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14:30-16:00【印度、孟加拉现代与古典建筑·第1期】考察出发前,学术领队兼学术总监、香港大学建筑系副主任/助教朱涛为我们带来行前讲座——晚期风格。朱涛老师以印度和中国文明发展平行的历史轴线为线索,铺展开印度、孟加拉国从宗教、古典文化起源发展到殖民、独立每个时期的建筑特点。
本文精选自朱涛老师行前讲座的内容,只五分钟便可了解多元的印度、孟加拉建筑的发展脉络。
▲ 有方定制的印度旅行装备(印度旅行手册、薰衣草香囊、帆布包等)
▲ 朱涛为印度建筑考察做行前讲座
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四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于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印度教和佛教的宗教纷争等原因最终导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
▲印度宗教、民族、人口等概况
印度独立时,尼赫鲁总理请勒·柯布西耶平地而起,建造了昌迪加尔,以昭示印度的雄心壮志和对抗巴基斯坦的决心。孟加拉国独立时则请路易斯·康来建造达卡议会大楼,以体现孟加拉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
建筑和错综复杂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交织在一起的,在我们旅行的途中,不仅是参观建筑,也可以感受其所处年代的那段动荡历史。
中国和印度的文明起源时间相近,并且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繁荣发展。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城市化、耕种、集市等公共空间,佛教在公元前600年于印度发源,并逐渐传播到东亚、东南亚。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迹与扩散
在后列国时期,佛教直接导致了一种新的建筑形态——Stupa的形成。信徒们来到Stupa中心的塔,需要围绕着它诵经。Stupa的出现成为印度古代史最突出的建筑形态之一。后来中国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都受到Stupa的影响。
▲桑吉Stupa
印度地貌很丰富,加之其宗教众多,所以印度建筑形态是多样的。中世纪盛期,印度教在建筑方面已经非常完善。印度教建筑无论所处地形多复杂,都会修筑一个平台,重新塑造建筑人工的秩序。
▲卡久拉霍层叠结构的神庙
▲埃洛拉石窟的石刻
西方哥特式建筑是垂直性的秩序占主导地位,而印度教的庙宇则是水平和垂直交织,一层层叠加出各种复杂的小塔等结构,每一层都雕刻有栩栩如生而又各不相同的人物。虽然最终呈现出巨大的建筑,但是它的地形一定是水平的。印度教的石刻建筑不能简单被归类,而是建筑、景观、文化融合的产物。
中世纪晚期,也是中国宋、元、明的繁盛时期,印度南方建筑开始北上,逐渐形成越来越精美的雕刻。在这个时期,南方细腻的巴洛克式雕刻覆盖范围逐渐变广。整个中世纪密集的房屋、清真寺、宫殿、集市、拥挤的巷道汇聚成了中世纪有机的城市规划体系。
▲贝鲁尔的巴洛克式庙宇
波斯、阿拉伯开始征服印度大陆,带来了另外一大波伊斯兰文化。长达数百年的莫卧儿王朝时期,形成了伊斯兰文化的统治,并与印度教、佛教逐渐融合。很多人认为该时期,印度受伊斯兰教影响最精美、最辉煌的体现是泰姬玛哈陵。
▲泰姬玛哈陵
在该时期,阶井直接突显了在印度传统建筑里,所有的自然元素都不是客观的,而是紧密的和宗教、神灵信仰联系在一起。阶井处理的每一个自然元素都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印度的阶井除了有遮阴、灌溉、取水等实际功能,更重要是用来朝拜。阶井这样平地的建筑,一直往下延伸的剖面,对如何处理柱廊空间、纵向巷道空间、如何引入光影的问题都得到了巧妙的解决,对现在的建筑师也很有启发性。
▲阿达拉杰阶井
该时期著名的莫卧儿建筑还有胜利之城法泰赫普尔西克里和德里红堡等宫殿。其中胜利之城里的“私人会议室”直接体现了建筑象征意义的力量。在这个房间方形平面的中心,国王修建了四个桥梁,并由一根柱子作为支撑。这是印度宗教建筑开创性的做法。
▲胜利之城的“私人会议室”
不同的王朝的建筑,不仅体现在建筑装饰上,更是表现在城市空间的规划上。在殖民时期,为了昭显殖民霸权,英国建立像华盛顿、巴黎等城市大规划,同时也吸收和简化了部分印度建筑的符号。大轴线、大街区、开放的绿地与古迹交织是当时的建筑风格。
▲殖民时期的德里规划图
▲新德里的英国总督府
▲尼赫鲁与柯布西耶会谈
在印度独立时,为了摆脱殖民和古典传统,尼赫鲁邀请当时最有声望的建筑师之一柯布西耶来主掌新城昌迪加尔的建设项目。昌迪加尔是建筑史上第一次就以一个建筑师为首,平地建起一座新城。新城的建设把原来交叉型、三角型,对角线的路网变成方格线,有非常清晰的分级,有跨越地方的高速公路,也有居住小区。昌迪加尔逐渐走向了功能城市,并发展出成熟的城市肌理。
▲柯布西耶手拿昌迪加尔规划图
▲昌迪加尔全局
路易斯·康认为柯布西耶太随性、任意,他希望每一个功能有相对应的形式,每一个形式要组成连贯的城市空间秩序。他摈弃了柯布西耶自由的理念,回归古典。他在建造达卡的孟加拉国会大厦时建立起了和地方文化的有机联系,以及建筑更恒有的秩序。
▲孟加拉国会大厦
“印度现代建筑之父”巴克里斯纳·多西的建筑不仅将印度古典建筑转化为混泥土语言,另外还融入了多元的文化、风格。多西主要受到了主张空间秩序的路易斯康、善于利用混泥土折板的柯布西耶以及日本丹下健三为代表的现当代建筑作品的影响。
▲印度学研究所
编辑:王箫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有方所有,转载需保证内容完整且在显著位置注明“转自有方(微信号:youfang502)”。文中部分图片信息版权缺失,请版权作者联系我们加注。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