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争回忆录》存在误导和造假(解放战争部分)
作者:butlao
转帖:ws·
【附注:资料转帖仅供查考】
27.建议鲁南战役
第二阶段攻峄栆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二章< 歼敌五十一师>写道
"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发现寻歼敌第三十三军之战机已失,我便向陈毅同志提出在战役第二阶段同时攻取峄县、枣庄的建议。陈毅同志立即同意这个建议"
当时史实是陶师运动迟缓,也致丧失歼灭冯治安33军收复峄县和台儿庄的机会,据1月12日午时
陈毅陈士榘汇报中央解释为什么没有攻台儿庄时说:"...我们建议占台机会已过乃转令集结主力攻峄枣只对台庄监视......."当年的电报显示是陈陈建议的.
28.关于打欧震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二章< 歼敌五十一师>写道"我在分析战场情况之后,决定增加兵力,首先攻克枣庄,尔后全力对付欧震集团,以避免两面作战造成两头皆失。恰在此时,军委来电指示我们以一部兵力打枣庄,主力立即准备打欧震集团。根据当时情况,如这样变更部署,不但难以迅速攻克枣庄,而且也无足够的兵力歼灭欧震集团。我正在准备把上述想法上报军委时,又接到军委新的指示,明确提出推迟两周后再打欧震集团。"增加兵力打栆庄是1月15日的事,而打欧震是中央和谭及陈粟等从1月7日就开始谋划了,17日和18日中央电攻克栆庄后以45个团一周内准备完毕打欧震,19日中央电推迟两周后打欧震.这里中央是要攻克栆庄后再打欧震,而粟裕回忆录写的是打栆庄的同时打欧震而且粟当时的想法有谁知道呢?butlao粟回忆驿枣前线的作战很有意思,只说枣庄敌方工事多而坚固,进展缓慢,没说一师伤亡大,只说打得英勇. 而当年向陈毅及中央报告战况时只说攻齐村毙伤敌4,5百,我方仅伤亡1百,而报告攻枣庄就以工事坚固而无进展一句话带过去,一师的伤亡却不说,实际上则是伤亡惨重,粟认为这样的代价来打野战可歼敌两三个旅,太不划算而决定停攻.跟在苏中攻海安一个样,瞒着不说, 真个是报喜不报忧呢.攻打枣庄是一场城市攻坚战。在战斗过程中一度比较紧张。当时攻枣进展缓慢,而敌欧震集团的三个整编师已推进到新安镇两侧,其中两个师距枣庄仅十五至二十公里。我在分析战场情况之后,决定增加兵力,首先攻克枣庄,尔后全力对付欧震集团,以避免两面作战造成两头皆失。恰在此时,军委来电指示我们以一部兵力打枣庄,主力立即准备打欧震集团。根据当时情况,如这样变更部署,不但难以迅速攻克枣庄,而且也无足够的兵力歼灭欧震集团。我正在准备把上述想法上报军委时,又接到军委新的指示,明确提出推迟两周后再打欧震集团。这又一次表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对战场形势的了解是非常及时和准确的。于是我们按原定决心和部署,仅用了二十小时就攻克了枣庄,全歼守敌。打下枣庄,使我军获得较大的自由。打,可以全力以赴;休息,可以从容不迫。我军休整了半个月后,战局开始向山东解放区纵深发展。根据敌情新的变化,我们放弃了南打欧震集团的计划,实施大踏步后退,主力北上,胜利地进行了莱芜战役。
---------------------粟这个说法,看似是毛泽东差点毁了他的正确想法,后来又支持他.
实际上,毛并不了解粟要变更部署(增加一纵两个团,八师一个团),因为粟提出增加一纵和八师一部参加攻枣庄后并没有报上去.毛只知道粟提出"续攻枣庄是用四个团的兵力,其余兵力在休整",后来认为如各部没准备好就不打,并不是因为枣庄要增加兵力而分散力量的缘故.粟一度决定放弃攻枣庄,是因为一师伤亡太多,后来又认为还是应该攻下,而十六日提出续攻枣庄的兵力为四个团,其余的大部主力休整作准备打援或其他方面的作战.毛十七日回复说,除准备攻枣庄的一部兵力外,主力休整一个星期到十天准备打欧震.这个是因应粟提出的建议来作指示的,因为毛同意再花数天攻克枣庄,而兵力就是"准备攻枣庄的一部"即粟说的"续攻准备使用四个团".十八日又电说,欧震部已到陇海路,要陈粟除一部攻枣庄外,主力大部在一个星期内作好准备打欧震.十九日又电说,如各部准备不充分,则可推迟两个星期再打.
29.北上部队思想转弯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二章< 歼敌五十一师>最后写道:"鲁南战役和宿北战役的胜利,对华东我军的建设,亦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那时随着战局的发展,华中部队由苏北转到鲁南,再由鲁南转到鲁中,指战员思想问题较多。宿北、鲁南两战役全胜,使部队顺利地实现了思想转弯,进一步坚定了战胜国民党军队的信心。"这个"部队顺利地实现了思想转弯",实质是粟裕自已思想转弯.以前他转不过来,不愿北上,到此时才可能想通.而部队是服众命令的,象叶纵早在45年10月就北上了,愿本是到东北去的,没听说想得通想不通的.
30.战役指挥
粟裕战争回忆录几次写到战役指挥:"毛泽东同志来电:“十五日子时电悉,决心在淮北打仗甚慰。”“陈(毅)张(鼎丞)邓(子恢)曾(山)粟(裕)谭(震林)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复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在山东、华中两路野战军靠拢后,十月一日陈毅同志在向军委报告作战部署时即提出:“华野、山野统一指挥”,“在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我长期在陈毅同志领导下工作,对他十分尊敬和钦佩,在他领导下心情很舒畅。现在中央、陈毅同志要我担负这个重责,我决心竭尽全力地挑起这副担子,当好陈毅同志的助手,使陈毅同志用更多的力量抓全局。"从46年10月15日毛电在淮北打仗...战役指挥交粟裕后,实际上直到宿北大战之前的两个月中在淮海也没打仗,而是陈粟两野战军分别又北上南下打仗,陈毅山野北上后的战役指挥还是陈士榘叶飞辈,粟裕华中野南下后的战役指挥还是粟裕或谭震林.宿北战役时陈士榘率山野指挥在八师指挥,陈毅和粟裕在山野司令部指挥,谭震林在华中野司令部指挥涟水保卫战.鲁南战役第一阶段陈毅粟裕在山野司令部指挥,陈士榘在一纵司令部指挥,谭震林在华中野司令部指挥.从这可以看出,这战役指挥似没什么特别,陈毅没有放弃战役指挥,粟裕谭震林陈士榘都可被授权指挥.
31.莱芜战役的决策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三章<果断改变战役决心
>写道"陈毅同志要我就此设想熟思。我觉得陈毅同志的设想十分高明,并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我将上述具体分析向陈毅同志作了汇报,他听了很高兴。陈毅同志也征询了潭震林同志的意见,谭震林同志也立即赞同这个设想。前委其他同志也一致同意。
五日,我们即将北上歼敌的作战预案急电向中央军委请示。电报发出的第二天,二月六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即复电批准了我们的北上作战方案。指出:“完全同意第三方案,这可使我完全立于主动地位,使蒋介石完全陷于被动。”......................莱芜战役作战方针的形成,是统帅部与战区指挥员集体智慧的结合。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必要的放弃临沂的指示,陈毅同志舍南就北的作战方针的设想,华东野战军前委的作战方案的制定和部署,上下结合,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一个切合实际的作战方案就形成了。"粟裕这样写似是陈毅提了舍南打北的建议,粟熟思分析后同意了,前委其他人也同意了,中央同意了就行了.实际上,在二月七日陈粟谭还电示陈士榘争取歼南线左路十一师,如计划不成则决心歼北线之敌.中央九日电还要陈粟谭在南线北线两方针间决择.至十日才决定北线歼敌.
32.南线造假象
迷惑令是谁下的?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三章<迅速挥师北上>写道"在此之前,我留守南线部队应力求不使敌占领临沂而过早察觉我军意图。为进一步迷惑敌人,我还令一部地方武装积极进逼兖州,并在运河上架设浮桥,在黄河边筹集渡船,使敌即使发觉我军主力已不在临沂附近,也会错误判断我军准备西进,渡运河、黄河与刘伯承、***同志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会合,难以立即判明我军北上作战的真实意图。"史实是南线部队指挥是华东军区兼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粟裕是华野副司令员,对地方部队的指挥似粟没有这个权限,据时任鲁中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的封振武<陈老总讲设疑兵计>文中说是陈毅亲自当面交待的.但文中说运河架桥等是兄弟部队所为.
33.行军道路看错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三章<敌变我变>写道"二是我第四、第七纵队因行军路线交叉,耽误了时间,使敌第四十六军进入了莱芜城,并分别与第七十三军各自占领了城北的几个阵地。"粟裕回忆录没写是谁的责任,在粟裕军事文选的<莱芜战役初步总结>文(47年3月4日)中,写明这个责任由粟裕负责,"因陈参谋长留南线指挥,刘张副参谋长又忙于后勤,对部队运动道路未能更精细区分.."离开了三个参谋长,粟裕居然道路也看错了,这个据说整天看地图的,真难以想象.
34. “围师必阙,穷寇勿追”及"围三阙一、网开一面
"二月二十二日下午,敌军一部作试探性突围。二十三日晨,敌军大举突围。第四十六、第七十三军分两路平行北撤,将李总部及辎重车辆物资夹在中间,齐头并进,向北猛突。
这一段我在战役指挥上的注意重心是如何达成全歼。孙子兵法中曾有“围师必阙,穷寇勿追”的用兵法则,其实需要具体分析和灵活运用。我着重处理了网开一面与四面包围的关系。第一,是如何纵敌出莱芜城。敌人放弃莱芜城,这对我们是最好的了,正便于我军在运动中予以歼灭。攻城需时费事,代价也会大些。为此,实行了围三阙一、网开一面的办法。开始时我还曾令正面阻击部队略向后缩,以诱敌主力出城,并今攻城部队不要截击敌后尾部队,一定要等待敌后尾部队完全脱离阵地后再去占城,否则,敌军主力见势不妙可能又会缩回城里。第二,当敌军全部突围进至我设伏地域时,又依据时机、地形、军心等诸多因素,不实行网开一面,而实行四面包围。为此,我曾严令北面攻打口镇的部队,一定要尽快予以占领,把口子卡死,坚决堵住敌人北逃,并令南面已经占领莱芜的部队坚决守城并积极向北进击,防敌回窜夺城固守。战役,敌军就势必会在无阵地依托下,两头受堵,北进不动,南退不得,在我东西两面大突击集团的猛烈夹击下,陷入绝境。------------------按照粟裕的回忆,当年把孙子兵法用得有些出神入化,实际上并非如此,李仙洲退入莱城后仍占据北面的山头,六纵没攻克口镇也不是有意的,而是没能攻下,李要突围的方向也只有向北.而一开始华野的部署是待李一个军北撤,立即一部从中间切入,割断其与另一个军的联系,先歼北撤的一个军,另一个军压在莱城内.但因为粟看错地形,指示四纵要切入的位置太窄,部队展开不了,没能完成任务,使李北撤的一部又收回来.尽管之前华野攻坚的经验是血淋淋的,但华野还是决定,如果李23日晚再不突,就全面强攻,这一段,"围三阙一、网开一面"的兵法不知跑到哪去了.后来李仍突围,这时候可能是吸取之前的教训,来个放敌出城直到后续部队全离开才截其后路,打成野战.前面的做法想法都回忆不起来,后面的结局可是很完美的,记得清楚啊
35."示形于南,决胜于鲁中"
莱芜这一役的舍南取北,被粟回忆成"示形于南,决胜鲁中",读上去有兵法中疑兵之计的味道,实上当年可不是这么回事,华野内部并不认为能"示形于南"使国军中计而主力暗渡陈仓北上,而是认为国军很快就会发现华野主力北上,因此以小部留南线牵制,主力快速北上歼敌.事实王耀武很早就发现共军北移,据粟裕当年的总结,15日王就发现共军自费县向西北运动,因老蒋陈诚不听,至19日王还是发一纵在莱芜潜伏已三天.
36.提前出击
敌军徘徊犹豫,重新南下,证明我之作战企图尚未暴露。我们的作战决心更加坚定了。同时,也针对敌人南下的新态势,于十八日对原定作战部署作了新的调整,进一步明确区分了各纵队的任务,以第一、第八纵队攻莱芜,第四纵队攻颜庄,第七纵队切断敌第四十六军与第七十三军的联系,第六纵队攻口镇,第九纵队控制博山以南。战役原定十九日发起,因时间仓促,准备未周,决定延至二十日。部署刚定,敌情又发生第三次变化。十九日,王耀武查明了我军主力北移推备攻歼新泰、莱芜的企图,随又今新泰、颜庄之敌星夜北撤,并今第七十三军之七十七师迅速自张店经博山南下归建。我得此情况后,随即又对作战部署作了相应调整,并决定以第八纵队主力与第九纵队一起,以伏击手段,首歼南下归建之敌七十七师于博山以南地区,战斗预计于二十日十五时发起,并定于当晚攻歼莱芜、颜庄之敌主力。这样,待李仙洲查明情况时,我总攻已开始,他想再要调整部署也来不及了。但是,当日十三时,我伏击敌七十七师的部队见到敌军即将越出我设伏地域,不得不提前两个小时发起攻击。这样,又使王耀武、李仙洲获得了再次调整部署的时间,急今已后撤至颜庄的第四十六军立即再撤向莱芜与第七十三军会合。这是敌情的第四次变化。
-----------------------这里粟回忆的因"时间仓促,准备未周"而延至二十日发起战斗,实是因为四,七纵未到指定位置. 而说伏击敌七十七师的部队(九纵)不得不提前出击,有点肯定老许果断的意思,但当年战后总结时却是不点名批评老许没依指示办事,提前出击,导致四,七纵没赶到切断四十六军与七十三的联系,四十六军退入莱芜城,实际上,要是许按指定时间发起攻击,四,七纵还是不会赶到,而七十七师已脱离九纵的伏击圈,这样粟裕同志指导部署下莱芜战役的变数还真不好说,
37.泰孟战役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四章<耍龙灯,创造战机>写道:"四月二十日,从汶上、宁阳地区北进占领泰安的敌整编第七十二师,依于敌之左翼,较为孤立。我们即定下围泰(安)打援的决心。以三个纵队包围泰安,吸引敌整编第七十五、八十五师北援,准备在运动中予以歼灭;以四个纵队待机歼灭可能自泗水、平邑北援之敌。虽然泰安守敌呼救数日,邻近泰安各路敌军恐惧我军打援,始终按兵不动。我军遂于二十六日攻克泰安,歼灭了七十二师主力,生俘师长杨文泉,连同南线共歼敌二万四千余人。我打援计划虽未实现,但歼灭了敌人有生力量,迟滞了敌人的进攻行动;"历史上是当时华东共军分三路:东路由谭震林指挥二纵十一纵,中路由陈粟指挥四纵六纵七纵八纵九纵十二纵特纵,西线由陈士榘指挥一纵三纵十纵和部分炮纵.这泰孟战役围攻泰安是陈唐决定并指挥的.三纵十纵炮兵攻城,一纵打援(没打着)粟裕回忆录对这些提都没提.
38.歼敌
八十三师一个半团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四章<耍龙灯,创造战机>写道:"四月二十八日,汤恩伯兵团进占河阳、青驼寺、垛庄、桃墟、蒙阴等地。二十九日,我军以四个纵队向桃墟、青驼寺地段之敌出击,拟分割汤恩伯兵团,歼灭其一部。敌一经接触即后缩,退据蒙阴至临沂公路以西山区。我在歼敌整编第八十三师一个半团三千余人后,主动放弃继续打击该敌的计划。 "这歼八十三师一个半团是谭震林指挥的(三野战史).
39.调动敌军
一千公里以上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四章<耍龙灯,创造战机>写道:"陈毅同志形容为同敌人“耍龙灯”,即我挥舞彩球,逗引敌军,像长龙一样左右回旋,上下翻滚。在这一阶段中,我军调引敌军往返行军的里程在一千公里以上。"据毛电,敌军密集,又据三野战史:国军密集平推,稳步前进,又据陈士榘回忆,国军一天推进不足十公里.最慢的时候,一天只推进二\三公里.所以不可能有什么一千公里以上,粟这回忆是在演义.
40.决定歼74师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四章<割歼强敌的决心和部署>写道:"我认为这一形势恰恰为我带来了有利的战机,因为在比以前,敌军密集靠拢,行动谨慎,一打就缩,很难捕捉。现在,敌军既已开始全线进攻,并对我实施中央突破,我应立即改变先打敌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师的计划,以反突破来对付敌人的突破,即迅速就近调集几个强有力的纵队,以“猛虎掏心”的办法,从敌战斗队形的中央楔入,切断对我威胁最大的中路先锋敌第七十四师与其友邻的联系,并将其干净、全部消灭掉。"当时决定是歼74师和25师两个师.butlao:本来就只是探听到七十四和二十五前进,65留守,83作预备队,这样,前进的二个师和留守及预备队的必然拉开距离,但七十四和二十五之间很可能是挨在一起的,所以华野部署的是包围七十四和二十五,不是粟说的那样,切段七十四和其他友邻的联系,而是切断这两个师与其他友邻的联系,真是这样,历史就很可能改写了
41.打强敌和弱敌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四章<割歼强敌的决心和部署>写道:"第二、先打较为薄弱之敌或翼侧、孤立之敌,是我军的传统战法,华野作战历程中,亦多采用此种战法。"历史上粟裕在淮阴和涟水就多次同七十四师战斗,淮阴因粟裕调兵时被七十四师攻破,粟裕还埋怨陈毅救援不及呢,在涟水粟裕就歼七十四师四次,实战有两次.而宿北大战时更想把十一师也吃了.这哪里是先打弱敌的传统?butlao:大家吹捧一下自己,尤其是粟裕,因为改打中路(七十四和二十五)是他提出来的,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看看过程,就可知道无论是毛还是华野,都是一路早寻机歼五军,七十四和十一师.先是在青驼寺,想围歼七十四,但当面兵力不够,没下决心,5月3日四个纵队包围十一师,准备攻歼,最后判断援敌靠近,阻援兵力不足,下令撤围.8日准备打右路,可是7军和48师,桂系皇牌.老毛收到消息,发电给华野,五军,七十四,和十一师均已前进, 打哪一路由你们决定,我们不遥控.上下都不强不吃啊,
42.六纵的使用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四章<喜见贼师精锐尽>写道:"在这一个回合中,动用隐伏于鲁南的六纵队,是关键的一着。第六纵队同敌第七十四师是死对头;记得当时我们命令该纵留在鲁南隐伏待机时,纵队司令王必成同志很担心打第七十四师时没有他们的任务。我对他说,你放心,打敌七十四师一定少不了你们。当时第六纵队距垛庄约一百公里之遥,一路山区,他们十二日接获命令后,立即收拢部队,急速开进,十四日即抵达垛庄附近。王必成同志后来曾以“飞兵激渡”来形容他们的这次行动,是不夸张的。这说明在战役指挥中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走第一步就预想到第二步,有时要巧妙地预留伏笔,是灵活用兵的重要一着,此次我军诱敌深入,而又预留第六纵队于鲁南待机,这着棋,一旦动起来、全盘就活了。 "历史上这六纵和一纵是都要南下鲁南的,而且六纵还要相机南下华中,七纵也要南下华中的.只是5月4日被毛电制止分兵了,但六纵可能先走已到鲁南了,正配合鲁南地方部队拨敌居点呢,而一纵和七纵后来没南下.这第一步陈粟是用来分兵南下的,几十年后变成粟裕的待机伏兵了.butlao 按江渭青和王必成的说法,当时围歼十一师不成而撤围,六纵三面环敌,不能北撤,靠近主力,于是发电给陈粟,要求南插鲁南,陈粟同意.按资料看,陈粟认为敌密集,难以歼击,决定分兵,一六七纵插敌后扯敌回援,来个"小过江",撤散国军,主力大部就地寻机歼敌.毛回复不要分兵,要集最大兵力在手待机. 接到毛指示后,六,七纵没出发就取消了,但六纵已插到鲁南,就继续执行原来陈粟交代的任务(与地方部队配合拨居点).看来江王的说法是正确的,没办法只好南下,陈粟的想法也是要插敌后扯敌回援,一拍即合.这个多年后回忆的"预先隐蔽待机"就是扯.走第一步就预想到第二步,有时要巧妙地预留伏笔,是灵活用兵的重要一着,此次我军诱敌深入,而又预留第六纵队于鲁南待机,这着棋,一旦动起来、全盘就活了。 "
------------------据陈士榘说,当时他拟方案时,粟在旁说"不要忘了六纵,我答应过王必成,歼七十四时一定少不了六纵".陈毅说"这是奇兵".看来,"巧妙预留伏笔"就是这么来的.事实上,当时部署四个个纵队包围七十四和二十五,六纵的任务只是协同攻击集团围歼,而分配包围边界线时根本就没六纵的份,原因很简单,六纵离战场两百里,能否赶到还是未知数,莱芜时粟因自己看错地图而导致四,七纵连连迟到,使部署几次落空,大概这回是吸取了教训,不能再托大.于是六纵的使用变成"参加",包围的任务就不给了.十三日晚陈粟发电给中央报告:一,四,八,九纵包围七十四,其余用于阻击打援",十四日晚达成合围时,六纵还没到,六纵于十五日零晨赶到,兄弟部已按粟的命令准备总攻,江渭青说,野司没指示给我们协同兄弟部队一起围攻,当时我们提出要求加入攻击,野司同意了.所谓的"走第一步想到第二步,巧妙地预留伏笔"就是这么回事.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编剧的能力.
43.七千74师残余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四章<喜见贼师精锐尽>写道:在收拢部队、清点战果之时,我电台发现孟良岗地区仍有敌人电台活动,似有残部隐匿,我们立即严令各部清查毙伤俘敌实数。根据各部报告,我发现所报歼敌数与七十四师编制数相差甚大,即令各部
继续进行战场搜索。当时山雨欲来,阴云密布,能见度很低。部队在严密搜索中又发现约有七千余敌隐藏在孟良崮、雕窝之间的山谷中,已开始集结,这说明我军搜索不严,同时也说明各部均能如实报告歼敌实数,不事浮夸,才得以发现这股残敌。于是我即令第四、第八、第九纵队立即出动兜剿。"孟良崮战役<阵中日记>记载:
(16日下午)三时,粟令陶纵留一部打扫战场,余西去,并令六纵西去酏合一纵,由叶指挥.消灭六十五\二十五师.
.......三点一刻,粟令
王建安指挥二纵及八纵向南,出击八十三师改成包围.九纵一个师打扫战场,二个师岸堤休息,为总预备队,七纵仍牵制桂顽.四点三刻四纵报:孟良崮\雕窝间有敌万余...........
十八时三十分四纵报:孟良崮\雕窝之七十四师歼敌一万余已全部投降,.....
当时可没有那么精确,统计是参谋处搞的,陈士榘是参谋长.
陈参谋长回忆统计是相差万余,同当时的阵中日记相符
44.南麻、临朐两仗没写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向鲁西南挺进>中写了:"在山东内线,南麻、临朐两仗未能歼灭敌人"而对打这两仗的计划部署过程结果都没提.而对出击外线的陈唐叶陶五个纵队的损失写得较为祥细.让人觉得这南\临两仗似没打成或是个小仗.但历史上这两仗是较大的,而且损失惨重.这两仗的胜败对当时山东局势影响是非常大的,直接改变了中央的决策.
45.集中与分散
同时,集中与分散是兵力运用上的一对矛盾。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的作战原则,所以集中是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并不排除必要时的分散,分散也是对付敌人的一种手段。孟良崮战役发起前,一九四七年五月上旬,军委曾指示我们不要分兵,我们遵照军委指示改变了计划,但当时我们也不是绝对不分兵,而是留下六纵隐伏于鲁南,后来这一着在孟良崮战役时起了重要作用。我们分路出击,就可以将敌人扯散,而我军则可以由分散转为集中,以歼灭孤立分散之敌。也就是先以分散对付集中,再以集中对付分散---------------------当年孟良崮前,准备分兵,以三个纵队插敌后扯敌回援,留六个纵队留山东歼敌.要真是如此,就没孟良崮了.幸好毛指示不要分兵,集最大兵力在手待机.六纵是回不来才提出直插鲁南,好象是他有意留一个纵在敌后似的.歼七十四都也没寄望在六纵,还是安排其阻援打援,吹牛不上税.
46. 七月分兵三路
(一)在山东内线,南麻、临朐两仗未能歼灭敌人,敌人占领了胶济线,胶东地区有被敌人占领的危险。胶东是我华东地区的重要后方物资基地,且有数万伤病员、家属安置在那里,如一旦被敌占领,对民心、士气、物资补给都将带来严重影响。
(二)进入鲁西南的五个纵队,离开根据地,经过一个月的连续行军作战,十分疲劳。部队在齐腰或齐膝的大水中和泥泞的道路上行动。作战、机动和补给都十分困难。非战斗减员也很严重。第一、第四纵队伤亡各约五千人,非战斗减员亦各约五千人。第三纵队第七、第九师都缩编为两个团,第一纵队所属三个师除第二师多辖一个地方团外,其余只辖一个团,第十纵队亦伤亡近两千人。这五个纵队的实力大减。-----------------------------------回忆出外线的两路损失重大,数据详细,留在内线作战的四个纵队打两仗以一句"未能歼敌人"带过去了,实际上陈唐的三个纵队损失最小,反而内线两仗则是伤亡二万余,而歼敌则是一万四,内线失利,带来的影响很大,自己负责具体部署,怎么好提呢?
47.关于拉陈毅一起西的原因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向鲁西南挺进>中写道:"我接到军委八月四日要我去鲁西南统一指挥的电示后,向陈毅同志提出下列意见: (一)华野今后主要作战方向和指挥重心是在外线,请陈毅司令员和我们一同西去,以加强领导。(二)现在西线的五个纵队,实力有所下降,为进一步集中兵力,达成战役上的优势,建议增调第六纵队到西线。(三)留在山东内线的第二、第七、第九纵队,力量可以制敌,建议组成东线兵团,由谭震林、许世友二同志指挥。陈司令同意我的意见,我们将上述意见联名上报了军委。 "当年8月6日粟裕上报中央要陈毅西去的理由是:"惟因人事关系及指挥便利,故昨电建议职与陈军长一同西去较为适宜....."
从后来的历史看,比如,打了豫东这个"大胜仗"后再打济南,居然有些同志在中央多次指示要服从粟裕同志领导后仍不服从,这个"惟因人事关系及指挥便利,故昨电建议职与陈军长一同西去较为适宜"倒是真心话.只是有一点,粟裕同志没说出来,那就是粟裕对战局和形势的认识转变很快.刚刚提议让陈士榘和唐亮领导外线五个纵队作战,自己跟着军长在内线指挥四个纵队,这说明粟还是认为作战方向和指挥重心仍在内线.但提议陈唐为外线兵团司令和政委后,随即接到军委指示让自己出外线,军长留内线指挥.粟立即认识到作战方向和指挥重心转到外线了,其凭据是什么?
不过是因为自己被派到线罢了.这么说,粟认为自己在哪里,重心和方向就在哪里了.
48.七月败仗变成叶陶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向鲁西南挺进>中写道:"(一)在山东内线,南麻、临朐两仗未能歼灭敌人,敌人占领了胶济线,胶东地区有被敌人占领的危险。胶东是我华东地区的重要后方物资基地,且有数万伤病员、家属安置在那里,如一旦被敌占领,对民心、士气、物资补给都将带来严重影响。(二)进入鲁西南的五个纵队,离开根据地,经过一个月的连续行军作战,十分疲劳。部队在齐腰或齐膝的大水中和泥泞的道路上行动。作战、机动和补给都十分困难。非战斗减员也很严重。第一、第四纵队伤亡各约五千人,非战斗减员亦各约五千人。第三纵队第七、第九师都缩编为两个团,第一纵队所属三个师除第二师多辖一个地方团外,其余只辖一个团,第十纵队亦伤亡近两千人。这五个纵队的实力大减。 (三)部队思想比较混乱,对已经开始的全国大反攻形势产生怀疑。如有的说,“反攻是被迫的,是被敌人逐出了山东”。有的说,“反攻、反攻,丢掉山东”。部分指挥员对于无后方条件下作战缺乏信心。 仗没有打好,我作为战役指挥的主要负责人,引咎自责,于八月四日午时发电向军委作了检讨。
对于下一步,我也作了冷静的分析,认为这一段的作战,我们的行动目标是明确的,而敌人为我们所迷惑,其行动却很盲目;我们并没有打败仗,只是打了几个消耗仗;我们达到了调动与扯散敌人的目的,打乱了敌人的部署,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实际上被打破了,这是战略上的胜利。当前的关键是如何适应变化了的条件,在外线打好一两个歼灭战,以夺取战场的主动权。 "
据粟裕军事文选:八月四午时的检讨电是"南麻临朐等役均未打好",也就是南临两役是重点.而上述粟裕回忆录写成了陈唐叶陶损失为重点了.
49.关于沙土集作战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沙土集作战方案的预想>中写道:"我设想了两个作战方案:第一案是:渡河后与陈唐会合,开个会,休息几天,补充弹药、物资,恢复部队体力,再打第一仗。这样,战役的布置可以周到一些,易于密切协同,这是好处。但敌在发现我第六、第十纵队渡河之后,可能谨慎靠拢,或进入据点困守,不便围歼,这样打开鲁西南的局面就将推迟一些时间,这是不利的。第二案是:在我们渡河之次日,由陈唐部将敌诱至距我渡河点以南三四十公里之适当地区,集中三个纵队,包围敌整编第五十七师或整编第六十八师,另以一个纵队箝制敌整编第五师;我们则急率第六纵队、第十纵队赶去参战。这可出敌不意,易于取胜,且能迅速打开鲁西南局面,及时南下豫皖苏配合刘邓大军。但战前来不及开会,不便取得密切协同,万一打不好对整个战局不利。 我向陈毅同志谈了这两个设想,他认为这一仗事关重大,为慎重起见,可先征求一下陈士榘、唐亮同志的意见。于是我立即拟电征询陈、唐的意见。"据粟年谱,这两个方案是29日电陈唐的.可在<沙士集战伇>一书中,陈毅26日就电中央和刘邓拟首先歼灭敌第五十七师了.27日陈粟给榘唐电中也有.30日西字第1号命令就发出了.
50.中原打大歼灭战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集中兵力,大战中原>中写道:"而在中原黄淮地区,我军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却正在成熟。这是因为:第一,中原地区广阔,有三条铁路干线和一些大中城市,敌人都需要防守,包袱背的很多很重。敌人虽然在这个地区集结了重兵,但需要较多的兵力担负防守任务,因而机动兵力就相对地少了。如果我军在这一地区积极行动,必能调动敌人,为我军歼敌于运动之中创造战机。第二,中原黄淮地区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固然便于敌人互相支援,但也有利于我军实施广泛的机动作战,尤其是在铁路和公路被我破坏的情况下,敌人重装备的机动将受到很大限制。我军则可以充分发挥徒步行军能力强的长处,迅速集中兵力,从四面八方分进合击敌人,实现战役上的速战速决。"而当年粟裕不想南下渡江的48年4月18日电却写的是:"但自去冬迄今,在中原地区(包括豫皖苏鲁及豫陕鄂)战局已形成疲惫而频繁的拉锯形势。我军固然予敌人以极大困难,给敌人力物资以极大缩减与损耗,但由于敌人尚拥有相当机动兵力,占有某些交通线和所有交通中心与战略要点,及运输工具技术条件等,在兵力转运军需补给上较我军便利,亦增加我们歼敌困难。"
51.二让司令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集中兵力,大战中原>中写道:"就在这次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同志对我说,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这个消息对我真是大意外了,我非常着急,当即再三要求让陈毅同志仍回华野。毛泽东同志又说,中央已经决定了,陈毅同志和邓子恢同志到中原军区、中原局工作。最后我又提出,陈毅同志在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耍继续保留。毛泽东同志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那好吧,陈毅同志仍任华野司令兼政委,但是那边工作很需要他,现在必须马上去。这时我想,陈毅同志去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工作,责任重大。为了服从全局利益,我不能也不好再坚持自己的要求了。"这段对话就粟裕自已写出,没有其它资料证实.而且此时陈毅粟裕早已加入中原作战,就是粟裕自已这次也为中原局委员,这点粟回忆录和粟年谱都不提,好象只有陈毅到中原工作而粟裕没去中原工作.真正这次从华东调入中原的是邓子恢.而早有4月20日刘邓就建议陈毅到中原任职并且华野的职务不变.虽有刘邓建议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野战军副司令,只是中央没同意.
52.调动国军回江南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集中兵力,大战中原>中写道:"第二,我三个纵队渡江南进后,可以调动江北部分敌军回防江南,但估计调动不了敌人在中原战场上的四个主力军(师)。整编第五军(注)和整编第十一师,都是蒋介石的嫡系主力,是半机械化部队,又是敌军在中原战场上的骨干,敌人是不会把它们调到江南跟我们打游击的。桂系的第七军(相当整编师)和整编第四十八师,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蒋介石担心纵虎归山,当时也不会把它们调到江南。如果我军不能把敌人在中原战场的这几个主力军(师)调到江南,就达不到预期的行动目的。"粟裕48年3月8日给华东局的<对战局发展的认识及南渡后方工作的建议>电文中为了要干部技工器材及兵工厂时这么写的:"四\估计今后战局的发展,需要东北我军可能部分入关,华北亦可再抽兵渡河,我们出动后,华中及中原敌人将有相当数量跟我们南进,彼时华中及中原将于几个大歼灭战后,逐渐变成华北,故而我们山东主力亦须继续抽兵进入华中.至今年秋末或冬季,则华东第二批主力亦可能渡江....
53.城南庄会议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集中兵力,大战中原>中写道:"中央在接到我的建议报告后,立即来电要陈毅同志和我一起到中央去当面汇报。我们到达西柏坡以后,随即前往阜平县的城南庄,毛泽东同志在那里召开会议听取我们的意见。我着重汇报了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大员歼敌的方案,详细说明了提出这个方案的根据。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任弼时同志和其他领导同志听了之后,当即进行研究,并同意了这个方案。"粟裕这样写似城南庄会议就是为了粟部过渡问题.事实上,根据毛年谱:毛在4月25日致电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通知他们即将召开的中央会议准备讨论的问题:(一)邀请港、沪、平、津等地各中间党派及民众团体的代表人物到解放区 ,商讨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成立临时中央政府问题。(二)关于在今年冬季召开二中全会的议题。(三)关于酌量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问题。(四)关于消灭某些无政府状态和酌量缩小地方权力的问题。(五)关于区、乡、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大纲草案。(六)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及其他问题。以上各问题请他们先作大概的讨论,然后再到城南庄商定。
54.攻打开封
<<span style="word-spacing: normal;" se-mark="1">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审时度势创战机>中写道:"当时,我还想到,中央军委作出三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力量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的决策,我第一个战役必须旗开得胜,只能打好,不能打坏。既然寻歼整编第五军不能稳操胜券,作为战役指挥员,就应当在部署寻歼整编第五军的同时,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其他更有把握取胜的作战方案。为此,我设想了一个“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作战腹案。 ........."
粟裕回忆录中有关此腹案写得较多,而实际上这阶段粟裕一直在考虑在鲁西南歼五军,以歼五军的五个方案征求陈唐意见时.是陈士榘唐亮提出了"以避开鲁西南转入敌之侧后,调动敌于运动中歼击为有利""勿为固定对象或固定地区所限,免贻误战机"而决定攻开封的.butlao当年真实的历史是,建议暂不过江而受领任务去歼五军,去鲁西南连续几次部署均落空,于是向陈唐征求意见,提出五案,请陈唐五选其一或提出另外更优的方案,这种迫切的情形下仍没托出其回忆录里的"早已想出的腹案"----真攻开封
而打来援之敌(不限于五军),真是开玩笑了.问题是,其高明的回忆迷倒了粉丝,还迷了为其编辑文选的老参谋老秘书,可想而之其影响力.
幸好有文献存档,否则还是真如其粉丝张雄文所说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55.又谈战役转折
<<span se-mark="1">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取开封,攻敌必救 >中写道:"开封战役的实践再次表明,战役指挥的重心放在哪里,对能否掌握战场主动权关系极大。我从历次参加的战役指挥中体会到,每个战役都有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在对战役有决定影响的环节上我们掌握了主动,打赢了敌人,从而使我军确有把握取得战役的全胜。因此,战役指挥员不仅要对整个战役有通盘的考虑,预见情况可能的发展变化,在打第一仗时就想打第二仗和第三仗的问题,而且要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战役的转折点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全力以赴,采取一切手段促使战役转折的实现。在敌人有强大兵力增援的情况下,转折出现得越早越好,要力争在全战役预计时间的二分之一以前,最好在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时候到来。这样,作战就主动了。如果转折在全战役的间的二分之一以后到来,就会因时间紧迫而仓促作战,使部队伤亡增大,疲劳加重,士气受到影响,有时还会陷于被动,不得不撤出战斗,打成夹生仗。"这
开封战役是陈士榘建议下开打的,又是陈唐兵团打下的,战役指挥也是陈唐.粟裕这里提也不提陈唐.而且睢杞战役在战役转折时粟裕在刘陈邓提醒后还硬撑了一天多才转移,导至不应有的损失.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每连只四至六个步枪班),尤其干部伤亡太大,至今无法补充,许多营连有政干无军干,有军干无政干,而营连排干部太新太弱(五月中补充之新兵已当副连长),班排干部俘虏成份不少,因此团级(老的多)与营以下脱节现象甚严重------------------按粟总的计算,每连只四至六个步枪班,照理正常是九个.这样最少是损失不下三份一的战斗兵员,主要还是在攻击集团几个主力纵队的,应该超过三万五.这个结果还是补充俘虏后的统计,豫东两役称歼敌九万多,怎么说也得俘个三,四万吧?
华野擅即俘即补,补个三万也是最少了.天哪,华野的"豫东大捷"两战下来本身战斗部队损失六万多,
据说伤亡三万,那么非战斗损员也得三万多,这是什么样的胜利?
56.歼黄兵团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 胜利转移 >中写道:"援敌黄邱两个兵团遭我阻击后不甘失败,仍由东西两面向我对攻,胡兵团也正由南向北攻击前进,尤其是黄兵团,增援积极,已进抵帝丘店附近,对我军从战场东部撤出威胁较大,如不对该敌以有力打击,我军携带大批伤员,将难以顺利撤出战斗;即使撤出,各路敌人也会尾追而来,使我军陷于被动。于是,我们决心乘黄兵团经长途跋涉,尚未全部展开,战斗力相对减弱之机,先声夺人,给运动中的黄兵团以歼灭性打击,为我军顺利撤出战斗和进行休整创造条件;"根据粟裕当年7月4日电文<拟歼黄兵团后进行休补"及7月6日电文"因援敌迫近决定弃歼黄计划"两电文可知,当年粟裕是准备围歼黄兵团的,而不是为了撤退而打击黄兵团.史实是此役之后,黄百韬获青天白日奖.粟部损失惨重,伤员等被黄截获.黄兵团来援后,粟裕决定先歼黄兵团,然后再歼七十二师。这才是他当年的真实设想, 什么"给黄兵团予歼灭性打击以利撤退"等等都是胡吹,他当时判断一天两夜就能把黄歼了,经历与国军多次对阵,仍作如此判断,不能不说明他局面的掌控仍欠火候。butlao黄兵团来援后,粟裕决定先歼黄兵团,然后再歼七十二师。这才是他当年的真实设想, 什么"给黄兵团予歼灭性打击以利撤退"等等都是胡吹,他当时判断一天两夜就能把黄歼了,经历与国军多次对阵,仍作如此判断,不能不说明他局面的掌控仍欠火候。
57.歼灭性打击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五章< 胜利转移 >中写道:"在我围攻黄兵团的过程中,西线援敌邱兵团在得到刘汝明部的加强后,主力避开我阻击正面,由我阻击集团右侧向尹店方向迂回前进;东线敌整编第七十四师已进到宁陵及其以西地区;张轸集团(临时组编为吴绍周兵团和杨干才兵团)、胡琏兵团,虽被我中野阻于淮阳、商水地区,但蒋介石仍严令其兼程北援,胡兵团先遣部队正向太康急进中。此时,我已给黄兵团以歼灭性打击,为保持主动,我们于七月六日命令部队于当晚撤出战斗,分别向睢杞以北及鲁西南转移。至此,豫东战役的第二阶段——睢杞战役胜利结束,我继开封战役之后,又歼敌五万余人。 "事实上,黄兵团千里勇救同辈,粟裕自已被追撤退,哪有什么歼灭性打击?相反,看粟这阶段的电报,华野损失倒是很严重,皮定均日记说一\四\六纵三兄弟被打残了.
58.攻济推迟原因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七章中< 中央军委攻打济南的作战方针 >中写道:"这时,我和野直机关尚在豫皖苏地区,经过考虑,我们于七有十六日电复军委:“以许谭现有主力攻济南与打援,势难兼顾”,“建议许谭与我们争取时间休整一个月,尔后协力攻打济南,并同时打援”。此时雨季已到。军委于二十三日批准了我们的建议,并要我们待休整完毕后,或转外线打几仗然后攻济南,或先攻济南并打援,提出作战计划。"粟裕这样写似是许谭作战有问题,而且粟在16日电文中把远在开封的刘汝明兵团和远在商邱及砀山地区的邱兵团都作为许谭攻济时的敌援兵,并把这些援兵都算在许谭头上,而西兵团不负任何责任.事实上中央军委48年7月23日的电文是:"按粟部队情况,目前难能进行作战......"butlao中央要许谭攻城而粟部阻援,粟这边显得作战困难,于是粟提出休整后两兵团合力攻济打援。很明显,中央志在攻济,而粟则意在打援,当时西兵团伤得重,只能阻敌。许谭正准备乘胜攻济,粟16日的确提出"许谭势难兼顾,应休整后再合力攻济打援".但决不是象他回忆的那样,中央立即同意他的建议.而是要粟阻援以配合许谭攻济.一直等粟报告攻砀山,黄口线并歼黄兵团的进展,认为此举能帮助许谭攻济.结果等到粟报告部队难以进行作战,才于23日决定休整后再计划.粟裕把这一段略了,掩盖了中央要他率部阻援而他报告难以作战的真相,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60.攻济部署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七章中< 攻济打援的具体部署 >中写道:"面对敌人的防御情况,我着重从兵力部署上分析敌人守城的重点。济南守城之敌,在王耀武统一指挥下,以泺口,马鞍山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守备区,守备东线的是中央军,守备西线的是杂牌军吴化文部。国民党军历来有正规军和杂牌军、中央军和地方军之分,界限是很明显的。济南守敌既然将中央军置于东线,显然以东线为其重点。西线守敌六十九军军长吴化文,在战役前曾有弃暗投明的表示,可能在战场起义,这就可使敌防线出现缺口。同时故人的机场在城西,攻下机场,可切断敌人空中的补给线,不但断绝敌人兵力和物资的来源,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严重打击。为此,我决定将攻城兵力重点首先用在西线。这个问题涉及到集中兵力问题,毛泽东同志说集中兵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的体会,如何判断和选择重点是关键。我们将攻城集团也分为东,西两个兵团,从东,西两面向济南实施钳形夹击。西兵团以第二纵队。第十纵队、两广纵队、鲁中南纵队(四个团)及冀鲁豫军区一部兵力组成,由第十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治委员刘培善统一指挥;东线兵团以第九纵队、渤海纵队(六个团)及渤海军区一部分兵力组成,由第九纵队司令员聂凤智、政委刘浩天统一指挥。此外,以第十三纵队为攻城预备队。特种兵纵队组成两个炮兵群,分别配属给东西兵团。"从这上看,似是粟裕在部署攻城,史实是山东兵团许谭部署了攻济南城,攻济南的东西兵团均受许谭指挥.粟回忆中这点也没写出来
61.攻城集团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七章中< 攻济打援的具体部署 >中写道:"九月九日,我在参加西兵团作战会议中,得知济南飞机场及其外围防守兵力已达五个旅。正日夜赶筑工事,第三、第十纵队进攻均感吃力,至少要拖长时间。当天我向许世友谭震林同志提出:“一、鲁中纵队首先沿大沙河东北攻大高山、双山头、举洞顶、马林并转向党家庄、井家沟攻击前进。二、第一步作战,十三纵最好全部,如不能全部使用时,至少望抽一个师或更多兵力协同华中纵队由南攻取飞机场。”同一天,攻城集团来电建议把西兵团的一个纵队调到铁路以东。十日我复电“攻济战役之能否成功,正如军委所示,在于时间的取得。而攻济之第一步要求似宜以迅速攻占机场断绝敌人空援为日标。……攻城第二步再以主力转向济城及商埠”,“总以能迅速攻占机场为第一步作战目标”。于是攻城仍按原定部署实施。并决定第十三纵队紧随鲁中南纵队跟进,于必要时加入攻击。 "粟回忆已提到许世友谭震林和攻城集团了,但就是不说明攻城集团总指挥是许谭,搞得许谭似就是只指挥东兵团攻城一样.
攻济打援的总方针由军委决定,而主要兵力部署是在粟主持下并有谭王参加而商定的.具体攻城部署则是由许谭王决定.老许被指定担任攻济指挥后姗姗迟来到济南前线,一来就要求东西攻城兵力部署有所变动,请军委令阻援集团坚决阻住援敌,则攻城集团是有把握攻下的.粟不同意变动,军委也没同意,还对许强调全军由粟指挥,攻城由许谭负责.62. 攻济打援也许有人这样捉问:是否当年把敌情估计得过于严重呢?这次战役既没有打两、三个月,也没有打一个月或二十天,仅仅八天就解放济南了,敌人援兵也没有敢动手,这些岂不是说明“攻济打援”方针显得顾虑太多了吗?
我看,不能这么说,虽然,在豫东战役中,我军一度攻克当时河南省会开封,但是,济南守战的兵力和构筑的工事,都比开封为强,打这样坚固设防的省会,我们还是第一次。毛泽东同志以攻打临汾费去七十二天的事实,告戒我们谨慎从事,这是正确的、必要的。尤其是战略决战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攻济能否成功,与战略决战关系很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次是战略决战阶段的序幕,必须谨慎从事。在以往攻城失败战例中,有些是正当守敌已经精疲力竭,再经受不住最后一击之际,可是各路援敌己蜂拥而至,我军背后受敌,以至只得被迫撤围,这种“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事情,决不允许在战略决战即将到来的时刻重演。必须谨慎从事,以最坏情况作根本的出发点。徐州地区的敌人正是慑于我军打援集团兵力强大,才不敢冒然进犯。敌人增援部队不敢前来,正说明军委、毛泽东同志攻济打援方针的正确。 这种“攻济打援”的战法,后来用于淮海战役,在保证有足够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条件下,以大部兵力阻击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兵团,其效果就更明显了。还需指出,在有些材料中把“攻济打援”的作战方针割裂开来,认为济南战役就是“攻济”,而打援则是另一个未实现的战役计划。这种看法既不符合当年的实际情况,也缺乏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全面理解。----------------
--------------------粟这些解释,其实是为自己当年的"再三坚持但遭军委否决"说话.粟先后三次,直到开战前的三天仍上书要求按他自己的思路去打,就是"重在打援,攻城为次"而定的佯攻城而真打援.而军委则一早就定下"攻城为主,打援在其次"的原则,要求真攻城,攻取济南为目的,打援是次要的.粟的这个坚持,主要还是受他领导的"不过江"任务影响,导致豫东第一阶段为歼五军"这个目标所局限而迟迟跳不脱视野,第二阶段虽疲兵仍决定去拼国军一部,导致判断失误,以仓促撤退而收官.雨季前以己部难以作战为由御去阻援之责而建议休整后攻济打援.休整后仍是想完成任务故坚持"佯攻济而打五军".
战略思想的转变在军委再三否决定后终于认识到"军委着重提出集中最大兵力阻援打援和真攻济南,给我很大启示;,在中国革命战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上,已发展到最后夺取大城市的新时期,应以新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大城市的辩证关系。以往,不论“攻城阻援’还是“围城打援”,都是为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济南战役则不仅为了歼敌有生力量,而且为了将大城市永久地巩固占领之.这样.我们无后顾之忧,可以集中更大兵力去争取前所未有的更大胜利。".--------------------粟以"如果未能歼四大主力之一二则江北长期僵局"的论断而建议粟兵团暂不过江留在江北歼敌,因此在城南庄领受"歼五军"的任务,导致一系的计划都是围绕着"五军"转,在几次坚持"佯攻济而真打援"而被军委驳回后,认识到"军委战略思想已从"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过渡到歼敌有生力量的同时也开始占重要城地而巩固之".其实攻济是在军委在雨季休整前已提出了"攻克济南,则许谭可南下与粟及韦吉兵团合作打打仗.只是粟碍于自身的任务而没时间深入考虑而已.经攻济一役,粟直接指挥打援集团而没打上仗,很可能有闲时深入思考了一番,从而有了飞跃的认识.这个从攻济南将要结束时提出以称敌空虚而攻占"淮海"两地的战役可看出,这时粟暂没考虑盯着五军打主意了,一则可能没发现战机,而则可能是攻城部队伤元气,豫东两役伤损尚未复元,故提出以大部休整阻援而以小部攻敌兵力薄弱之处为主要目标的计划,攻占淮海,使得根据地向南延申以利支持今后作战,这个跟军委在攻济时强调"攻济为主,打援在其次"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在粟裕同志认为终于跟上步调之际,军委又来一下让粟裕跟不上的"转折":你们先歼黄兵团,再占淮海".----不急于占淮海,先歼敌有生力量吧.
64.淮海战役命名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七章中<争取更大胜利 >中写道:在济南战役过程中,敌援兵未来,歼灭整编第五军的设想未能达到,我又进一步考虑到攻取两淮及高宝时,也采用攻济打援的战法,以苏北兵团并加强一个纵队担任攻城任务,全军主力应置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运河两岸,以歼灭可能自徐(州)海(州)线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则第二步以三个纵队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 九月二十四早晨,济南城内巷战正烈之际,我将上述诸考虑向军委报告请示,并将下一步举行的战役定名为“淮海战役”。次日,在济南祝捷声中,接到军委复示; “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刘伯承、陈毅、***也来电赞同举行淮海战役。同时,军委估计济南战役胜利后敌情的变化,指出:“黄百韬兵团将回至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 “歼灭两淮高宝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 “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
--------------粟裕当年的方案有四个,粟裕淮海战役方案是其中之一,而且一开始就被毛锁定为歼黄百韬兵团.由此才有了后来的淮海战役
65.江北决战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八章中<渡江计划的演变>中写道:"同敌人进行大规模的决战,必须考虑战场条件和后勤保障条件。我认为在长江以北决战比在长江以南决战有利得多。而在长江以北又以在徐蚌地区决战为最有利,因为徐蚌地区不仅地形宽阔,通道多,适宜于大兵团运动,而且大部地区是老解放区,群众条件好,背靠山东和华中老根据地,距华北也不远,人力物力的支援更为充裕和便利。"不知这个认为是在当战争当年还是几十年后在北京想出来的
淮海战役变成大决战的决心.这时,当面敌情也发生了重要变化。11月7日我们得知敌四十四军已在6日撤离海州,向黄伯韬兵团靠拢,我军立即进占海州、连云港。原定攻打海州已不需进行。当时东北之敌只剩下锦西葫芦岛一处。中央军委几次通知我们这处敌人的动向。海州、连云港被我攻占后,如蒋介石将该处敌人经海路南调徐州战场,也只能绕道上海、浦口,再转运到蚌埠,将失去及时支援的时机。同时,长期隐蔽在国民党军中的何基沣、张克侠两将军即将率部在台儿庄、贾汪地区起义,一旦起义成功,华野可以通过其防区迅速切断黄伯韬的退路,全歼黄伯韬兵团已更有把握。此外,我们又得到敌人有撤退徐州,以淮河为第一线防御之说。有了上述这些条件和情况,我觉得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我们对战役发起后及下一步作战形势作了估计,我和陈士榘、张震于11月7日午时联名发电谭震林、王建安,并报中央军委、陈邓,建议中野主力直出徐蚌段,切断徐敌退路,使邱、李不能南撤.------------
------------首先,粟裕当时并不知道黄百韬西撤徐州,也不认为会西撤,而是认为黄将就地固守新安镇待援.张何的起义仅是助东兵团迅速南下阻国军东援黄百韬.其次,当时张何向粟提议,国军要南撤,应派部阻延徐敌南运.加上粟从俘虏供称及谍息(国军南撤以淮河为第一线守备之说)等几方面综合判断,认为国军准备南撤,正在行动中.鉴于此判断,粟立即改变原定计划,运东部队仍安原计划分割包围黄兵团各部而歼之,而运西部队则从原来的阻挡及牵制李兵团变成包围李兵团,待运东解决黄后再抽一部到运西加入围歼李兵团.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变化,原来目标是歼黄为中心,因为粟判断国军南撤,立马决心吃两个兵团了.究其因,只能说,粟认为国军没准备在徐州会战,要撤退之敌自然没有战斗力.如果把黄和李两兵团吃了,中野又把刘汝明吃了,自然,下一步就可以谋徐州了,决战之势即可形成.但事实上,徐州国军正准备集中与共军决战,决不是粟所判断的那样"南撤",所以当粟提出抑制徐敌于徐州而逐次歼灭之的"大决战"后不久即发现黄兵团已西撤一天多到达运西,国军有集中徐州与己方决战的意图,原来的分割歼黄包围李的设想已成为美丽的想象,没这一步,谈何"决战"?
急急当即下令追击黄,东兵团急速南下堵截,同时通报军委及陈邓,提出应破坏国军的集中计划,建议陈邓主力出徐蚌的事不知跑哪去了?问题是,远在西柏坡的毛泽东还沉浸在粟裕同志报上来的"判断南撤"之态势中,"你们按国军大退却的思路而作的部署是正确的",从而大手一挥,
"现在不是歼敌于长江以北.,而是淮河以北的问题"."陈邓主力直出徐蚌线","歼敌于徐州附近".毛主席这么个大决心,粟裕同志综合判断的"国军南撤"无疑是居功至伟的.多年后,粟回忆起来,把所有的混为一谈,对于当年自己判断的"国军南撤"却是轻描淡写的带过"有徐敌南撤以淮河为第一线为守备之说".虽然这是一个错误的判断,但忽悠了主席,下决心打决战,反而起了极大作用,粟裕同志多年后的对读者的这一"误导"相对当年功居至伟的"误导"也算不上什么了.
绝大多数人一提粟的"齐辰"电,就是"决战"两个字,但如果细看,就可知道粟提出的"决战"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第一阶段华野能歼黄同时包围李而陈邓歼刘汝明,这是他的判断及设想.如果做到这一点,徐州国军丢了三个兵团,不仅是四分五裂而且战斗力减半,决战自然直接就上演.要不光喊着让蒋把剩下的兵力布置于江北与共军决战还是空话.如果辽沈胜利就可以进行南线决战,十月底东北蒋军几已全军覆没,残部也已进不了关.但南线共军的中野和华野仍只是合作进行谋黄兵团的计划,远没到能打决战的考虑.原因很简单,毛认为歼黄将令徐州国退缩而固守,难以歼击.
而当粟上报下通"国军南撤"的综合判断结果后,无论是军委毛泽东还是粟,目标已改为吃三个兵团了,毛还进而下决心大决战了.而事实上,黄李已西撤要集中徐州,这个正是毛先前曾判断的情况(收缩固守),如果毛知道了,自然不可能提什么决战,但毛粟还毫不知情.当年粟应该很清楚,正是由于自己这一"误判",不只第一阶段自己变得进取了,吃黄同时连李也包上,而第二阶段则歼徐主力于徐州,连主席也给忽悠得更是雄心大发,干脆让陈邓不打刘汝明直接出徐蚌线不让徐敌跑了,打大决战.以应对来说,这是正中了国军的下怀,老蒋正是准备跟共军决战呢.所以当粟喊完"歼徐敌于徐州附近"后不久即发现,自己作错误的判断,使从主席到下面部队喊的决战正是国军所望的,怎么个紧张或压力就只有他自己才知了,只是后来打成那样,成就了决战的胜利,过程就不提了,多年后的回忆自然也不能提当年的"误判",英明的"齐辰"电当然不能不标榜一番,给后人留个好形象嘛.
67.战区指挥员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八章中<渡江计划的演变>中写道:"关于渡江问题,我作为一个战区指挥员,也经常在考虑。我是把它和未来的南线决战联系起来考虑的,这涉及到以什么样的战法,在江南还是在江北和在什么时机同敌人进行南线决战的问题。"当时粟裕是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陈毅是司令员兼政委.这时的战区已三野和二野一起经略渡江了,这战区战区指挥员似至少应是正职吧.
68.战上海的吹嘘
<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八章中<钳击吴淞,解放上海 >中写道:"五月十二日,第二十九军占领浏河,当晚向月浦进击;第二十八军占领太仓、罗店等地,继续向杨行,刘行进击;第二十六军攻占昆山。十三、十四两日,我军连续向月浦、杨行、刘行之敌猛烈攻击。但敌钢骨水泥碉堡林立,构成了许多子母堡群,并配以众多的副防御障碍。以这些子母堡群为核心,筑成多道阵地,依托阵地进行顽抗。我军攻克一个地堡群,往往耍付出重大代价。而且敌在海军舰炮、空军飞机的支援下,以坦克、装甲车为掩护,频繁对我军发起反冲击,因此争夺十分激烈。十五日,敌又调第二十一军及第九十九师增援。经几天激战,虽然我军付出较大的代价,但没有大的进展,仍对峙在月浦、杨行,刘行一带。 我仔细地考虑了这种情况,觉得要加快战斗进程,就必须以锥形队形力求打开几个口子,由缺口透入敌之纵深。因此,十六日我们调整了部署,并且下达了战术指示,指出;对敌永久性设防阵地的进攻。必须周密组织,选择敌突出、薄弱部与结合部,楔入其纵深,从敌侧背或由内向外打,集中火力轰击其一点,挖交通壕接近碉堡,以小群动作,轮番攻击;充分发挥炸药的作用,以炸药包开路,发挥孤胆精神,纠正集团进攻的方式。我进攻吴淞外围的部队,研究了这一指示,总结了前一段的经验教训,改变了进攻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第二十八军以小的伤亡,攻占了刘行等要点;第二十九军攻占了月浦街区。 "事实上是总前委陈毅在是十五日电粟裕 :"敌目前似企图坚守,在我钳形攻势下已难逃脱。请你们更明确告知前线军师团首长,攻沪战役不要性急,我军应立于主动地位,作充分准备,大量使用炸药配合炮兵及坑道作业去克服敌之钢骨水泥碉堡。十兵团、九兵团两方面均应以此为基础去部署。"后,粟裕才改变战术的.
绝大多数人一提粟的"齐辰"电,就是"决战"两个字,但如果细看,就可知道粟提出的"决战"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第一阶段华野能歼黄同时包围李而陈邓歼刘汝明,这是他的判断及设想.如果做到这一点,徐州国军丢了三个兵团,不仅是四分五裂而且战斗力减半,决战自然直接就上演.要不光喊着让蒋把剩下的兵力布置于江北与共军决战还是空话.如果辽沈胜利就可以进行南线决战,十月底东北蒋军几已全军覆没,残部也已进不了关.但南线共军的中野和华野仍只是合作进行谋黄兵团的计划,远没到能打决战的考虑.原因很简单,毛认为歼黄将令徐州国退缩而固守,难以歼击.
而当粟上报下通"国军南撤"的综合判断结果后,无论是军委毛泽东还是粟,目标已改为吃三个兵团了,毛还进而下决心大决战了.而事实上,黄李已西撤要集中徐州,这个正是毛先前曾判断的情况(收缩固守),如果毛知道了,自然不可能提什么决战,但毛粟还毫不知情.当年粟应该很清楚,正是由于自己这一"误判",不只第一阶段自己变得进取了,吃黄同时连李也包上,而第二阶段则歼徐主力于徐州,连主席也给忽悠得更是雄心大发,干脆让陈邓不打刘汝明直接出徐蚌线不让徐敌跑了,打大决战.以应对来说,这是正中了国军的下怀,老蒋正是准备跟共军决战呢.所以当粟喊完"歼徐敌于徐州附近"后不久即发现,自己作错误的判断,使从主席到下面部队喊的决战正是国军所望的,怎么个紧张或压力就只有他自己才知了,只是后来打成那样,成就了决战的胜利,过程就不提了,多年后的回忆自然也不能提当年的"误判",英明的"齐辰"电当然不能不标榜一番,给后人留个好形象嘛.
69. 淮海第三阶段
杜集团西撤,粟裕回忆的"我的注意力重心放在西南"当年粟裕这个有关淮海战役的谈话,后来被编入他的回忆录。文学作家,警卫秘书们甚至所谓军史专家们把这段子吹上了天,还创作了林彪同志敬佩不已的赞美说"淮海没让杜跑掉很值得研究"的故事来陪衬神机秒算的粟同志力排军委毛主席及谭王韦吉的错误建议,胸有成竹地把部队部署重心放于西南,使杜自投罗网。某作家,编辑者还虚构一个粟实行围三阙一,
在西南布下口袋让杜钻的版本。一段时间,
网文,报章转的满天飞,似乎是真有其事。但实际上,当年的电文清楚明了的表明粟的话是自己吹牛,当年他自己说"。。。出乎意外向西当年粟裕在给前线部队的电文是这样说的"。。。。敌已西撤,,,我主力在南及东南。。。追不及。。。请。。。"。多年后则吹牛"注意力重心放在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