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南京有几处“秘密行宫”?毛泽东二十多次巡视南京,一开始住西康路上军管区的省委招待所。西康路33号的省委招待所,民国时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司徒雷登住过。毛泽东后来经常下榻位于中山陵园风景区内中山陵五号的东郊宾馆,俗称中山陵五号。院内一号楼便是毛泽东下榻处,有客厅办公室卧室浴室,布置与设施尽可能跟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居所保持一致。另外,坐落于太平门外312国道边的伊村1号,是专门为毛泽东修建的。因为位于紫金山北麓,山丘树木围绕,辟为军事禁区后,既非常隐蔽,又非常神秘。长期是南京的一个秘密地点。为加强毛泽东乘专列来南京时的警卫任务,专门从南京火车站修了一条直通伊村的专用线。专用线尽头是人工挖凿的一个很深很大的山洞。据《南京晨报》的《解密毛泽东巡视南京的三个下榻处》一文讲述,专列可以一直开到洞里隐蔽起来。这样即便是天上的侦察卫星,也难以发现。山洞既是防空洞,又可作临时指挥所。】
毛泽东与南京【増补稿】■ 洪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56年1月,毛泽东视察江苏,与江渭清亲切交谈】
【待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红色地理之旅
作家感怀
南京,让毛泽东诗兴大发的城市
文*洪烛
南京,是一座曾经让毛泽东诗兴大发的城市。
1949年4月20日晚间,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亲自起草并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随即在千里之外打响,第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五百公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天险,剑锋直指南京。21日清晨,毛泽东听说解放军势如破竹地摧毁国民党长江防线,在对岸登陆,激动地用那支刚刚在军用地图上画下箭头的红蓝铅笔,写下两行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他最明白此役之核心是打南京。
4月23日早晨,秘书叶子龙拿着报道南京解放的《人民日报》号外,赶来向毛泽东报告,据说毛泽东高兴得像孩子似的手舞足蹈,一拍桌子:好,我看蒋介石还有多大本事!他走到院子里,坐在一张木椅上,仔细阅读捷报。这幅情景被摄影师徐肖冰、侯波夫妇抓拍下来。历史记住了那个让毛泽东心花怒放的早晨。正是在那一天,毛泽东奋笔疾书,写成两天前己构思了开头的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62年后读这首诗,我仍然觉得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滚烫的。毛泽东诗词之所以气势非凡,在于与时代有一种互通的效果。它是在为历史作注解,但无形中又使历史成为自身的注解。毛泽东为南京写的这首诗,其实是用炮火写的,书生的笔根本无法企及。那种扭转乾坤的气度与力量,想模仿也模仿不了。
1953年2月22日,毛泽东乘“洛阳”号军舰到南京。第二天下午,他乘车从省委招待所出发,在陈毅等人陪同下直驰东郊的中山陵。西康路33号的省委招待所,民国时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司徒雷登住过。
据孙宝义、张同锡编著的《毛泽东的祖国山河情》讲述:毛泽东前来谒陵,为防止游人围观,公安部门曾拟定从陵墓西侧开辟的小路进入陵门。毛泽东表示反对:“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祭奠革命先辈,走小道成何体统嘛!我就要走大道。”进入门首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的祭堂,他在孙中山坐像前献了花圈。花圈上的飘带是他亲笔书写的,上款是“孙中山先生灵右”,下款是:“毛泽东敬挽”。献完花圈,他肃立默哀了三分钟,尔后又认真地看看四周墙壁上刻写的《建国大纲》。他面色严肃,半晌不语。陈毅见他伫立己久,怕他受累,上前轻声提醒:“主席,还有几处地方呢!”毛泽东嘴里应承着,还是一块一块细读碑文,直到全部看完,才走出祭堂。
毛泽东走出祭堂来到外面宽大的平台上,举目远眺。山上,山下,松涛滚滚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毛泽东徜徉良久,不言不语,然后双手叉腰,指着整个陵墓区,划了一圈,留下句评价:“它对我们来说,是有某种特殊意义的。”
他这句话,也许不仅仅指中山陵对我们有特殊意义。言外之意,还指孙中山本人,对我们有特殊意义。这种意义,需要细细的体会。伟大的历史都是如此,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慢慢消化,才能真正吸收到其中的营养。■
洪烛,1967年生于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作品有诗集《蓝色的初恋》、《南方音乐》等,长篇小说《两栖人》,散文集《我的灵魂穿着草鞋》《眉批天空》等。获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
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萌芽》文学奖等奖项。
在南京百姓眼里他只是一位慈祥老人
毛泽东在南京的一言一行,透露和预示着时代的动向。然而,在百姓的眼里,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走进工厂,来到田间,亲切地寒暄、真诚地问候,每一句话都让人倍感温暖;而在饭桌上,他俭朴自律,每一餐的伙食费都用不完……
文*《现代快报》记者
到田头询问农民工分
南京军区司令部编研室主任王建丰告诉记者,1956年1月11日,毛泽东主席来到南京,参观了很多地方和接见了很多人,但他见得最多的,却是普通老百姓。在这些视察中,他一直强调的是:“你们不要把我和群众隔开!”
76岁的李明奇对毛主席当年来到玄武湖乡红光农业社的事情印象很深刻。他告诉记者,那一天,天气很好。他跟社员们一起上工挖掘塘泥。正忙着,忽然就看到有好几辆小汽车从山间路上开来。“那个时候是很少能见到汽车的,一下子来那么多辆,肯定不是普通的人。所以大家都直起身子张望。然后我就看到我们农业社的社长孙其金在整理衣服,很激动的样子。小车上下来很多人,有一个人的个子显得特别高,身材很魁梧。孙其金小跑着迎上去。我们一下子都叫了起来,是毛主席!”
李明奇和其他人赶紧从田里上来,靠近毛主席。毛主席问一个社员:“一个劳动日能分多少钱?”“一块五角九分六。”毛主席掰着指头一算说:“收入还不坏。”
吃饭时爱听京戏
一国领袖毛泽东,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一心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而他自己,在生活起居、日常饮食上,却尽量放低标准。亲历了接待任务的原南京饭店经理、江苏省旅游局副局长黄少武记得,毛主席所有的菜肴也就是辣椒、腊鱼、腊肉以及新鲜蔬菜等,基本上一点海鲜都没做过。黄少武特别提到,“毛主席好像非常喜欢吃苦瓜。”
当时给毛主席安排的伙食标准,大概是每天5元钱,“因为毛主席总是交代少做一点、少做一点,所以实际上5元钱都花不了。”令黄少武特别感动的是,当主席离开宾馆时,还特地要求随行工作人员结了账。
92岁的东郊宾馆老员工丁福根,在饭店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老人仍然很激动,“从西康路33号到中山陵5号和8号,都是我负责给毛主席服务的!”
丁老说,主席最爱吃的还是他家乡的湖南菜,但每餐吃得并不多,吃得也很简单,最多也就一个荤菜,两个素菜。而且他老人家吃饭的时间跟别人不一样,一般都要到上午10点左右才吃早饭,下午2点多才吃午饭,忙到夜里11点多才吃晚饭。记忆中,毛主席喜爱听京戏,每次回来,工作人员都会给他放京戏唱片,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放得多。
多次相处,更让丁福根亲身感受到毛主席的平易近人,“他老人家特别客气,经常跟我们这些服务人员打招呼,拉拉家常。每次给他上菜,他都要说好几次‘谢谢’……”■
昔日警卫回忆当年接待毛主席场景
“主席坐小马扎看报纸,一晃三个小时”
文*《现代快报》记者
作为国家主席,毛泽东忧国忧民、四处奔走,他所到之处令人极为振奋,自然要倾尽全力接待。在南京停留时间较长的几次,他主要下榻于以下三个地方:西康路33号的江苏省委招待所、中山陵5号东郊宾馆、中山陵8号。
在司徒雷登的住所住了3天
1953年2月22日的南京,春寒料峭。毛泽东乘“洛阳号”军舰来到南京,这是他建国后第一次视察南京,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下榻的是西康路33号中共江苏省委招待所,现在的西康宾馆。
毛泽东下榻的西康宾馆在民国时期是美国驻华大使馆,是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住所。始建于1946年的这3幢西式楼房至今仍然保留着当时的外观。毛泽东下榻的是后中楼,是专门腾出来的一块地方,目前这里叫2号楼,多次整修后格局已经发生了不少改变。
从肉联厂运来冰块降温
南京紫金南麓东郊宾馆内绿阴遮道,大部分的建筑和布局早已大变样,只有1号楼屡经整修仍然存留。1号楼里伟人的身影早已远走,但如今年逾9旬的黄少武(1953年黄少武才30岁,在江苏省公安厅六处负责警卫工作)几乎每年都要到这儿来一次,这已经成为他离休后雷打不动的“习惯”,回忆当年接待毛主席的场景,好像每一丝气息都能感知……
1957年7月,毛泽东又一次来到南京,下榻中山陵8号。7月份的南京正是“大火炉”发威的时候,中山陵8号原来是孙中山长子孙科住过的别墅洋房。院落内绿树成阴,走廊则紫藤缠绕,屋顶是平的,专门建有防暑降温的蓄水池。根据当时的条件这里已经算是比较幽静清凉的地方,然而南京实在太热了,接待班子刚到时,室内温度和室外基本一样,一量还是有37℃!
有人提议,“用大冰块来降温!”此举获得一致同意,南京饭店的交通队赶紧开着大卡车,到下关的肉联厂买来冷库里的大冰块。毛主席下榻的房间里也很快添置了几口大缸,把大冰块放到大缸里,再把电风扇挪到水缸后面,对着冰块吹……等到毛主席一行即将到来时,房间的温度已经降到了33℃!
学中南海,大床的一半用来放书
在中山陵8号的这次接待中,黄少武充分参照毛主席在中南海的工作、生活习惯制定各项接待方案。其中,最让主席随行人员满意的,就是跟中南海一样的大床。黄少武给毛泽东准备的是和中南海一样大小的硬木板床,里面半边稍微高一些,整齐地排放着一排书籍。这些书也是临时从南京图书馆调集来的,主要以古籍为主。
第二天早上毛主席八点多起床,先在院子里散散步、活动活动,九点多钟开始看报纸,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报纸足足有20多种!黄少武说,他至今都对毛主席看报纸的情形记忆犹新,“因为报纸太多了,主席就让我们直接排开摆在客厅的地板上,他自己拿个部队里用的那种小马扎(小凳子),坐在一堆报纸中间,看一份就挪一个位置。手里还拿着红、蓝色铅笔,不时地在报纸上写写画画……等报纸看完,已经两三个小时过去了。”■
毛泽东丢弃的墨宝被“抢”走
文*《现代快报》记者
1953年2月,毛泽东在南京视察军舰时与海军官兵合影
毛泽东来南京,往往都与重大的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例如,1953年初,毛泽东南下视察海军,这次视察就和不久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的“放蒋出笼”政策有关;1958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南京,此后,大炼钢运动在南京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第六舰队副司令员紧张得忘了年龄
1953年2月毛泽东到南京时,检阅了下关江面的三艘舰艇。时任海军“种子”部队第六舰队副司令员的冯尚贤,回忆当年被毛主席接见的情景依然激动万分。
1953年2月23日晚,冯尚贤和第六舰队刘中华政委兼司令率领“广州”、“南昌”两舰和第五舰队的“黄河”舰及31大队的两艘快艇,星夜兼程奉命由上海开到了南京下关码头,等待毛主席的视察。
当时跟着毛主席一起来视察的有公安部长罗瑞卿、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参谋长张爱萍。毛主席身着土黄色的风衣,在蒙蒙的细雨中,面带微笑,他和所有同志握手,并且都问了姓名、职务。第六舰队刘司令向主席介绍了冯尚贤,主席问他:“噢,我看你很年轻嘛,你多大岁数?”冯尚贤的心怦怦地直跳,慌乱地回答说:“43。”话刚出口,立刻觉得不对了,赶快改口说:“不对,33。”
主席扔下的墨宝被人捡走了
当毛主席来到“南昌”舰驾驶室时,舰长曾泉生拿出了一个小本子和钢笔,请毛主席题词,毛主席就给他在小本子上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字。冯尚贤见了,就很恭敬地把预备好的纸张双手呈送到毛主席面前,说:“请毛主席写三张题词。”毛主席微笑着接了过去。
随后,冯尚贤就引领着毛主席来到预先准备好文房四宝的那间窄小的雷达室,毛主席在雷达室里那张小桌子上奋笔疾书,观通长曹福彬、雷达兵于庆海扯着宣纸,副政委陈友仁在一旁吹气,让墨迹快干。主席很快写了三张题词,内容是一样的:“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毛泽东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四日。”
在写字的时候,有一张主席不满意,他便微笑着搓了一下就扔掉了,雷达员方刚很机灵,赶紧把这至宝拾了起来。因为雷达室太小,冯尚贤当时站在了门口,心里那个痒呀,恨不得捡到主席墨宝的人是自己。
在南京掀起大炼钢铁高潮
1958年9月20-21日,毛泽东视察南京,并指示各级党委要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一手抓铁一手抓钢。在这之后,南京的大炼钢铁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全市“钢铁大军”达10多万人,高峰时有32万人。南京无论市区、农村,到处可见竖起的高炉。单是那种小于1.5平方米的就有9200座。家家户户找炼铁炼钢的原材料,很多人家真正是“夜不闭户”了,因为大门上的螺丝钉都已撬出来上缴炼铁了。那时最受欢迎的东西是吸铁石,大人小孩拿着它,一有时间就会撅着屁股,在各个角落里到处吸。■
热土·故土
西康宾馆2号楼旁,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下,记者取出了这捧热土。头顶的这棵大树亲历了当年伟人在此处流连的身影,而树下的土也许曾被伟人轻轻踏过吧。时光流逝,这树,这大地没有改变,就像我们没有改变对那位伟人的崇敬之心一样。
拯救红色记忆
南京解放首条新闻稿出自毛泽东之手
文*《金鹰报》大学生志愿者王敏
大学生志愿者王敏
1949年4月23日23时,人民解放军从挹江门进入南京。南京解放了!
第二天早晨10点,在整整11个小时后,新华社正式发出南京解放的消息,这也意味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了。在这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解放南京的重大消息为何要推迟11个小时发出?
原来当时人民解放军用的是手摇马达供电的发报机,这些发报机只配备给总分社和兵团分社,解放南京时,因为部队行军速度太快,记者和支社常常走散,支社和分社也常常联系不上,这就导致新闻不能及时发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在写《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的电讯稿时,用了“人民解放军正在向南京急进,如果昨夜没有入城,则可能于今日入城”这样留有余地的句子。
毛泽东的电讯稿原件一共有两页,第一页是毛泽东的笔迹,第二页则是“国大”代表马青苑和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发给毛泽东的那份请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的电报,毛泽东直接拿过来,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然后和自己已经写好的内容,并成了一条新闻稿件。
这种利用新闻化平淡为神奇的做法,正是毛泽东擅长的,而在电报原件上,毛泽东磅礴大气的修改与原文纤细秀丽的字体也形成有趣的对比。
同一天下午,八兵团分社在镇江乘火车抵达南京,负责解放后有关南京的新闻报道。与此同时,新华社发出通知:南京的接管、恢复等新闻稿件,兵团分社可以利用原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直接向总社发稿,不必再经由三野总分社转发。
如今,在新闻界信息不能及时交流的情况已经鲜少发生了。作为南京大学一名新闻系的学生,我始终坚信:前辈们在战争年代里冒着危险,满腔热血地跑新闻的劲头和智慧,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领悟。
网上大讲堂:洪烛聊历史文化名城(1--3)
作家洪烛(洪烛微博 洪烛博客)做客新浪网,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概况、北京等名城的特色与魅力,并对当今如何保护历史名城,传承城市精神等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国城市的最大财富就是历史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浪网上大讲堂,我是讲堂主持人尹俊(尹俊微博)。今天要跟大家聊的话题是历史名城,跟城市有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请到的嘉宾,今天做客我们新浪网上大讲堂的嘉宾是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同时也是作家、诗人的洪烛先生,欢迎您。
洪烛:好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洪烛先生很多著作跟城市有关,比如《北京的前世今生》,还有《名城记忆》等等,有数十种相关的作品。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您所了解和擅长的城市的发展,关于名城的一些记忆。
我知道您去过很多中国的城市。中国数量众多的名城,总体上有怎么样的特点?
洪烛:中国的城市,最大的财富就是它的历史,尤其咱们说的历史文化名城。比如北京的历史将近三千年,它的历史感给这个城市提供了很大的基座。我们的现实是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的。就像说每个人有他的性格,每个城市的性格都和它过去的发展、它的历史是有关系的。
主持人:历史积淀很深厚,历史感很强。
洪烛:这是中国城市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
主持人:说到历史这个特点,其实我去过很多历史名城挺心痛的,历史的东西没了,建起来都是千篇一律的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这个挺可惜的。
洪烛:对,很多城市物质方面的历史遗迹都破坏了,或者是被时光湮没掉了,但是它真正的历史,在史书里都有好多城市的记载,这是任何物质的形式没法破坏的。所以,可能我们到一个城市去,一方面要关注它的物质方面,它有多少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作为一个城市人,或者热爱城市的人,更应该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就像一个人,你要了解他的人生一样,每个城市就像人的成长似的,要了解它的成年,幼年,他出生是什么样的,这些历史史书上也都在记载。
北京是最开放包容的混血城市
主持人:接下来可能相对花多一点时间,您出版过一部作品叫《北京的前世今生》。您在北京呆的时间也最长,20多年,接下来就聊聊北京的前世今生,您了解的北京的文化、性格?
洪烛:北京大气,有3千年的历史,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有800多年,按道理,中国的中心在更早的时候应该是中原,在河南那边。后来都北移到北京。什么原因?北京正好是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接合部,就像现在城乡接合部,北京在历史上属于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结合。
主持人:古代(曾经)叫幽州,游牧民族比较多的地方,蒙古人出没的地方。
洪烛:这儿的战争比较多,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产生战争。包括明朝的首都本来是在南京,我老在想为什么要迁都到这儿来,可能还是明成祖的一种胸怀,他觉得不能偏安于南方,还是想开疆拓土、建功立业,至少要保住原有的长城这条线。明成祖迁都到北京之后,事实上整个中国的中心就开始向北京倾斜。
主持人:现在我们能看到北京城的很多古迹,除了元大都的遗址,很多都是明成祖建的,包括台基厂,给故宫造台基的地方,琉璃厂,造琉璃的地方,很多都是明朝留下来的。
洪烛:明朝和我们的现实产生联络。但是元大都的时候对北京的文化也有影响,比如“胡同”这个词,在元朝的时候就有胡同了,蒙古语把有水井的地方叫做胡同。而且在元大都时候,北京就有一定的规模,街道横平竖直,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再改建、扩建,但是很多时候元朝的地名到现在都保留着。
主持人:我过去还觉得很奇怪,因为我老家也是北方人,我们那儿叫巷子,某某巷,来北京都叫胡同,终于知道起源了。我们来到北京,感到北京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气场和别的城市真的不一样,是不是有很大部分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或者是不是元朝那个阶段就有所影响,形成它独特文化的氛围?
洪烛:对,北京的文明是一种混合文明,混血型的城市,游牧民族在这里建过首都,农耕民族也在这儿建过首都,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会使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产生融合。而且北京是海纳百川的城市,包括现在在北京街头好多老外,他们也都喜欢北京,北京也很有包容性,这在中国的城市里它是最明显的。当然也有特殊性,它是首都。另外,它的历史就是开放型的,比如元大都的时代,北京相当于那个时候的纽约,是那个时候的国际大都会,因为元大都时代,北京街上都是外国的商队、使节,那个时候北京就是属于世界性的大城市,现在的北京又恢复了那种荣耀。
主持人:今天的北京,经常拥堵的城市,空气不太好的城市,不知道您怎么评价?
洪烛:北京在生存方面仍然有很多缺点,但是我们整体来看,北京仍然是上升状态的城市,世界那么多大城市里我为什么最喜欢北京?北京永远像个凤凰似的,不管经历过多少灾难都能获得新生。当然也因为它是我们首都。中华文明也是这样,它永远像浴火重生,只要遇到适宜的气候马上就能春风吹又生。北京现在给我这个感觉,虽然空气不太好等方方面面,但我仍然能感觉到它有朝气。
主持人:最近我看一个电视剧,里边有镜头是北京(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街景,我看完之后那个向往啊,公园、绿树……人虽然穿得很朴实,都是老式的公共汽车,那是我心目中更美的北京,反而觉得今天北京的钢筋混凝土太多了。
洪烛:你刚才给我的描述给我的印象也很深,那是北京给我的第一印象,我1989年来北京,正好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接轨,那个时候北京的节奏比现在要慢,绿地也要多一些。
主持人:(还有)古墙。
洪烛:我在这里生活20多年,我回想的时候,那时候的北京是很遥远的风景。客观说它没有办法保留原样,因为时代要向前发展。《北京规划建设》杂志约我我做怎样保护文明名城的访谈,我说毕竟我们要与时俱进,不能现在大家仍然住在胡同里、住在四合院里。现在的北京主要职责就是和世界接轨,甚至要领导世界的潮流。在这一点上,有好多东西要其它城市代替,比如南京、苏州、杭州,因为我们要保存的文化传统的东西很多,我们要在那些城市多保留一些,北京也要保留,但是北京的文化特点是混血,我们必须注入新鲜的血液。
主持人:无论如何回不过去了。我们知道名城当中有大的名城,北京、南京、武汉是大的名城,也有小城。大城和小城对比,小城的是不是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另外,南方的名城和北方的名城又不一样,又有不同的气质。
洪烛:小城市好像更有意思。半个月前我刚从山西的长治回来,长治若干年前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的小城,那儿的城市非常优美,因为在太行山里,而且漳河从那里流过,山水非常有气势。在这个城市生活饮食非常好,山西的各种面食,我们在那儿品尝,真的觉得非常舒服。
主持人:南京人也吃得惯?
洪烛:吃得惯,山西长治可能代表北方特色的一种小城。南方特色小城,端午节我去湖北秭归,秭归也是很古老的小城,两千多年前咱们的大诗人屈原就出生在秭归旁边,那儿还有一条香溪,香溪就是王昭君的故乡,既是屈原的故乡,又是王昭君的故乡。你走在那儿,尤其我们看到屈原的牌坊、屈原的祠堂,看到多少年前的碑刻,在那块土地上你看到这些文物的时候,能使你浮想联翩。所以,我个人感觉中国的好多小城的魅力并不亚于大城。
主持人:小城的历史印记,希望能尽量多保留一些,别步了大城市的后尘,这也是让我很担忧的一点。
南方的名城和北方的名城相比,不同的气质在哪儿?
洪烛:南方的名城比较细腻,一方面包括它的人的性格,比如上海人比较精细,还有是保持着它的文化,它的文化包括饮食文化,南方的饮食非常细致,做得非常讲究色香味,非常精致。北方就保持着一种粗犷,我形容北京的词是大气。
主持人:不拘小节。
洪烛:不拘小节,但是有它的优点,就是它很大气,很豪放的感觉。从我的角度,我对南方的城市和北方的城市都挺喜欢的。两种风格,而且这两种风格都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化里的优点。
主持人:南方的城市和北方的城市不一样,一个是粗犷大气,还有一个是注重细节,这两个都不错。
洪烛:另外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是南北融合,在北方也能接触到南方文化,就是粗中有细,到南方也能感受到北方文化,很多南方人也很粗犷、豪爽。所以,我个人感觉,中华的文化是一种大融合。
主持人:说到融合,我又扯回到北京,我发现北京文化很厉害的一点是能把别人给融进来,好多人到北方呆久了都变成北方性格,甚至能把上海人都融了,很奇怪,或者我觉得很意外的一点,很多地方的人来了融不进去,比如到上海,很难融到那个圈子里,北京不一样,北京天南地北的人,我是西北人,您是南方人,都被融进来,想问题、做事的方法都跟北京人一样了,这是很独特的一点。
洪烛:北京一方面融进外来的文化,同时随着融的过程,自身的文化在不断的扩充,也就是说北京的文化自身也在不断的茁壮成长。北京文化到目前为止已经不仅仅代表一种老北京文化或者一个具体的城市文化,基本上北京文化已经是中国文化的“样板间”。
主持人:或者融合所在。
洪烛:整个中华文化都可以在北京文化里找到它的投影。
主持人:洪烛先生,您生在江苏南京,在湖北武汉学习,在首都北京工作,这三个地方您都长期待过,这三个地方您最喜欢哪个城市?为什么?这三个地方又有哪些特点?
洪烛:到目前为止我45岁。45年的人生,基本上被这三个城市所瓜分。18岁之前都在南京,18岁以后到武汉读了4年大学,22岁到北京来,1989年。南京是我的出生地,感情最深,而且南京的历史文化也是我特别热爱的。后来到北京20多年,已经超过我在南京的年头,我对北京的感情越来越深,越来越喜欢北京这个城市。在中国的城市里不仅我最喜欢北京,在全世界来说,与北京和巴黎、伦敦这些伟大的城市相比都一点不逊色。
主持人:这三个城市有不同的性格,都不太一样。
洪烛:比如南京、武汉和北京,应该是反差很大的。但是可能我在这三个城市都呆过,发现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优点。
主持人:北京待会儿还得细聊,简单概括一下南京和武汉。
洪烛:南京的历史感特别强,因为南京是六朝古都,它特别怪,这个城市在多少个朝代都把它作为首都,但都是短命王朝,时间都不长。有一个词叫“金陵王气”,南京这块地方本来是最适合做首都的,可能是因为秦始皇怕那儿出现能颠覆他的对手,所以把那儿的风水给破坏了,挖了秦淮河。南京后来又有过三国的吴,和南北朝时代的宋、齐、梁、陈,好多都把它作为首都,但一般时间都不长。正因为这样,使得南京这个城市有一种特殊感。十年前网络刚兴起的时候,好多网友把南京评为“最忧伤的城市”,忧伤比较能代表南京的历史,因为南京的历史有很多伤心的历史。比如南京大屠杀、太平天国时代的天京事变,再往前有一系列。南京发生过很多天灾人祸,这座城市承受了巨大的苦难。我正好在这座城市生长,从小到大。但我发现南京有一种非常乐观的态度,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单眼皮的莫愁湖》,南京有一个湖叫莫愁湖。南京应该是最忧伤、最忧愁的城市,有过那么多灾难,但是它的这个湖南京人把它命名为莫愁,就是不要愁。从这点可以看到南京人的一种乐观态度,在灾难面前能够抗衡,这也是南京的一个品质。
南京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是南京的女人,南京的女人很有特色,说起秦淮八艳,在历史上很有名,包括李香君,还有陈圆圆,都是在南京秦淮河上成长起来,因为她们都是属于歌妓,文化涵养挺高。秦淮八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们虽然是女人,都非常有骨气。比如在清兵南下攻打南京的时候,秦淮河的妓女都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文化传统、精神上的传统,非常有骨气,对侵略者是不合作的态度。去年有一个电影《金陵十三钗》,为什么写妓女呢?我在新浪博客还写过一篇博文,可能是因为南京的妓女是有传统的,有骨气的:出淤泥而不染,令人刮目相看。
主持人:我当时和《金陵十三钗》的作者严歌苓聊过,她当时写过妓女和大学生的小的历史事件,写成这样一个作品。还是跟南京有关,说明南京人确实有骨气。
武汉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的性格跟吃的口味有点像,有点辣。而且武汉人挺会生活的,早上吃热干面,这方面他们挺享受的。
洪烛:南京和武汉都是属于非常讲美食的城市,武汉的美食也非常有名,湖北菜在北京有九头鸟餐馆,都很有名。武汉这座城市是南北通衢,南北的口味在那儿集中,它那儿的文化也是混合型的,包括它的饮食文化。另外,武汉人特别有商业头脑,南京是属于文化氛围特别浓的,武汉属于商业头脑非常发达。有一句话叫“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赞美武汉那边的人聪明,会做买卖。
主持人:主要是指商业上的头脑。
洪烛:我是作为赞美来看,因为我在武汉大学读过书,肯定要为这座城市多说好话。(笑)
主持人:您能体会到武汉人特有的精明?
洪烛:我个人感觉武汉是商业上的精明和文化上的底蕴相结合,是非常有力量的地方。
主持人:另外武汉这座城市环境不错。
洪烛:经济上发展非常快,而且武汉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比如黄鹤楼,李白到那儿不敢写诗,因为崔颢已经有一首诗写在上面。武汉有琴台,有知音的典故。武汉由于有文化背景,武汉人的精明我个人感觉是一种正能量,包括后来的武昌起义都发生在武汉,武汉这座城市还是非常强大的。
主持人:它的精明是建立在底蕴之上的精明,不像东南沿海某个刚新兴一两百年的城市,可能是粗浅的商业文明。(笑)
洪烛:精明人真正做事还是有底线,有原则。
今天需要为城市增加新的经典
主持人:还有一个话题是历史名城的保护或者是城市历史的保护。我刚才也提到我很担心的一点,从您的观察来看,您觉得我们的名城保护工作做得怎么样?好多很多名城已经变成现代化的都市。
洪烛:这跟中国的历史有关系,现代因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遭到破坏。比如半个世纪前或者更早的时候,几个世纪前,那时的战争对城市的文化破坏也挺大的。所以,中国的文化在不断遭受破坏的过程。但是不用担心,就像一开始讲中国的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物质的,还有一种是精神的,精神上的文化永远不会受到破坏,甚至我觉得旧的被破坏的同时,新的也加入进来了。所以,我个人感觉我们也没必要抵触,尤其是作为一种领先的大城市,没有必要抵触一些现代文明。因为现代文明本身就是给这个古老的城市灵魂注入一种新生血液,比如北京的发达,做了那么多朝代的京城,每经过一次改朝换代都经过大破、大立,没有办法,这是个人没法左右的事情。但是每个城市都有它的运气和命运,不断有新的文明注入之后,只会使城市的文化传统得到更有力的继承。
主持人:城市的人不能沉迷于怀念过去的辉煌,不能完全这样做。
洪烛:我们也要怀念,也要重点保护一些能保护的。但是对于一些已经无能为力的,我们要做哪种补救工作呢?更多是要把它精神上的层面传承下来。免得把一个城市保留下来一大堆古董,但是生活在里面的人都没有一点文化传统的传承,那可能是最大的破坏。我们在一个很现代化的城市,但是每个人都保留了很多古朴优良的传统,这比那种损失小一点。
主持人:硬件虽然破坏了,软件精神层面的东西在,伦理、思想、生活习惯……
洪烛:包括我们对这个城市历史的熟悉程度,免得好多古董大家看不出所以然。
主持人:现在很多城市把真古董拆了,修一个假的一模一样的,这就挺没意思,包括黄鹤楼里边还有电梯,我当年去过。当然黄鹤楼现在也有价值,因为也几十年过去了,但是北京让我挺可惜的一点就是大前门那个地方。我最早来北京第一印象就是前门,给我感觉印象太深了,那个牌楼。我去年再去看新修的前门,我觉得这是中国吗?另外那个牌楼拆了又修一个,修完之后,石狮子做成四不像,不像狮子,不像豹子,不像狗,又像兔子,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做得那个糙啊,挺可惜的。这种情况您怎么看待?
洪烛:这些肯定是一些问题,像错别字似的,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写下一些错别字,能更正的要赶紧更正。像你提的黄鹤楼,即使装了电梯了,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记住崔颢那首写黄鹤楼的诗,包括李白到黄鹤楼的典故。崔颢那首诗谁也拆不掉,谁也别想改一个字,除非中国人都不喜欢诗歌了,都忘掉那首诗了。在这点上,我们要把我们好多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免得老是说继承物质的,但是非物质的丢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比如到黄鹤楼的人,至少能了解崔颢那首诗,能背得出来或者能念得出来。我就觉得,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能记得那首诗,黄鹤楼即使不存在了,黄鹤楼依然很伟大,它的灵魂仍然在。
主持人:很多城市把古建筑都拆了,盖成仿古一条街,这是干吗?这种情况其实挺普遍的,我知道好多城市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洪烛:一个是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还有一个是商业化,商业化对好多我们文化传统的侵蚀非常大的。但是我们作为个人,怎么抵制呢?我们也不能反商业化,我们只能加倍注重我们的一些非物质的精神上的文化遗产,我们更注重它,多少能弥补一点在那些方面遭受的损失。
主持人:洪烛先生,您觉得一座城市的力量或者真正能代表这个城市的最要紧的一点是什么?它的建筑、GDP、历史文化,还是产生多少名人,比如像莫言这样的名人?哪个最重要?
洪烛:还是它的历史,包括名人,名人也是属于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名人都是属于进入历史的人物。所以,一个城市最大的实力,也许可能就是软实力。所有的硬实力都会过期作废,就像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提到,比如到西安,秦砖汉瓦能找到几块?阿房宫都被火烧了。但是唐诗宋词谁能烧得掉,谁能拆得掉?这一点上来说,中国很多伟大的精神财富通过代代传承所继承下来。
主持人:传承到近几十年来出了点问题,现在很多人对老祖宗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少。
洪烛:我们更需要呼吁,一种是保护物质上的文化遗产,那些文物尽量不要拆,该保护的多保护下来。同时还有一点,大家忽略的,大家老注意保护文物,保护一块门、一个牌坊、一块石头,忘掉了好多唐诗宋词也都遇到了危机。我们这些文化传统反而有可能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因为以前在传统的教育中,国学非常重视这些国粹的东西,现在不重视了。我也担心好多文物、古董,但同时最担心的还是精神的东西。
主持人:因为中华文明不是靠文物维系,是靠精神维系,把中华文化遗产丢了就不是这个民族。太可怕了。
洪烛:现在大家都重视商业了,有时可能就忘掉文化的东西,因为顾此失彼。
主持人:国际上有人说没有信仰的中国人真可怕,这话就说到这儿。我们刚才说的都是国内的城市,国际或者国外的名城您跟我们说一两个,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或者让您很向往的。
洪烛:我随便举个例子,罗马。可能很多人看过《罗马假日》电影,那个电影本身也是给这个城市做了广告,当然罗马的历史肯定要更伟大得多。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是在神话传说中。这个电影我提一下,为了说明当代的艺术创作也需要给城市增光添彩。《罗马假日》这个电影使罗马这个城市获得一种青春,因为大家相信罗马是跟爱情有关的城市,为什么?因为它产生了一部爱情经典电影。比如赫本演的公主,那么多记者采访她最喜欢哪座城市,她说都喜欢,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罗马。这部电影本身也是给那个城市的文化传统增加了一个传奇。我们也谈了那么多继承,继承它的文物,继承它的历史,最好的继承是我们还不断的往里面加分,并不是保分,减分肯定更不行。光保住它也不行,我们要给它增加一些内涵,增加一些文化,甚至我们在继承中要创新。罗马的历史,一直听到的是罗马帝国,但是突然变成两个人的假日,很小的一个情节,忽然使这个城市被全世界人所刮目相看。当代的艺术家们也需要为我们的城市做些事情。比如说到南京,我们不能老在演《桃花扇》、秦淮八艳。严歌苓很有意义,写《金陵十三钗》,给南京这座城市增加了新的经典。我们当代的文学家、艺术家,应该给我们的城市多增加一些艺术作品,不然谈到黄鹤楼老谈到崔颢、李白,为什么当代的诗人不能写一写有创新的名诗、名句、名篇?当代艺术家需要重视这一点。同样当代的文学艺术某些方面为什么有时反而不受到大众买账?有时凌空蹈虚,和本土资源是没有关系的。莫言获诺贝尔奖最大的好处是,告诉我们一个作家要有自己的故乡,故乡是大师的基座,比如莫言的故乡就是高密,高密从此也会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主持人:非常赞成您说的大家需要一个故乡,席慕容跟我说过,她的故乡是在内蒙,隔几年就要去过一次,那是她精神的家园。
洪烛:席慕容也为她的故乡写过很多诗篇,比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样的文学艺术家我是非常钦佩的。当代文学艺术家应该多做点这些事,可以给我们的故乡,不仅是第一故乡——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甚至好多人还会有第三故乡、第四故乡。什么叫故乡?第一故乡是出生地,第二、第三故乡可能只要我们喜爱那个地方,它就是我们的故乡——希望当代的文学艺术家们能够多一点这样的故乡,同时多为自己各种各样的故乡留下一些艺术作品,这样一方面是给故乡增光添彩,同时对读者来说,读者实际上更希望看这样的文学艺术作品,能够跟他的生活有关系的。
主持人:不光是作家,所有的文艺工作者,王全安就说,我拍《白鹿原》就是拍给我故乡的,那是我的故乡,我就要拍这个东西。
洪烛:比如陈忠实写的《白鹿原》,就把陕西的文化写出来。在这一点上我刚才讲了,我们城市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谈论文学艺术的时候也离不开城市,城市文明和我们的文学史、艺术史是相关的。
主持人:今天聊天非常开心,很受启发,我听一个老先生说过,中国人为啥拜祖先?真的让你拜鬼了吗?不是,是要认识你从哪儿来,你要为哪儿做些贡献,你要为你出生的这个地方,或者是为养育你的人、这片热土有所皈依感,有所贡献,这是它的真实意义所在,或者说给你未来的后代留下点什么,让他们生活在这个地方更好。
洪烛:你说得非常好。中国的文化和世界其它国家的文化哪点不一样?它是特别重感情的文化,中国也是非常重感情的,比如我们对城市有感情,对乡村有感情,对我们的历史有感情,我们对现实也会有感情。
主持人:我们今天时间关系只能聊到这儿,谢谢洪烛先生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下回咱们单找一个城市细聊。
洪烛:好的。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大家收看本期的新浪网上大讲堂,再见!
洪烛新书《名城记忆》 经济科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洪烛选取中国的十座名城和十座小城,层层铺开,娓娓道来。《名城记忆》旨在为中国的名城画像,为读者铭刻那些值得人回味与存留的诸多名城记忆,继承城市的内在精神,为城市的发展指引美好的方向。作品并不单纯地沉湎于怀念过去的辉煌,而是呈现出这些城市各种交错的画面,来体现在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积累中所蕴藏的一种刻骨铭心的文化力量。在旧与新、过去与现在的对比碰撞中,引领读者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其深沉的笔调不仅浸染着这些古老名城历史的沧桑和沉重,而且渗透着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追求。
“新浪网
八家主办网站将准时于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首页或论坛首页推出“网上大讲堂”专题,欢迎各位市民、网民届时上网收看。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每一座城市的地基,都填充着一部被湮没的历史,而城市的每一块砖瓦,也都留有人类的指缝。……读着这样的文字,足以令人神往那些饱含沧桑与厚重的城市。而这些都出自洪烛先生新作《名城记忆》,该书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洪烛先生曾被《女友》杂志评为“全国十佳青年作家”;曾获徐志摩诗歌奖、老舍文学奖散文奖,
在高楼里拧开自来水的龙头,我闻见了工业社会的气息。自来水与电灯,是城市最初区别于乡村的地方。乡村古典的月亮只有一枚,城市的灯火却有无数盏,足以构成地面上的星空。我一直以外省青年的身份,隔着纸张、空气与歌声热爱北京。这毕竟是一座皇帝住过的城市。贵族式的宫殿平民化的胡同与四合院,共同掩盖住它的特殊性:在中国,这是城市中的城市,城市之上的城市。它令我联想到唐朝的长安,宋朝的开封与杭州,以及明朝的金陵等一系列古老的地名。哦,祖国版图的心脏,黄金时代的证明。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值得你我闲暇捧读的一本书。
洪烛新书《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连载
【编辑推荐】洪烛继2004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闲说中国美食》,2006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舌尖上的狂欢》之后,2012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新书《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可谓“中国美食三部曲”。我们通过本书可以看到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感动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
洪烛著《仓央嘉措心史》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东方出版社推荐语:《仓央嘉措心史》作者从仓央嘉措角度出发,写仓央嘉措作为一个精神领袖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之间的矛盾。文字优美,感情表达深入。此书深受藏区文化爱好者、旅游爱好者、对仓央嘉措感兴趣的读者喜爱。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