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转载]根本佛教大事略记~原始佛教的经典结集(第一次和第二次)

$
0
0

格桑仁珍上师慈悲开示:

二、根本佛教大事略记~原始佛教的经典:
自佛世至佛灭后百馀年间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或「初期佛教」,

当中,也有人将释尊及其弟子们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因为这个时期存在着佛陀真实的佛法,而这真实的佛法成为后世整个佛法的根本。又因为在观念上,释尊的教法也是后来继之而起的小乘各部派,与广为传布于中、日韩三国的大乘佛教和藏传佛教之根源,因此被称之为「根本佛教」。

佛入灭那年之后的三个月雨季期间,大迦叶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七叶窟召开了佛典编辑会议(结集),将佛弟子中最优秀的五百位阿罗汉比丘聚集在一起,汇集了他们分别受佛陀所教导的「法」与「律」。这是第一次的结集,也称为「王舍城结集」。

佛陀住世时诸大弟子中,辅助佛陀教化最有力者是舍利弗、目犍连两位圣弟子被后世尊称为双贤弟子,但二大圣弟子在佛入灭前一年相继入灭,所以不在结集行列中。

结集(sagīti)是等诵、合诵的意思。法与律的结集,是实行僧众「合诵」的方式进行,先将僧众「合诵」的结果,由僧众的结集代表诵出,再经由集体勘验、审定,并得到僧众共同确认、无误后,以公开形式得到僧团的肯定。此见于《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
世尊记汝多闻第一,汝应结集。阿难言:诸长老!若使我集者,如法者随喜,不如法者应遮。若不相应,应遮,勿见尊重而不遮。是义非义,愿见告示!众皆言:长老阿难!汝但集法藏,如法者随喜,非法者临时当知。

根据史料记载,佛教史上先后有四次结集,经过不断的演绎、增删,经、律、论三藏始告完备。
(一)佛教圣典结集的缘起:

佛陀在即将入灭前带领五百位比丘自摩揭陀国的王舍城,朝着出生的故乡继续最后的弘法及巡礼之旅。当时众多弟子中最为长老的摩诃迦叶(大迦叶,Mahā-kāśyapa),留意到释尊将要入灭,为了见佛陀,于是带领五百位比丘从瞻波国前往拘尸那罗,半途中有位邪命外道从释尊停留过的拘尸那罗前来,迦叶便探询他是否知道释尊的近况。这位外道答道:沙门乔达摩已于一周前入灭了,我手上带回的这朵曼陀罗华,就是供养其遗体当中的一枝。听到这消息后,比丘们都非常震惊,并且骚动不安。
其中,已经开悟的人因了知诸行无常的真理,知道无法改变事实而能忍住悲痛;但是尚未觉悟的凡夫比丘们,则如丧考妣,寝食难安,悲叹不已。

此外,当得知佛陀入灭时,有跋难陀Subhadra(见化地部《五分律》,大众部《摩诃僧祇律》说是摩诃罗;铜鍱部《善见律》传为须跋陀罗)高兴地提出:我等于今始脱此苦,任意所为无复拘碍。的说法(意思是:释尊过去对我们事事严格管束,说这样可以、那样不行,现在我们终于脱离他的管束,从此可以任意地为所欲为,不再烦恼痛苦了。)由于跋难陀和难陀、迦留陀夷、阐那、马宿(阿湿鞞)、满宿(不那婆娑)等(巴利律藏载︰Assaji(阿说迦)、Punabbasu(弗那跋)、PaṇḍukaLohitakaMettiyaBhummaja),是同为释迦族出身的比丘,因为不守律仪,又曾支持提婆达多(巴 Devadatta)的破僧而「异住」,所以被称为「六群(恶)比丘」(巴 Chabbaggiyā Bhikkhu),而为僧团当中非释族出身之十方僧众所防范。因此,佛灭后十方僧众的上座长老大迦叶,为了避免佛陀之法与律被忘失、败坏,如《五分律》所谓~勿令跋难陀等,别立眷属以破正法。,随即号召结集佛陀之法教,以传续佛法令不散失。

而后,由大迦叶代表僧团为释尊的遗体举火荼毘。
二个月后,大迦叶在摩竭陀国阿阇世王(未生怨王)支持下,立刻召集数千名比丘并提案,为了使纯正的佛法存续,必须结集释尊所说的「法」与「律」。

为此,推选通晓「法」与「律」的五百位阿罗汉,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安居三个月,然后在七叶窟共同结集出佛陀的教法,史称「五百结集」,此为「第一次结集」。(日译《南传》册四,页 426 以下;《汉译南传》册四,页 381 以下)

这次会议是由首座长老摩诃迦叶担任主席,阿阇世王担任大护法,佛所说的「法」(经典),由堪称多闻第一的阿难为代表,在大众面前诵出。阿难在释尊后半生的二十馀年间,因担任侍者而听闻这段期间内的所有教说,又从佛或其弟子们口中得知佛陀前半生的说法,所以听闻过全部教法,并将所听闻的都铭记在心。先由最通晓律(持律第一)的优婆离代表诵出作为出家僧团规范的「律」(毗尼藏),然後再由阿难将佛陀的说法诵出所有内容「法」(经典)。

他们诵完内容之后,阿罗汉们便开始检查字义是否有误,然后再一起重述并检查每个字和每个段落。每一位阿罗汉都如此的念着和检查着,并将每个字记入脑海中。只有当一段话被所有的阿汉检查和验证后,才会被大会采纳。这还包括了每段话是佛陀在哪个地方、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和对谁说的内容等等。

通过如此严格的会诵、整理、确认,而形成佛教经典。

(二)第一次结集的内容:
虽然关于第一次结集有种种的传说,但古老而可信的有《巴利律》(日译《南传》册四,页 428 以下;《汉译南传》册四,页 382 以下)、化地部《五分律》、法藏部《四分律》等律典所记载的结集说,皆谈到结集释尊所说的「法」与「律」一事。但后世的文献中,有说第一结集时已汇集了经、律、论三藏,更有记载连大乘经典也已经汇集。然而当时论藏还不存在,且经(法)与律也尚未收集整理成经藏与律藏,应该是只收集了「法」与「律」的资料,至于佛灭五百年后才成立的大乘经,当时并不存在,当然就无法在此时结集了。

释迦佛陀之教法当中的修多罗(相应教,又称为「经」),是由弟子阿难(Ānanda阿难陀)代表僧团诵出,而律戒则是优婆离(Upali)代表僧团诵出。

「第一次结集」集成的教法,内容包括经说(Sutta)与律戒(Vināya)。

原始结集的经说,是汉译《杂阿含经》与南传巴利《相应部》当中的『因缘相应』、『圣谛相应』、『食相应』(南传《相应部》编于『因缘相应』中)、『界相应』、『阴(蕴)相应』、『六处相应』,还有『道品诵(南传称为『大圣道篇』)』当中四念处等诸相应教。

据近代印顺法师的研究,初始结集时律戒的内容,是包含:

1四波罗夷法 pārājikā-dharma;

2十三僧伽婆尸沙法 saghāvaśeā-dharma;

3逸提法 pātayantikā-dharma:包含现今之:

(1) 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 nisargikā-pātayantika-dharma,即舍堕法;

(2)九十二逸提法 pātayantikā-dharma,即单堕法;

4 四波罗提提舍尼法 pratideśanīyā-dharma;

5 众学法 sabahulā-śaika-dharma;

此时关于欲事的二不定法 aniyata-dharma,是作为律戒的补充条款,而七灭诤法 adhikaraaśamathā-dharma,则是附于布萨仪轨之末,两者都尚未正式列入『戒经』当中。由于初始结集时的众学法,还在发展当中,所以学处 śikāpada 的总数还未能确定共有多少。

(三)圣典的书写:
释尊当时的印度,似乎已有文字存在,但当时文字只使用于商贾买卖、货币与公文等而已,并未将宗教与哲学的文献写成文字。尤其是正统婆罗门教的《吠陀》圣典等,先于释尊至少五百年以前就已存在,却全部都依记忆、口诵传承到近代。他们认为记忆是最确实的,不至于像书写的典籍可能毁于水火,乃至于会被下层民众看到或受到污损等。
在印度各宗教中,佛教最先发起书写经典的风气。

依南传佛教的说法,在佛灭约四百年(公元前27~29斯里兰卡迦腻色迦王(Vattagamani瓦达伽摩尼)时,比丘之间出现异端,由于担心会失去正法,为了使纯正的佛法存续,因而将截至当时为止,口诵传承下来的三藏圣典与注释书等,以僧伽罗(斯里兰卡)文书写记录下来。(《岛史》即日译《南传》册六十,页 134;《汉译南传》册六十五,页 132。《大史》即日译《南传》册六十,页 378 以下;《汉译南传》册六十五,页 340 以下),当时是第四次结集。
在公元一世纪左右最早成立的大乘经典《小品般若经》中,强调书写经典的功德。后来的《大品般若经》、《金刚般若经》、《法华经》等也传承了这个说法,因此可知在公元一至二世纪时,已有大乘经典的书写。而说一切有部中流传着,迦腻色迦王时代,在迦湿弥罗结集了三藏与注释书(第四次结集经典),而且将《大毘婆沙论》等刻写在铜板上,并保存于王宫(参见《大唐西域记》卷三)。由此可见,在此之前,印度本土的北方佛教,就已经存在着书写经典的风气了。
关于这些圣典是如何整理组织的,以及在何处传承、受持等问题,历史上并无留下明确记载,因为无法确知从佛世到佛灭后佛教流传的地域范围。只能从《阿含经》与律藏所提的佛说法与制戒(制定戒条)的地点,约略推想出释尊游历的地区,大抵就是恒河中游的摩揭陀国,即现今印度比哈尔省的大部分与乌塔普拉德什省的一部分地区,如此稍显狭小的范围。
但在佛弟子当中,有来自印度半岛西部的摩诃迦旃延(议论第一),他修行后即归国而在该区推广佛教,另外还有富楼那(说法第一)也致力于西部海岸地区民众的教化,这些地方比释尊游行的地区更西部,是从纳巴达河流域扩及印度西海岸的德干一带。
根据佛灭百年后,在王舍城北方的毘舍离城举行第二次结集的记事中,耶舍长老反对毘舍离城的比丘们受持违反律制的「十事非法」,于是回到西部故乡招集同志,企图纠正非法。耶舍巡回招募数百名同志的地方,是比恒河支流阎牟那河还偏西南方的西印度一带,由此可知那里曾是佛法的一大中心。
(四)第二次结集:

关于佛灭一百年后,于毘舍离城举行第二次结集的记载,在《巴利律》、《五分律》、《四分律》等律典中,都是接续在第一次结集之后而记述下来的,如此可以推定其为史实。

此次结集起因于佛教僧团中对于戒律的不同看法。

印度东部跋祇族( Vajjian)比丘(属于优波离系)在俗人到寺院诵戒时 (Uposatha,伍波萨他)向在家人乞求钱财,他们说:“朋友们哪,你们给僧众钱吧,僧众们需要资财。” 並把所讨来的钱收集之后,再平分给每一个僧众。这些行为被僧团中的长老耶舍(Yasa)比丘(属于阿难系)看到,他认为不合乎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指出了十项被违反的戒律∶

1将盐储放在器皿中,没有食物时将盐拿来食用;
2
午后(在太阳过二指前)还在进食;
3
在同一天到第二个村庄进食,破坏了进食的戒律 (食量过多);
4
在同一教区里却在不同的地方参加了超过一次的伍波萨他(巴利语uposatha的音译。诵戒);
5
向大众取得不该有的法令 (权力);
6
把习惯性的行为当作是首先的;
7
在饭后用乳浆;
8
喝还没发酵的发酵果汁;
9
坐在没有边幅的布上;
10
接受金银。

但是出身毘舍离城跋祇族的革新派青年比丘们,主张金钱等十事没有违反戒律,反对耶舍长老的指责,并要求他向有供养金银的在家人道歉,以避免让他们失去信心。耶舍长老不同意,回到印度中西部邀请很多长老,然后阿难系僧众耶舍、商那和修(大阿罗汉 Sambhuta Sanavasi)等,为了维持僧团的律戒,号召了针对「金钱等十事」的羯摩会议,由阿难系六位长老及阿那律系两位长老,代表僧团组成长老会议,判定优波离系毘舍离僧团擅行「受取金钱等十事」全都是违反传统的「非法」。使僧团维持共同的经说及律戒,于是召集700位上座(长老)僧众在毘舍离城(Vesali,吠舍离城)举行经典结集,并取得人们支持,此次结集同样以第一次结集大会的方式重述和比对经典,花了八个月的时间重新结集法和律,史上称为”七百结集”。此举使得跋祇族的比丘们非常愤怒,也针锋相对的举行另一结集,同样用会诵的方法对经(法)、律进行和核定,确定十事为合乎戒律,此称为”大众结集”(因为有一万人参加结集大会)

上座部坚持保守佛陀的教法,维持佛陀教导的传统,但是大众部认为佛法可以因时、因地做一些修改。彼此在原则性上有了分歧,这种原则性的分歧到了后来演变成大家不在一起共住、共事,于是,佛陀的僧团在那个时候开始(佛灭一百年开始)有了部派的分歧,整个佛教僧团的根本便分为两派,一派为保守派的原始佛教的长老部或称作上座部 (Theravada),一派为格新派的大众部(Mahasanghikas)

(明天待续)

上师知,上师知,上师知。

2015.03.03.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