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转载]原始佛教大事略记~佛陀生平略说

$
0
0

格桑仁珍上师慈悲开示:

印度佛教史

印度年代及佛教发展史的推算基准:
印度历史年代的考证及推算基准,是以阿育王即位(公元前271268年)为基准,佛教年代是以记录较早及可信的《阿育王》、世友论(公元前一世纪)为推算基准,佛灭后116年阿育王统一中印。
印度佛教的发展史,可以分为八个阶段:

一、原始佛教(佛陀正觉后至佛灭当年「第一次结集」;B.C.432387

佛陀生于公元前约466463年,正觉于公元前约432429年,佛灭于公元前387384年。

二、根本佛教(「第一次结集」至佛灭后百年「第二次结集」;B.C.387287

三、初期部派佛教(佛灭后100年至佛灭后150年;B.C.261237

四、中期部派佛教(佛灭后150年至佛灭后350年;B.C.23737

五、后期部派佛教及初期大乘菩萨道(佛灭后350600年;B.C.37A.D.213

六、末期部派佛教与中期大乘菩萨道 (佛灭后6001000年;A.D.213613

七、后期秘密大乘菩萨道(佛灭后10001400年;A.D.6131013

八、印度佛教的灭没(佛灭后14001637年;A.D.10131250

一、原始佛教大事略记:

(一)佛陀生平略说:

佛教的启教者是释迦牟尼(Sākyamuni),「释迦」是出身部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是圣人之意,而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又被后世尊称为佛陀(Buddha),意指「已经觉悟的人」。佛陀原名为悉达多(巴利文:Siddhattha,梵文:Siddhartha),意思是「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被称为悉达多·瞿昙(巴利文:Siddhattha Gotama)。传统上认为「瞿昙」或「乔达摩」(Gautam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应不是他的氏族姓氏,而是依照当时印度贵族的习惯,将《梨俱吠陀》赞歌作者的太古仙人 Gotama(仙人子孙称为 Gautama),尊为氏族血统的传承,所以释迦才是族姓,悉达多是真正的名字。

(1) 出生与家族:

悉达多为古印度释迦族人,出生于喜马拉雅山麓的迦毘罗卫城,父亲为净饭王,自称是仙人的后裔(Gautama 日种),为印度刹帝力(武士)阶级,母亲为摩耶夫人,是邻国天臂城主善觉王的胞妹,在出生七日后母亲即过世,由姨母瞿昙弥(后出家为大爱道比丘尼,音译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成人。他从八岁开始,向毘奢婆蜜多罗学习文化,向羼提提婆学习武艺,从小过着优渥舒适的生活。先后娶了三个妃子为妻,第一是善觉王之长女,即他的表妹耶输陀罗妃,第二是摩奴陀罗妃,第三是瞿多弥妃,当中以耶输陀罗为正妃,并与她生有一子罗睺罗。

(2) 大出离:

悉达多出生时,净饭王就迎请阿私陀仙人为太子看相,仙人说太子具足32相好,若出家必定成佛。但是净饭王希望太子继承王位,就用世间最好的享受羁留太子的心,从来不让悉达多接触王城外面的世界。

可是悉达多还是偷偷出了王城,分别在东、南、西城门外,首次见到老年人、病人、尸体等众生相,最后在北门见到庄严的沙门(出家人)。面对在当时印度部族交相争战的环境下,释迦族受到强势部族逼迫的困境,思及人生不免于老、病、死的结局,深深感到生命的无奈与苦痛,进而寻觅出离之道。当儿子出生时,即取名为罗睺罗(障碍之意),意为障碍其离家寻觅离苦(出离烦恼)之道。29岁时,悉达多即于夜晚乘马离家,舍弃现世中名利、亲情等如幻的暂时安乐,前往清净塔削发出家,开始遍访各地名师的寻道生涯,此为悉达多一生的转折点。

(3) 觅道及苦行:

当时印度流传的信仰与学说,主要是雅利安人的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本土的奥义书思想、沙门文化。婆罗门教为一神信仰,主张一切皆为梵神的生化,唯有神才能救赎,但救赎的对象只限于雅利安血统,并不包括印度本地土著,是一种狭隘的种族宗教。奥义书思潮下的苦行沙门,并不相信吠陀、梵书中记载的神祗(拼音zhī)及升天信仰,而认为过去所做所为(称为业),会决定今世的好坏,这是一种「宿业决定」,并且主张任何生命都有「永恒不变的神我」,会依「宿业」而轮回转世。苦行沙门的修行重于流浪、独居,以苦行来「消除宿业」,远离男女、守持梵行,以守戒、冥想来进入禅定,并观想神我与宇宙(大梵)合而为一,达到「梵我一如」的永恒境界,此即苦行沙门追寻的解脱。悉达多最先以苦行沙门作为学习对象,为了习得精深的禅定,先向王舍城附近的阿罗逻迦蓝(意为自生,巴Āāra-kālāma)沙门学习「无所有处定」,再向优陀罗罗摩子(意为雄杰,巴 Uddaka-rāma-putta)沙门学习「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两位是当时正统婆罗门教以外享有盛名的修定主义者。悉达多不仅认真的在尼连禅河畔的林中修习禅定达六年,努力的寻求「梵性独存、永恒的解脱境界」。

(4) 中道及正觉:

35岁时,悉达多每日露天静坐思维已达六年,传说甚至一天只食一颗麻麦而变得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他发现如此的苦修无助于达到真正的解脱,对苦行产生怀疑。当时因为听到路过之调琴师的调琴要诀,谓「琴弦太松音不成调,琴弦太紧音不优美,不紧、不松则音声优美」。悉达多于此有所领悟,即舍弃无益的苦行,改以「不放逸安乐、不无益自苦的中道」作为修行的准则,并且不再坚守「神我」的信仰,另外采取探寻「老病死苦如何生起」的方法,因而开启了通向正觉的大门。悉达多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经四十九日的禅定与观察,洞见了生死轮回之真相的「十二因缘法」(注1)而成就正觉,并且依「十二因缘法」,发现了灭苦之「八正道」(注2),确立了「四圣谛」(注3)为正觉的次第。依此,悉达多以「缘生、缘灭」之正觉,摄导离贪之正见等「八正道」的修证,达到了贪爱、瞋恚、愚痴的断尽,完成生死的解脱,不受后有。至此,悉达多依次的完成正觉、离贪及解脱,圆满四圣谛之三转法轮(注4)、十二行(注5),自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因为此时的悉达多已经彻底的觉悟、解脱,所以称为 Buddha ~佛陀(意为已经觉悟的人)。

(5) 转法轮:

佛陀正觉、离贪、解脱证菩提之后,因为年纪尚轻,不易得到一般大众的信任,所以到鹿野苑,先为未正觉时的五位跟随者,即阿若憍陈如(Āāta-kauṇḍinya)、马胜、婆娑波、大名、跋提等五人宣说「四圣谛」,此称之为「初转法轮」。此时,佛宝释迦牟尼佛、法宝四圣谛、僧宝五比丘,三宝俱全,于是佛教自此奠定。紧接着又度化了富家子耶舍,以及其亲朋好友等共五十四位比丘,而成为六十位比丘的僧团。往后在六年间,陆续度化了著名的有摩诃目犍连、舍利弗、大迦叶。

佛陀住世说法共四十九年(也有一说是四十五年),为了宣扬正觉、解脱的教法,走遍了恒河两岸,以憍萨罗国(Kosāla)、摩揭陀国(Magadha)和毗舍离国(Vaiśālī)为主要的宣法中心,曾在憍萨罗舍卫城的祇园精舍说法约25年。佛陀一生度化了许多弟子,其中杰出的弟子有舍利弗(智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阿难(多闻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迦旃延(议论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等。

(6) 入灭:

佛陀80岁时,在毗舍离城患重病,当年雨季过后,偕弟子向西北行,打算为一生行化过的地方,做最后的开示及巡礼。佛陀在路途中,食用了铜匠纯陀(Cunda)供养的「栴檀树菌茸」(Sukara-maddava)之后,似乎是因为食物不洁或中毒,忽然得了严重的血痢(可能是现代的赤痢 dysentery),腹泻剧痛几乎濒临于死,但佛陀摄持于心,忍受无有怨言。此后,佛陀勉强走到拘尸那罗(Kusināra,末罗国之一邑)附近的树林,已无法再支撑,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之间铺下卧具,佛陀头部朝北躺下,枕着右手侧身偃卧,告知弟子们即将入涅盘。此时,阿难守候在佛陀身边,聆听最后的教诲(注6)。当夜,传说年纪已有百二十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Subhadda)请佛开示,当晚须跋陀罗即见法、证道,成为佛陀的最后度化的弟子。

圆寂前,佛陀安慰大家说:有生必有死,精进勿懈怠。然后涅盘。

根据南传铜鍱部觉音论师著作之《善见律毗婆沙》『序品』的说法,佛陀是在二月十五日平旦(凌晨)时,在拘尸那罗附近的娑罗双树间入灭。火化后的佛舍利(遗骨),由释迦族相近血缘的东方八个氏族带回建塔供养。据『长阿含游行经』的记载,这八个氏族各为末罗族的波婆国、跋离族的遮罗颇国、拘利族的罗摩伽国、婆罗门族的毘留提国、释种族的迦毘罗卫、离车族的毘舍离国、阿阇世王族的摩竭陀国、末罗族的拘尸那罗国。除了由八族兴建的舍利塔以外,再加上主持分舍利的香姓 Droa 婆罗门建于战主国的瓶塔(供奉分佛舍利的瓶),以及毕钵罗 (Pipphalavana )聚落的末利( Moliya )族人,建了供奉火化残余碳灰的炭塔,总共有十塔。成为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此为后世佛塔的滥觞。

附注:

1. 十二因缘法: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是佛教轮回的基本理论,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某些条件,不会无缘无故生起。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

十二因缘之始,源于心的“无明”,无明是人与生惧来的蒙昧无知,不知宇宙人生之实相;“行”是由无明引起各种欲望和意志性行为;“识”是由行(欲望和意志)生成的深层心理意识(精神统一体);“名色”,即人的精神和肉体(身心统一体),由识而来;“六处”,是眼耳鼻舌身意(人心)等人的六种感知器官,有名色才有六处;“触”,即人六种感知器官与外界事物之接触;“受”,通过接触而得到的各种感受;“爱”,由苦乐感受而对乐的事物生起贪爱之心(感受苦的事物有厌恶、排斥之心);“取”,由贪爱而产生追求和执着之心;“有”,因追求和执着而产生三界(六道轮回)的生命活动;由“有”而缘起“生”于六道之中,有生就有老病死的过程,于是产生衰老、疾病、死亡及各种忧悲恼苦。

由十二因缘法,衍伸出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陀教导我们,彻底认识十二因缘法,知道无明执着及业力因果,通过修持,坚决的舍弃对世间的贪恋,生起出离心,脱离轮回的束缚,达到完全觉悟的境地。

2.八正道:分别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意谓达到佛教涅盘的八种修习方法或途径。

3.四圣谛:苦集灭道。谛是真实不虚之意。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有变苦、苦苦、行苦等三种根本苦,及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增会、五蕴炽盛等八苦;集谛:说明苦生起的原因,一是无明及其派生的烦恼,二是业力因果(也是最重要的);灭谛:说明熄灭苦的果是解脱与证悟圆满正等觉佛果;道谛:说明灭苦的方法,离苦的道路,最重要的是八正道,将烦恼与业从根源做转化。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的果和因。灭与道表示觉悟世界的果和因。

4. 三转法轮:初转法轮为佛陀正觉四十九天后,前往鹿野苑为五比丘转四圣谛十二因缘法法轮;次在灵鹫山为诸大菩萨转般若法轮,破小乘及一切我见; 三转法轮是如来藏光明。

5. 十二行相:每一转法轮各具眼、智、明、觉四行相,故成十二相。此即所谓的三转十二行相。 而巴利传是眼、智、明、觉、寂五相,后世之小乘佛教、法相宗、天台宗等传人对此三转十二行相,各有不同的看法。

6.佛陀即将入灭前,阿难向佛陀提出四个问题:

第一,佛在世时大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应以何为师?

第二,佛在世时大家依佛而住,佛灭度后,应依谁而住?

第三,佛灭度后,如何使人相信集结的经典是佛陀所说的教法?

第四,对于恶性比丘,佛在世时能调伏他们,佛灭度后,应如何应对?

佛陀说: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 佛在世时依佛而住,佛灭度后依四念处住(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法念处:观法无我~观诸法由因缘生,皆无有我也。也有说四依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日后向世人宣讲佛法时,在经典开头加上~如是我闻,告诉大家是亲耳听到佛这样讲的,并说明信、闻、时、主、处、众的六种成就;佛在世时恶性比丘由佛调伏,佛灭度后对恶性比丘应默摈之,不要接近他们。

(明天待续)

上师知,上师知,上师知。

2015.03.02.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