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转载]元青花瓷 四

$
0
0
原文地址:元青花瓷 四作者:zuoanyishupin
《元青花瓷》(44)

  A.彩绘装饰

  张文进型青花瓷的彩绘装饰就是青花装饰,其装饰手法可分白地青花和蓝地白花两类。

  白地青花

  即在生瓷坯上用青料绘画,再罩以透明釉。因生瓷坯具有宣纸一样的吸水性,青料可调出浓淡,故其绘画过程和效果极似纸本绘画。其笔法也与纸本画一样,勾、皴、点、染、涂、拓诸种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白地青花是张文进型青花瓷最基本的装饰手法。

  蓝地白花

  也称“青花留白”“拔白青花”“反青花”“反绘青花”等,即以蓝色为地(背景色),留白为花(装饰图案),以蓝托白,以暗衬明,靓丽醒目。又可分两种:一种是先用细笔勾画图案,图案轮廓以外用青料涂染。另一种是先用细笔勾画图案,图案之间的空隙以细密线条勾画海水纹或花卉纹。这种手法常运用于琢器的云肩处、开光处。

  白地青花和蓝地白花经常是配合使用于同一器物上,大型张文进型青花瓷多是满密布局,纹饰茂密,琢器自上而下,圆器自内而外,两种装饰手法交互施用,阴阳互动,颇具节律感。

 

图706 元代青花缠枝莲纹塔式盖罐 九江延佑六年墓出土(九江博物馆藏)

 

图707 元代至正七年铭青花盖罐 1996年十二月四川雅安市文化路窖藏出土(雅安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11月2日  星期日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45)

  B.胎装饰

  胎体装饰是一种古老的陶瓷装饰手法,广泛运用于青瓷和白瓷这类单色釉瓷器上。如越窑青瓷的贴塑、划花,龙泉窑、耀州窑青瓷的刻花、定窑白瓷的印花等,都是胎体装饰的典范。明清以后,瓷器的彩绘装饰已成为主流,胎装饰在彩绘瓷上逐渐被弃置不用或少用。而张文进型青花瓷却在以青花绘画装饰为主的同时结合运用了胎装饰,两种装饰手法同施一器且能“和谐共处”,使得瓷器外观形象更加瑰丽多姿,原始性和当代性交织糅合,给人一种诡异玄妙的审美感受。

 

图708 元代青花褐彩西王母像 1978年杭州文三路出土 杭州文物考古所藏

 

图709 元代青花龙纹梅瓶 1985年5月句容市城东房家壩窖藏出土 江苏句容市博物馆藏

 

 

11月3日  星期一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46)

  堆塑贴塑

  瓶罐类琢器的兽型铺首、器盖上的兽型钮都是用此方法完成。这些堆塑、贴塑造型大多还涂上青料,使之更为醒目。

 

图710A 元代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 高30厘米 广西横县农科所出土,广西博物馆藏

 

图710B 元代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 高30厘米 广西横县农科所出土,广西博物馆藏

 

图711 元代青花云龙牡丹纹铺首盖罐 1980年江西高安市出土 高安市博物馆藏

 

 

11月4日  星期二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47)

 

  刻与划其实为两种手法。用有刃口的工具在坯体上削出“一面坡”的线条叫刻;用针锥状工具在坯体上画出细的线条叫划。如果用梳子状的工具在坯体上画出成组平行的线条则叫“篦划”。刻的线条有深浅粗细的变化,线条凌厉,给人以刚性的视觉印象;划的线条柔细委婉,轻盈流畅,给人以柔性的视觉印象。北方的耀州窑青瓷,胎装饰多以刻花为主,体现了黄土地人民对阳刚之美的追求;南方的越窑青瓷,胎装饰多以划花为主,体现了吴越水乡人民追求柔美流丽的审美情趣。同是青瓷,在装饰上却迥异其趣,都不可避免地打下了地域文化的烙印。

  而刻花和划花在张文进型青花瓷上却是交互运用的,因而产生一种刚柔相济的时代美感。刻划的运用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刻划填青。即“以刀代笔”,刻划纹饰的轮廓或“白描图”,然后以青料填涂。这样青料呈色在刻划处显得特别深沉浓郁,轮廓分明,立体效果很强。另一种为刻划留白。即刻划的图案部分不施青料而留白,图案以外则以青料填地或勾画细密地纹,这是与蓝地白花结合运用的一种手法,不少器物上的蓝地白龙纹即是运用这种手法。

 

图712 元代青花龙纹荷叶盖罐 1985年5月句容市城东房家壩窖藏出土 江苏句容市博物馆藏

 

图713 元代青花龙纹荷叶盖罐 1980年11月江西高安市出土 高安市博物馆藏

 

 

11月5日  星期三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48)

  印花

  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印花和青花分别独立使用。如在内壁模印龙纹,外壁绘青花龙纹或其它图案。第二种是印花和青花配合运用,共同完成构图。如用模印方法印出花朵,再以青花勾画花瓣,然后以青料填画枝叶,整个图案由两种工艺配合完成。一些张文进型青花瓷大盘多用这种装饰。第三种是印花为纹,纹饰以外以青花作地,类似蓝地白花,常见于外销张文进型青花大盘上。

 

图714 元代青花云龙纹罐 1966年4月金坛县出土 镇江博物馆藏

 

图715 元代青花缠枝莲纹菱花口盘 口径45.8厘米 英国维多利亚工艺博物馆藏

 

 

11月6日  星期四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49)

  5.纹样特征

  一般张文进型青花的构图都是满密式的,不过密的程度依器物的大小而有所别。大器型最密,中小器型稍见疏朗。满密构图层次多达七八层,最多者可达十几层,但画面并无繁琐、堆砌、杂乱之弊,而给人以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典雅庄重之感。稍见疏朗的构图则以轻松活泼,形象自然生动见长。

  此时作为绘画的分区意识和主辅纹搭配意识已十分成熟,这是张文进型青花瓷画之所以能给人繁而不乱,简而不陋之印象的原因。其主纹多置于圆器的内底中心和琢器的腹部最能“夺人眼球”的部位,辅纹则施于口沿、内外墙、颈部、胫足和主纹外围。

  绘画题材可分三大类: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

 

图716 元代青花花卉纹盘 口径46厘米 英国维多利亚工艺博物馆藏

 

图717 元代青花双鱼纹盘 口径45厘米 湖南常德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11月7日  星期五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50)

主纹

A.植物纹

牡丹纹  多为缠枝牡丹,枝茎缠绕呈波浪状延伸构图。花大叶重,花瓣顶端以细小连弧勾勒,青料填涂,瓣边留白,使花瓣边缘如缀一圈白色珍珠。有的花心留白,呈花瓣形。叶如手掌,有三至五个叶尖。

莲花纹  有缠枝莲、水莲、把莲、白莲多种。莲瓣双勾点青,青料均不填满:或仅填花瓣中间,两边或一侧留白,或点花瓣前端,后半留白。瓣端出尖有芒。缠枝莲花心有的画成石榴状,又称“海石榴”;有的周围以数枚留白花瓣烘托;有的则不画花心;莲叶前段画如葫芦,叶端有芒尖,后段如羊角,两侧内卷,叶双出如芒(也有不出芒者)。写实莲花则叶大如伞盖,叶脉留白,叶缘渲染晕散,甚有“墨荷”韵味。白莲则只勾不染,浮于水上,水纹细密,是蓝地白花的一种表现形式。

 

图718 元代青花莲池纹花口盘 口径16.2厘米 1977年安徽安庆市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藏

 

图719 元代青花龙纹盘 口径35厘米 1976年6月河北围场县半截塔乡什巴克村墓出土 围场县博物馆藏

 

 

11月8日  星期六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51)

  菊花纹  多为缠枝菊花,花心呈斜网格状,似葵花,花瓣双勾填青留白。叶多勾勒而成,叶缺曲深,叶端如葫芦状,出尖如芒。另有蓝地白花者,不画花心,叶脉以青料勾勒,如鱼骨状。还有折枝菊花一种,花心呈螺旋纹,花瓣细长,空勾不填色;叶不勾廓,一笔撇成,常见于小型器物如高足杯的底心上。

  松竹梅纹  有分别绘画者,有三种合绘者。合绘于同一画面者称“岁寒三友图”(简称“三友图”)。松树常作人物画背景,竹子常在蕉石图中出现。松干勾勒点染颇为细致,松针呈圆形或扇形。竹子枝干、竹叶均一笔完成,少见双勾者,常与湖石、葡萄为伍。梅花老干苍劲似柏,花瓣勾廓填青,留白边,枝上有刺。

 

图720A 元代青花莲池鸳鸯纹盘 口径13.9厘米 1972年林西县繁荣乡元墓出土 赤峰市林西县文物管理所藏

 

图720B 元代青花莲池鸳鸯纹盘 口径13.9厘米 1972年林西县繁荣乡元墓出土 赤峰市林西县文物管理所藏

 

图721 元代青花龙纹盘 口径15.9厘米 1972年林西县繁荣乡元墓出土 赤峰市林西县文物管理所藏

 

 

11月9日  星期日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52)

  葡萄  果实勾勒后点青,周围留白甚多,视之颇有水灵通透的感觉。叶呈五出,叶端尖锐。勾成后先以淡青填染,再以浓青简画叶脉。藤蔓缠绕,线条曲折多变,形态多姿有如大草书, 其指腕间的变化十分微妙。

  南瓜  勾廓填青,以留白法显示瓜稜。叶三至六出不定,叶缺深曲,叶端平圆,藤蔓缠绕,亦有大草韵味。常与蕉石组合一个画面。

 

图722 元代青花狮子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 高32.5厘米 1964年保定永华南路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藏

 

图723 元代青花莲池鸳鸯纹带座梅瓶 高21.9厘米 1974年江西潘阳县出土 江西博物馆藏

 

 

11月10日  星期一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53)

  鸡冠花  花呈倒三角形,细线勾勒。先以淡青填染,再以浓料点花冠。茎长而斜曲,两边平行侧出细长叶,状如水草。

  水草  常见于鱼藻纹中。一种如海带,高低不一,整齐平行并列由水底向上伸展。另一种如蜈蚣,呈单条弯曲浮游水中。

 

图724 元代青花云龙纹带座梅瓶 高23.4厘米 1974年江西潘阳县出土 江西博物馆藏

 

图725 元代青花奔兔纹带座净瓶 高25.2厘米 1984年5月青阳县庙前镇出土 安徽省青阳县博物馆藏

 

 

11月11日  星期二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54)

  芭蕉  常与山石配伍构成蕉石图。勾廓填青,中茎填白,叶侧有数处开裂,左右开裂有意错开,避免对称呆板。芽心空勾不填。

  柳树  常作人物画背景。柳丝作人字形重叠下垂,颇茂密。往往从开光图的顶线直落而下,与树干不甚连属,甚至不画树干,只几绺柳丝“从天而降”。

 

图726 元代青花云龙纹螭钮扁瓶 高36.8厘米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工艺博物馆藏

 

图727 元代青花蕉叶纹岀戟觚 高16厘米1980年11月高安市出土 高安市博物馆藏

 

 

11月12日  星期三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55)

  B.动物纹

  龙纹  是张文进型青花的主要纹样之一。“细颈长身小扁头”为其形象总特征。身躯细长如蛇,头小而扁,上下唇较长,张口露舌;角向后,如鹿角,有单角,有双角。颈尤细长,有疏发飘起。背部有齿状脊,四腿瘦劲,肌腱突出;肘毛三条,曲长飘逸,也有多条整齐密排如带,飘向一边者;爪似老鹰,分张有力,多三趾或四趾,个别有五趾,属违禁 画法。龙尾有两种,或尖尾或火焰尾。龙鳞画法有白地勾蓝和蓝地留白两种,常配以灵芝纹或火焰纹。还有一种海水白龙画法,龙纹模印留白,周围以青花勾勒细密海水纹衬托之。

  凤纹  凤纹也是张文进型青花的常见纹样。形象为鸡头鹰喙蛇颈鳞身花尾。上喙长而向下弯曲包卷,下喙短而被上喙包卷。身上羽毛画如鳞片,尾呈花尾,二至七叉,尾梢多卷为圆圈。

 

图728 元代青花凤首扁壶 高18.7厘米 1970年北京市旧鼓楼大街元代窖藏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图729 元代青花花卉纹僧帽壶 高11厘米 菲律宾出土 Roberto T.Vilanueva Foundation藏

 

 

11月13日  星期四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56)

  麒麟纹  形象特征为鹿首鳞身马尾牛蹄。有的形象如狮,差别仅在其头上有角。身纹也有留白画法一种,鳞片涂蓝,弧线留白。

  鱼纹  有鳜鱼、鲤鱼、鲈鱼、鲶鱼等多种,以鳜鱼和鲤鱼最为常见。描绘细致真实,多与莲花、水草构成鱼藻图。鳜鱼身上斑纹一一点出,背鳍尖利透明,神态凶悍,尤为生动,与八大山人画法十分相似,允称八大祖法。

 

图730 元代青花把莲纹梨型壶 高10.6厘米 北京安定门外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图731 元代青花龙纹高足杯 高9.2厘米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工艺博物馆藏

 

 

11月14日  星期五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57)

  孔雀  形象特征为鸡首蛇颈鹤足。翎毛长于身躯,翎眼四周留白,状如瓜子。或直立曳尾,或展翅飞翔,少见开屏者。

  鸳鸯  皆成对出现,羽毛勾画细致,背上羽毛空勾不染,身下两三条水波纹弯曲划过,一方水面显示出来,可谓至简而传神。水面还画莲花,构成一幅莲塘鸳鸯图。

  鹭鸶  多为蓝地白花画法,配以莲池背景,或站立,或行走,或飞翔,线条虽简,但颇有韵味。

  此外还有青蛙、草虫等,勾画细致,毫发毕现,十分耐看。

 

图732A 元代青花缠枝菊纹碗 口径7.8厘米 1980年11月高安市出土 高安市博物馆藏

 

图732B 元代青花缠枝菊纹碗 口径7.8厘米 1980年11月高安市出土 高安市博物馆藏

 

图733A 元代青花缠枝菊诗文高足杯 高9.5厘米 1980年11月高安市出土 高安市博物馆藏

 

图733B 元代青花缠枝菊诗文高足杯 高9.5厘米 1980年11月高安市出土 高安市博物馆藏

 

 

11月15日  星期六

裴说青花瓷:《元青花瓷》(58)

  C.人物纹

  人物题材绘画的张文进型青花瓷存世很少,目前已知的仅20件左右,但却十分精彩,绘工细腻,人物传神。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周亚夫屯军细柳营”“三顾茅庐”“西厢记”“蒙恬将军”“唐太宗故事”“王昭君故事”“百花亭故事”“陶渊明访友”“八仙图”“四爱图”等等。多取材于戏曲和历史故事,往往以松竹梅、柳树等植物为背景,还有坡地、水岸、栏杆等配景,烘托出一种浓郁的戏曲舞台气氛。可见此时的青花人物画从题材到画风都受到元代杂剧的深刻影响。

 

图734 元代青花月梅纹高足杯 高9.5厘米 1962年9月江苏丹徒县出土 镇江博物馆藏

 

图735A 元代青花缠枝莲龙纹高足杯 高9.5厘米 1992年内蒙乌兰浩特市郊窖藏出土 乌兰浩特市博物馆藏

 

图735B 元代青花缠枝莲龙纹高足杯 高9.5厘米 1992年内蒙乌兰浩特市郊窖藏出土 乌兰浩特市博物馆藏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