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论散点透视

0
0

论散点透视的科学性

作者:郭文伟

摘要: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散点透视与几何学、几何光学、投影学、地图制图学、人体生理学等自然科学和体现思维意识主导作用的哲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中国山水画、中国海洋画平远构图中“视平线”的关系,解读了中国画散点透视及其写意过程的科学性,阐明了中国画散点透视是目前世界上科学含…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散点透视与几何学、几何光学、投影学、地图制图学、人体生理学等自然科学和体现思维意识主导作用的哲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中国山水画、中国海洋画平远构图中“视平线”的关系,解读了中国画散点透视及其写意过程的科学性,阐明了中国画散点透视是目前世界上科学含量最高的绘画透视。

  中国画散点透视是独立于世界绘画艺术之林的最古老的绘画表现手法,其历史渊源、方法和理论,在我国古今画坛已有大量文献论述,其人文社会科学含量也多有论及,但是对其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尚缺乏系统性研究,近、现代以来,有不少赴西学归来的画家,受西方对中国画的偏见的影响,下意识的用西画的科学性抹杀中国画固有的科学含量,特别是对中国画散点透视固有的科学性缺乏认识,而且有画家对其术语命名提出过质疑,致使散点透视原理至今尚未提高到综合科学原理的高度。实际上散点透视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用现代科学原理解读和研究中国画科学含量的条件。对大家熟知的中国画载体、工具和颜料的科学含量暂且不说,本文单就中国画散点透视固有的科学性及其写意过程作以初步探讨。

  散点透视在我国魏晋之前就已基本形成,只不过当时乃至后来多代都没有单独把这种透视从中国画创作技法中提炼为系统的透视之法,自然也就没有对这种透视方法作统一术语命名,直到西画“焦点透视”传入中国,为与其区别,方得其名。笔者认为,散点透视这一术语命名,形象地体现了画家移动视点进行全方位观照的特点,揭示了散点透视固有的科学性,客观上为研究中国画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做了高度概括。这里试从散点透视与几何学、几何光学、投影学、地图制图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与中国山水画、中国海洋画构图的关系等诸方面入手,来挖掘、研究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科学原理,分析其写意过程固有的科学性。

  一、散点透视的几何条件

  笔者研究发现,中国画散点透视单元意象的透视光线具有平行性,而且透视光线与画面垂直。这恰恰是正射投影(又叫平行投影)光线所具备的两个几何条件。正是这两个几何条件,决定了散点透视视点的散在性、可移动性和多时空性。中国画的意象和意境就是在画家随视点平行移动视线的条件下,对自然客观进行实时全方位观照,并在其心灵感受、思想感情及审美意趣等思维意识支配下综合绘制而成的。值得国人骄傲的是,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能够创造出了这样具有超前意义的科学的绘画透视方法。可见我们祖先对客观自然的深切认识和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科学综合能力。从散点透视的发展和对地图制图学等相关领域的影响来分析,散点透视客观上应该是正射投影学的源头。因为若用当今投影学分析,中国画散点透视一形成,就克服了使物象变形的中心投影的局限,人为地把直观视觉形象纠正为与实地真实物体相似的形状。这一纠正,恰好把生理视觉的射线性视线纠正为虚拟的平行光线。穿向某物体被虚拟成的平行光线,使一个个单元意象的透视光线被虚拟成一组组平行光束。使单元意象(如亭、台、楼阁等)保持与实地物体相似。这正符合发明正射投影原理的前提条件,也与当代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纠正原理相一致。所以散点透视当属科学的正射投影的源头。

  例如中国山水画写生,就是把一个个纠正后的单元意象“正射投影”结果缩小投放到画面上,特别是对深远法构图,视点离地面越高,正射投影性就越强。而西画焦点透视恰恰因其透视光线不具备上述这两个几何条件,其每个单元形象透视光线均属同一视点的单点辐射性,其视点、时间、空间都不能随意移动和增加。例如画面中的视野空间和时间(季节性)变化等均受到单一性限制,因而只能服从单点照相机式的直观反映,造成了焦点透视的意象性缺失和视觉形象的收敛变形。例如油画中道路两边平行的树行、铁路上的两条平行的钢轨或正方形物体等视觉图象均向着消失点一端分别归并收敛成射线形或横锥台形。其造型主要是依据几何光学和中心投影原理;其应物、抒情仅居于客观从属的次要地位。相反,这些景物若在散点透视画面中,将是按画家全方位观察进行视觉纠正,并融入主观臆造成分。其中实地上的平行直线在画面上不会成为辐射线,正方体各个相交的平面不会出现梯形。特别是中国传统界画更加明显,例如明代仇英的《吹箫引凤图》、清代袁耀的《九成宫图》(图1)和《蓬莱仙境图》及历代中国界画中的亭台、楼阁等。

图1《九成宫图(局部)》袁耀作

  二、散点透视与地图绘制的渊源关系

  因为散点透视单元意象的虚拟投影光线的平形性、视线长度比例的统一性、散点分布的随意性及其时间、空间的延展性,对画面意境构图均起着重要保证作用,所以能够容纳更丰富的景物内容,能够更全面的展示(包括长卷在内)天人合一的意象性画面,而且基本不存在物象收敛变形(故意的变形画除外),大大扩充了视觉之外的意境,使中国画一开始就与地图同时成为记述人、物与大自然关系的载体和手段。我国考古、测绘和地图制图史研究表明,中国地图和地形图原本就是出之中国画。许多地图都是用中国画绘制的。早期的地图绘制者本身就是当时的著名画家。从绘画透视角度讲,在我国秦汉、魏晋时期中国画技法、画面景物分布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客观上对我国古代地图绘制起到了理论、方法的先导和开拓作用。从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及汉代天文学家、画家张衡的《地形图》、三国女画家吴王赵夫人的《江湖九州山岳地形图》等历代古地图、海图、乃至当代国内外的旅游图、地势图和特殊专业地貌图等,无不体现着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特点。这些地图的绘制方法就是基于单元地貌虚拟透视光线的平行性和视点分布的随意性,按照统一近大远小比例关系和所量得的尺度、方位,采用中国画技法,将地物、地貌缩绘到平面图上(缩绘的方法就是近似的原始的地图正形投影原理)。例如明代《郑和航海图》(图2)和胡宗宪编撰的《筹海图编》等。这种地图实际上就是符号化的简略山水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地形图客观上应当是中国山水画真正的源头,尽管散点透视尚没有严密的几数学模型,但根据笔者对中国古代地图和当代专业地图上地物、地貌的绘制及投影原理的分析,可以推断中国画散点透视应该就是我国历代地图绘制和地形测量正形投影理论的源头所在。反过来,中国地图也促进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即使近、现代,世界各国地图和海图图式中,部分地物、地貌符号仍然都来自绘画。特别是古代军事地图、旅游地图、地势图和特殊专业地貌图,都明显的受到中国古代航海图和中国山水画深远法构图的影响,甚至还采用更近于中国画散点透视原理的侧视地貌“写景法”绘制地图或海图。例如《德国旅游景区图》(2005年)、《维也纳城市街区图(局部,2005年)》和《北京奥运场馆旅游交通图》,特别是前苏联20世纪60年代用“写景法”绘制的世界三大洋自然地理图,详见“写景法”绘制的“XX洋自然地理图”(局部)示意图(图3),简直就像深远法构图的中国山水画。这些地图制图方法都是基于散点透视的中国山水画意象构图的虚拟平行光线正射投影原理。如果没有单元意象虚拟透视光线的平行性,散点透视就不可能用于科学的地图绘制。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国画散点透视就是古今地图制图技术的科学基础之一。而西画焦点透视因其视点的单一性,视野空间、时间的单一性和单元地貌中心辐射投影的收敛变形,使它无缘用于地图制图学。由此可见,散点透视不但对中国地图绘制具有先导渊源关系,而且对国际地图发展也起到了间接奠基作用。

图2《郑和航海图(局部)》

图3前苏联“写景法”绘制的海洋自然地理图(局部)

注:图中数字为海底地貌特征点处的水深注记

  三、散点透视的科学标志线。

  中国山水画、中国海洋画的平远法或平远与深远法相结合的构图中的“视平线”包含了焦点透视成分。笔者认为,这条永恒的水平线是中国画散点透视画面的基线,是画面中所有意象中心之间相对位置统一关系的基准线,其位置由画面构图来决定,即由各个视点的视域(视野)及其组合来决定,这里的“意象中心”是指意象的中心点位置;在同一种构图中,各个视点的虚拟透视平行光束与透视对象所在平面的夹角基本保持不变,我们可以根据深远、平远或高远意境构图的需要,确定有无视平线,对单一深远法构图就没有视平线,视平线位置和投影光束与透视对象所在平面的位置关系,控制着各个视点的相关意象的形状和大小;所以,这条视平线是与焦点透视相类似的画面控制线,是一条科学性标志线,是散点透视无数个透视光束中心在无穷远的集合(每一组虚拟平行光束相当于焦点透视的光线),它当然也就成了中西绘画科学性的公共标志线,这是散点透视与西画焦点透视相通的绘画元素之一。

  这一代表无穷远的意象,恰恰是中心投影和正射投影融合点之所在。

  另外,中国山水画和海洋画还利用了“视平线”所具有的中国传统美学的“远”和“道”的境界及主观意识对画面意境的臆造能力。特别是郭熙的“平远”和韩拙在其基础上提出的新“三远”(阔远、迷远、幽远),为充分利用这一平远境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尤其在当代中国海洋画创作中,它具有统领海洋画意境的划时代意义。例如笔者在创作《海滨激浪》(图4)焦墨海洋画时,对画面中的视平线、帆船、云天、海浪和岛礁岸石等意象的布局,除综合

  利用郭熙“三远”构图外,特别注意到运用韩拙“三远”的意境导向,把画面的景深拉近到眼前,放大了近水具象流态,赋予了热情奔放、激昂奋进、拼搏向上的意境内涵,扩充了视平线“远”的境界,加强了画面的虚实对比和立体质感,使远近意象和意境均得到了升华。

  四、中国画形体透视理论的领先性

  散点透视除对中外地图发展具有先导和间接奠基作用外,其形体透视理论也具有领先性。散点透视遵循了近景逼真,中景简略,远景虚无、物体近大远小的视觉自然规律。关于近大远小透视之法,我国历代都有精辟的理论文章。早在南北朝时期,宗炳(375-443)的《画山水序》所论述的近大远小形体透视原理及其“今张绢素以远映”的验证方法比15世纪意大利画家勃吕奈莱斯克(1377-1446)创立的“远近法”和达·芬奇(1452-1519)的透视理论(也包括空气透视和隐没透视理念)及验证方法还要早一千年;唐代王维(701-761)的《山水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等论述对直观视觉的自然规律的揭示也比其早700多年。这已被西方所认同,不必列举。

  五、散点透视写意过程的科学性

  散点透视是人体视觉效应与主观思维意识的综合反映,是由直观视觉与画家的“迁想妙得”综合而生。绘画是视觉艺术,视觉是与人的思维意识和生理本能分不开的。而焦点透视只服从其中的生理视觉规律,舍弃了主观思维意识的支配,最多也只有形象思维的观照,只服从客观视觉真实,不考虑客观实地的真实;而散点透视则是包容了生理直观视觉反映和思维意识支配的视觉纠正及情思的融入两个过程,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绘画造型手段。中国画(包括写生画)的重要特点和本质是具有写意性或意象性。例如中国山水画创作(或写生)是根据画家长期“行万里路”、“外师造化”所得“心源”和“读万卷书”的文化积淀,通过对实地景物全方位动态观察,进而对要描绘的由直观视觉采集的视觉物象信息进行主观思维组合和视觉纠正,克服直观视觉收敛变形,使之成为既符合实地客观真实,又符合脑海里的思维组合真实的意象(心象)和意境,最后将其绘写于宣纸上。这里的意象和意境的臆造,包括了三个层面。

  其一,对大自然实地景物的外貌、表象“饱游沃看”,进行全方位、跨时空的动态观察,

  采集直观视觉形象,积累创作素材。这种素材可以由生理直观视觉印象(采集)而得,它是隐含在散点透视的人为视觉纠正之前的焦点透视层面,包括全方位、跨时空动态观察印象;也可用实地速写(包括焦点透视写生)方法获得;还可用现代摄影设备获取;这些采集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把这种不被思维意识支配的视觉印象和采集过程作为中国画写意的第一个层面,叫作散点透视的“直观视觉层面”。这个层面包括了“行万里路”“外师造化”的积淀过程,其中单个视点的定点直观视觉形象与同视点的焦点透视直观视觉形象相同。也就是说中国画散点透视写意的第一个层面,包含了所谓“科学的焦点透视”的视觉形象采集层面,只不过散点透视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也不把它照搬在画面上,而只是把它作为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其二,在上述“直观视觉层面”形成的同时,画家依靠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自身具有的分析、思考、判断的生理思维本能,在对真实的大自然实地“饱游沃看”的过程中,受主观思维意识的支配,“学穷性表,心师造化”,“中得心源”,激发创作灵感,形成意境构思,进而对“直观视觉层面”中有形的直觉物象进行主观视觉纠正,克服直观视觉因中心辐射投影造成的收敛变形,使之更符合实地自然景物之实(例如保持正方体意象各对边两两平行等正射投影性的真实意象),保持与实地自然物体形状相似(特别是中国界画的亭台、庙宇形状),这一过程可视为中国画写意的第二个层面,称作“主观视觉纠正层面”。其视觉纠正就是按正射投影原理进行的,其投影的(虚拟)光线互相平行,并与投影平面相垂直。这两个几何条件正是散点透视科学性的核心,因而,也是中国画写意过程的科学性的核心。因为画家在“饱游沃看”的过程中,因受主观思维意识支配,对其实地真实形状所形成的脑海里的印象,已经做了保真处理,并加以储存,其处理过程就是对有形物体的主观视觉纠正过程,不像焦点透视那样不加纠正地照样画葫芦。这是第一、二两个层面部分叠加存在的结果,正是这种叠加给画家提供了感悟生活、扑作灵感、整合视觉信息资源、创意构思的时间和空间。

  其三,根据前两个层面叠加的结果,画家在思维意识的支配下,把哲学、美学理念、人文比德和思想感情进一步融入到创作构思中,对第二个层面的意象、意境萌芽构思进行再创造和“道”的升华,形成富于哲理的更高层面的中国画意境的第三个层面,笔者把它称作“理性臆造层面”;这个层面是在前两个层面形成过程中就开始了萌芽性灵感的产生,自正式创作构思开始,它贯穿于整个挥毫创作过程中。这一层面是在激情和理性思维意思支配下(意在笔先),最终将散点透视的意象和意境绘写在载体(宣纸)平面上。

  可以看出,第二、三层面都包括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文化积淀的作用。实际上,“直观视觉层面”和“主观视觉纠正”与“理性臆造”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往往是边观察边思考,边创作边完善,因势利导,即兴发挥,把思想感情、美学理念融入到创作的全过程,这就是中国画散点透视最科学的写意过程。

  散点透视写意过程的难度最大、对画家文化素养要求最高的是第三个层面。这也是西画所不及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画走向世界难度最大的关键所在。要使中国画走向世界,关键不是绘画作品和技法输出,而是华夏文化、中华美学的国际性传承和普及。可喜的是中华文化正在国际间以各种方式(如通过孔子学院等形式)逐步传承、普及,为中国画走向世界开辟了基础性前景。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几何学、几何光学、投影学、地图制图学、生理学等因素以及制约于人体主观思维意识、对散点透视起主导作用的的哲学、美学、人文和理性等,原本都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散点透视固有的科学含量,而且可以说中国画散点透视是目前世界上科学含量最高的绘画透视。可以预料,挖掘中国画散点透视固有的科学含量,将为研究中国画整体的科学性、客观系统地完善中国画史、促进中国画的创新发展和我国绘画术

  语标准化研究、推动中国画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图4《海滨激浪》郭文伟作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修订本)。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周积寅。中国画论大辞典。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邓福星,姚凤林。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美术学文库)。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6.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王景霓,魏中林,中国山水文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7.王学仲。王学仲美术论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

  8.南羽。黄宾虹谈艺录。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

  9.楼锡淳,朱鉴秋。海图学概论。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10.武汉测绘学院《测量学》教研组。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1959。

  11.赵英斌。画余论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12.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教研组。航空摄影测量。武汉:武汉测绘学院出版社,1961。

  13.王青祥。航空摄影测量学。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郭文伟 中国海洋画家协会副主席

新加坡南洋画院副院长中国海洋画派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狮城南洋画院副院长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

天津韵道书画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