拉伯文   

中世纪阿拉伯之著作家,皆称中国为秦(Cyn或Sin或Thin)。

    见于波斯文   

波斯费杜西(Firdusi)生于公元九百三十一年,卒于一千零二十年。著有《沙那美》(Shahnameh)一书,译言《帝记》也。共文全为诗歌体裁,记古代波斯诸王事略,至萨赞朝(Sasan)末帝,伊嗣俟三世(Yezdijerd)为止。伊嗣俟三世于公元六百四十一年时国为阿拉伯人所夺(事见《唐书》)。《费杜西》诗中,记载古代中国与波斯交涉甚多,其称中国皆为支那(China)。

    见于中国史书   

中国本国史书中,支那之名或相同之音,以数见之,皆译自印度文者也。

最初为释慧立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记载玄奘入迦湿弥罗国情形。其言曰:“其夜众僧皆梦神人告曰:此客僧从摩诃脂那国来,欲学经印度,观礼圣迹。”……

又玄奘自著之《大唐西域记》卷第五载:“戒日王劳苦已,曰:‘自何国来?将何所欲?’对曰:‘从大唐国来,请求佛法。’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亘,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王曰:‘尝闻摩诃至那国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民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茲久矣。盛德之誉,诚有之乎?大唐国者,岂此是耶?’对曰:‘然,至那者,前王之国号,大唐者,我君之国称。昔未袭位,谓之秦王,今已承统,称曰天子。前代运终,群生无主,兵戈乱起,残害生灵。秦王天纵含弘,心发慈愍,威风鼓扇,群凶殄灭,八方静谧,万国朝贡。爱育四生,敬崇三宝。薄赋敛,省刑罚,而国用有余,氓俗无宄。风猷大化,难以备举。’戒日王曰:‘盛矣哉,彼土群生,福感圣主。’”

又卷第九、第十亦载至那国之名称。《新唐书》卷二二一上《天竺国传》载:“贞观十五年,自称摩伽陀王,遣使者上书。帝命云骑尉梁怀敬持节尉抚。尸罗逸多惊问国人:‘自古亦有摩诃震旦使者至吾国乎?’皆曰:‘无有。’戎言中国为摩诃震旦。乃出迎膜拜,受诏书,戴之顶。复遣使者随入朝。”

又《宋史》卷四九〇《天竺国传》载“太平兴国七年,益州僧光远,至自天竺,以其王没徙曩表来上。上令天竺僧施护译云:‘近闻支那国内有大明王,至圣至明,威力自在。每惭薄幸,朝谒无由,遥望支那,起居圣躬万福。光远来,蒙赐金刚吉祥无畏坐、释迦圣像、袈裟一事,已披挂供养。伏愿支那皇帝,福慧圆满,寿命延长,常为引导,一切有情,生死海中,渡诸沈溺。今以释迦舍利,附光远上进。’”

    摩诃脂那、摩诃至那、摩诃震旦,皆梵文Mahachinasthana之译音。脂那、至那、震旦、支那皆一音之转。日本人亦称中国为支那(China)。

     二、支那名号原音各说之争论

    (一)德国李希脱和芬之说  

李希脱和芬(Richthofen)谓西汉时日南郡(Jih-nan),中国与外国海上交通,悉由此处。汉桓帝延禧九年,大秦王安敦之使者,亦由日南登岸而至长安,可见日南当时港口商务是盛。故支那之原音,为日南二字。英国亨利玉尔赞成其说。(见李希脱和芬《中国》(China I)第一卷第504—510页)法国拉克伯里(Lacouperie)反对其说。其所据之理由如下:(一)汉时日南郡不在今越南东京,而远在其南。(二)古代日南二字之读音,当如尼脱南姆(Nit-nam),不应拼作Jih-nan。今代越南人读日南二字之音,如诺南姆(Nbut-nam),广东人读音如押南姆(Yat-nam)。如日南之说,毫无根据也。

    (二)法国拉克伯里之说  

拉克伯里既反对李希脱和芬日南之说,而自又提出新说。谓古代滇国土地广大,国势富强。居中国南方。公元前中国与西南之方诸国之贸易,皆为此国人所独揽。张骞自大夏归后,言天竺商人至中国贩运四川货物,往大夏交易,由印度往四川,必经云南滇国。又滇国海上交通,当由红河而至交趾国。交趾即拖雷美(Ptolemy)《地理书》之喀第喀拉港也。故西方诸国所盛传之秦国(Chin,Sin,Sinae,Thinae),乃由滇国转音而来。滇字古代中国人读音如今之岑字(Tsen),越南人读滇字如陈字(Chen)。北京人则读作天字音Tien。英国贾儿斯(Giles)谓拉氏之说,与李希脱和芬之说相等,皆不过臆想之辞,毫无根据。吾以为拉氏之说,与中国史书所载滇国,全不合也。

    (三)法国鲍梯之说  

鲍梯(M. Panthier)谓梵语之支那实由于古代秦国而来。秦国于公元前一千年时,已建国于陕西。上古西方诸国之得闻支那,即由此国。鲍梯之说,最为有理。赞成者亦众。英国亨利玉尔先赞成其说,后又弃之,而信李希脱和芬日南之说。

英国贾儿斯则攻击前二说,而独信此说。谓古代印度、波斯及其他亚洲诸国所用之秦(Sin,Chin)等,或由秦国。其国起自公元前二百五十五年至二百七十年(野史氏按,应该是二百零七年)。今China字上末尾之a字,则由葡萄牙人所加者。

法国伯希和亦不以前二说为然,而深信此说。见 Bul.EcoleFrace.Ext.Orient,IV1904,pp.144)

一千九百十一年时,德国雅各比(Herman Jacobi)著论文反对此说。

谓公元前三百余年,印度栴陀罗笈多王在位时,其臣考铁利亚(Kautiliya)著有《政论》一书。书中载支那(Cina)产丝,其丝货有贩至印度之语。秦朝开始于公元前二百四十七年,而《政论》之作,已在公元前三百余年。故支那原音为秦之说,不攻自破矣。(见雅各比《从考铁利亚中所见的文化及语言文学史料》,载《普鲁士科学院学术报告汇刊》第四四期,一九一一年)吾则赞成支那即秦之说,雅各比之反对论文,盖未深悉中国史也。吾请申吾所说如下:

    三、秦国名称向外之传布

    秦之建国,与穆公之霸业  

西人读中国史者,皆仅知有秦始皇帝灭六国,统一全国之事。故误以为始皇以前无秦也。雅各比谓秦朝开始于公元前二百四十七年。窃查此年,即始皇即位之年也。英国贾儿斯谓秦朝起自公元前二百五十五年,至二百七年。查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周赧王入秦,尽献其地于秦昭王。公元前二百七年,即秦二世三年,赵高弑二世,立子婴,秦亡之年也。贾儿斯又仅以周亡之年,为秦开国之年。早于雅各比之数,仅十年而已。雅贾二人,皆不知秦之建国,始于周平王时代,在公元前七百余年,至秦穆公时,秦已强大。穆公即位于公元前六百五十九年,在位三十九年,为五霸之一。

西方诸国,记载支那之名,以印度《争论》书为最早。然已后于秦穆公约三百五十年矣。《左传》载秦穆公霸西戎。西戎边界,虽无记载,秦穆公之势力圈,或竟达于今喀什噶尔、帕米尔高原,亦未可知也。苟如是,则秦之名,传于印度,又何难哉。晚近英国斯坦因(Stein)在和阗及附近诸地,掘出古代遗物甚众。汉唐之物皆有之。汉以前之中国物件毫无所有。谓可以证明:1、中国人种西来之说谬误,全无根据也。2、汉以前,中国与西域,无交通也。(见斯坦因《古和阗》。Stein,Ancient Khotan;Rose,The Origin of Chinese People)斯坦因第一说,吾意亦以为然。中国人种,确为本土原有,而非自西方迁来者。斯坦因第二说,谓汉以前,中国与西域无交通。吾恐氏所查者,未必即足以证明其说也。汉以前之交通,或由于沙漠北道、经今哈密、吐鲁蕃、阿克苏、喀什噶尔等地,而再至西方也。藉使秦穆公之时,秦之势力,未及于帕米尔高原,仅至安西敦煌附近而止,秦国之威名,由商贩而播至印度,中央亚细亚,亦甚易也。

    四川云南二地之合并于秦   四川古代本有巴蜀国。

据《战国策》所载,秦惠文王时,秦人欺蜀国以将赠送金牛于蜀,使蜀人凿通山道。既通,秦兵掩至,遂灭巴蜀。《史记·秦本纪》载惠文王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十四年,丹犁臣蜀,相壮杀蜀侯来降。惠文王即位于公元前三百三十八年,死于公元前三百零六年。皆在印度考铁利亚(Kautiliya)之《政论》著成年代之前也。据《史记·大宛传》载张骞自西域归告,已明言印度与中国,在西南方久有交通。滇越国,以今代地理考之,当在大理府。当时蜀贾已有贩运货物至其地者,印度人或即在滇越国与蜀贾交易,而更转运邛竹杖、蜀布至大夏(Bactria)也。此商道何时开通,史无详言。以理推之,当必甚早,在秦时已然矣。《前汉书》卷九五《西南夷传》已明言秦时,中原与云南已有交通。当时巴蜀地方,与昆明滇越贸易之盛,可以概见。总之,《史记》、《汉书》皆言从古即有商道至西南,可以接触印度之商贾也。秦国在先而甚长久,其名在商贾口中,已成习惯,不易改变。汉初武帝之前,为时甚短,且诸帝皆不勤远略,以守成为务。故秦之名,亦可由巴蜀、滇越而至印度也。

    大月氏民族之西徙与西域人在汉代仍称中国为秦    

元前第三世纪时,中国西北有两民族,互争雄长。一为匈奴,一为大月氏。匈奴疆宇在今陕西、山西北部,包含内外蒙古。大月氏在今甘肃西北敦煌、祁连间。匈奴先属于月氏。公元前第三世纪之末匈奴第一次击败月氏。至公元前一百七十七年,匈奴又击败月氏,驱之西徙。

公元前一百六十五年月氏民族抵龟茲国。后至伊犁河流域,乌孙所领之泰克斯(Tekes)、康格斯(Konges)二地。月氏击败乌孙而至热海(Issikkul)。是时月氏分为大小二部。小月氏乃其余众,为匈奴所败后,不能去,保南山,与羌人西藏人混杂。大月氏于公元前一百六十三年击败塞种(Sakas),取喀什噶尔城。

后匈奴救乌孙,又击败月氏。月氏乃南徙,驱塞种而南。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其都蓝市城,在妫水(Oxus)南。公元前一百二十年月氏灭希腊王朝。同年,又击灭塞种沙头梅格斯(Soter Megas)王国。塞种人奔印度西北境。留于身毒(Sindh)及彭甲伯(Pendjab)二地,后同化于月氏种。据德国雷葛格(Herr von Le Coq)之研究,塞种为伊兰族(Iranian)之一支。

稍后,月氏又征服迦湿弥罗(Kashmir)及印度。后渐衰,至公元后第五世纪时嚈哒(Ephthalites-White Huns)灭之。

据德国麦楼(F.W.K.Muller)对中亚发掘之文字考之,大月氏民族或为印度日耳曼系之种,佛教即由月氏人输入中国者也。(见亨利玉尔《古代中国闻见录》第一卷第35—36页)大月氏自甘肃西徙时,汉朝不知之,而月氏亦不知有汉也。秦自穆公之时,月氏所居之地,已在范围以内,臣属于秦。西徙之时,必比为中国皇帝仍秦之后裔。西方康居国(Sogdia)等之称中国为秦斯坦(Cynstn),必自月氏人得之。

后世希腊人、罗马人之秦国(Thin),或秦尼国(Sinae),或为月氏人所报知,亦或为印度人所转知也。春秋战国时,秦与西方交通极繁,至汉初乃完全断绝。至武帝时,重兴交通。开辟张掖,诩为丰功。博望凿空,传为美谈。

殊不知张掖酒泉,秦时本为属地,无功可诩。张骞西使,不过沿自古以来西行之道而走,无空可凿,亦无美足谈也。汉初,中国与西域交通,完全断绝,亦犹元明之际,欧洲与中国交通断绝。《明史》言意大利从古未通中国也。匈奴灭月氏,遮隔中国与中央亚细亚之交通,亦犹明初帖木儿在中央亚细亚,阻绝中国与欧洲之交通也。

    西域人及匈奴人在汉武帝时仍称中国人为秦人   《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记“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史记》此处秦人盖指中国人。当时汉军所得消息必根据土人之报告。土人用秦人以称中国之为大宛穿井以拒汉师者,是可证明西域在汉时称汉人仍为秦人。

《前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渠犁城条记:“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言秦人我匄若马。”颜师古注曰:“谓中国人为秦人,习故言也。”《前汉书》此处所记证明匈奴人在汉武帝时仍称中国为秦人。中央亚细亚各地在汉初皆隶属匈奴。由匈奴人口中之称呼而传之中亚土人亦可能也。

    四、东西两大秦

    吾既证明支那原音,确为“秦”字之转音。

请更言东西两大秦之说也。玄奘《大唐西域记》已载至那者,前王之国号。惜乎其未明言前王之名,使吾人知究为何王也。《西域记》卷一二朅盘陀国条内,梵语至那提婆瞿呾罗(China-deva gotra),玄奘译之日,唐言汉日天种也。玄奘之唐之汉,皆不过就当时普通行用之名而作译耳,其实则应译作秦曰天种也。

唯秦帝运最短,汉有天下四百载,时代长远,习惯沿称已久矣。前已言摩诃脂那,或摩诃至那,或摩呵震旦,皆梵语Mahachinasthana之译音。梵语摩诃Maha者,大之义也。例如摩诃罗阇(Maha-rajah),大王也。摩诃雅拿(Mahayana),大乘教也。

末音“斯旦那”(stana)犹言国境也。故梵语摩诃至那(Mahachinasthana)之完全汉译,即大秦国也。中国正史上,大秦之名,初见于《后汉书》,所记甚不明了。称大秦者,中国人乎?抑他人乎?中国之人,固自古以来,未有自称为大秦者。

法显玄奘等纪行书中,皆称其本国为汉土也。汉武帝时,大宛等国仍称中国为秦人。惟《魏书·大秦传》言:“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则其称大秦者,非中国人,乃外域之人也。《魏书》亦未记载外域究为何国。以理度之,或即印度人与受印度文明影响之人也。印度文明在甚古时代,已传至中央亚细亚。巴里黑城(Balkh)有小王舍城(little Rajahgriha)之称号。

巴里黑城汉时为大夏之国都。希腊人称之为拔克脱利亚(Bactria),《魏书》之拔底延,《唐书》之缚底野皆其译音也。甘英西使,路必经拔底延,其所用舌人或即拔底延人,以此而得大秦国之名,同时舌人亦称中国为摩诃至那也。

《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载“延光二年,敦煌太守张珰上书陈三策,以为北虏呼衍王,常展转蒲类秦海之间”。秦海者,大秦之海也。《汉书》有秦海,《马哥孛罗游记》卷三第四章亦称中国附近之海为秦海(Sea of Chin)。两两相对,诚历史上千古未有之趣事也。”

    不过张星烺先生指认大秦为印度,这种说法可能不确。1989年9月版《辞海》三卷合订本第709页“大秦:古国名。又名犁靬、海西。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至条支,临海而回,桓帝延熹九年(166年)有叙利亚商人来中国,自称大秦皇帝安敦使者。晋武帝太康年间(280—289年),大秦又遣使来与中国通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大秦常指东罗马帝国。”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