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国中之国:金融共济会的老巢——伦敦金融城

$
0
0
国中之国:金融共济会的老巢——伦敦金融城

共济会发源于中东的犹太放贷人社区,中间经历了十字军圣殿骑士团的光耀,17世纪以后在伦敦金融城的犹太银行家联盟(合伙人)手里,发展为掌控全世界金融体系的最有权势的隐身金权团体。
所以,共济会的心脏并非跳动在共济会的仪式会所,而是跳动在伦敦的金融城中。

伦敦金融城的心脏:英格兰银行
国中之国:金融共济会的老巢——伦敦金融城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国中之国:金融共济会的老巢——伦敦金融城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在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东侧,有一块被称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的地方。这里最著名的格言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这里楼群密布,街道狭窄,虽不像纽约曼哈顿那样高楼密集,但稳健、厚重的建筑风格和室内豪华、大气的装饰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里聚集着数以百计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纽约华尔街与其匹配成为主宰全世界的金融神经中枢——这就是作为英国国中之国的伦敦金融城。
伦敦城的发端始于公元43年。2000年来经历过许许多多沧桑变化,尤其是1665年的瘟疫和1666年的大火给她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大火之后的伦敦城很快就在恢复的同时发展壮大起来。到工业革命之前,伦敦就已经取代此前的意大利和荷兰成为世界首要的金融中心。
伦敦城是世界上金融机构最为密集的地方,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市场和国际保险市场,有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黄金市场,而且,这里的欧洲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在国际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伦敦城的中心,有一座没有窗户的堡垒似的八层大厦,这就是被称为“银行之王”的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在其周边围绕着100多家本国银行和520多家外国银行。
与英格兰银行相毗邻的一栋竖火柴盒形的现代化建筑是伦敦股票交易所。伦敦股票交易到今天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可称得上是世界证券交易的鼻祖。其股票交易量位于纽约和东京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商品交易行业在伦敦城内也是一个古老行业,我们早已从文学作品和银幕上熟悉了那种商品交易时公开叫价的热闹场面。但是,1988年6月之后,这种做法不复存在,已被电子屏幕报价所取代。改头换面之后的伦敦商品交易所更名为伦敦期货与期权交易所,生意更兴隆了,成交量也更加大了。
   伦敦黄金市场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黄金市场,其黄金交易量曾达到世界黄金交易总量的80%,它的市场交易量和价格对其他黄金市场的交易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反映黄金行市的晴雨表,一般认为伦敦金市是金条质量控制方面的公断人。
  伦敦城的劳埃德(LIOYD'S,劳合社)是一个国际性保险市场,曾是世界保险业中资金最雄厚、保险费收入最高的保险垄断组织。但是由于保险市场的竞争加剧,劳埃德已只能占到整个保险市场1%的份额。然而,它仍然拥有全世界大约25%的海上保险,而且它还是世界主要的再保险中心,因此伦敦城的保险市场仍是国际保险行业的一号种子选手。


国中之国:金融共济会的老巢——伦敦金融城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央行。英格兰银行坐落在伦敦金融城的中心位置。
英格兰银行的主要控股人是女王家族与罗斯柴尔德家族。
英格兰银行博物馆展示了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历史。

    储存了400吨纯金金砖的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金砖集中存放数量第二的银行。

英格兰银行的标准大金砖每块重达13公斤,价值大约为15万8千英镑。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视察英格兰银行金库(2012 12-13)



英格兰银行博物馆Bank of England Museum   

Bartholomew Lane, off Threadneedle Street   

London   EC2R 8AH

伦敦金融城主页:http://www.oxfordchabad.org/

国中之国:金融共济会的老巢——伦敦金融城 - 何新博客管理员 - 何新网易博客
 
你所不知道的伦敦金融城
 
3 月下旬的伦敦,难得的阳光照耀在市中心。Peter Wynne Rees迈着大长腿,穿梭在伦敦金融城的每条街道上。他熟悉这里的每条街道和每栋建筑的由来。尽管道路密密麻麻,他总能讲出每个街道和建筑背后的故事。作为伦敦金融城政府的规划官员,Rees规划着这座世界金融中心的每个街面。

    “一个城市的成功不仅仅是有摩天大楼,还应该有可利用的空间。任何国家的人们都会闲聊,有人闲聊的地方就会是生意产生的地方。”午后的金融城忙碌但不缺乏宁静,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解释着为什么伦敦金融城会有那么多的酒吧和咖啡馆。

    伦敦金融城是伦敦市中心的一个特定区域,面积仅有一平方英里(约合2.59平方公里),这里聚集了全世界最繁忙的金融交易。全世界35.8%的每日外汇交易、70%的国际债券交易、19%的跨国贷款在这里进行。

    800年前,伦敦金融城就是伦敦,现在的大伦敦是在金融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这里成了英国金融业的核心区域,是英国金融业的代表。而英国金融业,是控制着世界金融体系的神经中枢。

    为什么这里会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伦敦金融城究竟有哪些独特的优势,让其超越其他地方吸附更多金融资源?
    
【独特的政府地位——国中之国】
比起纽约的华尔街,伦敦金融城虽然属于伦敦的一部分,但它的管理是相对独特的。它和伦敦市保持着既独立又合作的关系。
比如,伦敦金融城的市长,是一个荣誉性职务,每年通过选举产生。市长的责任是代表英国政府向世界宣传英国的金融服务,并接待来访的各国政要,在出访海外时,其级别相当于英国内阁部长。
伦敦城的警务由独立的金融城警察(City of London Police)负责,而大伦敦其他地区则由伦敦都市警察(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负责。
金融城还有大伦敦不具备的历史优势。比如,管辖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中央刑事法院位于伦敦金融城境内。至今中央刑事法院驻地老贝利的房屋产权仍为伦敦金融城政府(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所有,并且整个法院的运作都由伦敦金融城政府出资并管理。就在几年前,伦敦金融城政府还出巨资将这座始建于18世纪的法院大楼进行了修缮。
上述这一切的独特性,源自于伦敦金融城的历史。

伦敦金融城政府是英格兰地区最古老的地方政府,其根源可追溯至中世纪时代。即便是英国威斯敏斯特议会也是基于金融城的政务议事厅(Court of Common Council)发展而来的。
早在1066年诺曼底人征服英格兰之前,伦敦金融城的市民就已经享有各种公民权。之后伦敦金融城管理架构逐渐发展,并最终成为英国第一个有自主权的地方政府,其历史超过800年。

金融城政府不仅拥有独特的管理权,还拥有巨大的财富。从一开始,金融城政府就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投资。从中世纪到斯图亚特王室(Stuart)时期,英国王室经常要向金融城政府借钱,来进行国内及海外政策的落实。

现在的伦敦金融城政府,既是金融城的管理者,又能像商业机构那样进行投资。这个矛盾的组合让人听起来不可思议,尤其是在高度私有化的西方社会。他们既管理市政,又拥有价值25亿英镑的各种房地产等,还有其他大量的金融投资。

金融城政府有专门负责房地产投资的部门,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低谷期到如今的6年间, 金融城优质写字楼的租金从约35英镑/平方呎上涨到60~70英镑/平方呎,涨幅近50%, 空置率也从12%下降到了7%左右。这是由于尽管银行业受挫,但是保险、法律、海事及资产管理等行业则发展良好。

金融城专门负责地产投资的部门负责人Peter G Bennett并不介意向我们披露他们的投资账本。“我们有金融城四分之一的土地,总价值达25亿英镑。现在我们也在购买房地产。过去十年我们买了城市边缘的地,买得很好,有很好的回报。”Bennett说。

金融城政府将这些土地入股,和开发商或金融机构一起投资办公楼,然后再将其出租获利。这是他们典型的投资模式。

【三大职能】
正是因为历史地位的独特,再加上几百年来投资所得,伦敦金融城政府有着其他地方政府所不具备的巨大自主权。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发展思路,不必为招商引资所困扰。
总的来说,金融城政府的职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支持和提升金融城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位置;2.为金融城内的居民、工作人员和游客提供各种基础服务;3.为伦敦及全英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包括支持各种艺术和经济复兴等。
 伦敦金融城政策委员会主席包墨凯 (Mark Boleat)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我们做很多地方政府也做的事。但最主要的是促进以下几件事:首先我们提供投资伦敦的机会。我们使用这些钱不只服务伦敦,也对整个国家有利。我们会做政策的代言人,在建设性的讨论基础上进行游说。我们会努力促成在伦敦的投资项目,也会打开各种在伦敦或和伦敦相关的生意机会。”

    政策委员会主席这个职务是这个金融中心实际的当权者。由于市长经常要更替,政策委员会主席成为了真正的管理者。因此,包墨凯的行程相当紧张,在和我们见面之前的一天,还在和保加利亚的总统共进午餐,接下来他还会接待新加坡总理。
“理论而言,我只是一个小机构的主席,但我80%的时间都投入在国家和国际的事务上。”包墨凯笑着说。
伦敦金融城经济发展部部长保罗(Paul Sizeland)说,伦敦金融城的发展有很高的独立性,靠金融城自己的基金就可以维持政府运转。
“我们有着不一样的布局。我们不是政党,所有的成员都拥有独立的政治观点,这很重要,意味着我们并没有政治上的领袖。我们也不是贸易的组织,所以我们不向公司圈钱。我们用以推广金融业的开销都由这几年的投资盈利资助。”保罗说。
保罗认为,如果把所有这些特点放在一起,就会找到金融城独一无二的卖点。“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提供值得信赖的设备和便捷服务,不需要强迫个别的企业或我们并不信任的企业进驻。如果实现不了双赢,我们就不会去做。”
对外合作的过程中,伦敦金融城一直推广合伙人思维。保罗说:“过去那种告知‘这是我们要做的,这是你们应该做的’的方式过于简单了,当我身处上海时,我觉得这种方式不够尊重,没有把中国正在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体这一事实考虑在内。”
正是因为这样的思路,伦敦金融城在和中国的合作上显然更顺畅一些。

【经营中国】
包墨凯和保罗的团队是伦敦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强力推手。2010年开始,他们就推动金融城组建了中国事务顾问委员会,邀请李扬、李剑阁等人成为顾问。2011年开始,他们又推动伦敦争取成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基于共赢的思路,使他们争取到了中国朋友的热心帮助。
“2011年,主席从中国回来后说听到了很多有关人民币的想法,于是我们就写了信问这些伙伴,我们金融城应该做些什么。两天后,我们在办公室接到电话说,让我们来聊聊我们应该怎么做。”保罗回忆说。
也正是因为财力雄厚,金融城政府每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各种文化教育慈善投资。其目的是想让人们在这里留下来,而非简单地当做一座上班之地。
这里拥有英国最著名的艺术学校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培养出了邦德007的扮演者丹尼·克雷格等人。这里还拥有能免费提供各种金融数据查询的商务图书馆,以及全欧洲最大的综合演艺会展中心Barbican Centre。再加上伦敦博物馆、伦敦交响乐团和金融城文化节等,金融城政府每年对艺术机构和活动的投资高达8000万英镑。
另外,金融城政府每年仅用于慈善捐赠的款项就有几千万英镑,他们是英国赫赫有名的捐赠“金主”,通过伦敦金融城的“城市桥梁信托基金”(City Bridge Trust)常年支持伦敦各处的慈善机构和活动。甚至,他们还承担了伦敦及英国东南部超过11000英亩的森林公园和绿地的维护管理工作。
我们走访了这些机构,惊奇地看到在最繁忙的世界金融中心之中,还有着那么多的艺术和人文活动,这里的节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
金融城的常住居民只有8000人,但工作人口约35万,再加上访客,每天几十万人在这里进进出出。带领我们游走在金融城每个角落的Rees是常住居民中的一位。他的家就在演艺中心、学校和城中湖的周围。
记者问Rees如何看待互联网对金融城的冲击,他回答得很淡定:互联网取代不了面对面。天气变好了,人们真的很喜欢利用这些空间来度过午餐时间,从办公室出来野餐,享受空气和阳光。
把人留下来,享受这里,是金融城政府要打造的主要环境。在上海呆过三年的保罗说:“在上海,每个人都向我介绍他们很漂亮的办公室,但事实上,成功的商业中心绝不只是高楼这样的硬环境,而更多的是软环境。如果拥有了良好的软环境,就能吸引人才,有了人才才能走向成功。”
Rees带我们穿梭在伦敦金融城的大街小巷,这里遍布着酒吧和咖啡馆。

对英国金融史有着研究的Rees说,以前其实没有银行等机构,人们最早进行交易就是在酒吧进行,很多酒吧显著的标志就成为人们约定交易的地点,以至于演化到今天,现在很多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logo(标示)都是源自于当初的酒吧标示。
直到今天,金融城仍然重视着这些基本需求。这里不会出现让人们为了一顿午饭而为难的局面,更愿意让大家在工作中间或完成工作后来到餐厅和酒吧放松一下。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金融城的正中间是曾经的伦敦股票交易所,在被变卖后并没有开发成新的写字楼,现在这里是餐厅和奢侈品的商店。

在见到我们的那个星期,有报道说纽约取代了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头羊。保罗显然并不在意这种消息。他认为,有着800年历史的金融城要从建设长远竞争力出发来看。

保罗说:“现在世界上只有两个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就是纽约和伦敦。而我在想的重点是,金融城的潜在未来会如何。” (此文来源:财经日报)


伦敦金融城印象

撰文:赵学锋 方玮军 

 

  

  在中国百姓心目中,英国伦敦金融城的名气,显然没有纽约的华尔街响亮,特别是在刚刚经历了这场源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之后。然而,在金融从业者心里,它始终是一方神奇的圣土。

  今年3月底,伦敦金融城政府邀请中国财经媒体高层代表团访问金融城,使我们得以在短暂的时间里,零距离接触这座最富历史传奇和现代情趣的城市。匆匆行走于伦敦古老的街道和连绵的阴雨中,金融城留给我们的印象,就像一位饱经风霜而依然充满活力的英伦“绅士”

  “一平方英里”传奇举世闻名的泰晤士河由西向东蜿蜒穿过伦敦市区。在她的北岸,有一块被称为“一平方英里”(TheSquareMile)的地方,这里楼群密布、街道狭窄,寸土寸金。500多家外国银行、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云集于此;30多万金融精英与英国历史悠久的银行、交易所一起,拥挤在经典、厚重的古老建筑里;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中,有75%在这里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这就是伦敦金融城(CityofLondon)。

  这座“城中城”虽然隶属于大伦敦市,却拥有自己的市长、法庭和近千名警察,以及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按照英国王室宪章的规定,即使是“权力至高无上”的英国女王进城,也必须事先征得伦敦金融城市长的同意。而在金融城的地铁出口,人们可以看到显示金融城管辖权的醒目标牌,甚至在金融城的界标“栅栏”上也都铸有金融城政府的独特徽记。

  

  在伦敦金融城的中心街区,矗立着一座稳健坚固、看不到窗户的雄伟建筑,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富有”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与它相对的是富丽堂皇的皇家商业交易中心和伦敦金融城市长官邸“大厦之屋”(MansionHouse),有100多家本地银行和250多家外国银行如众星捧月般地环绕周围。而与著名巴洛克式的圣保罗大教堂相邻的一栋竖火柴盒形的现代化建筑,是闻名于世的伦敦证券交易所新址。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证券交易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以前,堪称全球证券交易的鼻祖。

  与世界上许多现代化都市不同的是,伦敦金融城的建筑大多在四五层,散发着欧洲古典建筑的历史韵味。而仅有的几栋摩天大楼也颇具建筑魅力。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楼和劳埃德(LIOYD'S)保险大厦了。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楼的外形就像一个等待发射升空的火箭,它使用了超过1万吨的钢材,外表的玻璃铺开可以覆盖5个足球场,曾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颁发的“最佳英国建筑奖”,也是伦敦第一座节省能源的摩天环保大楼。旁边是颇受非议的劳埃德保险大厦,看上去则像一座不锈钢构成的工厂,各种金属管道纵横交错、裸露在外,据说它是“打破黑箱、裸露一切”保险理念的艺术再现。

  沿泰晤士河向东边望去,不远的地方耸立起一片几十层高的现代楼群,这就是金丝雀码头(CanaryWharf)。汇丰、巴克莱、花旗等许多全球顶尖的金融集团和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在这里都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因此,人们把这些近20多年来拔地而起的新建筑群称为“新金融城”。

  在这里,古老和现代有机融合,商业与艺术和谐共处。新老金融城与“一指擎天”的圣保罗大教堂巨大的穹顶一起,勾勒出这座城市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


  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之都”

在伦敦金融城现任市长尼克·安司棣(NickAnstee)眼里,新老金融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代表着伦敦金融城辉煌荣耀的过去、充满活力的现在和美好可期的未来。

  始建于公元1世纪的伦敦城,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沧桑变化,包括1666年大火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和数次金融风暴的洗礼。早在工业革命之前,伦敦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而金融城则是这个中心的核心所在。二次大战后由于英国经济的衰退,以及金融城银行家们的自负和守旧,在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崛起的激烈竞争中,伦敦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不断衰落。然而,深厚的国际银行业务基础、长期积累的信用和专业经验,以及1986年解除管制、引入竞争的自身“金融大改革”,将以往极为封闭的伦敦金融城推向全球市场,使之重新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金融中心之一。

  以伦敦金融城为核心的英国金融服务业,2007年产值占英国

  GDP的比重达到了8.3%,并为英国提供了近百万个就业岗位,其中30%的金融人才集中在这块不足5平方公里的城区里。2008年,英国金融服务业还创造了505亿英镑的贸易盈余;而与金融业务密切相关的法律、会计及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业,也占据了英国GDP的3.9%比重。

  统计表明,伦敦金融城是世界上金融机构最为密集的地方,外资银行数量居全球各金融中心之首。在各项主要金融业务中,金融城在外汇交易量、国际借贷总量、黄金交易量、海外证券交易量、海事与航空保险业务、基金管理总量以及海外客户境外资产管理均居世界首位。其中,每天的外汇交易量高达6300亿美元,超过纽约、东京市场交易量的总和。金融城还是世界上主要的再保险中心和国际保险市场、流动性最强的黄金现货及黄金借贷市场、全球最大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心和主权财富基金的聚集地。

  如今,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海外公司数量高居全球各交易所之首。在危机肆虐的2009年前三个季度里,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再融资额仍位居全球前5名。同时,国际债券二级市场交易量占到全球的70%。这些,使伦敦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之都”。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似乎并没有撼动伦敦金融城作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英国金融业虽然裁员总数超过5.5万人、资产规模明显萎缩,但很快就开始重现生机:银行利润急剧增长,交易传言日益增多,对冲基金业绩回升,投资者开始回归。在过去11个月里,伦敦就有87家公司发行上市,通过发行股权或新股形式共筹资790亿英镑;而就在我们到访的前一周,伦敦证券交易所一天内就有4只股票同时发行上市。

  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伦敦金融城如此旺盛的活力?有人说,是因为它的产业聚合性和文化包容性。市长尼克·安司棣则乐观地认为,尽管全球金融市场的复苏趋势尚不稳定,但英国金融市场的根基依然稳健,其结构性优势依然明显,如多样化的市场架构、丰富的人力资源、开放的全球视野以及完善的法律体系,这些都成就了伦敦牢固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传统与精神的传承从十三世纪起,当选为集权力、地位、荣誉等象征为一身的伦敦金融城市长,是每一个英国人、每一个“商业行业公会”官员和每一个贵族的梦想。于是,每年的伦敦金融城市长选举成为英国的年度大事,更成为英国人经常的议论话题。

  在雍容华贵的市长官邸“大厦之屋”,第682任伦敦金融城市长尼克·安司棣与我们一起围坐在他的办公桌前。他曾先后加入安达信和德勤会计事务所,并成为企业金融事务合伙人;如今他仍担任着国际律师事务所SJBerwin的高级总监。作为金融城市长,他的责任就是维护伦敦金融城的品牌和荣誉,向世界推广伦敦金融城,并不断增进大众对金融业的认识。

  按照传统,他还扮演着英国金融服务业“特别大使”的角色,任期的大约三分之一时间要在国外或英国各地访问、发表演讲。他的前任罗伯特·芬奇曾说:“伦敦金融城市长有把非同寻常的钥匙,能打开海外门户,并接触最高级别的政府官员。”安司棣先生告诉我们,在今后的几个月里,他还将会访问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希腊、俄罗斯、日本和香港在内的16个国家和地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伦敦的经济复苏贡献一份力量,希望让公众对金融城重拾信心,希望为伦敦金融业保持一个高效公平的商业环境。他告诉我们,将在今年9月上海世博会举办的英国金融周期间访华,同时在北京、深圳等许多城市举办一系列活动,向中国企业和民众推广英国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争取更多的中国企业到英国来投资和发展。

  在劳埃德保险大厦,接待我们的是一位80岁的老者约翰·温顿(JohnAvidon)先生。银色的白发,轻缓的步履。他从20岁就开始一直服务于伦敦的保险业,退休后又来到劳埃德大厦做起义工。在他自豪而详尽的介绍中,劳埃德这座世人眼中外表冰冷的“钢铁怪物”,渐渐显示出它独特的亲和力。


  这个从1688年伦敦塔街上一家小小的咖啡馆发展而来的世界最大的保险交易市场,300多年来始终保留着古老的交易手段。交易大厅被分割成了许多洽谈业务的狭小空间,保险代理人和保险商在里面进行面对面谈判、达成协议。大厅中央悬挂着“卢廷”大钟,敲响它就意味着有重要的事件宣布,钟声敲响一下代表坏消息,两下代表好消息。这座大钟来自劳埃德公司承保的满载黄金的拉·卢廷货船,1799年在航行时沉没……

  在这座大厦里旧传统和新科技巧妙地融合,登记员可以通过电脑系统,对在劳埃德投保的全世界2万多艘远洋商船的行踪了如指掌。一艘商船出险后,登记员从电脑屏幕上迅速得知消息,却用十七世纪的鹅毛笔将其登记入册。


在伦敦金融城,我们还走访了英国贸易投资总署行政总裁AndrewCahn先生,英中贸易协会主席、金融城第678任市长白乐威爵士(DavidBrewer),国会跨党派中国事务组副主席钟斯勋爵(Jones),普华永道英国顾问委员会副主席JohnStuttard勋爵,巴克莱资本副主席韦德颖爵士(DavidWright),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部董事总经理毕卓识

  (TraceyPierce)女士,以及Cass商学院院长RichardGillingwater先生,更接触到许多各种肤色的、不同文化背景的金融精英们。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伦敦金融城超强生命力的另一个鲜活侧面。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