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僧团之父:摩诃迦叶的故事

0
0

僧团之父 马哈咖沙巴——摩诃迦叶

何慕斯·海克 Hellmuth Hecker 撰

菩提长老(Bhikkhu Bodi) 英文编辑 

赖隆彦 汉译


第一章 马哈咖沙巴早年

第二章 阿拉

汉比库尼—拔陀迦比罗

第三章 轮回背景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

第六章 与天神相遇

第七章 与同修比库的关系

第八章 佛陀般涅盘之后

第九章 马哈咖沙巴的偈

第一章 马哈咖沙巴早年

佛陀在般涅盘前拒绝任命继承者,他劝比库们要以「法」与「律」为师,因为实践解脱道所需的教法都包含在他四十五年的说法里,他们可从中寻找。

似佛的弟子——马哈咖沙巴尊者

佛陀入灭之后不久,比库们虽然未推举继承者,但是对一位独居长老的敬意却与日俱增,他浑身自然地散发出力量以及威严的光辉。巴利文注释书描述这个人为「似佛的弟子」(buddhapatibhaga-sabaka),他就是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古译:摩诃迦叶,大迦叶)尊者

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能在刚失去领导者的僧团中脱颖而出,其中有许多因素。他拥有佛陀三十二种「大丈夫相」中的七种,禅定的成就与智慧也受到佛陀的赞叹。㈠他是唯一曾和佛陀交换僧袍的比库,那是一种殊荣;他拥有最高程度的「激励信心的十种德行」;㈡他也是持戒与苦行的典范。

因此,由他来召集其极力主张的第一次僧团(sangha)大会,便不会令人感到惊讶。显然地,基于同样的理由,在很晚之后的中国与日本,这位令人敬畏的长老被认定为禅宗初祖。

父母逼婚

如同舍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这两位上首弟子,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也是婆罗门阶级。在菩萨(佛陀)出生前几年,马哈咖沙巴生在马嘎塔国(Magadha)的大岸村(Mahatittha),是迦毗罗(Kapila)梵志与其妻须摩那代毘(Sumanadebi)之子,㈢名为毕钵离(Pipphali)。他的父亲拥有十六座村庄,俨然像个小国王一样统治它们,因此毕钵离是在富裕与奢华的环境下长大。

然而,他从小既渴望过出家

的生活,因此不想结婚。当父母一再怂恿他娶妻时,他告诉父母会一辈子照顾他们,而在他们死后,就会出家成为沙门。不过他们一再坚持他必须娶妻,为了安慰母亲,他终于同意结婚——条件是必须找到一位符合他完美标准的女孩。

为此,他雇请金匠打造一个纯金的美女雕像,并为她配上华服与美饰,然后显示给他的父母看,说:「如果你们能为我找到像这样的美女,我就同意过在家的生活。」不过,他的母亲是个聪明的女人,她心想:「我的儿子过去一定累积许多善德,而他一定是和这个金像一样的美女共同完成的。」于是,她找到八个婆罗门,赐予他们丰厚的礼物,请他们带着美女像四处去找寻类似的人。这些婆罗门心想:「我们且先去摩达国(Madda),那是个出产美女的宝地。」他们在沙竭罗城(Sagala)找到一个足可和金像媲美的女孩。她是一个富有婆罗门的十六岁女儿——拔陀迦比罗(Bhadda Kapilani),比毕钵离(马哈咖沙巴)年轻四岁。她的父母同意对方的提亲,于是婆罗门们便赶回去报佳音。

然而,拔陀迦比罗和毕钵离一样也是不想结婚,她想过梵行的生活,出家当女沙门。她和毕钵离这种一致的心愿并非巧合,而是源于过去所造业力的紧密连结。这个连结在此世成熟,他们在年轻时以婚姻结合,然后再果断地分开——又一次更高层次结合的决定。最后两人都圆满了修行,在世尊座下证得最高圣果。

听到自己的计划被破坏,父母亲真的找到一个和金像相符的女孩,毕钵离很难过。他想毁约,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女孩:「拔陀!请另寻门当户对的佳婿,和他一同过快乐的生活。因为我想出家成为沙门,请勿有遗憾。」拔陀迦比罗的心思和他一样,也悄悄写了一封相同的信给他。但他们的父母,早就料到会发生这种情况,便中途将信拦下来,换成为欢迎的信函。

与妻同发愿成为沙门

所以拔陀被带往马嘎塔(Magadha),这对年轻的佳偶还是结婚了。然而,由于两人都渴望出家修行,因此彼此同意保持独身生活。为了显示他们的决心,每晚上床前,他们会在两人之间摆一个花环,并决议:「如果那边的花枯萎,就知道谁已生起欲念。」到了晚上,他们都彻夜保持清醒,以避免身体接触:白天,甚至不需要照顾庄园农场。

毕钵离的父母死后,两人得负责经营庞大的产业。这时,他们开始感觉到出家的诱因。有一天,当毕钵离巡视农地时,他似乎是带着新的眼睛去看从前就看过的东西。他观察到,农场工人在恳地时,会有许多鸟聚集,大啖犁沟里的虫。对农夫来说这个景象十分平常,却令他惊吓。那带来财富的事业令他感到震撼,,他的田产竟是其它众生痛苦的回馈,他的生活是用许多土壤里的虫,以及其它小生命的死亡换来的。想到这里,他问其中一个工人:「谁必须承担这些恶业的果报?」

「你自己,先生。」他回答。㈣

被业报的洞见所震撼,毕钵离返家并思维:「如果我必须为了这个杀生而承担罪果,那财富于我有何益处?我最好将它们全都交给拔陀,出家过沙门的生活。」

但在家里,拔陀同时也有类似的经验,对于从前经常看见的事物,有了耳目一新的深刻了解。仆人铺开芝麻种子,曝晒在太阳下,于是乌鸦与其它鸟儿竞食被种子吸引来的昆虫。

当拔陀问仆人,谁应该为这许多生命的惨死负起道德上的责任时,仆人回答业报的责任是她的。于是她心想:「单单这些恶业,就足以令我在一千世的轮回大海中,无法冒出头来。等毕钵离一回来,我就立即将一切都交给他,然后离家过沙门的生活。」

当两人发现彼此想法一致时,他们从市集买来橘色衣袍与土钵,然后互相剃头。如此看起来就像沙门游行者,他们并发愿:「我们一定要找到世上的阿拉

汉(arahant)!」虽然他们尚未遇见佛陀或他的教法,但他们直觉地知道应以大智圣者「准弟子」的身份,遵行沙门的生活。

与妻各自追寻究竟解脱

然后,他们将钵挂在肩上,悄悄地离开庄园宅第。然而,当抵达属于他们资产的隔壁村时,被工人与其家人看见。他们痛哭失声,匍匐在两位沙门脚下,叫道:「啊,亲爱与尊贵的主人!那么怎么忍心让我们成为无助的孤儿呢?」

「那是因我们已看见三界犹如火宅,因此想追求出家的生活。」毕钵离允许奴隶者恢复自由,然后和拔陀继续上路,留下村人仍在后面哭泣。

他们行路时,马哈咖沙巴在前,拔陀紧随其后。这时马哈咖沙巴心想:「啊,拔陀迦比罗紧跟我身后,而她是个大美人。有些人可能会想:『虽然他们是沙门,但仍无法离开彼此独自生活!』如果他们竟因此心生邪念,或甚至散播恶毒的谣言那就会严重伤害自己。因此,我们最好分开。」

当到达一处路口时,马哈咖沙巴便将想法告诉她,并说:「拔陀,你走这条路,我走另一条路。」她回答:「对沙门而言,女人确实是个障碍。人们可能会怀疑我们行为不检而来毁谤,因此让我们分手,各走各路。」

然后恭敬地对他右绕三匝,礼拜他的双足,并合掌说:「我们无数世以来亲密的伴侣关系与友谊,今天就此结束。您请走右边这条路,我会走另一条路。」他们就这样分手,各自上路,追寻崇高的目标——究竟解脱痛苦的阿拉汉果(arahant)。

据经上说,大地有感于他们的戒德威力而剧烈震动,天上雷声大作,连世界边缘的山岳都传出回声。

原注

㈠他精通九次第定于六神通,包含阿拉汉果在内。参见本书第一部.第五章〈马哈咖沙巴于佛陀的关系〉。

㈡根据《瞿默摩嘎喇那经》(Gopaka-Moggallana Sutta),比库有十种德行能启发净信(pasadanlya-dhammana):

(一)正道:(二)多闻:(三)知足:(四)轻易达到四禅:他拥有(五)神足:(六)天耳:(七)他心智:(八)宿命通:(九)天眼:(十)漏尽,即阿拉汉果(arahant)。

㈢马哈咖沙巴早年这些事是取材自《相应部》的注释(SN 16:11),类似的版本在《增支部?是第一品》的注释。

㈣在此要注意,工人的回答并不符合佛教的业报思想。根据佛教的说法,业是意所造,如果没有杀生的意图,就没有杀业与道德责任。

第二章 阿拉汉比库尼—拔陀迦比罗

让我们先跟着拔陀迦比罗走。她沿路走到沙瓦提城(Savatthi),在揭达林园精舍聆听佛陀开示。那时比库尼僧团尚未成立,她就住在揭达林园精舍附近的非佛教女沙门修道院。她在那里住了五年,直到受戒成为比库尼为止。

证得阿拉汉圣果

不久之后,拔陀证得阿拉汉圣果。佛陀赞叹她为比库尼中忆念前世第一者(AN 1,chap.14)巴利注释书与本生故事,留给我们一些有关她前世成为马哈咖沙巴妻子的记载。

有一天,她说出下列偈,其中她赞叹马哈咖沙巴并宣示自己的成就:

佛陀之子法与嗣,

马哈咖沙巴尊者善入定,

觉知前世之住处,

洞见天界与恶趣。

彼亦已达成无生

圆满圣者之正智

具足三种智证明,

为具三明之梵志。

拔陀迦比罗亦然,

无死三明之女尼。

战胜魔罗与眷属,

此身已是最后身。

见过世间大危险,

吾等出家成沙门。

如今已灭除诸漏:

清凉寂灭证涅盘。(Thig.63-66)

慈悲地看待偷罗难达的滋扰

身为阿拉汉比库尼,拔陀主要致力于教育年轻尼众,并指导她们持戒。在(比库尼分别)(Bikkhuni Vibbanga)中,记载了几件她指导学生持戒的事。㈠其中有两件,是拔陀迦比罗忍受另一位比库尼对她的嫉妒,而那一位比库尼对马哈咖沙巴也怀有敌意。

偷罗难达(Thullananda)比库尼博学多闻,并且善说佛法,但她显然锐利有余而柔软不足。她非常顽固,不想改变自己的行为,好几部律典都有提到这点。当拔陀也成为着名的说法者,甚至受到一些偷罗难达学生的喜爱时,偷罗难达便心生嫉妒。

为了滋扰拔陀,有次她和学生在拔陀的房前来回走动,大声念诵。她为此而受到佛陀的责备。㈡

另一次,拔陀请求偷罗难达在她拜访沙瓦提城时,为她安排临时住处。但偷罗难达的嫉妒再次作祟,她将拔陀从那些住处排除。㈢然而,拔陀已经是阿拉汉,不会在受到这种事影响,她只是轻描淡写与慈悲地看待它们。

原注

㈠BhikkhunlVibh.,Sanghadisesa1;pacottiya 10,12,13,Vin.4:227,267,269,270.

㈡BhikkhunlVibh.,Sanghadisesa1;pacottiya 33.Vin.4:290.

㈢BhikkhunlVibh.,Sanghadisesa1;pacottiya 35.Vin,4:292.

注释

三种智证明是指阿拉汉通达无碍的三种智明,即:

(一)宿命智证明:明了自己与众生一切宿世之事的智慧:

(二)生死智证明:以天眼通预见自己与众生在死后归趣的智慧;

(三)漏尽智证明:如实了知四谛之理,断尽一切烦恼的智慧。

第三章 轮回背景

马哈咖沙巴与拔陀迦比罗原是发愿要成为过去第十五佛莲华上佛(Padunmutara)的大弟子,莲华上佛出现在过去十万劫前,而他的主寺座落在有鹅城(Hamsabati)附近的安隐鹿野苑。㈠

富有的地主夫妇

那时,未来的马哈咖沙巴是个富有的地主,名为韦提诃(Vedeha),而拔陀是他的妻子。有天韦提诃去寺里,坐在大众中,佛在那时宣布摩诃尼萨巴(Mahanisabha)长老,是他的第三顺位弟子,苦行第一。韦提诃听了很喜欢,就邀请佛陀与全部僧团隔天到他家里用餐。

韦提诃发愿成就苦行第一

当佛陀与比库们在他家用餐时,韦提诃看到摩诃尼萨巴长老在街上托钵,他出去邀请长老加入聚会,但长老婉谢。于是他拿起长老的钵,装满食物再还给他。

当韦提诃回到屋里时,他问佛陀长老谢绝的理由。佛陀解释;「善男子!我们受邀到家里用餐,但那位比库只靠托钵乞食;我们住在城里的寺院,但他只住在森林里;我们住在有屋顶的地方,但他只住在空旷处。」

韦提诃听到这个说法,心中异常欢喜,于是他思维:「就如油灯也会洒油,我为什么只满足于阿拉汉果?我将发愿成为未来佛诸沙门行者中,苦行第一的弟子。」

然后,他邀请佛陀与僧众到他家里用餐一周,并供养所有僧团三衣,顶礼佛陀,并说出他的愿望。莲华上佛观察未来,看见他的愿望会实现。于是为他授记:「从现在起十万劫后,有佛名苟答马(Gotama)出现于世。你会成为他第三位上首弟子,名为『马哈咖沙巴』。」

拔陀发愿成就忆念宿命第一

至于拔陀,则受到忆念宿命第一的比库尼所激励,发愿在未来佛座下获得这种成就。她也受到莲华上佛印可,说她将可如愿。

于是两人余生都持戒行善,死后都转生天界。

贫穷的婆罗门夫妇

马哈咖沙巴与拔陀迦比罗下一个前世记载发生在很晚之后,在苟答马(Gotama)佛之前第六佛——维巴西佛(Vipassi)的教化时期。

好乐求法的(一衣者)

这次他们是贫穷的婆罗门夫妻,两人穷到只有一件上衣,因此每次只有一个人能外出。在这个故事中,该婆罗门因此被称为「一衣者」(ekasataka)。

虽然我们很难想象这种赤贫,但更难想象的是,在如此赤贫之下,他们的心并不穷。马哈咖沙巴与拔陀两人从前就是如此,虽然身为贫穷的婆罗门夫妻,但他们的生活却非常和谐,快乐并不因贫穷而减少。

有一天,毘婆尸佛将举行一个特别开示,两人都很想去参加,但只有一件上衣的他们,无法同时出席,于是妻子在白天去,丈夫则在晚上去。当婆罗门听到布施功德的开示时,内心深深受到感动,于是他想将仅有的一件衣服献给佛陀。但在他下定决心后,又感到很不安:「这是我们仅有的上衣,也许我最好先和妻子商量。没有上衣我们如何过活?如何替换呢?」

无我的布施

最后他还是排除一切疑虑,将衣服放在佛陀脚下。做完之后,他不禁鼓掌欢呼:「我胜利了!我胜利了!」国王此时在帘幕后聆听开示,听到欢呼并问明原因后,便送了好几套衣服给婆罗门,之后并请他担任宫廷教士,这对夫妻的困境也从此结束。

由于无我布施的结果,这婆罗门死后转生天界。离开天界之后,他又成为人间的国王,仁慈地对待子民,并布施供养当时的沙门。拔陀当时是他的皇后。

婆罗门夫妇

至于拔陀,她曾是一个婆罗门少年的母亲,这个少年是菩萨(未来佛)的学生,他想出家成为沙门。马哈咖沙巴就是她那时的丈夫,阿难

达(ananda)则是她的儿子。

拔陀希望她的儿子在出家之前,多认识世俗生活,但对年轻婆罗门来说,这种认识却是以一种钻心刺骨的方式降临。老师的老母疯狂地爱上他,甚至准备为了他杀死自己的儿子。这次绝望的激情相遇,让他彻底厌离世俗生活,他的父母也同意他出家修行(Jat.61)。

另一次,马哈咖沙巴与拔陀是一对婆罗门夫妻,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未来的菩萨、阿奴卢塔(Anuruddha)、沙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这四个人都想出家,起初这对父母不答应,但之后了解到出家生活的果报与利益,最后连他们自己也出家(Jac.509)

梵天所转生的夫妇

在另一世中,有两个村长,他们是好朋友,决定如果他们的小孩是异性,长大后就结婚,结果真的如他们所愿。

但这两个小孩在前世中是梵天界的天神,因此他们毫无性欲,最后在父母同意下,选择出家的生活(Jat.504).

破镜重圆的地主夫妇

在诸多故事里,拔陀在过去世唯一错误的行为是:在介于两佛出现的某个时间,拔陀是地主的妻子。有一天,她和小姑吵架,这时一位独觉佛(pacceka)正好前往她们家托钵。㈡当小姑供养独觉佛食物时,拔陀想让她难堪,便拿起独觉佛的钵,将食物倒掉,并装满泥巴。然而,她立刻就后悔了,拿回钵以香水洗净,并盛满香甜可口的饭食,然后将钵还给独觉佛,并请求他原谅自己的无礼。

由于这行为的业报混杂着黑暗与光明,拔陀在下一世便拥有财富与美貌,但身体却发出可怕的恶臭。她的丈夫——未来的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因无法忍受臭味而离开她。但由于她很美丽,仍有人前赴后继地前来求婚,不过后来的结局都一样。

她非常失望,感觉人生无趣,为了处置财产,她融化所有饰品做成一块金砖,带到寺院,供养为了纪念刚入灭的咖沙巴佛(Kassapa)而建造的塔。她以至诚心献上金砖,结果身体又再度变香,首任丈夫——马哈咖沙巴也来带她回家。

从梵天转生人间

在该世的前两世,拔陀是巴拉纳西国(Benares)的皇后,时常赞助好几位独觉佛。有感于他们的突然死亡,她舍弃世俗皇后的生活,在喜马拉雅山禅修。藉由出离与禅定的力量,她转生到梵天,马哈咖沙巴也是如此。在梵天那世之后,他们就转生人间为毕钵离马哈咖沙巴于拔陀迦比罗。

从这些事我们发现,两人的前世都曾在梵天过清净的生活,也都曾一再出家。因此,在最后一世保持独身生活。放弃一切财产,并追随佛陀教法,成就阿拉汉果,对他们来说并不困难。

原注

㈠此事是根据SN16:11的注释,其中并未提到拔陀,她是出现在Ap.ii,3:7,v.245,她说在韦提诃说他的本愿是成为莲华上佛的伟大弟子时,她是他的妻子。她自己的本愿事迹则记录于《增支部.是第一品》的注释。

㈡独觉佛(pacceka):见【导论】注8,页54.关于这件事与接下来的生平,请参考SN 16:11的注释

译注

①依《清净道论》所说,共有十三头陀支,是佛陀所允许超过戒律标准的苦行,包括粪扫衣、三衣、常乞食、次第乞食、一座食、一钵食、时后不食、林野住(aranna,古译:阿兰若、阿练若)、树下住、露地住、冢间住、随处住以及常坐不卧。这些苦行有助于开发知足、出离与精进心。

②独觉佛(pacceka):意译为「缘觉」、「独觉」,是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的圣者,或是指不从他闻,自觉悟十二因缘真理的圣者。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

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功德威力所震动。

佛陀放光等待马哈咖沙巴

佛陀察觉到大地的这次震动,知道那意味着有杰出的弟子正要来找他。在未通知任何比库的情况下,他独自上路,走了五里路去见未来的学生——这个慈悲的举动,后来一直受到赞颂(Jat.469,序)。

在王舍城与那爤陀之间的路上,佛陀坐在多子塔(Bahuputtakacetiya)旁的榕树下,等待未来的弟子到达。他并未像普通沙门一样坐在那里,而是展现一切庄严的佛光。

他放光照亮八十公尺方圆,整片树林变成一片光明,他并示现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当马哈咖沙巴到达时,看见佛陀坐在那里,充满觉者之光,他心想:「这一定就是我要寻找的老师!」

他走向佛陀,匍匐在他的脚下,大声说道:「世尊,佛陀,是我的老师,我是他的弟子!世尊,佛陀,是我的老师,我是他的弟子!」

完成出家与受戒

佛陀说:「马哈咖沙巴!若有人不知、不见,却对象你一样诚心的弟子说:『我知、我见』,他的头将会裂开。但马哈咖沙巴,我已知而说:『我知』:我已见而说:『我见』。」然后,他给马哈咖沙巴下述三个告诫,作为他的首次正式佛法开示:

马哈咖沙巴!你应如此训练自己:(对于僧团中的年长,年幼与年纪中等者,我都要存有惭愧心。(无论我听到什么教法是导向善的,我都应专心聆听,检视它、思维它,并全心吸收它。「于身念处正念乐住,我不敢有所遗忘!」你应该如此训练自己。

根据注释,这三个教戒便同时完成马哈咖沙巴的出家与受戒。

佛陀以换衣激励修持苦行

然后,大师便与弟子一起走向王舍城。途中,佛陀想要休息而走到路旁的树下,于是马哈咖沙巴将桑喀帝(sanghati,重复衣,古译:僧伽梨)摺四折,请佛陀坐在上面,「这将对我有长远的利益」。佛陀坐在马哈咖沙巴的衣上,并说:「你的衣拼布好柔软,马哈咖沙巴。」听到这个,马哈咖沙巴回答:「惟愿世尊慈悲地接受这件桑喀帝(sanghati)!」

「但是,马哈咖沙巴你愿意穿我这件破旧的粪扫衣(pamukula)吗?」马哈咖沙巴欣然地回答说:「当然,世尊,我愿穿世尊的粪扫衣。」

这次交换衣服,对马哈咖沙巴尊者来说极不寻常,那是其它弟子所无的殊荣。注释书解释佛陀和马哈咖沙巴换衣,是想激励他从加入僧团开始,就遵循头陀(dhutanga)苦行。

虽然佛陀在觉悟之后,谴责极端苦行为盲目之道,是「痛苦,无知与无益的」,但他并不反对符合中道架构的苦行。真正的中道不是一条轻松舒适的高速公路,而是孤单与陡峭的,需要舍离渴爱,且要忍受艰辛与不适。

因此,佛陀鼓励那些真心致力于根除最微细渴爱者,受持头陀行——誓愿过简单、知足、出离与精进是生活,他经常赞叹那些遵守这些誓愿的比库。

古老的经典一再赞叹几种苦行:只持三衣(并拒绝多余的衣服);只穿粪扫衣(拒绝在家人提供的衣服);坚持只靠托钵乞食维生(拒绝用餐邀请);只住在森林里(拒绝住在城里的寺院)。在注释里,这些苦行被延伸为十三项,在《清净道论》讨论禅定生活的部分,对此有详细的解释。㈡

佛陀给马哈咖沙巴的衣服是从坟场捡来的裹尸布所做成,当他问马哈咖沙巴是否愿意穿那件衣服时,他是含蓄地问他是否愿意贯彻包含(粪扫衣)在内的头陀苦行。

终身坚持严厉的苦行

当马哈咖沙巴确认自己愿意穿那件衣服时,他的意思是:「是的,世尊,我愿意贯彻你希望我采用的苦行。」从那时起,马哈咖沙巴终身都坚持严厉的苦行,甚至一直到老年,仍持守年轻时许下的誓愿。

之后,有次佛陀宣布马哈咖沙巴是诸比库中「苦行第一者」(AN1,Chap.14),这圆满了马哈咖沙巴在过去百千劫前所发下的本愿。在马哈咖沙巴出家与换衣之后,仅仅七天,他就证得所追求究竟的阿拉汉果,内心解脱一切烦恼。过了很久之后,当他对阿难

达谈起这件事时,他说:

朋友!我犹如欠债者在乡间乞食七天,然后在第八天,阿拉汉的无漏智便在我心中生起。(SN 16:11)

原注

㈠这个故事是接续SN 16:11的注释

㈡见三界智尊者(Nyanatiloka)编,《佛教词典》(Buddhist Dictionary),dhutanga-词解释。尤其《清净道论》第二章都是在谈论这个主题。

译注

①桑喀帝(sanghati):三衣之一,即大衣,为正装衣,托钵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衣。僧团准许比库拥有三种衣,除桑喀帝(sanghati)之外,还有郁多罗僧(uttarasanga),即上衣,为礼拜,听讲,伍波萨他(uposatha)时所穿用。第三种衣是下衣(antaravasaka),是日常工作时或就寝时所穿着的贴身衣。

②粪扫衣(pamsukala):即「坟堆衣」。「粪扫」意指置于道路、墓冢、垃圾堆等尘土之上的,或指被视如尘土可厌的状态。「粪扫衣支」是十三头陀支其中一支,比库受持此一头陀支,可舍弃对多余之衣的贪着,而能少欲知足。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

我们已看到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与佛陀之间有深刻的内在关系。根据传统资料,这关系在他们的前世中就已缔结了。根据本生故事,马哈咖沙巴在他是十九世中和菩萨有连结,经常是密切的家庭关系。

马哈咖沙巴当菩萨的父亲不下六次(Jat.155,432,509,513,524,540),当他的兄弟两次(Jat.488,522),并经常是他的朋友或老师。由于这并非他们首次相遇,因此我们不难了解,为何马哈咖沙巴初次看到世尊,会有那么立即而强烈的信心,以及全心的奉献。

佛陀请马哈咖沙巴指导比库众

从马哈咖沙巴的晚年来看,佛陀和这位大弟子之间有许多对话记录。有三次,世尊对他说:

马哈咖沙巴!告诫比库们,为他们开示佛法。马哈咖沙巴,我或你两者之一,应告诫比库们;我或你,应为他们开示佛法。(SN16:6)

这些话意味着对马哈咖沙巴能力的高度肯定,因为并非每个阿拉汉都能妥善与有效地说法。

注释书在此提出一个问题,为何得到佛陀如此高度尊敬的是马哈咖沙巴,而非沙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注释书说,佛陀如此做,是因他知道马哈咖沙巴能活得比较久,但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则不然,此外他想巩固马哈咖沙巴在其它比库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他们才会重视他的忠告。

当佛陀三次要求马哈咖沙巴告诫比库们时,都遭到拒绝。在第一次,马哈咖沙巴说如今要对比库说话变得很困难:他们不遵从劝诫,难以追踪,接受规劝时态度倨傲。他也听到两个比库吹嘘他们说法的技巧:「来,让我们看看谁说得比较丰富,比较好听,又比较长。」

当佛陀听到马哈咖沙巴如此说时,便找来这些比库,为他们上了严格的一课,使其放弃自己幼稚的慢心(SN16:6)。因此我们可以看见,马哈咖沙巴的负面谈话结果,却对那些比库有正面的利益,他如此做并非为了要批评别人。

第二次,俱也不想指导比库们,因他们不遵从劝诫,无有惭愧,又缺少智慧。马哈咖沙巴将这些比库堕落的状态,比喻为月缺,日渐失去美丽(信)、圆满(惭)、光明(愧)、高度(精进)与广度(智慧)(SN16:7)。

第三次,佛陀请马哈咖沙巴指导比库们,马哈咖沙巴再次以相同理由婉拒。这次佛陀似乎也位力劝马哈咖沙巴改变心意,反倒是自己说出他们行为的原因:

马哈咖沙巴!先前僧团中有长老是林住者,托钵维生,着粪扫衣,只持三衣,少欲知足,离群独居,精进不懈,并且他们称赞与鼓励这种生活方式。当这些长老拜访寺院,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并被尊为一心修行佛法的人。于是年轻比库会努力效法其生活方式,这对于他们有长远的大利益。

马哈咖沙巴!但如今去寺院拜访受到尊敬的,并非认真苦行的比库,而是那些着名的、受欢迎的与资具众多的比库。由于这些人受到欢迎与尊敬,于是年轻比库们就想仿效他们,那将会带给他们长远的伤害。因此,说这些比库所受到的伤害与打击,是源自于对比库生活的伤害,者并不为过。(意译自SN16:8)

马哈咖沙巴向佛陀请法

还有一次,马哈咖沙巴问佛陀:「为什么从前只有很少的规定,却有很多比库证得阿拉汉果智,而现在规定多了,但证得阿拉汉果智的比库却少了呢?」佛陀回答:

马哈咖沙巴!当众生堕落与正法消失时,就是如此:规定变多,而阿拉汉却变少了。然而,正法并不会消失,除非伪法在此世间出现:当伪法在此世间出现时,正法就会消失。但是马哈咖沙巴,不是四大——地、水、火、风的巨变,造成正法消失。犹如造成船只沉没的原因不是超载,那并非它消灭的理由。造成正法败坏与消失的,是五种有害的态度。这五者即是:有比库、比库尼、近事男(upasaka)与近事女(upasika),不尊重与随顺佛、法、僧、戒与定。只要尊重于随顺这五事,正法就不会败坏与消失。(SN16:13)

我们应该注意,根据此经,近事男与近事女也是佛法的守护者。由此可知,即使佛法在比库众中式微,但只要在家众仍尊敬与修行,就能继续存在。

佛陀肯定马哈咖沙巴的苦行

其它和马哈咖沙巴有关的经典,大都和他的苦行有关,也都受到佛陀高度的赞颂。但有一次,佛陀在传法晚期曾提醒马哈咖沙巴现在他已衰老,一定会发现粗糙与破旧的粪扫衣不堪使用。佛陀因而建议马哈咖沙巴应穿在家众提供的衣服,接受用餐的邀请,并住在僧团中。

但马哈咖沙巴回答:「长期以来,我一直是林住者,乞食维生,穿粪扫衣,并且我也赞叹别人过这种生活。我少欲、知足、独居且精进不懈,对于别人如此做我也加以赞叹。」

佛陀问他:(你为什么要如此生活?)马哈咖沙巴回答:「有两个原因:为了我自己乐住于当下,也为了后世比库们,当他们听到这种生活时,可能会想效法他。」于是佛陀说:

说得好,马哈咖沙巴,说得好!你是出于对世人的慈悲,为了许多人的快乐,以及为了人天的利益与福祉而如此生活。之后你继续穿粪扫衣,托钵乞食,住在森林里吧!(SN16:1)

佛陀赞扬马哈咖沙巴的离欲

佛陀也提到,马哈咖沙巴与在家人的关系是一种典范。当他去俗人之家托钵或受邀时,他不会充满渴望地想:「希望人们给我丰富与大量的东西!希望他们迅速与恭敬地给与!」他并没有这些想法,而是保持离欲,就如月亮远远地放出柔和的光芒:

当马哈咖沙巴去俗人之家时,他的心是无染、无贪与无著的。他宁可想:「让那些想得利者得利!让那些想得福者培福!」他对于别人得利感到高兴与喜悦,就如自己得利一样高兴与喜悦。这样的比库适合去俗人之家。

当他说法时,不会为了个人受认可与赞叹而做,而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世尊的教法,好让那些闻法者愿意接受它,并如法修行。他是因为教法殊胜与出于慈悲而说法。(意译自SN16:33)

佛陀赞叹马哈咖沙巴的禅定成就

马哈咖沙巴的成就受到最大的认可,以及得到佛陀最高的赞叹,是来自于世尊说,只要马哈咖沙巴愿意就能随其意愿,达到四色定、四无色定与灭受定,也能达到六神通,包括神变力与最高的涅盘果在内(SN16:9)。

他强大的禅定成就,媲美佛陀,是马哈咖沙巴之心的显着特征。就因为如此的深定,使他能自我调适,不受一切外在情况的影响,少欲、少事。少务。

在马哈咖沙巴保存于《长老偈》的偈中,他一再称赞禅定的平静。他是个从富足到丰盛的人,在未出家前,他是个财富与和谐都很富足的人;身为比库,他则安住在丰盈的禅定经验中,比在前世的梵天中更为进步。

在一些经文中,他表现得非常严肃,我们不应以此而认为他是生性刻薄的人。他有时会以严厉的话指责别人,如此做是为了教育的缘故,为了帮助他们。当我们看他和阿难达之间的关系时,尤其应该了解这点。

第六章 与天神相遇

有一次是和年轻的天女拉雅(Laja)。她记得自己能获得天界的快乐,是因为前世在人间身为贫女时,抱着信心供养烘干的米给马哈咖沙巴长老,并发愿:「愿我能分享你所见到的实相!」在她回家的路上,正回想自己的供养时,却遭蛇咬死。她在一片大光明中,立即转生三十三天。

这位天女记得此事,由于感恩而想回报大长老。她来到人间,帮大长老打扫房间与取水。在她连续三天如此做之后,长老在他的房间看见闪闪发光的她,询问过后,便请她离开,他不希望未来的比库批评他接受天神的服侍。

他的恳求并未有所帮助,天女非常悲伤地升到空中。佛陀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出现在天女前向她说明善行的价值,以此安慰她。但他也说,修持禁戒是马哈咖沙巴的本分。㈠

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来供养

另一个故事谈到马哈咖沙巴在毕钵离洞时,他进入一段七日未受干扰的禅定。七日后出定,他前往王舍城托钵乞食。

那时,五百位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的随从天女,很想供养他食物。他们拿着准备好的食物接近长老,请求他眷顾她们而接受供养。然而,马哈咖沙巴婉拒了,因为他想眷顾穷人,好让他们能得到福报。她们数度恳求,但是,在他一再拒绝之后,终于失望地离去。

当沙咖天帝听到他们无功而返时,也很想亲自去试试。为了避免遭拒,他化身为老织布工,当马哈咖沙巴接近时,便献上米饭。当米饭被接受时,显得异常芳香。

因此,马哈咖沙巴知道老织布工并非凡人,而是沙咖天帝,他便指责这位天王:「你犯了大错,憍尸迦(Kosiya),你如此做将会剥夺穷人获得福报的机会。别再做这种事了!」

「我们也需要福报,尊贵的马哈咖沙巴!」沙咖天帝回答:「我们也很需要福报啊!但我经由欺瞒而布施你食物是否有福报呢?」「你已得到福报,朋友。」于是沙咖天帝在离开时,口诵庄严的优陀那(udana,即兴语):㈡

啊,布施,最高的布施!

善赠予马哈咖沙巴!

原注

㈠Dhp,Comy.(tov.118);BL,2:265-67.

㈡Dhp.Comy.(tov.56);BL,2:86-89.见Ud.3:7。

第七章 与同修比库的关系

一个如马哈咖沙巴尊者这样致力于禅修者,很难期待他能积极接受并训练许多学生;事实上,藏经中提到他的学生也只有寥寥几个而已。

与比库众说法

在少数记载马哈咖沙巴对比库们说法的经典之一,主题是关于高估个人的成就:

可能有比库宣称他已达最高的阿拉汉果智,于是佛陀或他心通的弟子,便来检视与质问他。当他们质问他时,那比库变得尴尬与惶惑。于是,质问者便知这比库是出于我慢,高估了自己才会这么说。

然后,在考虑原因之后,他了解到这位比库已多闻、受持许多教法,而使得他宣称被高估的成就为实相。洞见了这比库的心之后,他了解到,这比库仍受到五盖所障蔽,并半途而废,其实他还有许多事该做。(AN10:86)

马哈咖沙巴和沙利子的关系

除了少数几例是马哈咖沙巴对不知名比库或一群比库谈话之外经典只有记录他和沙利子与阿难达的关系。

前世中的关系

根据《本生经》,在前世中,沙利子曾两度是马哈咖沙巴的儿子(Jat.509,515),两度是他的兄弟(Jat.326,488),还有一次他是马哈咖沙巴的孙子(Jat.450),一次是朋友(Jat.525)。

在他的偈中,马哈咖沙巴说曾看见上万名梵天降临人间,向沙利子礼敬,并赞叹他(Thag.1082-1086)。 ㈠

马哈咖沙巴和沙利子的两次对话

马哈咖沙巴和沙利子之间的两次对话被记录在<咖沙巴相应>(Kassapa Samyutta)中。两次都是在晚上,在禅定之后,沙利子去看马哈咖沙巴。

在第一部经中,沙利子问:

「马哈咖沙巴吾友!据说无惭无愧者,不可能达到觉悟,不可能证得涅盘,不可能达到最高的安稳,但有惭、有愧者,则可能达到这些成就。那么差多远,人不可能达到这些成就;又差多远,人可能达到它们?」

沙利子吾友!当比库心想:「如果至今尚未生起的恶与不善法正在生起,这会为我带来伤害」,然后如果他并未生起惭与愧,那么他就是无惭无愧。当他心想:「如果现在未断除已生起的恶与不善法,这会为我带来伤害」,或「如果已生起的善法正在消失,这会为我带来伤害」——如果在这些情况下他都没有生起惭与愧,那么他就是无惭与无愧。如果无惭、无愧,他就不可能达到觉悟,不可能证得涅盘,不可能达到最高的安稳。但有惭、有愧的比库(在那四种情况中,正精进者),则可能达到觉悟,可能证得涅盘,可能达到最高的安稳。(SN 16 :2;节译)

另一次,沙利子问马哈咖沙巴,如来死后,是存在或不存在,或(在某种意义上)既存在,或既不存在也非不存在。针对各种情况,马哈咖沙巴回答:

「世尊不说这些,为什么?因为那既无利益,也不属于根本梵行,因为它不会导致离染、离欲、灭、安稳、正智、觉悟与涅盘。」

「那么,朋友,世尊说什么呢?」

「这是苦——朋友!世尊如是说。这是苦集……苦灭……与灭苦之道——朋友!世尊如是说。为什么?因为它会带来利益,属于根本梵行,因为它会导致离染、离欲、灭、安稳、正智、觉悟于涅盘。」(SN16:12)

我们不明白沙利子为何会提出这些问题,对于阿拉汉(arahant)来说,那应该是十分清楚的。然而,这次对话不无可能是发生在马哈咖沙巴刚出家,尚未证得阿拉汉果时,而沙利子是想要测试他了解的程度;或这些问题是为了其它有此疑惑的比库而问。

马哈咖沙巴和其它比库的讨论

《牛角林大经》(Mahagosinga Sutta,MN 32)中,记载了由沙利子尊者带领的以此团体讨论,其中有马哈咖沙巴和其它几位着名的比库一起参与。

当时,这些长老和佛陀一起住在牛角婆罗树林,在某个明朗的月夜下 ,去找沙利子讨论佛法。沙利子说:「这个牛角沙罗树林如此清新可人,圆月当空,沙罗树花茂盛,天香馥郁流布四周。」

然后,他一一询问在座杰出的长老——阿难达、勒瓦答(Revata)、阿奴卢塔、马哈咖沙巴与马哈摩嘎喇那,哪种比库会为了这座牛角沙罗树林增添光彩。和别人一样,马哈咖沙巴根据自己的性格回答:

沙利子吾友!若有比库他自己是个林住者,并赞颂林住;他自己是个托钵乞食者,并赞颂托钵乞食;他自己是个穿粪扫衣者,并赞颂穿粪扫衣;他自己是个持三衣者,并赞颂持三衣;他自己少欲、知足、离群、独居,并赞叹这些特质;他自己以经达到戒、定、慧、解脱与解脱知见,并赞叹这些成就。这种比库才能成为这座牛角萨婆树林增添光彩。

马哈咖沙巴和阿难达的关系

根据传统的说法,马哈咖沙巴在前世与阿难达尊者有很深的关系。

前世中的关系

阿难达曾两度是他的兄弟(Jat.488,535),一次是他儿子(Jat.450),甚至由此是杀他儿子的凶手(Jat.540),而在此世他是马哈咖沙巴的学生(Vin,1:92)。

阿难达请马哈咖沙巴为尼众开示

在《马哈咖沙巴相应》中,他们之间也有两次对话。他们谈话的主题是关于实际的问题,而和沙利子的谈话,则多指向教理的论点。

有一次(在SN16:10中提到),阿难达请马哈咖沙巴陪他去尼众道场。但遭到马哈咖沙巴拒绝,他请阿难达自己去。可是阿难达似乎很想请马哈咖沙巴为尼众们开示佛法,于是再度提出请求,最后马哈咖沙巴终于同意前往。不过,结果似乎出乎阿难达的预料之外。

在开示结束之后,偷罗低舍(Thullatissa)比库尼高声批评:「马哈咖沙巴大师怎么能冒昧地在多闻圣者的阿难达大师面前说法?者就犹如卖针的小贩想要卖针给制针者一样。」显然这位比库尼比较喜欢阿难达温和的教导,而非马哈咖沙巴严厉甚至有些挑剔的方式,那些方式可能会碰触到她自己的弱点。

当马哈咖沙巴听到偷罗低舍的批评时,他问阿难达:(怎么回事?阿难达吾友!我是卖针的小贩,而你是制针者,或我是制针者,而你是卖针的小贩呢?)

阿难达回答:「尊者!请谅解,她是个愚蠢的女人。」

「当心,阿难达吾友!僧团可能会进一步审查你。怎么回事?阿难达吾友!是你受世尊当着僧众面前赞许,说:『比库们!我能随意达到四色定、四无色定、灭受想定与六神通,而阿难达也同样可以达成』吗?」

「不,尊者!」

「或他曾说:『马哈咖沙巴也同样可以达成』?」

从上面这件事情可看出,马哈咖沙巴尊者并不认为阿难达调和的回答,足以应对当时的情况或完全公平的。偷罗低舍的批评显露了她个人对阿难达的贪着,他一直都受到女性的喜爱,而他也曾强力支持建立比库尼僧团。

偷罗低舍对阿难达情感的连繋,无法被阿难达一语带过,因此马哈咖沙巴以一种乍听之下有点刺耳的方式回应:「当心,阿难达吾友!僧团可能会进一步审查你。」他希望以此警告阿难达,避免过度涉入照顾尼众,因为她们可能会变得他喜欢他,而引起别人的怀疑。因此,马哈咖沙巴的回答,应视为一位离欲阿拉汉对尚未达到究竟解脱者的诚挚建议。然后,马哈咖沙巴立即强调,佛陀称赞的是他自己的禅定成就,而非阿难达的,这指出了两位长老的心灵层次还差很远,以此激励阿难达努力到达那些成就。后来,偷罗低舍比库尼便舍戒还俗了。①

马哈咖沙巴指责阿难达

马哈咖沙巴尊者与阿难达之间的另一次对话,发生在下述场合(在SN16:11)提到)。有一次,阿难达尊者和一群比库一起去南山游行。这次,有三十位阿难达学生的最年轻僧侣,脱下僧袍还俗了,阿难达结束这次游行后,回到王舍城并去见马哈咖沙巴尊者,当礼敬他并坐下后,马哈咖沙巴说:

「阿难达吾友!是什么原因,世尊会说不可有超过三位比库,在施主家托钵乞食?」

「尊者!有三个原因:为了约束行为不端者;为了好比库们的福祉;以及为施主家考虑。」

「阿难达吾友!那么,你为何那些饮食不知节制,有无正念正知的放逸年轻新戒比库们去游行呢?你的表现就好像在践踏谷粮;你似乎破坏了施主们的信心。㈡你的徒众分崩离析,你的新人正在疏远,你这年轻人真不知道自己的分寸!」

「尊者我的头发都灰白了,却还不能免于被马哈咖沙巴尊者唤作『年轻人』。」

但马哈咖沙巴尊者仍然重复他说过的话。

这件事本应就此结束,因为阿难达并未否认这项指责,他反对的只是马哈咖沙巴指责时伤人的方式。为了回应这项劝戒,阿难达也曾试图让学生更严谨地持戒。但是,这件事后来还是坏在偷罗难达比库尼手里,她和偷罗低舍都是比库尼僧团里的害群之马。

当偷罗难达听到阿难达被马哈咖沙巴尊者称作「年轻人」之时,义愤填膺地大声抗议,说马哈咖沙巴无权批评如阿难达一样睿智的比库,因为马哈咖沙巴过去曾是别派的沙门、偷罗难达就这样将僧团事物,转变成涉及诽谤的人身攻击。因为从我们先前的陈述可以看出,马哈咖沙巴原本是以独立沙门的身分出家,而非别派的信徒。偷罗难达就像任性的偷罗低舍一样,很快地就舍戒还俗了。

但马哈咖沙巴尊者听到偷罗低舍的言论时,他对阿难达说:「偷罗难达比库尼所说的话鲁莽而轻率,因为我出家以后,除了我出家以后,除了世尊。阿拉汉。正觉者以为,没有追随过其它老师。」然后他提到他初次和相遇的故事。(SN16:11)

原注

㈠当沙利子进入阿拉汉果定时,马哈咖沙巴尊者曾见到上万梵天众礼敬沙利子,他并说:「强力显赫诸天神,如此上万梵天众,合掌恭敬礼敬彼睿智法将沙利子,安住禅定大禅师:『礼敬彼,最优秀者,礼敬彼,无上尊者。汝之禅定深莫名,吾等感叹未能知。』」

㈡他因缺乏正知行道,为毁了僧团的(新粮)。他允许不持戒的年轻比库们接触施主,而让后者不服。

译注

①偷罗低舍比库尼是偷罗难达比库尼的妹妹,两个人后来都因犯了巴拉基嘎(parajika)罪,而舍戒还俗。

第八章 佛陀般涅盘之后

接下来要说道的马哈咖沙巴尊者和阿难达的关系,和佛陀般涅盘后,马哈咖沙巴尊者取得僧团领导地位密切相关。

佛陀入灭

佛陀入灭时,五个最重要的弟子当中,只有阿难达与阿奴卢塔两人在场。沙利子与马哈摩嘎喇那都已在那年提前入灭,而马哈咖沙巴和一群比库们,正在从波婆城(Pava)前往古西那拉城(Kusinara)的路上。

途中他走到路旁,坐在一棵树下休息,那时正好有位裸形外道经过,手上拿着一坙据说只生长在天界的曼陀罗花。当马哈咖沙巴看到那朵花时,就知道有不寻常的事发生,所以它才会在人间被发现。他问沙门是否听到任何关于他的老师——佛陀的消息,沙门告诉他:「苟答马(Gotama)沙门已在七天前入涅盘,这朵曼陀罗花就是我从他去世的地方捡来的。」

马哈咖沙巴召开第一次结集的因缘

在马哈咖沙巴那群比库当中,只有阿拉汉们保持平静与镇定,其它还未解脱烦恼者都匍匐在地,哭泣与悲叹:「世尊太早般涅盘了!『世间之眼』太早从我们眼前消失了!」

然而,僧团中有位老年时才出家的须跋陀(Snbhadda)比库,对他的伙伴们说:「够了,朋友!勿悲伤。勿叹息,我们终于摆脱大沙门了。我们一直被他的话困扰,他告诉我们:『这对你的适当的,那是不适当的。』现在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无须再做不喜欢的事了。」

马哈咖沙巴尊者当时并未回应那些冷酷无情的话,可能是为了避免因为指责须拔陀比库,或如他应得的令他还俗,而引发争端。但我们稍后会看到,在佛陀荼毗后不久,马哈咖沙巴就针对此事,主张召集长老会议,以为后世子孙保存法与律。

然而现在,他只是劝比库们不要哭泣,要记得诸行无常。然后就和同伙们一起继续向古西那拉城(Kusinara)前进。

八分佛陀舍利

直到那时,古西那拉城(Kusinara)的首长始终无法点燃佛陀葬礼的柴堆。阿奴卢塔(Anuruddha)尊者解释,存在于当地的无形天人们想延迟葬礼,直到马哈咖沙巴尊者赶来向大师遗体做最后礼敬为止。

当马哈咖沙巴尊者抵达时,他右绕三匝,双手合十,恭敬地顶礼如来双足。在他那群比库们也随之顶礼之后,柴堆竟然自行燃烧起来。

如来遗体火化是很难得的大事,对于如何分配舍利,在家众与后来派遣使者来的人之间起了争执。但受教育尊者避免卷入争执,其它比库如阿奴卢塔与阿难达也是如此。最后,有位受人尊敬的头那(Dona)婆罗门决定将舍利分成八份,平分给八个要求者。他自己则拿走装舍利的容器。

召开第一次结集

马哈咖沙巴尊者将所分得的舍利拿给马嘎塔国的阿迦答沙都王(Ajatasattu),然后,就想到要保存佛陀的精神遗产——法与律。他会想到如此做,全是因为须拔陀挑战僧团戒律与主张废驰戒律。马哈咖沙巴以此为警惕,除非现在就订下严谨的标准,否则未来将无从保存。

如果须拔陀的态度散布开来——早在佛陀还在世时,就已有数群比库抱持这种态度——僧团与教法都会迅速地衰败与覆灭。为了防范于未然,马哈咖沙巴提议召集诵出法与律的长老大会,为后代子孙保存它们。㈠

伍巴离诵出律藏,阿难达诵出经藏

他将这建议转达该聚集在王舍城的比库们。比库们都同意,并在他们的要求下,选择了五百位长老,他们全都是阿拉汉,唯一的例外者是阿难达。

阿难达的处境非常尴尬。由于他尚未达到究竟目标,因此不被允许参加集会;但由于他最擅长背诵佛陀的所有经典,所以又定得出席。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对他最后通牒,一定得在结集开始前证得阿拉汉果。所幸他赶在会议开始前那晚完成,因此获得成为第一次结集的五百人之一。当时其它比库都已离开王舍城,前往参加集会。

会议进行的第一个项目——律,由律藏的第一专家伍巴离(Upali)尊者诵出。第二个项目,编撰经典中的教法,是在马哈咖沙巴尊者的质问下,由阿难达诵出所有经文,后来被结集成「经藏」(Sutta PITAKA)的五部。②

主张不可舍弃微细戒

最后讨论的是,关于僧团的特别事务。其中,阿难达提到,在佛陀入灭前不久,曾同意舍弃微细戒。当阿难达被问到是否曾问佛陀,这些微细戒是指什么时,他承认忽略了这点。

如今在集会中,比库们对于这件事表达各种意见。由于并未获共识,马哈咖沙巴请与会大众三思,如果断然舍弃戒律。在家众与公众会指责他们,佛陀一去世就急着放松戒律。因此,马哈咖沙巴建议应保存戒律,无有例外,最后就做成这样的决定。

在主持一次结集后,原本就受到高度尊敬的马哈咖沙巴尊者,地位更形提升,而被视为僧团的实质领袖。最主要是因为他相当资深,是当时存活最久的弟子之一。㈡

之后,马哈咖沙巴将佛陀的钵传给阿难达,作为忠实保存佛法的象征。因此,一般认为马哈咖沙巴是僧团中最有价值的接班人,而他则选择阿难达为继他之后最有价值的人。

遗体禅坐鸡足山中

在巴利文中,没有关于马哈咖沙巴去世时间与环境的记载,但在梵文史书里的「法之大师」中,根据北传佛教,提供了一个大长老奇特的结局。㈢根据这个记载,在第一次结集之后,马哈咖沙巴了解到自己已完成使命,并决定般涅盘。他传法给阿难达,对圣地做最后礼拜后,就进入王舍城。

他想要通知阿迦答沙都王自己即将入灭,但国王正在睡觉,马哈咖沙巴不希望吵醒他。于是单独爬上鸡足山(Kukkatapada)顶,盘腿坐在岩洞中,并决定要保持身体的完整,等到未来佛美德亚(Metteyya,古译:弥勒佛)出世。马哈咖沙巴要将苟答马佛(Gotama,古译:乔达摩佛陀)的袈裟——世尊在他们首次见面时亲手赠予的那件粪扫衣,亲手交给美德亚(Metteyya)。然后,马哈咖沙巴进入究竟的涅盘,或根据另一种说法——入灭尽定③。此时大地震动,天人散花在他身上,山则阖起将他包在里面。

不久之后,阿迦答沙都王与阿难达去鸡足山要看马哈咖沙巴。山开启一部分,马哈咖沙巴的身体呈现在他们面前。国王想要将它火化,但阿难达告诉他马哈咖沙巴的身体必须保持完整,直到未来佛美德亚(Metteyya)出世。然后山又再度阖起,将阿迦答沙都王与阿难达隔离在外。

中国佛教传统标示鸡足山的位置是在中国西南,中国有许多传说都记载,有虔诚的信徒前往朝山,历经艰难,就是要一睹在等待未来佛出世的马哈咖沙巴禅坐遗体。

原注

㈠第一次结集记载于Vin.2;284ff

㈡虽然注释说,马哈咖沙巴在第一次结集时是一百二十岁,但是,这说法很难取信于人,因为这意味着他比佛陀要大上四十岁,在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已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了。

㈢这段历史完整重现在《阿首咖传》(Asoka vadana,古译:阿育王传)中,并在《天业譬喻》(Dkvyavakana)与其它作品中,包括对应于《相应部》(SN)的北传梵文本的《杂阿含经》(Samyudagama)均有节录。此处摘要是根据拉莫特(Etienne Lamotte)的《印度佛教史》(Histlry of lndian Buddhism),pp.206-207。虽然来源使用梵文,但为了本传记其余部分取得一致,我们使用巴利语的对照语。

译注

①根据《善见律》、《长部.大般涅盘经》中所说,这位比库是老年出家的须拔陀。在《五分律》、《四分律》、《长阿含,游行经》中,说他是六群比库之一的释种跋难达。此外,《十诵律》等,只是说是老年出家不懂事的摩诃罗比库。

②五部: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

③灭尽定:或译为(灭受想定)。在此定中,心与心所之流完全暂时中止,是只有已获得一切色定,无色定的不还者与阿拉汉,才能获得的定。

第九章 马哈咖沙巴的偈

在《长老偈》中,有四十颂(Thag.1051_1090)归于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这些偈反映了大长老的一些特质与德性:他的苦行习性与少欲知足:他对自己与同修比库的严格;他的独立精神与自主;他对独居与远离人群的喜爱;他对禅修与定境的投入。这些偈也显示出长行文章中未呈现的事:他对周遭自然之美的敏感度。

这里只选录部分偈,我们读到的几乎全都是莱丝.大为斯(C.A.F.Rhys Davids)与诺曼(K.D.Norman)的翻译。

少欲知足,乐于苦行

首先,是劝诫比库对比库生活的四种基本资具,要练习少欲知足:㈡

我从山居走下来,

进入城市行乞食。

行礼如仪见一人,

麻风患者正进食。

满手鳞癣与病状,

将一勺食布施我。

于彼置食入钵时,

一指掉落于其中。

我于墙角坐下来,

享用他布施之食,

吃时以及结束后,

我无丝毫厌恶感。

残羹剩饭以为食,

难闻尿液为医药,

露天树下为住所,

以粪扫衣为衣服:

专精于此诸事者,

山河大地皆其家。㈢(Thag.1054-1057)

攀爬山岩,离欲修禅定

当马哈咖沙巴被问到,为什么在年迈时,仍每天上下攀爬岩石,他回答:

高山巨岩陡峭坡,

有人攀爬极费力,

以神通力马哈咖沙巴升。

正念正知佛之子。

每日托钵回住处,

爬上高耸之山岩,

马哈咖沙巴离欲修禅定,

恐惧战栗皆舍弃。

每日托钵回住处,

爬上高耸之山岩,

马哈咖沙巴离欲修禅定,

熄灭炽燃之贪欲。

每日托钵回住处,

爬上高耸之山岩,

马哈咖沙巴离欲修禅定,

所作皆办已漏尽。(Thag.1058-1061)

树化云彩,于山岩心喜悦

人们又问马哈咖沙巴尊者,为什么以他的年纪,还想要住在森林与山上。难道不喜欢竹林精舍或其它城里的寺院吗?

迦利树花星罗布,

我于此区心喜悦;

象声回响实可爱,

此山岩令我欣喜。

湛蓝云彩之色光,

流泉淙淙清且凉,

赤色甲虫覆其上:

此山岩令我欣喜。

湛蓝云峰如实塔,

如有尖顶之高楼,

象声回响实可爱,

此山岩令我欣喜。

于我足矣欲修禅,

于我足矣坚且觉,

于我足矣比库身,

坚定欲求究竟果。㈣

于我足矣欲安乐,

具坚定心之比库。

于我足矣欲精进,

坚定心之安稳者。

彼如亚麻之蓝花,

如覆云彩之秋空,

且有鸟群许多种,

此山岩令我欣喜。

无俗人群访此山,

唯有在地之鹿群,

且有鸟群许多种:

此山岩令我欣喜。

清水流过宽峡谷,

鹿与猴群常出没,

苔藓湿毯覆其上,

此山岩令我欣喜。

五部合奏之音乐,

无法给我这般喜,

如从一心之所得

我获佛法之正智。(Thag.1026-1071)

超越三界,苦行第一

在接下来的偈中,马哈咖沙巴尊者发出他自己的「狮子吼」:

尽此佛土之范围,

除了大圣本人外,

我是苦行第一者:

无人堪舆我相比。㈤

大师已受我服侍,

佛陀教法已完成。

沉重负担已放下,

后有之根已拔除。㈥

苟答马不执无数

于衣于住或于食。

彼无染如净莲华,

超越三界向出离。

四念处为彼劲项,

大圣具信为彼手,

其上彼眉圆满智,

熄灭诸欲明行足①。(Thag.1087-1090)

原注

㈠《长老偈》的英译本:(1)Psalns of the Brethren.Trans.C.S.F.Rhys Davids.PTS,1913.(2)Elders’Verses,vol.1.Trans.by K.R.Noman.PTS,1969.

㈡这些偈的引介语是援引自《长老偈注》

㈢直译为「真正是四方之人」,即无论他找到什么地方可住,都可以从中得到满足。

㈣本句巴利文为Alam me atthakamassa.由于马哈咖沙巴已达到究竟果,亦即阿拉汉果,因此他的偈必须被诠释为大力劝进他人,或指他想进入涅盘的直接禅定经验。

㈤我们在此发现巴利藏经文献里,少数提到「佛土」概念的一例。

㈥这首偈是通用的,在马哈摩嘎喇那的偈中也曾出现过。

译注

①明行足:佛陀的十种德号之一,意指具足明与行。「明」是指等天眼明、宿命明、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色界四种禅、共有十五种圣弟子趋向涅盘的法行。由于明具足,一切智圆满:由于行具足,大悲圆满。

◎作者:何幕斯.海克(Hellmuth Hecker)

何幕斯.海克是德国重要的佛教作家与巴利藏经译者。他的着作包含《相应部》(Samuutta Nikaya 第四与第五部分)的德文翻译,以德文写作的两册佛教史,以及一本德国首位佛教比库(bhikkhu)——三界智大长老的传记。

◎英文版编者:菩提比库(Bhikkhu Bodhi)

菩提比库是来自纽约市的美国佛教僧侣,于一九七二年在斯里兰卡出家。他目前是斯里兰卡佛教出版协会(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的会长与编辑。

他的着作包括《包含一切见网经》(The Discourse on the All Embracing Net of Views)、《阿毗达摩概要精解》(A Comprebensive Manual of Abbidbamma)与《中部》(The Middle Lengrh Discurses of rhe Buddba,为共同译者)。

◎译者简介:赖隆彦

海洋大学造船系毕业,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

曾任中华佛学研究所藏文讲师、智光工商德育老师、 佛光出版社资深编辑、普门杂志社资深编辑

译作:《森林中的法语》、《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戒》、《阿姜查的禅修世界--定》、《阿姜查的禅修世界--慧》等。

编注: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

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汉传佛教译为为“比丘”、“苾刍”等,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汉传僧众。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

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全文采用巴利语新音译,参见《部分巴利专有名词采用新音译的方案》、《巴利语汇解》。

【巴利佛典略语表】

本书所出现的巴利佛典经文,都将采用巴利佛典的略语来标示其出处,因此,以下列出这些惯常使用的巴利佛典略语,供读者对照参考。

AN=Anguttara Nikaya《增支部》(标示节号与经号)

Ap.=Apadana《譬喻经》(i=长老譬喻,ii=长老尼譬喻;标示章号与段落;缅甸文版)

BL.=Buddhist Legends《佛教传奇》(法句经注释)

BPS=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佛教出版协会(康堤,斯里兰卡)

Comy.=Commentary注释

Dhp.=Dhammapada《法句经》(标示偈号)

DN=Digha Nikaya《长部》(标示经号)

Jat.=Jataka《本生经》(标示号码)

Mil.=Milindapanha《弥林达王问经》 (弥兰王问经)

MN=Majjhima Nikaya《中部》(标示经号)

PTS=Pali Text Society 巴利佛典协会(牛津,英国)

Pv.=Petavatthu《饿鬼事经》

SN=Samutta Nikaya《相应部》(标示章号与经号)

Snp.=Suttanipata《经集》(标示偈号或经号)

Thag.=Theragatha《长老偈》(标示偈号)

Thig.=Therigatha《长老尼偈》(标示偈号)

Ud.=Udana《自说经》(标示章号与经号)

Vin.=Vinaya《律部》(标示卷号与页数)

Vism.=Visuddhimagga《清净道论》(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的章号与段落)

Vv.=Vimanavatthu《天宫事经》(标示偈号)

除非特别指出,否则本书所有参考资料皆依巴利佛典协会的版本为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