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读史杂记:
元朝的纸币流通
金哀宗曾说,蒙古之胜,乃“恃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纸币的发行,也是元朝向金朝和南宋学得的金融技术。
元朝在金融上学习了宋朝及金朝的纸币发行流通制度。但是,宋朝金朝的货币是多种货币并存,而元朝则规定只允许流通纸币。
元朝建立了完整的纯纸钞流通体制,彻底废除了传统的以铜钱(含铁钱)为主的价值尺度,开创了以白银为准备金的纸钞本位制度,实行纸钞不兑换的流通体制,这在货币史上是一种创新举措,在世界金融上也是一种创新举措。
元朝以行政命令强制发行纸币。为保证纸钞的流通使用,忽必烈时代制定了《至元宝钞通行条例》,其中详细规定了纸币的制作、发行、流通条例以及伪造的惩罚办法。
纸币最初发行,始于元太祖成吉思汗末期。为募集战争经费,博州(今山东聊城)的地方官何实首先在博州发行过一种临时性钞币“会子”。史载“丁亥(1227年)博值兵火后,物货不通,实以丝数印置会子,权行一方,民获贸迁之力”。博州会子以丝线数量作为币制的担保物发行。
元太宗八年(1236年),朝廷仿宋朝的交子印制交钞。“八年丙申春正月,诸王各治具来会宴。万安宫落成。诏印造交钞行之”。当时定发行总额不超过万锭。
元宪宗三年(1253年),元朝设交钞提举司,相当于中央银行,专事发币之职,“立交钞提举司,印钞以佐经用”。确定以白银作为纸币的担保物。此前各地自行发行的纸币名称多样,互不流通,皆数量不大,自此开始统筹之,这是元朝纸币发行的第一个时期。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七月,决定实行币制改革,将纸币发行权彻底集中于中央政府,建立全国统一的货币制度。
不久,于当年十月改为发行以银为本位的中统元宝交钞,又名“丝钞”,同时以丝绸、白银和黄金为币值交换担保。丝绸以两为单位计值,规定丝钞二两值银一两,15两值金一两。
交钞从十文到二贯文共计有十种面额,并规定中统元宝交钞兑换铜钱,一贯文等于交钞(丝钞)一两,二贯文等于白银一两。
中统元宝交钞于元中统元年(1260年)发行,一直行用至元末。这是元代纸币行用的第二个时期。
元世祖忽必烈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发行“中统元宝交钞”,
同年十月,发行“中统元宝宝钞”(银钞),共分十等:10文、20文、30文、50文、100文、200文、300文、500文、一贯、二贯。一贯等于丝钞一两。前发旧钞用中统钞平价收回。规定法定钞为唯一合法通货,悉禁金、银、铜钱及丝绸行用。
又以文绫织成“中统银货”,每十两值银一两,但此币未得通行。
至元十一年(1274年),由于军费开支、进攻南宋和在宋地推行钞法的需要,中统元宝交钞开始增加印量,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后基本上都发行在100万锭以上。
由于通行时间较长,加之官员执法腐败,出现了通货膨胀的情况。
至元十四年(1287年)《颁至元钞》诏书日:“钞法之行二十余载。官更奉法不虔,以至物重钞轻,公私俱弊。”《元史》也载:“然元宝、交钞行之既久,物重钞轻。
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加发小额纸钞,叫“厘钞”,分二文、三文、五文三种。次年,阿合马当国,滥发纸钞,物价大涨。
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行钞法于江南,以中统钞收兑南宋会子,禁用宋钱。
以后几年物价不断上涨,至元二十四年物价比至元十三年涨几十倍。
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忽必烈“召麦术丁、铁木儿、杨居宽等与集贤大学士阿鲁浑撒里及叶李、程文海、赵孟頫论钞法”。
本年三月,忽必烈决定实行第二次纸币制度改革,印制和发行至元通行宝钞。新币分十一等,与“中统钞”并行。面额有五文、十文、ニ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贯、二贯十一种。一贯当旧钞五贯,仍以金银为本,银一两合钞二贯,金一两合钞20贯。
忽必烈命尚书省制定银行及货币法——《行用至元钞法》(《至元宝钞行用条划》),颁行天下。其条划共十四款 ,规定至元钞一贯当中统钞五贯,新钞旧钞并行;至元钞二贯等于白银一两,二十贯等于黄金一两,禁止私自交易金银;并规定旧钞兑换、客旅买卖、民户包银、盐税、日常用品甚至公私钱债等,均可按折算比率,用至元钞或中统钞来进行支付;对于用旧钞(中统钞)支付的,禁止哄抬物价,对于伪造钞票者处死,告发者予以奖励。
至元三十一年八月将各路交钞库现银再次收归京师。
元武宗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改发“至大银钞”,自二厘至二两,分13等,每两合“至元钞”五贯,中统钞15贯,银一两,金一钱。后罢“中统钞”,限100天收回,恢复用钱。
后来元仁宗推翻此制,仍用“至元钞”和“中统钞”。
元末顺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发行“至正交钞”,一贯合“至元钞”二贯或铜钱一千文。初以“中统钞”加盖至正钞字样发行,无钞本,为首次法定的不兑现纸币。
综观元代纸钞凡四变。初为“中统钞”,有元一代始终通行,晚期才逐渐被“至正钞”取代。次为“至元钞”,已五倍于“中统钞”。再更以“至大钞”,又五倍于“至元钞”。“至大钞”旋废,由“至正钞”来对付残局。
元朝纸币流通时期,币值最稳定的是中统钞。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的则是元末顺帝时期发行的至正钞。
元武宗海山的至大二年(1309年),政府因“物重钞轻、不能无幣,乃循旧典”,实行第三次纸币制度改革,印制和发行“至大银钞”。
面额从二厘一直到二两,共计十三等。至大银钞与至元钞、金银比价为每两至大银钞兑换至元钞五贯,或白银一两,或赤金一钱。发行至大银钞的具体措施与发行至元钞大致相同,如不许私自买卖金银及各种赋税收至大银钞等,恢复铸造使用铜钱,限期收回中统钞。
之所以不同于以前的“宝钞”而称为“银钞”,是规定币值和白银挂钩之故。至大银钞在至大三年(1310年)发行了1450368锭,随后被废止。
元朝在忽必烈时代为全盛,国力强大,版图辽阔,横跨欧亚,交通发达,与各国海陆贸易往来频繁,纯纸钞流通制影响很大,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与元纸钞之间,建立了一定的汇兑比例关系。
【例如,元代的交趾(今越南)铜钱“民间以六十七钱折中统银(钞)壹两,官用止七十为率”。罗斛(泰国南部)用海贝作货币,“每一万准中统钞二十四两,甚便民”。乌多(今缅甸)等地区行用银钱,每个银钱准中统钞一十两”。(据元汪大渊《岛夷志略》)】
从成吉思汗立蒙古国到元朝灭亡(1206~1368年),元朝先后发行了几十种纸钞。
【据《蒙元纸币史料诠释)一文统计,元代纸币具体种类有:行用物、博州丝会子、太宗交钞、各道楮币、宪宗交钞、邢州槠币、燕京宝钞、关中楮币、京兆盐券、真定银钞、中统丝交钞、中统银货、中统元宝交钞、各路白帖子、大元通行宝钞、大元军饷宝钞、中统厘钞、中统元宝钞(畏兀儿版)、卢世荣绫券、中统元宝钞(泉府司版)、至元通行宝钞、大德新钞、大徳纸标、至大银钞、皇庆宝钞、延祐纸帖子、至元通行宝钞(上都版)、至正私立纸币、至元通行宝钞、陕西行台御史券、大元军营宝钞、至正印造中统元宝交钞物、陕西印造中编元宝交钞等繁多名目。元代在短短的近百年中,发行如此多种的纸钞,在中国货币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元政府连年滥发纸钞,不断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其严重程度,不亚于金和南宋。
有金融学者究其原因,以为问题主要有四:
第一,元朝以马上得天下,连年征战不息,政治经济和社会都长期不得安定,征服地区辽阔,情况复杂,顾此失彼。四大汗国没有发挥拱卫作用,反而不断增加麻烦。元朝王位之争和权力倾轧从未停过,无暇顾及安民治国之道。
第二,朝廷政策多变,钞法频繁改换,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致使纸币失去信用。
第三,各地钞库用作钞本的白银调到京都,使民众对纸钞不信任。又如倒钞,收兑昏钞,有法不行,官吏从中上下其手,鱼肉良民。
第四,元朝政府长期实行赤字财政,入不敷出。政府支出专靠发钞弥补,多次导致物价狂涨,钞法大乱,民怨沸腾。
如忽必烈朝的至元年间,财政收入仅勉强抵财政支出的一半。后期支出竟为收入的400多倍,即财政支出的99%以上要靠发钞供应。
有元一代,元朝财政始终是捉襟见肘,困难至极。如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十一月,当年用钞和土木营缮、军需、赏赐四项开支已超过3000多万锭,国库中只11万锭,差不多为支出的1/300,如此庞大赤字,只好发钞。此时发行至大银钞145万锭,合中统钞3600多万锭,平均每人77765文,比中统时增1253倍。
顺帝时期更为大肆滥发,成倍猛增纸钞流通量,引起物价上涨。初时是成倍上涨,中期成十倍飞涨,晚期成百上千倍狂涨,公私各钞,俱成废纸。在此大乱情况下,出现私钞及代用货币。店铺酒家自制竹木牌和纸帖,在市面当货币行用。官府还准某些官吏私自发行纸钞。坏钞大量出现,有观音钞、画钞、折腰钞、波钞等等名目。
如此情况,人民困苦不堪,有首民谣说:“开河变钞祸根源……官制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作官,官作贼,混愚贤,哀哉可怜!”(见《明实录》卷二三四)
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通货膨胀恶化至极,钞法全面崩溃,官家仍在滥发。物价如脱缰之马,米价比中统时上涨六七万倍。民间交易恢复用金属钱,甚至回到实物交换状态。
通货膨胀是元朝速亡的主要金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