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转载]教育“去中国化”是为扼杀中国之明天

$
0
0
教育“去中国化”是为扼杀中国之明天
后沙月光
  
  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时期,人民总是生活在两个家园中。一个是物质家园,一个是精神家园,前者是你安居乐业的前提,后者虽然看不见,但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它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没有这种传承就谈不上国家意识,更谈不上爱国精神,历史也将走向虚无化。
  
  这种传承,各国的教育部门是关键所在。如果说现在青年人的思想会受到网络,影视,媒体的影响,那么他们的校园岁月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往往能对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我们的物质家园中的吃穿住行水准都大幅提高,入学的青年人也一年比一年在增加,新校园也年年递增,这有些类似七,八十年代的英国。经济发展了,教育肯定会加入投入力度。但跟英国不同的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课本,却在悄无声息地抽离中国文化历史中的经典,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小说,被人有意无意地去掉。
  
  而当时英国的教育部门对学生课本中的历史文化经典名篇,只增不减,有不同的声音吗?当然有,但谁也不敢去偷偷拿掉这些名篇,伊顿公学,温切斯特公学决不会将莎士比亚,雪莱,济慈等人的小说和诗歌从课本中去掉,是的,西方新潮流思想有的东西很吸引人,但跟这些英国经典相比,它们无法取代。温切斯特公学校长约翰索恩,他形容这些经典是英国永远的财富,也是欧洲文明的财富。反观中国,有的人却在忙着去中国化,对学生课本下手,拿掉中华文化的经典,你难道打算用樱桃小丸子,变形金刚去填补吗?
  
  文化基因传承的作用是无法用英镑或美元去衡量的,一个英国青年经历过小学中学大学,从一个怯生生的学生,在踏入社会时变成一个自信满满的求职者,进军政界,商界甚至演艺圈,改变他们精神面貌的魔杖是什么?就是学生时代受到的英国至上教育,以英国文化自豪,以做英国人为荣,自尊来自英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日不落帝国往日荣光不再,但一代一代的英国青年,只要是从校园里出来,哪怕是贩夫走卒,收银打杂,都会来一两句雪莱或拜伦的诗句,他们甚至认为将英国文明推广到全世界是顺理成章的事。
  
  美国历史不长,但他们的教育部门也寻找经典写入课本。FORST的《未选择的路》这首诗歌,不但现在的美国中小学生要学,一百年后,一千年后,还有惠特曼,还有庞德,只要美国在,它们就在。一个国家历史底蕴少没关系,懂得珍惜才是最重要的。
  
  再看中国,我们的经典名篇少吗?不,太多了。既有惊涛拍岸的豪迈,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既有讲国政大事的《出师表》,又有怡情山水的《醉翁亭记》。有人说这些过时了,不符合普世价值观,也没有浓浓的人情味,更没有民主自由的气息,所以要去掉。但如果你翻翻中国那浩如烟海的古籍,别说普世价值,就是环保,女权,爱情至上甚至同情同性恋也是俯拾即得。我们选进课本的都是精挑细选,经得起代代传承经典中的经典,更注重爱国,爱家,爱人,自尊,自强,自立的千古名篇。
  
  如果教育部门忙着去掉这些,而代之以宣扬个人主义,性解放,金钱至上观念,虚化国家意识,淡化中国脊梁。这样的教育中出来的一代青年人,他们到社会上时,是如何一种思想状态可想而知。
  
  国家的建设靠的是年轻人,如果年轻人不再以做中国人为荣,甚至在网上说一声爱国也被会群嘲围攻,那么中国还有未来吗?
  
  薄薄的课本,承载着中华几千年文化的厚重,我们相信中国的明天更美好,中国文明也会有重新推广到全世界的一天。中国梦的实现,教育是关键,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续才是未来希望所在,我们决不容有人从课本中抽离经典,更不容那些企图扼杀中国未来的人胡作非为。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