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转载]奇人奇笔——徐渭《杂花图卷》

$
0
0

奇人奇笔——徐渭《杂花图卷》

提要:

作品

作者

年代

藏地

装裱格式

内容

《杂花图卷》

徐渭

明代

南京故宫博物院

纸本,水墨,长105.3厘米,高30厘米,长卷

花鸟画

每周我都有几次小讲座,带着学生一起读《古文观止》。欣赏古人美文的同时,也可以从这些文字中了解到不少历史知识。《古文观止》倒数第二篇是明代袁宏道的《徐文长传》。徐渭,字文长。所谓《徐文长传》所介绍的正是徐渭的生平经历。在这传记中,袁宏道通篇传递给读者关于徐文长的信息,只有一个“奇”字。做人奇,做事儿奇,艺术风格奇。正如袁宏道在篇末点评的那样“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熟悉徐渭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徐渭是一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是浙江人,出生在一个没落官僚家庭,母亲很早去世,童年生活颠沛流离。徐渭早慧,7岁能文,成年后却科举不中。后因为胡宗宪的赏识而进入其幕府。然而,随着严嵩内阁的倒台,胡宗宪也一同崩溃,徐渭的再次被排挤出公务员系统。此后他北上过,去过华北见过戚继光,去过东北见过李成梁。他一度成为东北统帅李成梁的座上贵宾,也是征韩抗日名将李如松的老师。但是徐渭最终却在老家落寞而贫穷地终了余生。徐渭的一生,大起大落。胡宗宪倒台后,徐渭一度癫狂,尽管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真疯还是假疯,但是他随后的举动却让人无法理解他的想法。他企图自杀,用钉子扎进耳朵里,没有成功;用大斧猛击自己的头部和腹部寻思,没有成功;他碾碎自己的睾丸意欲自杀,也没有成功。或许徐渭是一个被死神抛弃了的人。在他的亲朋悉心料理照顾之下,徐渭渐渐恢复了健康。然而,最让人诧异的事情却还是发生了,他将自己的妻子杀死,他本人也因此吃了官司而下狱。后经过友人搭救方才出狱。

或许,徐渭真的是疯了。

他跻身帝国高层的经历和他落魄与癫狂的历史,闻之者莫不称奇;而他的诗文书画,观之者更是称奇。

徐渭确实是一个奇人。他的诗词书法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内,就他的绘画作品来说,奇作可叹!南京博物院收藏了一幅徐渭的花鸟作品《杂花图卷》。这是一幅长卷,画面上画了牡丹、石榴、西瓜、芭蕉、葡萄等多种植物。画卷上的这些植物一段段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大多以局部呈现。









与历朝各代的花鸟长卷相比,比如元代钱选的《八花图》相比,徐渭这幅作品是非常特殊的。两相对比,我们会很明显地看到徐渭作品的惊世骇俗之处。当然,就第一眼印象来说,徐渭作品上那种笔墨横洒,满眼望去,唯有黑白之色的第一印象,确实会比《八花图》给大家的印象更深刻。



卷首第一株植物是牡丹。若不经过笔者的点评,很多读者观画到这里,说不定会将这牡丹看成是墨团一簇。事实上,这朵牡丹就是墨团一簇。如果一定要将这墨团的模样做一点描绘的话,应该只是这团墨汁中有浓淡之分。书画上有“墨分五彩”或者“墨有五色”的说法。简单说来,随着墨汁的晕染和融化,墨汁的颜色会渐渐变淡而逐渐呈现出五种不同浓淡的墨色来。徐渭无疑是用墨高手,他没有用精细的颜色来表现牡丹的富丽堂皇,他只是用浓墨、淡漠的晕染,一层层墨汁的化开去,从而形成了牡丹绽放时候花冠硕大、争奇斗艳的姿态。



对于花鸟画来说,这确实是一种创新——以淡雅的水墨却表现着浓艳的牡丹。矛盾的双方却彼此呈现着对方的美。画家先用淡墨晕染出花卉的形态,然后在需要的地方再以浓墨点晕,使得花朵墨色不同,从而形成一团墨汁,数种浓淡的效果。徐渭这种花卉的画法,被后人称之为“泼墨花鸟大写意”。

徐渭这种对牡丹的画法,沿袭并改良了明代画家陈淳的技法。陈淳的山水画学习了米芾、米友仁“米氏云山”的绘画技法,然后,他又将这一技法用在了花卉画的创作上。不过,与徐渭的这种泼墨大写意相比起来,陈淳的《牡丹图》最多也就是个小写意,完全不够泼墨的资格。



同样都是牡丹,陈淳的牡丹显然呈现出了牡丹花瓣的形态,观众看过一眼便可大概感知。其枝叶虽然也是淡墨晕染而来,但叶片上的脉络却是勾勒而成,层次分明。相比之下,徐渭的大写意牡丹,实在显得过于夸张——既无牡丹形态模样、唯见浓墨、淡墨一丛,又无花卉细节与轮廓,分明是比陈淳那只有叶片才晕染的牡丹在笔墨上更加恣意放纵了!

写到这里,笔者突然想到了2012年夏季浙江卫视热播节目《中国好声音》走红的歌手吴莫愁。她的歌声是一种破坏中的再创造,这种感觉却让人耳目一新,虽然未必好听,可却给观众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徐渭也是如此、徐渭的再创造似乎也是破坏性的。但是这种破坏性的创造却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全新的审美架构。这种感觉在明代以前从未出现过,即便是今天也很难有人能够创造出如此淋漓酣畅的写意风格。这种全新的感受让大家确确实实感到了画作的“奇”,感到了作品这与众不同的另类之处。

笔者一直以为,能够有如此创新的艺术家,其思想一定有超脱常人之处。写到这里,笔者不由得又得将笔触引回本文开头所介绍的徐渭历史中去。正如历史所介绍,徐渭或多或少是有点精神失常的。尽管,在徐渭奇怪举止表现之初,人们尚且不能判断其实疯癫的真伪。毕竟,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有多次出现。但是,徐渭那奇特的自杀行为,让我们很难否认他癫狂的事实。也许,正是徐渭癫狂的思想才造就了他无与伦比的艺术天赋。

随着观图的继续,我们在这幅《杂花图卷》的后方,看到了笔墨更加恣意的藤科植物(笔者不清楚比较科学而学术的名字是否叫藤科植物,姑且这么一说)。有的学者将这些藤条类植物理解成葡萄。仔细看来,这些植物似乎确实也有一点葡萄的形态,粗细不同的藤条,浓密的树叶下方,那一串串墨点,仿佛真是葡萄的模样。不过,笔者将他们看成一串串叶子,或者一串串花。



不过,这都不是我们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不论这植物是不是葡萄,抑或是叶子,再或者可能就是一串串倒垂的花。徐渭这里所展示给我们的画面无疑引发了我们的想象。徐渭以书法飞白般的笔触,将粗壮的藤条扭曲而出;那分叉了的毛笔肆意皴擦,拉出无数并不均匀的线条。这些线条杂乱地集中在一起,像极了藤条植物如丝如爪的细丝头。这随意的涂抹中,画家创作出了这株神奇的藤科植物。

然而,当我们感慨于徐渭笔墨功夫的时候,或许我们应当转换思维,从另一个角度进入徐渭的世界。

近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精神世界有异于常人的個體,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们所看到的景物都是与常人有所不同的。现实的压力——那种颠沛和落魄,那种满怀经书抱负,却不得施展的委屈,那种人世间凡尘俗世中一切不公平的宣泄,让徐渭深深陷入绘画的世界中肆意挥洒。美国学者高居翰在对比徐渭与一些遭遇不幸的西方画家的作品时,他发现后者的画作中明显呈现出一种让人不悦的色彩,或者是景物。画家通过这些色彩、景物传递出一种失落的情绪。然而,通观徐渭的诗词文章和书画作品,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一点点与他的生命落魄有关的艺术呈现。如果我们继续就这个现象思考下去,我们不难引申出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来:徐渭的艺术世界是美丽而幸福的。他宁可将自己封闭在这个幸福的艺术世界中,而不愿参与尘世间的纷扰。那么,他的画作也就多了一层更为深刻的内涵——这是一个解脱自我灵魂的世界,一个让自己肆意挥洒而无任何拘束的世界。在这里,任我癫狂,任我洒脱。在这里,我就是我!

正是如此,徐渭这随意的挥洒,尽管并没有让我们清晰地明白画作中景物为何物,可却将自己内心的独白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种凌驾于写实艺术之上的内心独白,这种让人费解的绘画,不就是今人嘴巴里所说的抽象画吗?或许,徐渭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泼墨大写意,正开启了中国抽象艺术的大门,揭开了一个艺术新时代的序幕。


本文為筆者書畫叢書同名文字一篇,未經許可,不得紙質出版,轉載請注明出處。支持正版,從我做起。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