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人骂我,我也骂人

$
0
0

【老何文史杂记】


何新:齐白石画 ——“人骂我,我也骂人”

 

齐白石是木匠出身,小名阿芝,因而被人称为“芝木匠”。这位“芝木匠”现在已成为最著名的中国画大师,没有之一。也就是说,中国会有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画巨匠 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但是没有人会不知道齐白石 。

齐白石老人长寿,活了97岁。其后半生的四十年都是生活在北京 。​

 1917年,由于家乡的兵匪之乱,57岁的 老人齐白石二进京门,并于1919年在北京 赁屋置家正式定居。其后听从陈师曾的劝告,历经十年变法,终于创立了“红花墨叶”的大写意花鸟画风。

此后陈师曾将其作品带到日本展览,无意之间卖出善价,其声名一时大震,在北京画坛崭露头角。但因其木匠出身,属于非科班出身的民间艺人,遭到一些京派自命正统画家的冷眼与攻击。

例如,当时的知名文人周肇祥指斥齐白石“不守古法”,属“野狐参禅”。民初高官(司法部代部长)、文人余绍宋也在日记中写道:“齐某尤为荒谬,令人作呕。”

【案:周肇祥(1880年—1954年),北洋政府高官 ,文人,书画家。字嵩灵,号养庵,又号无畏,别号退翁,室名宝觚楼。浙江绍兴人,清末举人,民初北洋政府部长级官员,曾任北平古物陈列所第四任所长。(相当于今之故宫博物院院长。)

余绍宋(1882一1949),北洋政府高官,文人,书画家。 字越园,浙江龙游日本法政大学毕业。清朝宣统二年(1910)回国,以法律科举人授外务部主事。民国初年先后任众议院秘书、司法部参事,次长、代理总长、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修订法律馆顾部、北京美术学校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法政大学教授、司法储材馆教务长等职。】​

民国二十五年(1926)的京报《新新新闻》刊文言:“出身木匠竟成名画家?一只蜜蜂价十元!”——当时的银洋十元,购买力几乎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 一万块 。

这些文人及同行的嘲骂自然会传到齐白石耳中。 齐白石深知京门画界对他多有恶评,故而在《画山水题句》中自嘲道:

“山外楼台云外峰,匠家千古此雷同。

卅年删去雷同法,赢得同侪骂此翁。”

此诗的意思是 ——多年以来画家如工匠技法陈陈相因,面貌雷同​。老子我 三十年来抛弃这种因袭,特立独行,结果招来了同行的骂声一片,但是 老子不在乎也!

1925年 ​,老人幽默地特地画了一幅人物写意漫画。题词曰:(有)人骂我 ,我也骂人!这个题材以后他又重复画过多次,可见十分 喜爱。


齐白石《人骂我,我也骂人》 北京画院藏


其中一幅画现在收藏北京画院。画中,齐白石绘一老者冷眼侧目,唯以右手伸出,两指直指所骂之人。

此幅颇具有幽默色彩的作品体现出老头无所畏惧的老顽童性格。但是让人好奇的是,其中所讽骂的对象有没有具体 人和事情?到底指谁?

老人之所以要“骂人” ,前因是 “人骂我”。虽然当时 有不少主流文人都骂过齐白石,但是根据齐白石晚年的《自述》与题跋,可以知道这幅画的起因主要针对当年 主导京派画坛 的两位名流精英,也是知名书画家,一位是王梦白,另一位是姚华。

【关于王梦白】

王梦白(1888-1934年),浙江人。年轻时在上海钱庄当学徒,曾经师从海派大师任颐、吴昌硕。1919年到北京任司法部录事。1919~1924年间,任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主任、教授。(他有一得意弟子为近世花鸟画大师王雪涛,后来也转投在齐白石门下)。1930年代后穷困潦倒而死。

​王梦白一贯恃傲,对木匠出身的齐白石极为不屑。平生每以阮籍自比,对喜欢之人青眼有加,而对 不入眼者则 必恶语中伤。自题斋名曰“骂庐”,可见 其无聊。据云民初北京文坛的“骂人”功力,王梦白可谓第一人。(见《白石老人自述》)

据石谷风先生回忆:王梦白、齐白石当年同于北平艺专任教,两人常在什刹海隔岸相对作画,王梦白往往一边绘画一边对齐白石施以谩骂,还常常以模仿其湘潭口音以为取乐。

所以 齐白石作为回应 ,画了这幅  “人骂我,我也骂人。”

齐、王二人常年作画,且都为教师的身份,虽然彼此恶语相向,但总不好像梁启超与章太炎年轻时候在上海相斗,互煽大嘴巴。

命运戏人,谁也想不到一向鄙视齐白石的 王梦白,会让一直被动的齐白石逮到了一个茬口,狠狠煽了一个精神的“大嘴巴”,遂成为一段艺坛之佳话也。

此事起源,是王梦白画了一张得意之作——藏脸背身,卖弄腰姿势的美女图:

王梦白画上题诗曰:

“美人颜色近如何,背面含情羞态多,

莫是檀郎太薄幸,桃花红雨几消磨。”

此画当时为关蔚山先生购藏。关蔚山(1897—1960?)是一位收藏家,出身满清遗族,是齐白石老人的大粉丝。解放后晚年的他曾经将其平生收藏的齐白石书画及日记等七十多件捐赠给北京 画院(1959)。

​但关某年轻时也是 一位好事者 。他明明知道齐白石与王梦白不睦,宿有积怨,却偏偏把这幅画拿给齐白石去看 ,不仅是看,而且看热闹不嫌事大,他还出资,要求齐白石为其临摹一幅。

于是齐白石就下笔也画了一幅藏脸的美人图:


​并且齐白石 也 在 画室上题诗 一首:

“年年春至愿春留,春去无声只合愁。

夫婿封侯倘无分,闺中少妇岂忘羞。”

齐白石意犹未尽 ,还在画上加跋语道:

“此幅乃友人索予临王梦白,予略所更动,知者得见王与予二幅,自知谁是谁非!”

——知者得见此二幅,自知谁是谁非——也就是究竟谁的画好!

短短几句话,可看出齐白石当年与王梦白叫板的的劲头。

王梦白与齐白石《背面仕女图》对比 局部

如今此两画均仍收藏在北京画院。究竟哪幅画画得好,观众自可见仁见智。

但是若论这两幅画的价钱,却已经有天壤之别。2017年齐白石一幅类似的妇人抱子图拍卖成交价超过1000万人民币:


2017此画拍卖成交价约1100万人民币 

而王梦白的画​,最高拍卖成交价都不高 于十几万人民币,根本无法望齐白石 之项背也。

若以画上题 诗为论 ,王梦白画中题诗暗藏色情 ,属于文雅 淫荡之词,知者会一笑,格调也在白石老人之下也。

​【关于姚华】

​当时的北京画坛中还有一位科班画师,极其看不起齐白石,讥讽木匠的画充满俗气,——“画格不高”。这些话当然也都传到老齐的耳朵中。

《白石老人自述》中 ,曾谈到自己在北京先后 结识了陈师曾、陈半丁、王梦白、姚华等京派画坛名家。他说:

“新交之中,有一个自命科榜的名士,能诗能画,以为我是木匠出身,生来就比他低一等。表面上虽与我周旋,眉目之间,终不免流露出倨傲的样子。他不仅看不起我的出身,尤其看不起我的作品,背地里骂我粗野,诗也不通,简直是一无可取,一钱不值……”。

虽然老齐未点出此人姓名,但大家无不 知道此人 就是姚华。

姚华何许人也?

“姚华(1876-1930),字一鄂,号重光,一号茫父,别号莲花庵主。贵州贵阳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三十年(1904年)进士,官授工部虞衡司主事。戊戌变法

时东渡日本,就读于法政大学。归国后改任邮传部船政司主事兼邮政司科长。入民国后,任省参议院议员,后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此人是前清举人、进士,又是官僚,而且 能诗能画,以姚茫父知名北京画坛。自然看不起 木匠出身的齐白石。​

1922 年,京剧大师 梅兰芳求画,齐白石为其画了一幅《牵牛花》。齐白石的牵牛花也是 他的一种独创画法,用西洋红配胭脂设色 ,朵朵花画得都非常醒目 、硕大,因此受到姚华的嘲笑,他说 ——天下哪有这么大的牵牛花? 

牵牛花是白石 老人深爱的题材,晚年不知道到底画 了多少幅。有意思的是,齐白石 老人在一幅牵牛花 画上作的题记如下,云:

“京华伶界梅兰芳尝种牵牛花万种,其花大者过于碗,曾求余写真藏之。姚华见之以为怪,诽之。兰芳出活本与观,花大过于画本,姚华大惭,以为少见所怪也。白石。”

这其实是齐白石反嘲姚华的一段文字。白石老人说,姚华不相信牵牛花能有这么大。而梅兰芳带来了他家种的牵牛花,真花儿比画上的花还要大。于是姚华羞愧,承认少见多怪,无地自容。

后来二人多次在画的题跋与友人的书信之中互相讽嘲对方。

1943年,京华美术专门学校校长邱石冥举办画展,邀请齐白石作画。老齐自日军占领北平后便闭门拒客、谢绝应酬。此次 却破例地为邱的画展题了一段长词,其文曰:

“画家不要能诵古人姓名多为学识,不要善道今人短处多为己长。虽不得人欢誉,亦可得人诽骂,自不凡庸。”

中心意思是——艺术家要敢于特立独行,不要炫耀虚幻之学,哪怕得到的是别人诽谤辱骂也不怕——因为他不入凡俗!

虽然欲说还休,但此话明显有所指。原来邱石冥乃是姚华同乡,又同是齐白石与姚华的徒弟,所以齐白石故意出言不逊,以此讽骂姚华,也可谓是用心良苦。

现在 ,恐怕世上已经没有几个人知道谁是姚华 、姚茫父了。他的书画最多拍卖价不过十万左右 。

而曾经被他嘲笑认为 凡俗的不堪入目 ​的齐白石牵牛花真迹,在 拍卖会上叫价却 动辄数十万,数百万:


2005年齐白石牵牛花拍卖成交价470万 

正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木匠齐白石 以伟大艺术家名照千古,而同时代那一班酸臭小文人,如今却不知道谁还记得他们,高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也 。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