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起一代之衰,诗书画三绝当代唯一的全维画豪
何新:怀山刘棣画艺散论
【何新附记】
楼下是约三十年前我为刘棣君写的一篇画论。
当时我们都还未入不惑之年,如今相见,却皆垂垂老矣。刘棣君已经是卓然雄立于当代画坛的一代大师级人物。
当代之书画坛,与当代文化一样是个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糟滥恶臭粪坑。种种商业炒作以及经济诡计与骗局和陷阱几乎无所不在。盖天下汹汹,皆为利来,金银铺路,无所不能至也。书画本雅逸独默之道,如今率成骗钱炫耀送礼之门也。呜呼哀哉!
然而数十年来刘棣君安于寂寞,冥思画理与大道,继承传统,融汇百家,传承有序,日有进境。观其所绘山水、人物、花鸟及书法皆已经臻于大化之境,环顾当今画坛,允为独步,有起一代之衰而济天下之溺之势。
近观其新作数幅,豁达明亮,令人不禁披卷叫绝也。怀山者,当代诗书画全精之一代画坛豪杰也。有感于斯,因而重刊此旧文,且略书以上数语。
【 附注:下文是何新1986年的旧作】
名山风雨萦梦中,独望天涯古今情。
歌哭人间何处寄,平生心血入丹青。
——刘棣《题画诗》
刘棣,是近年来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的画家。未到不惑之年(1985),但他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造诣,所领悟的旨趣,所开拓的境界,却已相当令人瞩目。不久前,在哈尔滨黑龙江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中国画作品展,共展出作品一百三十幅。其成就建树,在同时代的画家群中,也是荦荦卓然的。
当前,中国画坛正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争论的焦点就是中国画是否面临着危机。如果就当代中国画艺术现状的表象来看,危机论也未必没有道理。中国画在现在俨然是各画种中居嫡长地位的骄子,所以,舒宣素、操笔翰的,到处都有。下至学龄前儿童,上至白发老翁,似乎兴之所到都可以信笔涂抹几下,殆所谓“下里巴人”,一唱和者遍及国中。再就是国画界中,也有不少名家大手,囿于传统不能创新,食古而不化,所以题材与技法蹈袭重复,令人生厌。等而下者,专以师门相夸耀标榜,而笔墨的窳败甜俗,意境浅陋卑琐,则更置而勿论了。
中国画的传统可说是悠久远大,自有文字起到今,垂三千年,但今天的泛滥和粗陋,可以说是它的一大厄运。中国画,尤其发展到晚近而成为它的精髓和内核的文人写意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为主,兼容释、道)形象的结晶。在剧烈的动荡之后,文化断裂的后果是严重的,因此,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粗俗化,乃是题中应有之义。现在的问题,就是迅速地弥合断层,发扬广大民族文化传统。这样,中国画的振兴和发展才能有普遍的和坚实的基础。
当然式微虽非个别,但绝不是全部。我们仍然欣喜地看到崛起于中国画坛的新的生力军强大的阵容。这其中不乏我的朋友,尤其刘棣是我的至交。在他们身上,我依稀看到中国画艺术光辉的未来。读画是一种乐趣。读好画,则如享太牢,而读刘棣的画,则如登泰岱,浩浩乎天风吹面,茫茫乎云海在下,一种磊落嵚奇,回肠荡气的浩气,不由得沛然而生。他的画,我阅过多矣,无论丈二巨幛,还是斗方小品,都令我叹服不已,玩赏再三,愈发感觉出画迹中自有一种遒劲之美,阳刚之美!
神思与境界,是中国古典绘画中高不可及的两个价值范畴,惟有精运神思,才能开拓境界,才能由形迹的有限化为想象的无限,才能以咫尺之遥显千里之势,超越时空。中国画艺术的极致是笔精墨妙,形略神完。这里面不但要求艺术的广大丰富,更重视的是艺术的含蓄统一。所以妙手剪裁,自出机抒,从来是评价画家品位的标尺之一。而刘棣任真放达,放笔直遂,又恰恰是精运神思,物象已了然于胸,境界已构想于前,所以这种看似即兴式的创作,恰好表达了国画笔墨结构的自律性和节奏感,韵味隽永,显示了画家卓而不群的才华和个性。
多样统一,致广大,尽精微,则是刘棣画艺的又一特点。纵览他的作品,居然包举了中国画的基本传统科目。东方艺术倒和产业社会有一点相似,程式愈发展完备,分工愈细致琐屑。比如女主角,按分工,就有老旦、青衣、花旦、刀马旦等等。所以绘事上分十三科,就是同一规律作用的结果,毫不足怪。而且程式越谨细,对操作者的要求就越严,就象腐儒治学,斤斤于章句,结果皓首还未能说是通一经。但刘棣以他的通豁淹博的襟怀,深湛的造型功夫和技巧,轻而易举就驾驭了数个画种。举凡山水,花鸟,人物,动物,不但精妙,而且都各具新意,不落前人巢臼。他造就了自己雄健、奇肆、隽永的风格。
他的人物画,虽然多是取自传统,但都古意翻新,具有强烈的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如《锺馗仗剑伏魔图》,就是唐宋以来,尤其为明清画家多次画过的题目,而历来画锺馗,不是为着祈福镇邪,就是士大夫野逸情趣的自我表现,借古人的心胸,吐我之块垒。所以历代锺馗画,多以诙谐调侃见优。而《伏魔图》则以豪宕雄壮取胜,锺馗虽着官服,冠乌纱,但骨子里是慷慨侠气,扶弱锄恶的奇士,所以画中锺馗双目圆睁,点睛如漆、须发飘动开张,而上下颔间,在赫然震怒的刹那,齿牙相错,“格格”发响的恨声好象都听得见。握剑柄的右手,真是传神之极,五指间仿佛凝聚着全身筋力,要向邪恶做致命一击!这个锺馗,我想,倒是画家形象化了的社会正义的化身,无怪乎,正气堂堂,直冲牛斗。我看,作者所寄寓的深意,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大众性。
《唐人秋猎图》则取材于唐章怀太子墓道壁画《狩猎出行图》,但画家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表现的。原画着重显示皇室宗亲的威仪排场:旌旗飘摇,甲仗如山,扈从云集,鱼翔雁行,行止有序。而画家则从历史感来表现唐人的尚武精神和豪迈的气概。全画虽只四人四骑,但首尾呼应,把画内与画外的局限打破,遂觉得有万乘千骑之势。蹲踞的猎豹,和臂上的驯鹰,让我们记起,我们不但有温良淳厚的民族性,还曾有强悍好胜的一面。四骑矫天强健的造型,使人联想到曾征战天下的昭陵六唆,四骑士虽都孔武有力,但俯仰转侧之中,仍有个性的差异。从画面总体来看我们感到的是剽悍的气势和多样的统一。
《徐青藤小像》则显示了画家奇肆沉郁的风格。徐青藤,在中国画史上,是一个有重大影响的画家,他开了晚近以来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先河,在文化史上的建树不可磨灭。后世画人,对他的崇敬,几乎无以复加,郑板桥自称“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也“欲九原为走狗”,甘列门墙。所以他大约是历代大师中香火最为鼎盛者之一了。而刘棣此作,当然是把画作为奉献给先贤的一瓣心香。徐谓是个与世道龃龉,落落寡合的狂士,早年文名大噪,可是科场连连失意,幸而总督胡公宪怜惜人材,延他入幕,文书章表全倚重他,甚至帷幄筹划也成了其中重要谋士。当胡因严党下狱,他立即受了严重打击,此后一蹶不振,以至精神错乱,杀妻系狱。后半世唯以书画自遣,但生前不甚被人看重,倒是死后,公安派钜子袁中郎看到他的诗文书画,击节赞叹才名声大噪的。画中的徐渭正是鬓发苍苍,饱经忧患的半衰之年了,他背微驼,头微前探,疲惫的躯壳里深藏着半生的愤慨与悲哀,那微蹙的眉头,说尽了难言的辛酸。背景是一架葡萄,纯以水墨为之,正是徐谓笔法,上面题诗是徐谓墨葡萄诗:“独立萧斋啸晚风,半生落魄已成翁,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诗境苍凉多慨,正与画境相合。应该说,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中国画人物肖像杰作,到目前,当代绘画中达到这样思想性与艺木性高度完美统一的作品,还不多见。
大写意花鸟画在明清两代,长足发展,尤以近代吴昌硕、齐白石两位大师为集大成者。花鸟画的成就为中国画诸科之冠,因此,超越前人,就成为空前的困难。但如不立志超越,则因循的习气就蔓延滋长,成为风气。刘棣的花鸟画没有为这种风气薰染,坚守“外师造化,中法心源”的原则,开拓了自己的道路。诸如他画鸡、鹰,全在自然观察中得其饮啄之姿,飞走之态,进而以简括生动的笔致,表现出飞禽或驯良,或勇猛,或欢跃,或憨气的性情神态,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他的《藤萝小鸟》本是常见的题材,但他大胆构造章法,一侧兰色藤花簇簇,如雾如烟,一侧藤条交错,如篆如草,粗大的柯条在下边互相搭络,表现了老干苍又韧的质感,一个八哥在干上跳踯啼啭,谱写了一曲春天的生命之欢歌,轻盈灵动,绮丽多姿。他的禽鸟造型,既源于生活观察,默识心记,又大胆变形,强调作为主体赋于客观的神韵。如他的鸡,强调昂扬的意气,淡淡几笔,连缀而下,头颈胸腹全有了,又加几笔浓墨乘湿相接,更画了雄鸡的飘洒、傲岸。画鹰则力求表现出勇猛锐利的气概。他视笔墨如音符,各自是独具情感的原素,只有有机的组织,使每个原素成为构造一幅作品艺术生命的分子,笔墨才是成功的,笔墨不能孤立看待,而一幅画不讲究每一细节和局部的笔墨也难以成功。用笔之法,宜毛不宜光,用墨之法,宜松不宜紧。刘棣曾对我说: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控制的随机性,中国画写意也是如此,即兴的挥洒不但需要平时千锤百炼的功力,还要有及时的处理发挥,才能做到“笔墨有尽,韵味无穷”。
山水画的创作难度似在花鸟之上。而刘棣的山水画所达到的造诣,绝不比花鸟为低。他早年于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寝馈甚深,后来又取法石涛,石谿传统功力,厚茂扎实。有人以为,画山水非黄山桂林不宜入画。他反对这种论点,认为平川广野,小溪巨流,大自然本身就是多样的统一,没有什么是不美的,问题在于发现。他的《数峰商略黄昏雨》、《江雾初开》数幅山水,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平常景致。如《商略黄昏雨》一幅,迎面数峰,都是北方习见之山,但他的处理,却颇有匠心,先以大片浓墨泼出山峦,然后又以破墨法破开山腰,一片云水迷濛之状,就宛然浮现了。两山之间,水墨缺处,略事勾皱,显得凝坚灵空。涧中山泉数道,跌宕而下,直泻江流,画出了山水的气派与精神。《江雾初开》则是多雾时节黑龙江沿岸的景色。画家用心观察阴晴明晦的变化,以大笔淡墨渲染成天空,烘托出将散未散的雾气。下面江流曲折,水波荡漾处一堵石崖如壁,崖上林木、房舍都若隐若现。意境深邃,讴歌了生生不息的河山的恢弘、壮美。
值得注意的是,刘棣虽然是纯然正宗的中国画大写意的薪火传人,但他却熟悉和关心西方现代艺术潮流的衍变。他的《天籁时自起,大音本希声》就是参合西方构成主义的技法画成的。就效果论,我认为这幅作品是成功的,融合西法,难得是自然不做作,又纯然是中国气派。由此可见,突破中国画传统中某些僵化的程式,不但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
最后,不能不提的就是画家的力作《伯乐相马图》,这幅巨作是画家有感而发,龚自珍呼唤风雷,振聋发聩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材”就是画家命题立意之所本。画中八骏,各具情态,被赋予某种拟人化的表情,它们的凋丧、蹇偃、愤懑,不是一种对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甚至压制人才的社会现象的控诉和抗争吗?马群分合组织甚好,而每匹马的笔墨都很精到。若画家不是胸有千骑,绝不能有这样高妙的表现力。
中国画完美的形式感是历经几百年的实践,最后在元明清三代文人画中实现的。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诗书画高度完美统一的结合。所以又称为“三绝”。一个画家,还必须同时是一个文学家、书法家。所以,作为一个想要取得成就的画家,必须要有相应的高度文化修养。所以清初大画家石涛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文化修养对画家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刘棣在当代中青年中国画家中,是具有较全面文化修养的一位。他在文、史、哲诸方面都下过相当的功夫,加之才气逼人,文思敏捷,所以在画面诗书画的结合上,格调超逸,浑然天成。画中长款既多,又皆可诵,而所题词章,更称清品。特录二首,以飨读者。
题《相马图》歌诗:
耿耿此心谁会得,悠悠千古思伯乐。
伯乐一过北群空,千骐万骥嘶长风。
亦有相士徐无鬼,方之以矩圆以规。
龙鬐风臆无定质,俊物那被俗眼识。
遂使骅骝坐凋丧,寒槽破枥严霜降。
明朝千钧服盐车,陇坂太行高千丈。
中夜悲苦忽一吼,以蹄击柱房星抖。
常恐岁月不我待,壮心未朽身已朽。
忽闻千金买骏骨,却见驾骀相鼓舞。
力尽服车汗血下,忽见故人俯首哭。
世无伯乐马亦无!
呜乎,乌不得再叹世无伯乐马亦无!
又题《贵妃戏猧子图》诗:
银屏九曲遮烛光,金炉瑞脑龙诞香。
昨宵春雨湿海桌,三十六宫红闹妆。
架上鹦哥噪玳梁,梦里云收怨紫皇。
荔枝未到却翠觞,关中梨枣置不尝。
玉尘轻拂小猧猧,追随莲步游椒房。
霓裳慵舞浴温汤,忽惊鞞鼓动渔阳。
荣枯华悴转无常,马嵬秋泪雨琅琅。
可以从诗中看出画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非常深刻,在大时代的潮流中,如果能够把西方现代文化的优秀成果与我们历时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有效地改变我们的现状。刘棣的学力、器识和才华,应该是中国画艺术家阵容里的中坚,我希望他能不断突破前人,突破自己。
(原载《文艺评论》1986年第4期)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