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何新: 郭店簡本《老子》简体复原本

$
0
0
 何新: 郭店簡本《老子》简体复原本

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竹简,共804枚,为竹质墨迹。其中有字简730枚,共计13000多个楚国文字,其中包括三种内文有异而相对独立的《老子》(甲本、乙本、丙本)写本,即《郭店老子》文本。郭店楚墓出土的三种战国写本《老子》,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老子》文本。
甲本存简39枚,简长32.3厘米,共计1086字。其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19章,66章,46章,30章,15章,64章下段,37章,63章前段、后段,2章,32章,25章,5章,16章上段,64章上段,56章,57章,55章,44章,40章,9章。
乙本存简18枚,简长30.6厘米,390字,其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59章,48章上段,20章上段,13章,41章,52章中段,45章,54章。
甲、乙本在内容上,相对独立,各自成篇。
丙本存简28枚,简长26.5厘米,575字。其中有10枚的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17章,18章,35章,31章的中段和下段,另有4枚同见于郭店《老子甲》第10章上段和今本《老子》64章下段。此14枚所记载的文字,《郭店楚墓竹简》编者谓之《老子丙》。
另有其余14枚所记载的文字,不见于今本《老子》和郭店《老子甲》,《郭店楚墓竹简》题名谓之《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是华夏哲学古代本体论最早的论文之一。西方小亚细亚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Thalês,Thales,估猜约为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年代与郭店《老子》的写者时代(约前400年)约略接近。泰勒斯也认为水是本体,是万物始源,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郭店《老子》三种写本大部分内容文字均见于今本《老子》。我认为这应当是《老子》经文的原始面貌,即多位不同作者、不同时代所编撰的古人政治及哲学语录的汇集。

我在所著的《老子新考》中曾经讨论所谓“老子”是一个作者群体,老氏并不是一个人。老子书的原型,最早或可追溯到商朝的贤人仲虺(注:古华夏的雷神名钟傀,即龙神虺蜴。仲虺,用其名也。),及其所作的《仲虺之诰》。故老书最初的写本非一,原始面貌应即如郭店的甲、乙、丙三种或更多种传写本。
战国后期,各国流传的不同的原始写本,或被周史官老聃及楚人老莱子、慎到等学者汇编为类似《德/道》上下经的那种合编文本,即如传于汉初的马王堆帛书写本。
而在秦汉之际,托名老子的经文又被河上公一类隐士学者改编为汉魏以后流传至今的通行本《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秦汉之际著名隐者。真名佚,年代不详,仅传隐号“河上丈(老)人”。或曰与张良师傅黄石公为一人。后世称其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是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今本《老子》(“河上公章句”)的传授者,汉代黄老之道的祖师之一。其可信传略仅见于《史记·乐毅列传》后太史公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巨公,乐巨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参)师”。
因之,郭店本《老子》三本,乃是目前所见《老子》书的最原始的写本。

郭店簡本《老子》简体复原本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甲本1组】 
    有状混成,先天地生。 

    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勥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甲本2组】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抱朴,少私寡欲。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 

    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 

    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甲本3组 】

    至虚,恒业。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 

    天道圆圆,各复其根。 

    甲本4组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剪也。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虆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 

    人多智,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彰,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甲本5组】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螝蠆虫蛇弗蠚,攫鸟猛兽弗扣。 

    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 

    终日呼而不嚘,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和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持而盈之,{不}不若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而)骄。自遗咎也。

    【乙本1组】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复,是以早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也,无为而无不为。 

    绝学无憂。唯与诃,相去几何? 

    美与丑,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宠为下也。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乃可以讬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寄天下矣。 

    【乙本2组 】

    上士闻道,勤而行于其中。 

    中士闻道,若闻若无。 

    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若昧,夷道若纇,进道若退。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健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乙本3组 】

    闭其门,塞其兑,终身不勤。 

    启其兑,实其事,终身不复。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大巧若拙,大赢若诎,大直若屈。 

    躁胜凔,静胜热,清清为天下定。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辍。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 

    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丙本1组】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安有不信。 

    犹乎其贵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

    【丙本2组 】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不可既也。 

    【丙本3组 】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弗美也,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不可以得志于天下。 

    故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 

    故杀人众则以哀悲蒞之;战胜,则以丧礼居之。 

    【丙本4组】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圣人无为,故无败也;无执,古无远。 

    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人之败也,恒于其且成也败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众之所过。 

    是以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 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厘,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也。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 而谓之天。道也其字也,青昏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低以弱。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郭店《老子》全文完]



郭店簡本《老子》出版者释文

    一、《老子》甲本

    上

    1.1.   有狀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2.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歟?虛而屈,動而愈出。

    2.1.至虛,恒也。守中,篤也。萬物並作,居以須復也。天道云云,各復其根。

    3.1.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虺蠆蟲蛇弗蟄,攫鳥猛獸弗扣,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脧怒,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

    3.2.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3.3.反也者,道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3.4.持而盈之,不若已。揣而群之,不可長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貴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下

    4.1.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詐,民復孝慈。三言以為使不足,或令之有乎屬:視素抱樸,少私寡欲。

    4.2.江海所以為百谷王,以其能為百谷下,是以能為百谷王。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厭。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罪莫厚乎貪欲,咎莫險乎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為足,此恒足矣。

    4.3.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其事好長。

    4.4.古之善為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為之容:豫乎【其】如冬涉川,猶乎其如畏四鄰,嚴乎其如客,渙乎其如釋,混乎其如樸,沌乎其如濁。孰能濁以靜者,將徐清。孰能安以動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4.5.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無敗事矣。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道恒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將鎮之以無名之樸。夫亦將知足,知【足】以靜,萬物將自定。

    4.6.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4.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4.8.道恒無名,樸雖細,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4.9.天地相合也,以逾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

    5.1.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泮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於其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作【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2.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閉其兌,塞其門,和其光,同其塵,銼其銳,解其紛,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5.3.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二、《老子》乙本

    1.1治人事天莫若嗇。天唯嗇,是以早服,是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之法】,長生久視之道也。

    1.2【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也。無為而無不為。

    1.3.   絕學無憂。唯與阿,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1.4.   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驚】?寵為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有何【患?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去天下矣。

    2.1.上士聞道,僅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為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夷道【如類,進】道若退。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愉,大方無隅,大器慢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善始且善成。】

    3.1.閉其門,塞其兌,終身不侮。啟其兌,塞其事,終身不來。

    3.2.大盛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窮。大巧若拙,大盛若詘,大直若屈。

    3.3.燥勝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正。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其祭祀不輟。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以此。】

    三、《老子》丙本

    1.1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猶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故大道廢,焉有仁義。六親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亂,焉有貞臣。

    2.1.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故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不可既也。

    3.1.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弗美也。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故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故殺【人眾】則以哀悲蒞之,戰勝則以喪禮居之。

    4.1.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聖人無為,故無敗也;無執,故【無失也】。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敗也,恒於其且成也敗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之所過。是以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 1.1 
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1.2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 1.3 
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 1.4
 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 1.5
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凔热. 1.6
凔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 1.7 
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1.8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 2.1
湿燥者,凔热之所生也. 2.2
 凔热者,四时之所生也. 2.3
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 2.4
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 2.5
 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 2.6
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2.7
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时, 3.1
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 3.2
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 3.3
此天之所不能杀, 3.4
地之所不能埋, 3.5
阴阳之所不能成. 3.6
君子知此之谓..... (缺简) 3.7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强,责於... 4.1
下,土也,而谓之地. 4.2 
上,气也,而谓之天. 4.3
道以其字也. 清昏其名. 4.4
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 4.5 
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 4.6 
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 4.7 
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强. 4.8 
 地不足於东南,其上...... 4.9
不足於上者,有余於下. 4.10
不足於下者,有余於上. 4.11

    
《郭店楚簡老子校釋》
作者:涂宗流
引自“荆门郭店楚简文献中心”http://www.jmlib.net/zj/news.asp?id=476

    郭店楚簡《老子》凡三篇,不僅竹簡形制各不相同,其內容也各自獨立成篇,是今本《老子》出現之前的三篇道家哲學著作。《老子甲》論述以道佐人主治國:上篇論述佐人主治國之策;下篇論述佐人主者之德。 

    《老子乙》以爲道、守道爲中心“言道家之用”:第一部分論述爲道者要自損、自重;第二部分論述守道治國必須堅持“清靜”的原則。 

    《太一丙》論述“道”和“爲道”:第一部分對《老子甲》所提出的“道”進行解說;第二部分論述“爲道”,指出爲道者應順乎民意而貴言,應“輔萬物之自然”。 

    老子甲 

    《老子甲》存簡39枚(文中下標的數字爲《郭店楚墓竹簡》圖版序號),約1086字。論述以道佐人主治國。可分爲33章,歸併爲上、下篇。上篇(1-19章)論述佐人主治國之策;下篇(20-23章)論述佐人主者之德。 

    第1至5章(1-2簡),提出活其本性以大其真、輕其私心以減少欲望的治國方略。第6章(2-5簡)言能爲百谷下,是以能爲百谷王。第7章(5-6簡)言知足之爲足,此恆足矣。第8章(6-8簡)言果而不強,其事好。第9章(8-10簡)言長古之善爲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第10章(10-14簡)言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爲。第11章(14-15簡)言聖人猶難之故終亡難。第12章(15-18簡)言聖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第13章(18-19簡)言侯王能守道保朴,萬物將自賓。第14章(19-20簡)言卑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第15章(21-23章)言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第16章(23簡)言天地之間虛而不屈。第17章(24簡)言至虛,恆也;守中,篤也。第18章(25-29簡)言爲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第19章(29-32簡)言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第20章(33-35簡)言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第21章(35-37簡)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怠。第22章(37簡)言弱也者,道之用也。第23章(37-39簡)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 

    【校】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乙本(以下簡稱帛書甲本、帛書乙本,合稱帛書本)分別作“絕聖棄知,民利百倍”、“絕聖棄知,而民利百倍”。王弼《老子注》(以下簡稱王弼本)第十九章作“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魏源《老子本義》(以下簡稱魏源本。相對於郭店楚簡《老子》,帛書本、王弼本、魏源本合稱今本《老子》或傳世本《老子》,簡稱今本或傳世本)第十六章作“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魏源本“絕聖棄智”二句在“絕仁棄義”二句之下,其他各本均在“絕仁棄義”二句之上。郭店楚簡本篇此二句自成一章,後有分章符號。“絕聖棄智”之“聖智”,王弼注:“聖智,纔之善也。”魏源本義:“聖智,智慧也。”所謂“絕聖棄智”,即“絕棄王者聖智。” 

    【釋】“智”與“辯”爲互文。“智”,機謀。《韓非子?揚權》:“聖人之道,去智與巧,智巧不去難以爲常。”《文子?上禮》:“各欲行其智偽,以容於世,而失大宗之本。”“辯”,巧言,善言辭。《書?太甲》:“群罔以辯言亂舊政;臣罔以寵利居成功。”孔傳:“利口覆國家,故特慎焉。”王弼本《老子》八十一章:“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河上公注:“辯,謂巧言也。”“絕智棄辯”是對王者(統治者)說的,作爲本篇的首章,老子尖銳地指出統治者要想治理好國家,首先必須絕棄機謀和巧言,使民利其利。只有這樣,國家纔能富強。句意爲:絕棄機謀和巧言,老百姓就能利其利。 

    絕巧棄利,盜賊亡有。 

    【校】帛書本,王弼本,魏源本均爲“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在“絕仁棄義”二句之後。“絕巧棄利”之“巧利”,王弼注:“巧利,用之善也。”魏源本義:“巧利,大偽也。” 

    【釋】“巧”與“利”爲互文。“巧”,詭詐。《集韻?效韻》:“巧,偽也。”《管子?立政》:“諂諛飾過之說勝,則巧佞者用。”《呂氏春秋?論人》:“適耳目,節嗜欲,釋智謀,去巧故。”“利”,貪婪。《廣雅?釋詁二》:“利,貪也。”《禮記?表記》:“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慚,賊而蔽。”盜賊是社會的公害,有盜賊則民不安。要使盜賊無有,王者(統治者)必須絕棄貪婪和詭詐。在上者的貪婪和詭詐是產生盜賊的根本原因。句意爲:絕棄貪婪和詭詐,盜賊就不會產生。 

    絕[忄爲]棄慮,民復季子。  

    【校】帛書甲本作“絕仁棄義,民復畜茲”,帛書乙本作“絕仁棄義,而民復孝慈”,王弼本、魏源本作“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以上各本此二句均在“絕巧棄利”二句之前。“絕仁棄義”之“仁義”,王弼注:“仁義,人之善也。”魏源本義:“絕棄帝者仁義,以返於皇之大道,則民復其初,父慈子孝,如淳古時矣。” 

    【釋】“[忄爲] ”與“慮”爲互文。“[忄爲] ”,音guì,“有以爲”的一種心態。“有以爲”而爲的“有爲”與“無爲”相對。所謂“絕[忄爲] ”,即是絕棄“用己而背自然”之所爲,亦是絕棄自以爲是的“有爲”而達到“無爲”的境界。“慮”,懮慮,擔心。《增韻?御韻》:“慮,懮也。”“棄慮”,意爲絕棄私心懮慮,順其自然。所謂“棄慮”,就是要“澹然無慮”,而成爲能體道的大丈夫。“季子”,稚子。《玉篇?子部》:“季,稚也。”“民復季子”與“復歸於嬰兒”意義相近。句意爲:絕棄自以爲是的“有爲”和私心懮慮,使老百姓如稚子般歸於自然。   

    三言以01爲辨,不足,或命之,或呼屬。

    【校】帛書本作“此三言也,以爲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王弼本、魏源本作“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令有所屬”。王弼注:“(聖智、仁義、巧利)直雲絕,文甚不足,不令之有所屬,無以見其指,故曰此三者以爲文而未足,故令之有所屬。”魏源本義:“此三者指仁義聖智巧利三事也。屬,與莊子屬其性乎仁義之屬同,猶雲附著也” 

    【釋】“三言”,指前述“絕棄”三論。“辨”,確定。《禮記?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後使之。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鄭玄注:“辨,謂考問得其定也。”“命”,音màn,通“慢”。輕慢。《禮記?大學》:“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鄭玄注:“命讀爲慢,聲之誤也。舉賢而不能使君以先己,是輕慢於舉人也。”“屬”,跟隨。《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呼屬”,猶言隨聲附和。句意爲:前述“絕棄”三論,是治國必須重視的,然而以之爲治國的確定性依據是不充分的。因爲機謀(智)、巧言(辯)、詭詐(巧)、貪婪(利)、用己而背自然(忄爲 )、私心懮慮(慮)是現實的客觀存在,有人輕慢之,也有人隨聲附和,要“絕棄”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視素保朴,少私寡欲。 

    【校】帛書本、王弼本、魏源本均作“見素抱樸 ,少私寡欲”,帛書甲本“朴,少私寡欲”五字殘去,據帛書乙本補。任繼愈新譯:“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外表單純,內心樸素;減少私心,降低欲望。” 

    【釋】“視”,活。“素”,本性。《廣雅 ?釋詁三》:“素,本也。”“保”,通“褒”,大也。 “朴”,物的本真之性。《王篇?木部》:“朴,真也。”“少”,輕視。《正字通?小部》:“少,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 “寡”,減少。《淮南子?原道訓》:“約其所守,寡其所求,去其誘慕,除其嗜欲。”句意爲:活其本性以大其真,輕其私心以減少欲望,是根本性的治國方略。 

    江海所以爲百谷王,以其02能爲百谷下,是以能爲百谷王。①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03言下之。②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③天下樂進而弗詀。④04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⑤ 

    【校】①帛書本、王弼本、魏源本均爲“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爲百谷王。”②帛書乙本作“是以聖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後之。”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③帛書甲本作“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帛書乙本作“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處前而民不害。”④帛書甲本作“天下樂推而弗厭也。”帛書乙本作“天下皆推而弗厭也。”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⑤帛書乙本作“不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爭。”帛書甲本殘缺,前四字爲“非以其無”。王弼本、魏源本作“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釋】此章言能爲百谷下,是以能爲百谷王。 

    “江海所以爲百谷王,以其能爲百谷下,是以能爲百谷王”,“谷”,兩山之間的水流。亦泛指水流。“百谷”,指眾谷之水。《文選?宋玉〈高唐賦〉》:“遇天雨之新霽兮,觀百谷之俱集。”李善注:“百谷者,眾谷雜水至山之下。”“百谷王”,百谷之水所歸者也,江海對百谷之稱。句意爲:江海爲什麼能爲百谷王?因它能處在百谷之下,所以能爲百谷王。 

    “以其能爲百谷下,是以能爲百谷王。”這是對“江海爲什麼能爲百谷王”的回答,是不需要再證明的經驗性依據。 

    “聖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後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聖人”,賢明的統治者。 “前”,引導。《周易? 系辭上》:“是興神物,以前民用。”“上”,上位。“在民上”,意爲統治人民。“下”,謙恭。句意爲:賢明的統治者,雖處於統治老百姓的地位,但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公僕而居於百姓之後;雖高高在老百姓之上,但應言辭謙恭而禮遇百姓。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詀”,“厚”,重,多。 “害”,妨礙。“進”,進步。“詀”,音diān ,巧言。《類篇?言部》:“詀,巧言。”句意爲:賢明的統治者雖高高在老百姓之上,老百姓並不感到重壓;雖處於統治老百姓的地位,老百姓並不認爲有妨礙。天下人以去惡就善爲樂而反對巧言惑眾。 

    “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爭”,競爭。“不爭”,河上公注:“不爭功名,返自然也。”句意爲:因爲統治者不爭能不爭功,所以天下沒有誰能與之爭競。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05禍莫大乎不知足。①知足之爲足,此恆足矣。② 

    【校】 ①帛書甲本爲“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王弼本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魏源本爲“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②王弼本、魏源本均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帛書甲本只有“恆足矣”三字,其餘缺佚。帛書乙本只有“足矣”二字,其餘缺佚。王弼本、魏源本此章前有“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四句。帛書甲本缺佚“天下”、“道,卻走馬”六字。帛書乙本亦有缺佚,後兩句爲“無道,戎馬生於郊”。帛書本、王弼本、魏源本由於有前四句,任繼愈《老子新譯》說:“老子反對一切戰爭,認爲只要不打仗就比打仗好。他認爲戰爭是由於人們不知足、貪心重引起的,只要知足,滿足於現狀,不貪求什麼,就不會發生戰爭。” 

    【釋】此章言知足之爲足,此恆足矣。 

    “罪莫厚乎甚欲”,“罪”,禍殃。罪,簡文從辛從自,與“罪” 通。“厚”,大,重。《戰國策?秦策一》:“大王又並軍而致與戰,非能厚勝之也。”《國語?周語下》:“若匱,王用將有所乏,乏則將厚取於民。”“甚”,表示程度深。“欲”,欲望。《說文》:“欲,貪欲也。”“甚欲”,過分的欲望。句意爲:禍殃沒有比過分的欲望更厚重的。 

    “咎莫憯乎欲得”,“咎”,災禍。《說文》:“咎,災也。”“憯”,慘痛。《說文》:“憯,痛也。”“得”,貪得。“欲得”,猶無止境地貪求其所愛。句意爲:災禍沒有比無止境地貪求其所愛更慘痛的。 

    “禍莫大乎不知足”,“禍”,禍害。《說文》:“禍,害也。”《禮記?表記》:“君子慎以闢禍。”“不知足”,謂不自知滿足,過分地企求。句意爲:禍害沒有比不知滿足更大的。 

    “知足之爲足,此恆足矣”,“知足”,謂自知滿足,不作過分的企求。“恆”,長久。句意爲:自知滿足的所謂“足”,這是永遠的滿足。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強06於天下。①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② 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③其07事好。④ 

    【校】①帛書本作“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天下”(“於天下” 三字,甲本缺佚)。王弼本、魏源本作“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②帛書本作“善者果而已,毋以強取焉。”王弼本作“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魏源本作“善者果而己,不敢以取強。”③帛書本作“果而毋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王弼本作“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魏源本作“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謂果而勿強。”④帛書本作“其事好還”,後有“師之所居,楚棘生之”(帛書乙本“居”爲“處”字,“楚”爲“荊”字)。王弼本、魏源本作“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緊接在“不以兵強天下”之後。郭店楚簡本篇,與今本不同,只有“其事好”三字,被放在“是謂果而不強”之後,作爲本章的結尾。今本的結尾爲“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帛書本作“物壯而老”。) 

    【釋】此章言果而不強,其事好。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強於天下”,“道”,道家的政治主張或思想體系。“人主”,人君,國君。“欲”,要。句意爲:用道家之“道”輔助國君的人,不要靠武力在天下逞強。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善”,正確,高明。“果”,猶達到目的,取得成功。“以”,憑藉,仗恃。句意爲:最高明的人是取得成功(達到目的)就算了,不仗恃自己的實力而逞強。 

    “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其事好”,“伐”誇耀,自誇。“驕”,傲慢。“矜”,自負。“其”,音jī,同“基”,謀慮。“事”,治理。“好”,音hǎo ,美,善。句意爲:取得成功而不自誇其能;取得成功不以傲慢態度待人;取得成功不驕矜自負瞧不起別人。這就是所謂“果而不強”。只有取得成功後而不逞強的人,纔能佐人主謀爲把國家治理得盡善盡美。 

    長古之善爲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① 是以爲之容。② 豫乎[其]若冬涉川。猶乎其08若畏四鄰。嚴乎其若客。渙乎其若釋。屯乎其若朴。坉乎其若濁。③ 孰能濁以靜09者,將徐清。孰能安以重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校】①帛書本作“古之善爲道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王弼本、魏源本作“古之善爲士者,微妙元通,深不可識”。② 帛書本作“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後緊跟一“曰”字。王弼本、魏源本作“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③ 簡文“豫乎其若冬涉川”,無“其”字,據上下文補出。帛書本作“與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凌釋,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濁,莊呵其若浴。”王弼本作“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魏源本作“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兮其若朴 ,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釋】此章言長古之善爲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 

    “長古之善爲士者,必微妙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爲之容”,“長”,時間久遠。 “長古”,猶上古。“士”,佐人主之得道者。“微”,幽微。“妙”,精細。“玄”,神妙。“達”,通達。“是以”,以是,因此。“爲”,行爲。“容”,從容。“之”,助詞,用於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爲之容”,行爲從容。句意爲:上古善於佐人主的得道之士,必定幽微、精細、神妙、通達而深不可識,因此行爲從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嚴乎其若客”,“豫”,預備,先事準備。“猶”,躊躇疑懼貌。“嚴”,通儼,恭敬嚴肅。句意爲:(長古之善爲士者)其所欲行,像冬天涉水過河一樣,先事準備而後行。其所不行,像提防鄰國圍攻一樣,躊躇疑懼而不輕舉妄動。待人處事,像外出作客一樣,恭敬嚴肅而不放肆。 

    “渙乎其若釋。屯乎其若樸。坉乎其若濁。孰能濁以靜者,將徐清。孰能安以重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渙”,流散,離散。“釋”,消溶,指冰雪消溶。“屯”,音zhūn ,厚。“朴”,《說文》:“朴,木素也。”段玉裁注:“以木爲質,未雕飾,如瓦器之坯然。” “坉”,音dùn 。《廣韻?混韻》:“坉”同“沌”,渾沌。“濁”,水之不清也。“靜”,平靜,靜止。“清”,潔淨。“安”,安靜。“重”,重複。“將”,音jiāng。扶助。“尚”,崇尚。“盈”,滿,圓滿。句意爲:(長古善爲士者之爲道)像冰雪將融,流散疏脫與道融爲一體。反本完真,像未雕鑿的素材,存天性之全,敦厚樸實而不雕於人偽。能包容一切,像江河之濁,本性高潔而能和光同塵渾沌與物。怎麼使濁由動而靜,助其徐徐而清?又怎麼使靜復之以動,助其徐徐而生?保此道者惟不願貴尚盈滿。 

    爲之者敗之,執之者遠10之。① 是以聖人亡爲故亡敗,亡執故亡失。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亡敗事矣。② 聖人欲11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12能爲。③ 道恆亡爲也,④ 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將鎮之以亡名之朴。⑤夫13亦將知足,知以靜,萬物將自定。⑥ 

    【校】①帛書甲本缺佚,帛書乙本作“爲之者敗之,執者失之。”王弼本、魏源本作“爲者敗之,執者失之。”②帛書甲本作“民之從事也,恆於其成事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無敗事矣” 四字缺佚。)帛書乙種本作“民之從事也,恆於其成而敗之。故曰:“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王弼本、魏源本作“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③帛書乙本作“是以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爲。”王弼本作“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魏源本“以輔萬物之自然”爲“以恃萬物之自然。”“復眾人之所過”,簡文“所”字下衍一重文符號。④帛書本作“道恆無爲”,王弼本、魏源本作“道常無爲而無不爲”。⑤帛書甲本作“侯王若守之,萬物將自忄爲 。忄爲 而欲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朴。”(“作,吾將闐之以無”七字缺佚)帛書乙本作“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朴。”王弼本作“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魏源本“侯王若能守之”爲“侯王若能守”。⑥ 帛書本作“闐之以無名之朴,夫將不辱。不辱以靜,天地將自正。”王弼本作“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魏源本“不欲以靜”爲“無欲以靜”。 

    【釋】此章言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爲。 

    “爲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是以聖人亡爲故亡敗,亡執故亡失”,“爲”,與“無爲”相對。爲,謀也,求也。“敗”,(事情)失敗,即不能成功。《韓非子?說難》:“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執”,守也,持也。“遠”,違背,乖離。“失”,控制不好,把握不住。句意爲:有所求取去辦一件事,這事一定不會成功;有所持守去做一件事,一定事與願違。因此聖人無所求取所以事情一定會成功,無所持守所以能把握住事情的發展變化。 

    “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亡敗事矣”,“臨事”,謂遇事或處事。“紀”,終,止。句意爲:處事到終了的時候,如果慎重能像開始,這樣就沒有不成功的事。 

    “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爲”,“欲”,欲望。“不欲”,沒有貪欲。 “不教”,不對百姓進行訓誨。“教”,訓誨。“復”,返。“過”,過失。《廣雅?釋詁三》:“過,誤也。”“輔”,佐助。句意爲:聖人以沒有貪欲爲其所欲,不以稀有的物品爲珍貴;以不對百姓進行訓誨爲教,使有過失的人聞過而自返。所以聖人能幫助萬物自然發展,而不妄爲。 

    “道恆亡爲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忄爲],[忄爲] 而欲作,將鎮之以亡名之朴。夫亦將知足,知以靜,萬物將自定”,“恆”,永遠。“亡爲”,無所求取。“[忄爲] ”,音guì 。《字彙?心部》:“[忄爲],諧也。”“欲”,將。“作”,通“詐”,欺騙、詐偽。“將”,助詞,發語詞。“鎮”,安定。“知足”,自知滿足,不作過分的企求。句意爲:對天下萬物,“道”永遠無所求取,侯王能保有“道”的這種無所求取的精神,萬物將自然和諧。萬物自然和諧中如果有詐偽,可以用無以名狀的物之真性使之安定。萬物也自知滿足,自知安靜,將會自然穩定。 

    爲亡爲,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難。① 是以聖人14猶難之,故終亡難。② 

    【校】①今本作“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②今本與本篇此章開頭、結尾數句基本一致。 

    【釋】本章言聖人猶難之故終亡難。 

    “爲亡爲,事亡事,味亡味”,“爲”,做,乾,辦,亦即有所爲。“亡爲”,無所求取。“事”,侍奉。“亡事”,不役使他人。“亡事”之“事”,當作“役使”解。 “亡事”在此乃“不可事”之意。“味”,品嘗。“亡味”,沒有滋味,不求有滋味。《淮南子?原道訓》:“無味而五味形焉。”句意爲:有所爲而無所求取,事奉他人而不役使他人,品嘗滋味而不求有滋味。 

    “大小之多易必多難”,“大小”,指事物的大與小。“易”,容易。“易”與“難”相對。 “難”,困難。句意爲:事物不論大小,都有易有難,易多必然難多。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亡難”,“猶”通“由”,因,由於。 “難之”,以之爲難,認爲……難。意爲重視困難。句意爲:因此,聖人由於重視困難,所以始終沒有困難。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① 有亡之相生也,15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② 是16以聖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③ 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17弗居也,是以弗去也。④ 

    【校】① 帛書本作“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王弼本、魏源本作“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② 帛書本作“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王弼本、魏源本作“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③ 王弼本、魏源本作“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④ 帛書本作“萬物昔而弗始,爲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王弼本作“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魏源本“弗居”作“不居”。 

    【釋】此章言聖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美”,美的事物。“惡”,醜陋,不美。“皆”,全部,都。“知”,認識。“已”,語氣詞,用於句尾,表確定語氣。“善”,善行,善事,善人。“不善”,惡行,惡事,惡人。“美”與“惡”(丑,不美)、“善”與“不善”(惡)是對立的存在,在一個人身上,不是此長彼消,就是此消彼長。當人們不滿足於自己的“美”、“善”行爲的時候,“惡”(丑,不美)、“不善”(惡)的行爲就會受到遏制;當人們滿足於自己的“美”、“善”行爲的時候,“惡”、“不善”的行爲就開始了(“惡已”、“不善已”)。句意爲:天下全部認識了美之所以爲美,就只有丑(沒有美)了;全部認識了善,這便是不善(惡)了。 

    “有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有”,指可感覺的實物,最普遍的存在。“無”,物質的隱微狀態。“相生”,相互轉化而生生不已。“難”,困難,不易。“易”,容易,不難。“相成”,相互依賴,相互促成。難相對於易而存在,易相對於難而存在。“相形”,相互比較而體現。尺之於寸則長,尺之於丈則短;有短纔有長,有長纔有短。長、短是相互比較而體現的。“相盈”,相互包含。“音”, “聲”,《說文》:“聲,音也。”“相和(hé)”,相互諧調。“相隨”,相互依存。句意爲:物質的顯和隱相互轉化而生生不已,天下事的難易相互依賴相互促成,長和短相互比較而體現,高與下相互包含,音聲相互諧調,先後相互依存。 

    “是以聖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居”,守持。“無爲”,對萬物長久無所求取之道。“之”,承接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表順承關係的“而”。“事”,事事。“不言”,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感化。“教”,傚法。句意爲:因此,聖人守持無爲之道而事事,實施以德感化而使其傚法. 

    “萬物作而弗始也,爲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作”,產生,興起。“始”,生。“爲”,佑助,扶助。“恃”,矜持,自以爲盡了力。“成”,完成,有所成。 “居”,居功,自以爲有功。“唯”,副詞,因爲。句意爲:萬物當興則興,不要爲它的產生作任何準備,一切任其自然;即使有所佑助也不要自以爲盡了力;有所成也不要自以爲有功。因爲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失去。 

    道恆亡名。朴雖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18守之,萬物將自賓。 

    【校】帛書本作“道恆無名。朴雖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王弼本作“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魏源本“天下 

    莫能臣也”句無“也”字。 

    【釋】此章言侯王如能守道保朴,萬物將自賓。 

    “道恆亡名”,“亡”(無),代詞,表示不定指。相當於“沒有哪個”、“沒有法子”。 “名”,稱說,形容。句意爲:“道”是永遠沒有法子稱說的。 

    “朴雖微,天地弗敢臣”,“朴”,物的本真之性。“臣”,役使,支配。句意爲:朴雖然隱匿而細微,以天地之大卻不敢支配它。 

    “侯王如能守之,萬物將自賓”,“侯王”,泛指諸侯。“之”,代詞 ,指前述“道”和“朴”。“賓”,喜而服從。“萬物”,喻指天下百姓。句意爲:侯王如果能守道保朴,天下百姓將會自動地喜而服從。 

    天地相合也,以輸甘露。① 民莫之令而自均安。② 始制有名。名19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卑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③ 20 

    【校】① 帛書本作“天地相合,以渝甘露。”王弼本、魏源本作“天地相合,以降甘露。”② 帛書本作“民莫之令而自均焉。”王弼本、魏源本作“民莫之令而自均。”③ 帛書本作“卑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王弼本、魏源本作“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釋】此章言卑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 

    “天地相合也,以輸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天地”,天和地。此處指天地之氣。輸,傾瀉。“民”,人。“均”,公平。“安”,安定。《爾雅?釋詁下》:“安,定也。”句意爲:天地之氣相合,甘露就會自然傾瀉。老百姓如果沒有誰在他們上面發號施令,他們便會自己求公平以達到安定。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始”, 副詞,當初。“制”,製作〈器皿〉。“名”,名稱。“既”,副詞,已經。“知止”,謂懂得適可而止,知所當止。“殆”,危險。句意爲:(聖人)當初散朴爲器之時,便因器確定名稱。名稱既已產生,亦將知所當止,不可循名而忘朴。知所當止,可以避免危險。 

    “卑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與江海”,“卑”,謙恭、謙卑。“小谷”,山間的小水流。句意爲:謙卑之道在天下,如山間小水流在江海里一樣(自本而末,未而不離其本)。 

    有狀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獨立不改,可以爲天下母。①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21強爲之名曰大。② 大曰滔,滔曰遠,遠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③人22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校】① 帛書本作“有物昆成,先天地生,淵呵寥呵,獨立而不改,可以爲天下母。” 王弼本作“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魏源本“獨立不改”爲“獨立而不改”。簡文“有狀昆成”之“狀”,《郭店楚墓竹簡》注曰:“疑讀作「道」。帛書本作「物」,即指道。”裘錫圭先生認爲簡文此字從首爿聲,應讀爲“狀”。今從。② 帛書甲本作“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帛書乙本作“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強爲之名曰大。”王弼本、魏源本作“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③ 帛書本作“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王弼本作:“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魏源本作“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其一焉。”簡文“大曰滔,滔曰遠”之“滔”,從水,舀聲(見《正字通》、《集韻》)。 

    【釋】此章言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 

    “有狀昆成,先天地生,敓穆,獨立不改,可以爲天下母”,“昆”,通“混”。“敓”,“奪”的古字,更替改變。“穆”,和諧。“獨立”,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改”,王弼《老子》二十五章注:“返化終始不失其常故曰不改也。”句意爲:在虛廓之時,有混然自成之狀,它先於天地而生,使四時更替萬物和諧,它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返化終始不失其常,可以爲萬物的根本。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爲之名曰大。大曰滔,滔曰遠,遠曰反”,“字”,給事物取名號。“名”,稱說,形容。“滔”,廣大貌。形容範圍極大或時間極長。“遠”,遙遠。指空間距離大。“返”,返回。句意爲:不知道它叫什麼,給它取名號叫“道”。我勉強地把它稱說爲“大”。從大而言,則廣大;從廣大而言,則遙遠;從遙遠而言,則又返回爲近。它遙遠則天地莫能盡,它返回爲近就在人身的周圍。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王”,居於統治地位的人。 “國”,地方,地域 “安”,通“焉”,語氣助詞。句意爲:天大,地大,道大。王因爲是居於統治地位的人,天地之性人爲貴,王守道而與天地參,所以也爲大。宇宙之內有四大,守道之王居其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王弼《老子》二十五章注:“法謂法則也。” 句意爲:“人以地爲法則,地以天爲法則,天以道爲法則,道以它自己的樣子爲法則。”(任繼愈《老子新譯》)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① ?虛而不屈② ,動而愈出。23 

    【校】① “與”,王弼本、魏源本作“乎”。② “屈”,帛書本作“淈 ”。 

    【釋】此章言天地之間虛而不屈。 

    “橐 ”,音túo,袋子。王弼《老子》注:“橐,排橐也。”排,通“鞴”。排橐,即鞴囊,鼓風用的革囊,近似今之風箱。“籥”,古管樂器,像笛,短管,三孔或六孔。句意爲:天地之間,不正像排橐和樂籥嗎?中空,蕩然任自然而不困窘,動而萬化愈出。 

    至虛,恆也;守中,篤也。① 萬物旁作,居以須復也。② 天道員員,各復其根。③24 

    【校】① 帛書甲本作“至虛,極也;守靜,表也。”“表”,帛書乙本作“督”。王弼本、魏源本作“致虛極,守靜篤。”② 帛書本作“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王弼本作“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魏源本“觀復”爲“觀其復”。③ 帛書本作“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魏源本“各復歸其根”爲“各歸其根”。 

    【釋】此章言至虛,恆也;守中,篤也。 

    “至虛,恆也;守中,篤也”,“虛”,魏源《老子本義》:“虛者,無欲也。”“至虛”,謂心中不著一物。“恆”,長久。《說文》:“恆,常也。”“中”,內心。 “篤”,專一。《管子?君臣下》:“小民篤於農,則財厚而備足。”句意爲:心中不著一物的無私無欲,貴在長久;保持內心的無欲清靜,貴在專一。 

    “萬物旁作,居以須復也”,“旁”,普遍。“旁作”,遍作。“居”,通“舉”。“居以須復”之“居”,讀爲“舉 ”,皆也,全也。“以”,有。“須”,“復”,復歸。句意爲:萬物普遍產生髮展,皆有終止和復歸。 

    “天道員員,各復其根”,“天道”,指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員”,圓。“員員”,圓貌。句意爲:自然之道週而復始,萬物發展變化各歸其根本。 

    其安也,易困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幾也,易散也。① 爲之於其25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②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臺作[於羸土],[百仞之高始於]26足下。③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④ 閉其兌,塞其門;和其光,同其塵;畜其賂,解其紛;27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28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⑤ 

    【校】① 王弼本、魏源本作“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帛書甲本“安”、“持”之後有“也”字,其餘缺佚。帛書乙本缺佚。“困”,簡文從木從止。《說文》:(從木從止)“古文困。”② 王弼本、魏源本作“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帛書本缺佚。③ 王弼本、魏源本作“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纍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帛書本“千里之行”爲“百仞之高”,其餘多有缺佚。簡文“抱之木生於毫”、“於羸土”、“百仞之高始於”十五字缺佚,整理者據傳世本補出。④今本作“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帛書甲本缺“知者”二字。⑤ 今本作“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分,知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帛書甲“塞其兌”之“兌”作“悶”;“門,和”、“銳,解”、“可”、“不可得”八字缺。帛書乙本“塞其兌”之“兌”從土從兌;“不可得而親”後有“也”字;“不可得而疏,不”六字缺;“亦不可得而害”缺“亦不可”三字。王弼本“是謂玄同”之“玄”寫作“元”。“同其塵”,簡文“塵” 字下衍一重文號。“亦不可得而賤”,簡文“亦” 字下衍一“可” 字。簡文“畜其賂”,“畜”,簡文從刀畜聲,疑讀爲“畜 ”,同“蓄”;“賂”,簡文從尒從二貝,疑讀爲“賂”(見《龍龕》)。 

    【釋】此章言爲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 

    “其安也,易困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幾也,易散也”,“安”,穩定。“困”,窮盡。“兆”,預兆。事物發展變化的跡象。“謀”,謀求。“脆”,脆弱。“判”,分離。“幾”,細微的跡象。“散”,散失。句意爲:事物處於穩定狀態時,容易窮盡使其發生變化。事物在發展變化之前,容易謀求。事物處於脆弱狀態時,容易分離。事物出現細微的變化跡象,容易打散。 

    “爲之於其亡有也,治之於其未亂”,“爲”,做,辦。“未有”,謂尚未成形。句意爲:工作要做在可能發生問題而未發生之前,治理要在可能發生混亂而未發生之前。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臺作於羸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合抱”,兩臂環抱。形容樹身粗大。“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小。此處指大樹種籽的萌芽。“九成”,猶“九重”,言極高。“羸”,音léi ,通“蔂”,盛土的器具。“百仞”,八尺爲仞。百仞,形容極高。句意爲:合抱的大樹從細小萌芽產生,九重的高臺由一筐筐泥土作成,登百仞之高山從腳下第一步開始。 

    “知之者不言,言之者弗知”,“知”,知道,瞭解。“知之者”,知人者。“不言”,不依靠言語。謂以德政感化人民。句意爲:知人者不依靠言語;依靠言語教訓人的人,不知人。 

    “閉其兌,塞其門;和其光,同其塵;畜其賂,解其紛;是謂玄同”,“兌”,穴竅。 “和”,和諧,統一。“同”,相同,一樣。“畜”,同“蓄”。積,積聚。“賂”,財物。“紛”,糾紛。“玄”,玄道。“玄同”,與玄道混同爲一。句意爲:閉其目,塞其門,靜坐守真而忘物我;和諧其光耀無所偏爭,與物同塵垢無所偏恥;蓄積財物除卻爭原,這就是與玄道混同爲一。 

    “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句意爲:所以,對任何人或事,不可對它特別親近,也不可對它特別疏遠;不可使它特別得利,也不可使它受害;不可使它特別受到尊重,也不可使它受到輕視。因此,與玄道混同爲一的佐人主者纔能爲天下所重視。 

    以正治邦,① 以奇用兵,以亡事29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② 夫天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30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③ 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31我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④32 

    【校】① 今本作“以正治國”。② 帛書本、王弼本作“吾何以知其然也哉?”魏源本作“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③“夫天多忌諱,而民彌叛”、今本作“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智”, 今本作“人多伎巧”。“法物滋彰,盜賊多有”,王弼本、魏源本作“法令滋章,盜賊多有。”④ 帛書本作“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王弼本、魏源本“是以聖人之言曰”一句作“故聖人云”。 

    【釋】此章言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亡事取天下”,“正”,不偏邪。此處指不偏邪的正道。“邦”,諸侯封國。“奇”,出人意料。此處指出制勝的戰略戰術。“亡事”,即“無事”,沒有戰事。 “天下”,指中國範圍內的全部土地和人民。句意爲:以不偏邪之正道可以治邦(諸侯國),以出奇制勝的策略可以用兵,然而這些卻不能取天下(爲天下君)。要想取天下,只有使老百姓安居樂業不受戰事的禍害,老百姓纔能擁護你,你纔能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諱,而民彌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天”,指君王。“彌”,益,更加。“叛”,背離。“器”,有形的具體事物。“滋”,表示程度,相當於“愈益”,“更加”。“智”,機謀。“物”,事,事情。“法物”,猶法事,指法律、政令。“彰”,盛,繁。句意爲:我何以知道是這樣的?君王多禁令,老百姓愈益背離而行。老百姓取利己之物越多,邦家越陷於昏亂。人們越是善用機謀,千奇百怪的事情越是發生的多。法律、政令越繁雜,盜賊反倒越多。 

    “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無事”,即前引“安民無事”之“無事”,與“有事於民”相對。“亡爲”,對“民”無所求取。“化”,隨順,彷效。“靜”,安定。“正”,聽從。“欲不欲”,以沒有貪欲爲其所欲。 “朴”,本真之性。句意爲:因此,聖人曾經說:我不用戰事擾民,老百姓自然富足;我對老百姓無所求取,老百姓自然隨順;我努力求得社會安定,老百姓自然聽從;我以沒有貪欲爲其所欲,老百姓自然能保有本真之性。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①螝蠆蟲蛇弗蠚 ,攫鳥猛獸弗敂 ,骨弱筋柔而捉固。② 33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③ 終日乎而不懮,和之至也。④ 和曰常。知和曰明;⑤ 34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⑥ 

    【校】①王弼本、魏源本作“含德之厚,比於赤子。”② 帛書甲本作“蜂蠆蠍蛇弗螫,攫烏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帛書乙本“蠍”作“蟲”,“攫”作“據”。王弼本作“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魏源本“蜂蠆虺蛇不螫”作“毒蟲不螫。”③ 帛書本作“未知牝牡之合而脧怒,精之至也。”王弼本作“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④ 帛書本作“終日號而不嚘,和之至也。”王弼本、魏源本“嚘”作“嗄”。⑤ 王弼本、魏源本作“知和日常,知常曰明。”⑥ 傳世本作“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帛書甲本“物壯則老”之“則”作“即”。 

    【釋】此章言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含德”,懷藏德行。句意爲:懷藏柔弱沖和之德深厚的人,比得上無知無欲的嬰兒。 

    “螝蠆蟲蛇弗蠚,攫鳥猛獸弗敂,骨弱筋柔而捉固”,“螝”,同“虺”。傳說中一身兩口的怪蛇。“蠆”,音chài ,蠍子一類的毒蟲。“蠚”,音hē ,螫痛。“攫鳥”,鷙鳥,一種凶猛的鳥。“敂”,音kòu ,擊也。“捉”,握,持。句意爲:(他無知無欲,對萬物無所求取)螝、蠆以及一般的蟲蛇不去螫痛他,凶猛的鷙鳥野獸不去扣打他,他雖然骨弱筋柔卻握持得牢固。 

    “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終日乎而不懮,和之至也”,“合”,匹配。“然”,連詞,表轉折。“怒”,勃起。“精”,真氣。古人認爲宇宙間的一種靈氣。 “至”,達,行。“乎”,同“呼”,呼喚,“呼”的古字。“和”,平和,和順。句意爲:他還不知道雌雄匹配之事,然而他的生殖器官卻自然萌動勃起,這是宇宙真氣已至的表現。他整天呼喚而無懮愁,這是心氣平和任其自然之真的表現。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常”,本質。“明”,明察。“益”,過分。“生”,財物。“祥”,特指凶兆。“心”,內心。“氣”,意氣。“使氣”,猶爭氣。恣逞意氣。“強”,音qiǎg ,不順從,倔強。句意爲:什麼是“和”?“和”是事物的本質。認識事物的本質就是明察;過分地追求物質享受就是凶兆;內心恣逞意氣就是不順從。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壯”,旺盛。句意爲:事物旺盛就會走向衰老,由壯而老便會失去赤子之性,沒有生命力,這叫做不合乎道。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35孰多? 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①,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②,可36以長久。 

    【校】①王弼本作“是故甚愛必大費。”帛書本無“是故”二字。②今本《老子》作“知止不殆。” 

    【釋】此章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名”,名聲,聲譽。“身”,生命。亡身,失去生命。“貨”,財物,金錢珠玉布帛的總稱。句意爲:名聲與生命,哪一個親哪一個疏?生命與財貨,哪一個重哪一個輕?得名得利與失去生命哪一個更有害? 

    “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愛”,吝惜,捨不得。“費”,用去錢財。句意爲:過分的吝惜必然會有更大的浪費,豐厚的貯藏必然會有更嚴重的損失。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長久”,“怠”,壞,敗。句意爲:所以,知道滿足而無所求,不會遭到困辱;知道適可而止,不會遇到危亡。這樣,自然可以長久安寧。 

    返也者,道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①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② 

    【校】①帛書本作“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王弼本、魏源本作“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②帛書本作“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王弼本、魏源本作“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釋】此章言弱也者,道之用也。 

    “返之者,道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返”,還,往返。此謂循環往復。“動”,運動。“弱”,柔弱。此謂柔弱勝剛強。句意爲:循環往復是“道”的運動;柔弱勝剛強是“道”所施爲。 

    “天下之物生於有、生於亡”、“有”與“無”相對,指可感覺的實物,最普遍的存在。 “亡”,同“無”,與“有”相對,指物質的隱微狀態。句意爲:(由於道的運動和作用)天下之物有的由可狀之體演化而生,有的由隱微之體聚合而生。 

    困而盈37之,不不若已。①湍而群之,不可長保也。②金玉盈室,莫能守也。③貴富驕,自遺咎38也。④功遂身退,天之道也。⑤39 

    【校】 ①帛書本作“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持”,從扌從直。王弼本、魏源本作“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困”,簡文此字從木從止。《說文》云:(從木從止)“古文困。” ②帛書本作“揣而允之,不可長葆也”,帛書甲本“長葆也”作“常葆之”。王弼本作“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魏源本作“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③帛書甲本作“金玉盈室,莫之守也。” 帛書乙本“莫之守也”作“莫之能守也”。王弼本、魏源本作“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④帛書本作“貴富而驕,自遺咎也。”王弼本、魏源本作“富貴而驕 ,自遺其咎。” ⑤帛書本作“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王弼本、魏源本作“功遂身退天之道。” 

    【釋】此章言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困而盈之,不不若已”,“困”,窘迫。“盈”,滿,圓滿。“不不若”,第一個“不”,助詞,加強語氣。“不若”,不如。“已”,止,停止。句意爲:處於窘迫的境地而想使之圓滿,不如停止。 

    “湍而群之,不可長保也”,“湍”,湍流,急流的水。“群”,聯合,會合。句意爲:象湍流般迅急而使之聯合,這種聯合難保長久。 

    “金玉盈室,莫能守也”,句意爲:金珠寶貝多藏必厚亡,誰能守而不失? 

    “貴富驕,自遺咎也”,“貴”,崇尚,重視。“富”,財物。“驕”,放縱,橫暴。“遺”,音wèi ,加給。“咎”,災禍。句意爲:只重視財物並且放縱妄爲,必然給自己帶來災禍。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事功,工作。“遂”,就,成。“身”,自己,自身。“退”,謙讓。句意爲:事業有所成自己應知道謙讓,這是自然的規律。 

    老子乙 

    《老子乙》存簡18枚(文中下標的數字爲《郭店楚墓竹簡》圖版序號),約390字。以爲道、守道爲中心“言道家之用”。全篇可分爲8章,歸併爲兩部分。第一部分(1-4章)論述爲道者要自損、自重;第二部分(5-8章)論述守道治國必須堅持“清靜”的原則。第1章(1-3簡)言莫知其極可以有國(用無窮的道治國可以把國家治理好)。第2章(3-4簡)言爲道者日損(從事於道的人應一天比一天更嚴格地自我貶損)。第3章(4-5簡)言絕學亡懮(絕棄上對下的教化而順其自然則無懮)。第4章(5-8簡)言貴以身爲天下,愛以身爲天下(爲天下而重視自身,爲天下而愛護自身)。第5章(9-12簡)言道亡名,善始且善成(道雖然無可名狀,然而它卻能善於開始且能善於完成)。第6章(13簡)言守道之要(如何守道?防守事欲對人發生影響的門徑,堵塞產生事欲的視聽,只有這樣纔能守道,纔能終身不產生思念錯亂)。第7章(13-15簡)言事物相反而相互爲用。第8章(15-18簡)言清靜爲天下定(清廉恬淡能克服貪欲使天下安定)。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備]。①是以早備是謂[重積德]。②01 [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③有國之母,可以長[久]。④[長久是謂深根固柢],02長生久視之道也。⑤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服。”王弼本“是以早服”作“是謂早服”。簡文“是以早備”脫“備”字。②帛書本作“早服是謂重積德。”王弼本“是謂”作“謂之”。簡文“重積德”三字缺佚,據帛書本補出。③今本《老子》作“重積德則無不剋。無不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簡文“重積德則無”、“無”六字缺佚,據帛書本補出。④今本《老子》作“有國之母,可以長久。”簡文殘去“久”字。⑤今本《老子》作“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簡文殘去“長久是謂深根固柢”八字,現根據上下文、參考帛書本補出。 

    【釋】此章言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備”,“治”,處理。“人”,指人情事理。“事”,事奉。“天”,上天,萬物的主宰者。“嗇”,農夫之治田務。“唯”,副詞。以,因爲。“是以”,因果連詞。相當於“因此”,“所以”。“早”,與“遲”、“晚”相對。“備”,慎也。句意爲:處理人情事理,事奉上天,莫過於農夫治田務。因爲治田務必去其殊類歸於齊一,所以先要慎之又慎。 

    “是以早備是謂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剋。無不剋則莫知其極”,“謂”,通“爲”,表原因,相當於“因爲”。“重”,多。“德”,通“得”。“極”,王弼《老子》五十九章注:“道無窮也。”句意爲:所以先要慎之又慎是因爲要多積纍行之所得。多積纍行之所得則無往而不勝。無往而不勝是因爲得“道”,道的力量是無法估計的。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王弼《老子》五十九章注:“以有窮而蒞國非能有國也。國之所以安謂之母。重積德是唯圖其根,然後營末乃得其終也。”句意爲:用無窮的道治國可以把國家治理好。有了治國的根本,以本營末纔可以得其終。 

    “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也”,“長生”,永久存在。“久視”,長壽,不老。句意爲:以本營末可以得其終是因爲深根固柢,這是永葆青春的法則。 

    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①損之或損,以至亡爲03也。亡爲而亡不爲。②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爲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爲學日益,爲道日損。”②今本《老子》作“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後有“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王弼本) 

    【釋】此章言爲道者日損。 

    “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學”,音jiào,通“教”。“益”,驕傲自滿,後作“溢”。“損”,貶損。句意爲:教育別人的人往往一天比一天驕傲自滿,從事於“道”的人往往一天比一天更嚴格地自我貶損。 

    “損之或損,以至亡爲也。亡爲而亡不爲”,“或”,副詞,表示相承,相當於“又”。 “亡爲”,即“無爲”,清靜自守。句意爲:貶損再貶損,最後達到清靜自守而合於道。清靜自守合於道則無所不能爲。 

    絕學亡懮。①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何若?②04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③ 

    【校】①今本《老子》作“絕學無懮。”②帛書本《老子》作“唯與呵,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何若”,王弼本作“若何”。③帛書本《老子》作“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釋】此章言絕學亡懮。 

    “絕學亡懮”,“絕”,棄絕。“學”,音jiào,指教化。句意爲:絕棄上對下的教化而順其自然則無懮。 

    “唯與呵,相去幾何?美與惡,相去幾何?”“唯”,應答聲,用於對尊長,表示恭敬。 “呵”,音hē,同“訶”,大聲喝叱,斥責。“美”,善。“惡”,不善,罪過。句意爲:應諾與訶斥,相差有多少?美善與罪過,相差有多少?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畏”,害怕,畏懼。句意爲:大家所害怕的,任何人(當然包括以教化者自居的人)也不能不害怕。 

    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①何謂寵05辱?寵爲下也。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②[何謂貴大患]06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亡身,或何[患]?③[故貴以身]07爲天下,若可以讬天下矣;愛以身爲天下,若可以舉天下矣。④08 

    【校】①今本《老子》作“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②今本《老子》作“何謂寵辱若驚?寵爲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寵爲下”帛書本《老子》作“寵之爲下”。“何謂寵辱若驚”魏源本《老子》無“若驚”二字。“是謂寵辱若驚”魏源本《老子》作“是爲寵辱若驚”。“是謂寵辱若驚”,簡文作“是謂寵辱驚”,裘先生認爲:“「辱」字下有一類似句讀的符號,也許是校讀者所加,表示抄脫一字。”可從。現根據今本補一“若”字。③今本《老子》作“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爲吾有身”,帛書本《老子》多一“也”字,魏源本《老子》作“惟吾有身”。簡文“何謂貴大患若身”、“或何患”中“何謂貴大患”、“患”六字缺佚,原整理者參照帛書本《老子》補出。④帛書本《老子》作“故貴爲身於爲天下,若可以讬天下矣。愛以身爲天下,如可以寄天下矣。”魏源本《老子》“若可以寄天下”作“則可寄於天下”,“若可讬天下” 作“乃可讬於天下矣。”簡文“故貴以身”四字參考今本《老子》,結合上下文補出。簡文第六、七簡下半殘缺,與第五簡相比,第六簡下缺佚五字,第七簡與第六簡相對應的位置是一個“可(何)”,其下宜應只缺佚五字。原整理者認爲缺六字,恐不確。簡文“若可以舉天下”之“舉”,從辵去聲,疑讀爲“舉”。去,古音溪紐魚部;舉,古音見紐魚部。去、舉古音韻部相同,同爲喉音,音近可通。 

    【釋】此章言貴以身爲天下,愛以身爲天下。 

    “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寵”,恩寵。“辱”,侮辱。“寵辱”,寵,用爲以動;辱,作“寵”的賓語。世人不知辱之爲辱,反以辱爲寵。“貴”,重視。“大”,極。“患”,懮慮。 “大患”,極度的懮慮。所懮慮者,乃恩寵之得失也。“貴大患”,猶重視恩寵之得失,乃患得患失之義。“身”,自身。句意爲:世人以侮辱爲恩寵,受寵若驚;患得患失,重視恩寵之得失若自身一樣。 

    “何謂寵辱?寵爲下也”,“謂”通“爲”。“何謂”,何爲,爲什麼。句意爲:爲什麼世人會以侮辱爲恩寵?因爲這些人是承受恩寵的下人,他們分不清侮辱或恩寵,即使是侮辱也當作“恩寵”。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得之”,得到恩寵。“失之”,失去恩寵。句意爲:得到恩寵(哪怕是侮辱),感到驚恐;失去恩寵(哪怕是侮辱),感到驚恐。這就叫做“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亡身,或何患?”“有身”,有自身。有自身,則必私其身,私其身則有欲。有身,乃有私己之心之義。“及”,連詞,表假設,可譯爲“如果”。“或”,疑問代詞,可譯爲“哪”,“哪裡”。句意爲:爲什麼世人患得患失、重視恩寵之得失若自身?人之所以有極度的懮慮,是因爲有私已之心。如果沒有私已之心,哪有什麼可懮慮的? 

    “故貴以身爲天下,若可以讬天下矣;愛以身爲天下,若可以舉天下矣”,“以身”之“以”,代詞,相當於“其”。“若”,副詞。表示承接,相當於“乃”、“纔”。“讬”,讬付。“舉”,振興、復興。句意爲:因此,只有不患得患失,爲天下而重視自身的人,纔可以把天下讬付給他;只有爲天下而愛護的自身的人,纔可以使天下振興。 

    上士聞道,堇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09笑,不足以爲道矣。①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孛,夷道[若類],[進]10道若退;②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愉;③11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祗聲,天象亡形。④道[亡名],[善始且善成]。⑤12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爲道。”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上士聞道,勤而形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②帛書本《老子》作“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簡文“若類”、“進”三字缺佚,原整理者依據帛書本《老子》補出。③帛書本《老子》作“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輸,質真如渝。”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簡文“偷”、“質”二字缺佚,原整理者補出。④帛書本《老子》作“大方無禺,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⑤帛書本《老子》作“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成。”王弼本《老子》作“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道隱無名”魏源本《老子》作“道德無名”。簡文“亡名”、“善始且善成”七字缺佚,參考帛書本《老子》補出。 

    【釋】此章言道亡名,善始且善成。 

    “上士聞道,堇能行於其中;中士聞道,若聞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爲道矣”,“士”,士民,學習道藝者。“聞”,知聞。“堇”,音jǐn,通“僅”,少。“若”,副詞,表示不肯定,相當於“好像”、“似乎”。“道”,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句意爲:上等士民知聞“道”,對其中的道理很少能實施;中等士民知聞“道”,似知而似非知;下等士民聞知“道”,卻大笑以“道”爲非。這並不奇怪,因爲下等士民知彰而不知微,如果下等士民不以“道”爲非,那“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孛,夷道若類,進道若退”,“建言”,指古語或古諺。古人所立之言。“明”,明顯。“孛”,音bèi,混亂,後作“誖”或“悖”。“夷”,平易。“夷道”,平易之道。“類”,通“纇”,偏頗,不公平。“進”,向前。句意爲:因此,古語曾說:明顯的“道”,反而好似言亂而不明;平易的“道”,反而好似偏頗而不平;前進的“道”,反而好似後退而不進。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質真如愉”,“上德”,至德,盛德。 “谷”,水流會聚的地方。“白”,潔淨。“辱”,污濁。“廣”,廣遠。“建”,通“健”,剛健。“偷”,苟且,怠惰。“愉”,音yǔ,勞苦而病。句意爲:至盛之德好似水流會聚的深谷;極其潔淨卻好似污濁;廣遠之德卻好似不足;剛健之德卻好似偷惰;質樸真純卻好似勞苦而病。 

    “大方亡隅,大器慢成,大音祗聲,天象亡形”,“方”,方正。“隅”,斜角。“大器”,貴重的器物。“慢”,緩慢。“慢成”,猶言長時間製成。“大音”,美妙的音樂。“聲”,樂器單出的音。“祗”,相當於“適”,只,僅。“天象”,天空所垂之象。“無形”,沒有形體。句意爲:方正之極沒有斜角;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時間製成;美妙的音樂中只有單出的聲音;天空所垂之象有象無形。 

    “道無名,善始且善成”,“無名”,無可名狀。“善始”,善於開始。“善成”,善於完成。句意爲:道,雖然無可名狀,然而它卻能善於開始,並且能善於完成。 

    閉其門,塞其兌,終身不瞀。① 啟其兌,賽其事,終身不逨。② 

    【校】①帛書甲本《老子》作“塞其悶,閉其門,終身不勤。”“塞其悶”之“悶”,帛書乙本《老子》作“閱”;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兌”。以上各本此三句前,均有“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簡文“終身不瞀”之“瞀”,從山矛聲,疑借爲“瞀”。矛、瞀,古音同爲明紐幽部,音同可通。②帛書甲本《老子》作“啟其悶,濟其事,終身不救。”“啟其悶”,帛書乙本《老子》作“啟其閱”,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開其兌”。以上各本此三句後均有“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毋遺身殃,是謂襲常。”(“毋”,其他各本作“無”;“襲”,王弼本、魏源本作“習”。) 

    【釋】此章言守道之要。 

    “閉其門,塞其兌,終身不瞀”,“閉”,防守。“門”,門徑,關鍵。“塞”,堵塞。“兌”,音duì,耳目鼻口。“瞀”,亂,錯亂。句意爲:防守事欲對人發生影響的門徑,堵塞產生事欲的視聽,終身不會思念錯亂。 

    “啟其兌,賽其事,終身不逨”,“啟”,打開。“賽”,比,競爭。“逨”,音lài,就,成。句意爲:“打開產生事欲的視聽,遇事與人相誇勝,終身不可能有成。 

    大成若13缺, 其用不敝。① 大盈若盅,其用不窮。② 大巧若拙,大成若詘,大直14若屈。③ 

    【校】①帛書本《老子》與簡文同。“其用不敝”之“敝”,王弼本《老子》作“弊”。②帛書甲本《老子》作“大盈若盅,其用不窘。”帛書乙本《老子》作“大盈如沖,其用不窮。”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大盈若沖,其用不窮。”③帛書甲本《老子》作“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贏如納。”帛書乙本《老子》作“大直如詘,大辯如訥,大巧如拙,大贏如絀。”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釋】此章言事物相反而相互爲用。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極,最。“成”,完備。“缺”,不足,欠缺。“敝”,衰敗,壞敗。句意爲:最完備好似不足,完備與不足相互爲用,其作用不會壞敗。 

    “大盈若盅,其用不窮”,“盈”,充足,足夠。“盅”,音chōng ,空虛。“窮”,窮盡,窮竭。句意爲:最充足好似空虛,充足與空虛相互爲用,其作用不會窮竭。 

    “大巧若拙,大成若詘,大直若屈”,“巧”,靈巧。“拙”,笨拙。“成”,成就。“詘”,音qū,言語鈍詘。“直”,正直。“屈”,枉屈,屈尊就卑。句意爲:最靈巧的人,不自我炫耀,外似笨拙;最有成就的人,不自以爲是,外似言語鈍詘;最正直的人,不傲視他人,外似枉屈。 

    燥勝凔,清勝熱,清靜爲天下定。①善建者不拔,善保者15不脫,子孫以其祭祀不屯。②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16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③[以家觀]17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④18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躁勝寒,靜勝炅,清靜可以爲天下正”,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爲天下正。”“清靜”,簡文作“清清”。 裘按:“簡文「清=」似當讀爲「清青(靜)」或「青(清)清(靜)」”。現以上下文義讀爲“清靜”。②帛書本《老子》作“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王弼本《老子》作“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子孫以祭祀不輟”,魏源本無“以”字。③帛書本《老子》作“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修之國”魏源本《老子》作“修之邦”;“其德乃溥”,魏源本《老子》作“其德乃普”。王弼本《老子》“修之”下多“於”字;“修之國”爲“修之於國”;“其德乃溥”爲“其德乃普”。簡文“其德乃溥”四字缺佚,原整理者根據帛書本《老子》補出。④帛書本《老子》作“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奚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奚以知天下之然哉”,王弼本《老子》作“吾何以知天下然哉”。“魏源本《老子》作“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國觀國”魏源本《老子》作“以邦觀邦”。簡文“以家觀”、“下然哉”、“以此”八字,缺佚,依據帛書本《老子》補出。 

    【釋】此章言清靜爲天下定。 

    “燥勝凔,清勝熱,清靜爲天下定”,“燥”,燥熱。“凔”,音cāng ,寒冷。“清”,清涼。“清靜”,清廉恬淡。“清”,廉潔,不貪求。“靜”,恬淡,無爲。“爲”,使。“定”,安定。句意爲:燥熱能克服寒冷,清涼能克服暑熱,清廉恬淡能克服貪欲使天下安定。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脫,子孫以其祭祀不屯”,“建”,建立。“拔”,動搖。“保”,保持。“脫”,脫落。“以”,因此。“祭”,陳物供奉祖先。“祀”,相嗣不已。“屯”,困屯。句意爲:(對清靜這一原則)善於建立的,不可動搖;善於保持的,不會脫落;子孫因此世祀相繼而不困屯。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修”,實行。“家”,卿大夫及其家族或封地。“鄉”,周制“五家爲比”,“五比爲閭”,“四閭爲族”,“五族爲黨”,“五黨爲州”,“五州爲鄉”(見《周禮?地官?大司徒》)。“邦”,諸侯封國。“長”,通“張”,張揚。“豐”,擴大。“溥”,音pǔ,普遍。句意爲:個人實行清靜這一原則,其“德”於是更加純真;在一家實行清靜這一原則,其“德”於是豐足有餘;在一鄉實行清靜這一原則,其“德”於是得到張揚;在一邦實行清靜這一原則,其“德” 於是得到擴大;在天下實行清靜這一原則,其“德”於是可以普遍。 

    “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觀”,觀察。“然”,代詞,如此。“以”,介詞,根據。“此”,指代“清靜”這一原則。句意爲:以家、以鄉、以邦、以天下觀察家、鄉、邦、天下,我何以知道天下如此呢?就是根據清靜這一原則。 

    太一丙(1-7) 

    《太一丙》(“太一生水”及“老子丙”)存簡28枚(文中下標的數字爲《郭店楚墓竹簡》圖版序號),約575字。論述“道”和“爲道”。全篇可分爲7章,歸併爲兩部分。第一部分(1-4章)對《老子甲》所提出的“道”進行解說;第二部分(5-7章)論述“爲道”,指出爲道者應順乎民意而貴言,應“輔萬物之自然”。
 

    第1章(《太一生水》10-14簡。以下簡稱〈太〉)言道亦其字也,請問其名。提出什麼是“道”的問題。第2章(〈太〉1-8簡)言君子知“大一”之謂“道”,具體解說什麼是“道”。第3章(〈太〉9簡)言天道貴弱,以天道明“道”,指出“削成者以益生者”是“道”的本質特徵。第4章(《老子丙》4-5簡。以下簡稱〈丙〉)言道之出言淡呵其無味也。指出“道”的形上性質。第5章(〈丙〉1-3簡)言猷乎其貴言,成事遂功。第6章(〈丙〉6-10簡)言樂殺,不可得志於天下。第7章(〈丙〉11-14簡)言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爲”。 

大一生水。水反輔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 太01也,是以成神明。①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太02復[相]輔也,②是以成凔熱。凔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歲太03而止。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凔熱之所生也。凔熱者[四時之所生也]。③四時太04者陰陽之所生[也]。④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太05者大一之所生也。是故,大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以己爲] 太06萬物母;⑤一缺一盈,以己爲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太07不能釐,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道]。⑥太08 

  【校】①“天地復相輔也”,“復相輔”三字由原整理者補出。②“四時復相輔也”,簡文脫“相”字。③“凔熱者四時之所生也”,簡文脫“四時之所生也”六字。④“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簡文脫“也”字。⑤“周而或始,以己爲萬物母”,簡文缺佚“始”、“以己爲” 四字,依裘按補出。⑥簡文“君子知此之謂”之後殘佚。上文有“大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以己爲萬物母”數句。帛書本《老子》云:“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所渭“君子知此”,應是知“周而或始,以己爲萬物母”的“大一”,故在“謂”字之後補一“道”字以足句。“大一”之謂“道”,乃君子所知也。 
  【釋】此章言君子知“大一”之謂“道”。 
  “大一生水。水反輔大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是以成地”,“大”, 音tài,通“太”。“大一生水”之“大一”是無形和有形的統一。無形者,即是“道”;有形者,即是“混沌”。“混沌”是“大一”的具象,“道”是“大一”的抽象。“大一生水”之“生”,產生。生水之“大一”,乃“大一”之具象——混沌。“混沌”運動而“生水”。“道”,是“大一”的抽象,“周行而不殆”,“曠蕩,無不制圍,括囊萬有,通而爲一”。(淮南子)“水反輔大一”、“天反輔大一”之“大一”,乃“大一”之抽象——道,即“昆成”(混然自成)之“道”。“輔”,佐助。句意爲:“氣遂而大通冥冥” 的混沌(“大一”的具象)產生大水,大水反轉佐助“括囊萬有,通而爲一”的道(“大一”的抽象),因此,清陽之氣上昇而成爲天。天反轉佐助“括囊萬有,通而爲一”的道,因此,重濁之氣凝滯而成爲地。 
  “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凔熱。凔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復”,表頻度。相當於“又”。“相”,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神明”,猶“神祇”,天地所具有的生成萬物的能力。“陰陽”,宇宙中通貫物質和人事的兩大對立面,或曰陰陽二氣。 “四時”,四季。“凔熱”,寒冷與炎熱。“濕燥”,潮濕與乾燥。 “歲”,四時一終爲“歲”。歲,星名,即木星。句意爲:(天、地既成,)天地又相輔“大一”,因此天地具有生成萬物的能力(神明)。天地所具有的生成萬物的能力(神明)又相輔“大一”,因此生成通貫物質和人事的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又相輔“大一”,因此春夏秋冬四時變化而能久成。春夏秋冬四時變化又相輔“大一”,因此生成寒冷與炎熱。寒冷與炎熱又相輔“大一”,因此生成潮濕與乾燥。潮濕與乾燥又相輔“大一”,成爲一年而終止。 
  “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凔熱之所生也。凔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生”,發生。句意爲:所以,一年在潮濕和乾燥中發生。潮濕和乾燥在寒冷和炎熱中發生。寒冷和炎熱在四時中發生。四時在陰陽二氣中發生。陰陽二氣在天地所具有的生成萬物的能力(神明)中發生。天地所具有的生成萬物的能力(神明)在天地之間發生。天地在混沌(“大一” 的具象)中發生。 
  “是故,大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以己爲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爲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釐,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道”,“藏於水”之“大一”,是無形的“大一”,是有形的“大一”(混沌)的抽象,即“水反輔大一”、“天反輔大一”的“大一”;也是“天地”、“神明”、“陰陽”、“四時”、“凔熱”、“濕燥”“復相輔”的“大一”;也是“成天”、“成地”、“成神明”、“成四時”、“成凔熱”、“成濕燥”、“成歲”的“大一”。 “藏”,蘊藏。“水”在“大一”的具象——混沌中產生,“大一”的抽象——道,又蘊藏在水之中。“時”,四時。“或”,表示相承,相當於“又”。“經”,法則、根據。“殺”,滅,除去。“釐”,改變。“成”,變成。句意爲:因此,“曠蕩,無不制圍,括囊萬有,通而爲一”的“大一”蘊藏在混沌(“大一”的具象)所產生的水之中,運行於四時,周而又始,以自己爲萬物的根本;一缺一盈,以自己爲萬物變化的根據。這是天所不能除去,地所不能改變,陰陽所不能變成的。君子知道這就是所謂“道”。 

  天道貴弱,削成者以益生者;①伐於強,責於[堅],[以輔柔弱]。②太09 

  【校】①“削成者以益生者”,“削”,簡文作“雀”,借爲“削”。雀,古音精紐藥部;削,古音心紐藥部。雀、削,古音韻部相同,同爲齒頭音,音近可通假。②“伐於強,責於堅,以輔柔弱”,“堅,以輔柔弱” 五字缺佚。今本《老子》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根據上下文,聯係道家的“貴弱”思想試補。 
  【釋】此章言天道貴弱。 
  “天道”,自然之道,指自然變化的規律。“削”,刪,除。“成者”,已成熟的。“益”,助。“生者”,正在生長的。“伐”,鏟除。“強”,音jiàng,僵硬,僵直,屬於死亡一類的事物。“責”,猶處置。“堅”,堅硬,強勁,屬於乾枯一類的事物。“柔弱”,幼嫩軟弱,屬於新生一類的事物。句意爲:自然之道以柔弱爲貴,除去已成熟的以助正在生長的;對僵硬的屬於死亡一類的事物進行鏟除,對堅硬的屬於乾枯一類的事物進行處置,以佐助新生的幼嫩軟弱的事物。 

  

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亦其字也,請問其名。以太10道從事者必讬其名,故事成而身長;聖人之從事也,亦讬其太11名,故功成而身不傷。天地名字並立,故過其方,不思相[當]。①[天不足] 太12於西北,其下高以強;②地不足於東南,其上[低以弱]。③[不足於上] 太13者有餘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餘於上。④太14 

  【校】①“不思相當”,簡文缺佚“當”,《郭店楚墓竹簡》裘按:“「相」 下一字尚殘存上端,從殘畫及上下文韻腳及文義看,必是「尚」字或從「尚」聲之字,當讀爲「當」。” 裘按可從。②“天不足於西北”,“天不足” 三字簡文缺佚,現從裘按補出。③“其上低以弱”,“低以弱”三字,簡文缺佚,此句前有“其下高以強”,前後似相對爲文。現根據“高以強”,試補“低以弱”。④“不足於上者有餘”,簡文缺佚“不足於上” 四字,現根據上下文補出。 
  【釋】此章言道亦其字也,請問其名。
 
  “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亦其字也,請問其名”,“字”,表字,亦即別名。“名”,事物的名稱。“而”,因果連詞。相當於“因而”。“亦”,副詞,相當於“不過”,“只是”。句意爲:在下面的是土,因而稱它爲“地”(命名爲“地”)。在上面的是氣,因而稱它爲“天”(命名爲“天”)。“道”只是字(別名),請問它的名稱是什麼呢(如何名實事使分明)? 
   “以道從事者必讬其名,故事成而身長;聖人之從事也,亦讬其名,故功成而身不傷”,“讬”,憑藉,依憑。“從事”,行事,辦事。“身”,自身,自己。“長”,音zhǎng,尊敬,尊重。“傷”,詆毀。句意爲:以“道” 行事的人,必定依憑對所行之事的明確認識(名事實使分明),所以,行事有成而自己受到尊重;聖人行事,也必定依憑對所行之事的明確認識(名事實使分明),所以,功成而自己不會受到詆毀。 
  “天地名字並立,故過其方,不思相當。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強;地不足於東南,其上低以弱。不足於上者有餘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餘於上”,“名”, 用爲動詞。 “名字”,命名。“並立”,同立。“故”,表因果,相當於“因而”。“過”,失,不得也。“過其方”,不得其方。“相當”,適合,對等。“不足”,不完備。“強”,有餘,略多。“弱”,不足,略少。“餘”,有多餘,多出來。句意爲:天地命名同立,難以名實事使分明,因而不得其方,沒有考慮是否對等。天的西北不完備(“天傾西北”),那裡下面高而略多;地的東南不完備(“地不滿東南”),那裡上面低而略少;上面不完備,下面就有多出來的;下面不完備,上面就有多出來的。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①故道[之出言],丙04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不可既也。②丙05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安平大”,王弼本《老子》作“安平太”,魏源本《老子》作“安平泰”。②帛書本《老子》作“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 王弼本《老子》作“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用之不足既”,魏源本《老子》作“用之不可既”。簡文“故道之出言” 中“之出言”三字缺佚,參考帛書本《老子》補出。 
回复  2010-09-12 06:41楚木1960

  【釋】 此章言道之出言,淡呵其無味也。“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執”, 持守。“象”,與“物” 相對。有“形”之謂“物”,無“形”之謂“象”,即“氣象”、“天象”之“象”。“大象”,廣大無比之象,喻指“道”。“往”,音wàng,歸向。“害”,妨礙。“大”,音tài,通“太”,也作“泰”。順利,康泰。“餌”,糕餅之類的食物。“過客”,過路的行人。句意爲:若能持守“道”,天下人無不歸向。不管多少人歸向,都不會互相妨礙,人們生活安定、平等、康泰。音樂與美食,使過路的行人留戀而不願離去。 
  “故道之出言,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而不可既也”,“出言”, 發而爲言,即被說出來。“淡”,味道不濃。“既”,失,失掉。句意爲:如果“道”被說出來,它淡得就沒有味道了。雖然看它看不見,聽它聽不到,但是卻不能失去它!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丙01有不信。①猷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②故大丙02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③丙03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大上”,王弼本《老子》、魏源本《老子》作“太上”。“安有不信”,王弼本《老子》作“焉有不信焉”,魏源本《老子》作“有不信”。②帛書本《老子》作“猷呵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王弼本《老子》作“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悠兮”,魏源本《老子》作“猶兮”。③帛書甲本《老子》作“故大道廢,安有仁義;知識出,安有大偽;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貞臣。”“知識出”,帛書乙本作“智慧出”;“邦家昏亂”,帛書乙本作“國家昏亂”。王弼本《老子》作“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慧智出”,魏源本《老子》作“智慧出”。簡文“邦家昏亂”,“亂” 字缺佚,據帛書《老子》補出。 
  【釋】此章言猷乎其貴言,成事遂功。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猷乎其貴言也,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大”,音tài。“大上” 即“太上”。 “下”,百姓,地位低的人。“親”,親近。“譽”,贊譽。“畏”,畏避。“侮”,輕慢。“信不足”之“信”,誠信。“有不信”之“信”,信任。“猷”,順。“貴言”,慎言,不輕易發表意見。“遂”,就,成功。句意爲:三皇五帝的太古之世,百姓只知有君;其次德衰,仁義爲治,百姓被其仁懷其義,親之譽之;其次以刑法爲治,百姓畏而避之。誠信不足,於是百姓不信任。順乎民意,不輕易發表意見,讓百姓自遂其意,辦好事情,成就功業,因而百姓說我自然如此。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六親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亂,安有正臣”,“故”,助詞,用於句首,相當於“夫”。“大道”,太古有德之君所行之道。“廢”,廢止,停止施行。“安”,連詞,表示承接,相當於“乃”,“於是”。“有”,呈現,出現。“正臣”,正直之臣。句意爲:大道廢止而不行,於是出現了仁義;六親不和,於是出現了孝慈;國家昏亂,於是出現了正直之臣。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 丙06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弗美也。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不可] 丙07以得志於天下。①故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丙08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故殺[人眾],丙09則以哀悲蒞之;戰勝則以喪禮居之。②丙10 

  【校】①帛書本《老子》作“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銛襲爲上;勿美也!若美之,是樂殺人也。夫樂殺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王弼本《老子》作“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恬淡爲上”,魏源本《老子》作“恬憺爲上”。簡文“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非君子之器,不”六字,因簡殘,缺佚,現參考帛書本《老子》補出。“夫樂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殺,不可”三字缺佚,現參考帛書本《老子》補出。②帛書本《老子》作“是以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殺人眾,以哀悲涖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王弼本《老子》作“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偏將軍居左”,魏源本《老子》爲“是以偏將軍居左”。簡文“故殺人眾,則以哀悲蒞之” ,因簡殘,“人眾” 二字缺佚,據帛書本《老子》補出。 
  【釋】此章言樂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故曰兵者,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弗美也”,“居”,平時家居,猶日常生活中。“兵”,兵器,武器。“故”,連詞,表轉折。表示說完一事又另說一事,相當於“至於”。“恬”,安然。“淡”,淡漠。“恬淡爲上”, 以安然淡漠的態度爲上。“美”,贊美。“弗美”,不要去贊美,更不要去炫耀武力。句意爲:君子在日常生活中以左爲上,用兵打仗的時候以右爲上。至於說兵器,這不是君子所使用的器械,如果不得已而使用兵器,最好以安然淡漠的態度去處理,不要去贊美,更不要去炫耀武力。 
  “美之,是樂殺人。夫樂殺,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樂”,喜樂,快樂。“樂殺人”,以殺人爲樂。“樂殺”,樂於殺伐。“可以”,表示可能或能夠。句意爲:贊美使用兵器,這就是以殺人爲快樂。樂於殺伐,不可能得志於天下。 
  “故吉事上左,喪事上右。是以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居之也”,“故”, 助詞,相當於“夫”。“吉”,古代祭祀鬼神的禮儀,爲五禮(吉、凶、賓、軍、嘉)之一。此處指“凶禮”以外的禮議。“吉事”、“喪事”相對。吉事,即吉禮;喪事,即喪禮。吉事,祭祀、冠、取(娶)之屬。喪事,人死後殮奠殯葬等事宜。“上”,通“尚”。“上左”,崇尚“左”,即以左邊的位置爲正位、上位。“上右”,崇尚“右”,即以右邊的位置爲正位、上位。正位、上位,受尊敬的席位,尊者居之。“偏將軍”,副將。“上將軍”,行軍作戰時軍中的主帥。句意爲:舉行祭祀以左邊爲正位,辦喪事以右邊爲正位。這樣,行軍作戰時副將處於左邊的位置,主帥處於右邊的位置,就是說打仗要依照凶喪的禮儀處理。 
  “故殺人眾,則以哀悲蒞之;戰勝則以喪禮居之”,“故”, 助詞,相當於“夫”。“蒞”,參加。“則”,連詞,表示順承關係,相當於“就”,“便”。句意爲:戰爭殺人眾多,便以哀痛的心情參加;戰勝了便以凶喪的禮儀處理。 

  爲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①聖人無爲,故無敗也;無執,故[無失也]。丙11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敗也,恆於其且成也敗之。②是以聖丙12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之所過。③是以能輔萬物丙13之自然,而弗敢爲。④丙14 

  【校】①楚簡《老子甲》作“爲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帛書乙本《老子》作“爲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爲者敗之,執者失之。”②楚簡《老子甲》作“是以聖人亡爲故亡敗,亡執故亡失。臨事之紀,慎終如始,此亡敗事矣。”帛書乙本《老子》作“是以聖人無爲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民之從事也,恆於其成而敗之。故曰:「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王弼本、魏源本《老子》作“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簡文“無執,故無失也”,“無失也”三字缺佚,參照帛書本補出。③楚簡《老子甲》作“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 帛書乙本《老子》作“是以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王弼本、魏源本與帛書乙本同。④楚簡《老子甲》作“是故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爲。”帛書乙本《老子》作“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爲。”王弼本《老子》作“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魏源本《老子》作“以恃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   “爲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聖人無爲,故無敗也;無執,故無失也”,“爲”,謀也,求也。“敗”,(事情)失敗,即不能成功。“執”,守也,持也。“失”,控制不好,把握不住。句意爲:有所求取(有某種企圖)去辦一件事,這事一定不會成功;有所持守(有某種目的)去做一件事,這事一定把握不住。聖人辦事無所求取(沒有個人企圖),所以一定會成功;無所持守(沒有個人目的),所以能把握住事情發展變化的規律。 
  “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人之敗也,恆於其且成也敗之”,“慎終若始” 與“慎終如始” 同,結束的時候仍然慎重,就同開始的時候一樣慎重。“恆”,副詞。經常,常常。 “且”,副詞,將要。“且亡”,將要滅亡。“且成”,將要成功。句意爲:結束的時候像開始一樣慎重,就設有不能成功的事。人們的失敗,常常是在將要成功的時候失敗的。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之所過。是以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爲”,“欲”,欲望。“不欲”,沒有欲望,即沒有貪欲。“欲不欲”,以不欲爲欲。“學”,學習。“不學”,不學習,即順應自然。“學不學”,以不學爲學,即以順應自然爲學習。“復”,返。“過”,過失。“復眾……”,使眾……返。“眾之所過”中的“之”,介詞,相當於“於”。 “復眾之所過”,直譯爲:使眾人於所犯過失中自返。“輔”,佐助。“爲”,求,索取。句意爲:因此聖人以沒有貪欲爲其所欲,不以稀有的物品爲珍貴,以不學爲學而順應自然,使有過失的人聞過而自返。所以(聖人)能幫助自然發展,而不敢妄爲。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