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转载]根本佛教大事略记~原始佛教的经典结集(第三次和第四次)

$
0
0

格桑仁珍上师慈悲开示:

二、根本佛教大事略记~原始佛教的经典:

今天继续学习第三次结集和第四次结集。

(五)第三次结集:

在佛灭两百多年,印度出现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国王叫做阿育王(Asoka, 阿首咖王)Asoka是“无忧”、没有忧愁的意思。印度阿育王早年是个暴君,四处征战,也杀害自己很多兄弟,夺取王位。他统一印度(佛灭后116年,B.C.271),当时印度的版图比现在还大,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后来他受到佛教出家人的感化,信奉佛法。阿育王皈依三宝之后,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来保护和弘扬佛法,成为佛教史上很有名的护法大王。

阿育王对僧人很恭敬,每天都用大量的食物供养佛教出家人。那个时候有很多外道苦于生计,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们剃光头,穿上裟,冒充佛教的僧人来接受供养,希望得到阿育王的支持,结果当地佛教内部的异教徒数量大大超越了正统僧侣数量。但这些外道冒充了僧人(比丘)之后,他们并沒有认真地学习佛法,却把自己的见解、修行方法也混杂到佛陀的教法当中来,坚持用自己的观点和方式来解释佛法,还把外道的思想说成是佛陀的思想所以这个时期佛教的经说传诵日渐增新,又揉杂印度传统神话、传说、寓言等。

由于佛陀的正法受到扰乱,原始佛教的僧侣们拒绝跟这些外道僧人一起参加诵戒、共住,就和他们分开,于是在巴塔离波塔(Patiliputta )约有七年没有诵戒。当阿育王知道之后,感到很震怒,于是派一个大臣去整顿僧团。但是这个大臣没有理解阿育王的意思。当他去到寺院无忧园寺Asokàràma )之后,命令所有僧人说:“你们一定要在一起诵戒,必须要和合。”但是大长老们拒绝跟外道、假僧人一起诵戒。结果那个大臣很生气,把大长老们逐一抓起来,不愿意与假僧人在一起诵戒的大长老们一个个地杀了。

阿育王知道之后,感到很懊恼和困扰,又没办法解决,最后他派遣使者到阿厚岗嘎山(Ahoganga Hill)邀请当时很有名的一位阿罗汉圣者,叫做目犍连之子·帝须(Moggaliputta Tissa大长老来整顿僧团,经过多次邀请才得到同意。

根据历史记载,目犍连之子·帝须乘船到巴塔离波塔和阿育王会面。阿育王跪在河里伸出右手以表示他对阿罗汉的敬仰。阿育王请求帝须大长老显示神通来证明他是位阿罗汉圣者,他同意了并在阿育王面前引发一次地震。这更增加了阿育王对帝须大长老的信任。

阿育王听从目犍连之子·帝须的建议,因此60,000位外道的假僧侣被逐出僧团。在淘汰外道、整顿僧团之后,目犍连之子·帝须大长老作为上首,并选出1,000位阿罗汉,在当时的摩揭陀国首都巴塔离波塔(Patiliputta华氏城)举行了第三次结集,以阿育王担任护持(在佛陀入灭后234236年左右

帝须长老亲自撰写论事’Kathavatthupakarana(Points of Controversy),对当时外道之各种异议邪说加以批驳,推翻异教徒们加在佛教里错误的理念和观念等。(此时有十八派异教说藏在佛教里)这次圣典结集一共有一千位阿罗汉参加。在这次结集当中,一样以第一次大会的方式重述和比对经典,花了九个月的时间,完整地诵出了《律藏》、《经藏》和《论藏》。

在第三次结集完成之后,僧团和阿育王作出决定,选派一批比丘分成九个弘法使至恒河流域以外的地区,及印度国内外弘布佛法。根据Mabavamsa记载,佛法因此传扬到了:西北自巴基斯坦延伸到阿富汗,甚至更远及希腊;北至喜马拉雅山地,西自印度河下游往西海岸一带发展,南从印度半岛南部到斯里兰卡,东则远达泰国、缅甸地区。

也就是说,由于阿育王的保护奖励政策来推广「法」,使得原本仅流传于印度恒河地区的佛教,得以广为弘传到世界各地,并且在分裂成(保守派的)上座部和(革新派的)大众部之后,又各自再分裂,产生支派,到佛灭三百年以后,便形成所谓十八部或二十部的「部派佛教」。因为各部派都以其传布教化地区的民众日常用语来宣说经典,所以佛教圣典便由巴利文转而以印度中、西、北、南、东部等印度雅利安各地的俗语来流传。

如此一来,在佛灭后,经历二百馀年,佛教圣典阿含经与律藏等,逐渐整理成接近今日所见的型态。佛法虽然在后来分为许多部派,但从现存各部派经、律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是呈现一致、类似的情形看来,在部派分歧之前各部派教典就作了基础上的整理,因此,各部派的经、律只在细部上有些许差异而已。也或许是由于圣典转译成各地语言等因素所造成的吧!而佛教哲学的论书(阿毘达磨)也在这时形成,因此在佛灭三至四百年前后,各部派都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经、律、论三藏圣典。

(附注:以下为九个使团到达的国名,和传教士名字:

 (1) Kasmira-Gandhara Majjhantikathera.

 (2) Mahisamandala Mahadevathera.

(3) Vanavasi Rakkhitathera,

(4) Aparantaka Yona-Dhammarakkhitathera.

(5) Maharattha Mahadhammarakkhitathera.

(6) Yona Maharakkhitathera.(北印度、希腊)

(7) Himavanta Majjhimathera.

(8) Suvannabhumi Sonathera and Uttarathera.(缅甸、泰国)

(9) Lankadipa Mahamahindathera. (狮子国,斯里兰卡古称楞伽”(Lanka),楞伽岛”(Lankadvipa)
(六)第四次经典结集:

第一、二次结集之说,北传与南传佛教皆有流传,第三次结集之说则只流传于南传佛教。前三次都在摩揭陀国举行大会,此为大小乘所共同认可的比较大的三次结集,后来佛教传播各地,各国、各地也都进行过结集。

例如:

第四次结集:有北传、南传二说。

1.北传佛教有二种记载:

在北印度的迦湿弥罗国,在佛灭四百到五百年间,那里形成了说一切有部(Sarvàsti-vàdin),他们发展出很发达的“阿毗达磨学”(论藏)

(1).据婆薮盘豆法师传载,佛陀入灭后五百年,说一切有部僧迦旃延子往印度西北之罽(拼音:jì)宾国,召集五百阿罗汉及五百菩萨进行结集,马鸣菩萨笔之为文,撰成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毗婆沙(即大毗婆沙论)百万颂。

(2).大唐西域记卷三所载,佛陀入灭后四百年,于迦腻色迦王(梵Kaniska )护持之下,由胁尊者主持,世友菩萨为上首,聚集迦湿弥罗国(即罽宾)之比丘五百人造论解释三藏,先作邬波第铄论十万颂,解释素呾缆(经)藏;次造毗奈耶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毗奈耶(律)藏;后作阿毗达磨毗婆沙论十万颂,解释阿毗达磨(论藏);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石函缄封,建塔藏于其中。

此二说以后者较为可信。

这是说第四次结集发生于公元前2729 年(佛入灭约四百年),是在迦腻色迦王 Vattagamani 时代的迦湿弥罗国Tambapanni (Sri Lanka斯里兰卡) 举行的。主要原因是:

1当时已没有许多僧侣能够像当时的阿罗汉 Mahinda 一样的将全部的经典记入脑中;

2在当时的 Sri Lanka斯里兰卡发生许多内乱,此时有许多僧侣到南印度去避难,直到内乱结束后,他们才回到 Sri Lanka 斯里兰卡和其他僧侣比对经典;

3这套口述和记忆的传统从佛入灭后便从未改过,每天僧侣们都会互相重述和比对经典的正确,若有偏差,便会请示长老正确的字句。所以经典会保存在无数的僧侣记忆里,他们每天都会互相重述和比对来确保经典的正确性。为了确保在未来经典的正确,配合当时文字的开发,于是当时便决定要将经典以文字记录下来,以保存至后世。

因此在迦腻色伽王的时候,举行了第四次结集对三藏进行了注解,其中对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发智论》所作的注解,称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这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翻译为中文就有两百巻,是唐代的玄奘大师翻译的。当说一切有部把《阿毗达磨》的论跟注已经发挥完了之后,迦腻色迦王就把“阿毗达磨”论跟注解用铜碟刻写并建塔封存起来,以防止被外人窜改。

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一共有七部论,称为“一身六足”。“一身”是《发智论》,“六足”是《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品类足论》和《界身足论》,所以称为“一身六足”。

2.南传上座部佛教据大史等之记载:

第四次结集系于锡兰国王迦腻色迦王 (Vattagamani婆他伽马尼)统治期间,于马特列村之阿卢迦洞(Aloka lena阿卢寺)举行,罗希多大上座主持,五百比丘参加。以第一次大会的方式重述和比对经典,会中诵上座部佛教三藏,修订三藏注释,重新安排经典次序,并将其写在叶子上(贝叶经)。大会圆满的结束,且经典被正确的写下和小心的保存,写成第一部巴利文三藏及僧伽罗文注释。从这之后,叶片书传播和出现在缅甸、泰国、柬埔寨、和寮国(老挝)等地。

2-1.第五次结集:据巴利教史第六章、缅甸史等之记载,公元1871年,缅甸国王敏东(Mindon18531878 在位)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于首都曼德勒Mandalay举行第五次三藏结集,国王为护法人。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目的是要重述、验证、和比对经典,来确保一切无误。由三位阿罗汉主领(分别为Mahathera JagarabhivamsaNarindabhidaja、和Mahathera Sumangalasami,共同合诵,整个结集经过五个月完成,方式也和第一次结集一样的严谨。更将结集三藏文字,分别镌刻于729块方形大理石上,竖立于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Kuthodaw)中,外有四十五座佛塔围绕,佛塔名为 Kuthodaw Pagoda (缅甸固都陶佛塔)∶意思是[Largest Books](世界最大的书)。每片大理石有 5 inch 高,5.5 feet 长,和 3.5 feet 宽。今尚存于曼德勒古都。

2-2.第六次结集:公元1954517卫塞节Visakha Day,世界佛陀日),由缅甸政府赞助所举行的第六次结集。结集地点位于仰光北郊艺固山岗Maha Passana Guha,建筑仿效印度第一次结集时之七叶窟。此次结集以第五次结集所镌刻之729块大理石刻文为依据,并广采锡兰、泰国、高棉、伦敦巴利圣典协会,以及缅甸各种巴利文版本,作详细考订。此次结集的目的是重述和验证经典,意义在于团结佛教徒,增进上座部佛教之隆盛,提高缅甸独立国之地位。结集完成,便以七个国家的文字写出 (除了印度以外 )印刷流通。此次结集并邀请南传八个不同国家的 2,500 位长老僧侣们,同时聚集于此。这八个国家为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和尼泊尔。共历时二年,至一九五六年(佛历二五○○年)之卫塞节完成。

(七)部派佛教:

据北传佛教《异部宗轮论》记载,佛教在佛入灭百年因十事开始分列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但真正的分裂主要在于对佛教修行果位的看法不同。

当时一位名叫大天(毘舍离僧团、优波离系大众部)的比丘认为,只有佛才是断证功德圆满,阿罗汉虽然断尽烦恼但是并未完美,仍然存在五种局限(不圆满):

1.仍有生理欲望;

2.未遍知,仍有无知;

3.对于教理和戒理仍有疑惑;

4.还需要得到佛的指示;

5.若不发出的叹声,仍有无常、痛苦的感受。

此见解遭到上座部长老们的反对,但得到诸多比丘们的附合,印度阿育王即是支持大天比丘,并压迫(阿难系)上座部的长老,而优波离系优禅尼「分别说者」的僧团,因为受到阿育王的影响,对同为优波离师承的毘舍离僧团,采取了部份妥协的立场,主张阿罗汉无漏,但不圆满,所以和坚守古说的阿难系抗争,僧团分裂为阿难系上座部及优波离系毘舍离的大众部、优禅尼的分别说部(今日南传佛教的母部)。
部派分裂的缘由,在三大部派中,优波离系僧团认为是出于律的纷争,优波离系「大众部」说是「古新律争」,优波离系「分别说部」则自说是「十事非律之争」后,分化为上座部正统。阿难系僧团则主张是出于法的论争,是「五事异法」造成僧团的分裂。
自僧团二大师承分裂、对立以后,北方阿难系上座部在佛灭后约250年,因为有迦旃延尼子受到分别说部与大众部的影响,著作《发智论》宣扬异于经义的学说,而另分裂出说一切有部,原阿难系中重经之学众,为了远离迦旃延尼子的学众,移化于雪山(北印犍陀罗一带)而为雪山部。

日后,分别说部系的锡兰铜鍱部主张阿难系僧团是分别说部的支派,但是阿难系已经优波离系化的说一切有部,则是将「分别说部」分化于印大陆的僧团(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视为阿难系僧团的分派。

见唐玄奘第三译《异部宗轮论》(A.D.662)说:
其上座部经尔所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争,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后即于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我袭采菽氏师。至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饮光部,亦名善岁部。
因此,从阿难系之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以及优波离系之大众部的《摩诃僧祇律》『五百结集法藏』中,即可得知经师与律师两大师承对立。然而,部派虽然分裂,但是在两相对立之经师与律师的古老共同传承中,还是一致承认「因缘法」是佛陀教法的核心。

部派辨论及其提出的观点,对大乘佛法的兴起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大乘佛法正是在部派佛教辨论的问题基础上形成体系。部派佛教各派的观点是印度佛教由原始佛教走向繁荣的一个过程,为后来出现的大乘佛法奠定基础。

上师知,上师知,上师知。

2015.03.04.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