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发掘美——我看中国书画
阎晓怀藏·林风眠作·两个小鹭鸶(44×40cm)
大自然存在无数美。“窗含西岭千秋雪”是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亦是美;“一行白鹭上青天”是美,“大漠孤烟直”亦是美。
书法与绘画的美,与自然之美相通,或者说源于自然之美,力图表现自然之美。但写得再好,画得再好,永远不及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站在黄山之巅看石、看松、看云;九寨沟瀑布前看水、看山、看林,会大发感叹的根本原因。
亘古以来,没人说过狗尾巴花美。然而,1969年夏秋之交,一个晴朗无云的傍晚,我站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一道沟梁上,看着两坡夹一沟的狗尾巴花阵,其间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根杂草,满满荡荡一沟膛子的狗尾巴花阵时,我目瞪口呆,呼吸停止、心中充满震撼与陶醉。那种天然的美,造化的美,阵势之美,那种淡红近紫的颜色铺天盖地,微风吹过,淡红近紫色流动起来,向山谷的另一端淌去。今天,当我仍然想追寻这种颜色时,京城及远近郊区俱无觅处,偶尔在清三代单色瓷中找到些许影子,似豇豆红,又似胭脂红。
人一生发现美越多,美的感悟越多,便越热爱生活;发现美的地方越少,丑的东西越多,则愈加悲观厌世。
发现美,挖掘美,一靠眼睛、二靠心灵。眼睛人人有一双,心灵则不同,它融汇了阅历、学识与修养。面对同样的自然风光或同一件绘画作品,有人感到美,有人丝毫感觉不到美,这就是心灵的作用。
艺术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以为是个性,是作品品貌、风骨与表现之不同。世界正因为有了无数个性才显得丰富多彩。白石老人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正是此理。1985年春,我在成都暑袜街一间只有8平米的小画店里第一次见到陈子庄先生的绘画作品,画不盈尺,却用稚拙的笔触与色彩,天真纯朴地表现了大山大水之势,巴山蜀水之美。连蜀柏被风吹斜的姿态都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一时间从心底爆发的共鸣,从来没有过。其作品的风格与我在荣宝斋、东西琉璃厂画店里见过的画风大为不同。两年里,我四处化缘,筹集资金6万多块,为故去12年尚不为人知的老画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陈子庄遗作展》,1988年3月19日在北京饭店西楼大宴会厅,当年毛泽东主席举办开国大典盛宴的地方为《陈子庄遗作展》开幕,举办了有500名中外记者参加的招待会。出席的中央、国务院部级以上领导达150人。使老先生获得“中国梵高”之美誉,在中国美术史上添加了一位画风独特的画家。陈子庄存世作品两千余幅。及至世人争睹,假画蜂拥而起。像则像矣,终究不真。因为老先生是饿着肚子,光着身子,饥寒潦倒中作画,不知自己的作品价格几许?作假者则是酒足饭饱后,抹着油嘴,点着票子在画,其境遇与心情大不相同。作品格调也就大相径庭了。
中国书画作品拍卖价格连年翻番,是因为国人逐渐富裕起来了。人穷时,第一要务是吃饱肚子。哪里顾得上买画?当中国富人也同比尔·盖茨一样有钱后,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吴冠中、陈子庄作品的价格定会扶摇直上。
阎晓怀藏·清·吴大徵作·书法扇面(18.5×50cm)
让我们用眼发现,用心发掘书画作品之美,艺术之美,自然之美,世界之美,并最终塑造人类的心灵之美。
原载于2006年4月期《中华书画》杂志
2010年3月于北京西部大酒店竹林深处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