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解放战争研究札记】
中央城南庄会议后5月9日关于中原局及华野的改组通知
中原局会议:刘伯承(右一)、陈毅(右二)、邓子恢(右三)、李达(左一)在一起。
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各战略区,通报关于改变华北、中原两解放区组织及其辖境与人事安排的决定。
关于中原区的幅员,决定 :除华中解放区现辖境地外,凡陇海以南长江以北直至川陕边区均属中原解放区。
中原中央局,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
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李先念、宋任穷、粟裕、李雪峰、陈赓、张际春、谢富治、刘子久十二同志为委员。
在中原局下,成立豫皖苏分局,以宋任穷为分局书记。
中原军区下辖鄂豫、皖西、豫皖苏、豫西、桐柏、江汉、陕南等七个军(分)区。
设立豫皖苏军(分)区,粟裕为司令员,宋任穷为政委。
晋冀鲁豫野战军改为中原野战军,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九、第十一等七个纵队。
刘伯承为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陈毅为军区暨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为军区暨野战军第二副司令员,邓子恢、张际春为副政治委员。
陈毅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宋任穷为副政治委员。华野建制隶属中原军区。
苏北兵团仍属华东军区建制,但在作战上受华东野战军指挥。
也就是说,华东野战军建制隶属中原局中原军区,名称仍然为华野。华野直接统属部队为陈粟兵团,又称华野一兵团,华野西兵团。
(根据1947年9月22日中央军委文件,陈粟西兵团建制改属于冀鲁豫野战军,受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辖第一、三、四、六、八、十纵队及王秉璋纵队。
从实际用兵情况看,尽管华野西兵团建制隶属中原局,但是作战任务则接受中央军委的直接指挥,是军委直接掌控的一支战略机动力量。)
华野其他部队,谭许兵团(即山东兵团),陈唐兵团,韦吉兵团(即苏北兵团),建制仍然隶属华东军区。
华东军区政治委员为饶漱石,副政委谭震林。谭震林分兵前原亦为华东野战军副政委。
1948年6月26日,中央军委致电中原局,任命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张际春、李雪峰等6人组成新的中原局常委。(值得注意的是,粟裕并不是中原局常委而仅为中原局委员。)
【何按】
根据上述通知及其他军委指挥电报可知,华野其他各兵团须经中央军委调遣,参加作战时才受陈粟的指挥,而并非直属陈粟华野司令部及其所可直接指挥、调遣。粟裕野司所直接指挥部队实仅为华野一兵团(西兵团)。
此外,上述及其后的中央通知均未见有粟裕任华野代理司令员及代政委的正式任命。
还应当指出,中央48·5的改组和任命,正是1947年8—9月军委关于陈毅粟裕兵团建制改变决定的延续。
1947年8—9月后陈毅粟裕兵团即脱离华东局和华东军区,改为隶属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及晋冀鲁豫野战军,只是对外名称仍然不变。也就是说,名仍然叫华野,但实际已经不是华野而是中野的独立一部。其军事作战也非自己独立决定而是直接听命于中央军委,实际陈粟部队即华野西兵团,在解放战争中是在中央军委的直接指挥下的一支重要的战略机动部队。
而目前关于粟裕及华野的记述,多无视中央军委于1947年中对其建制的重大改变,而仍以为“华野”一直属于华东,并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着华东军队各部,甚至以为粟裕在陈毅去中原局后即作为“双代”而对“华野”各部有直接的统一指挥权,因此解放军各部在华东地区特别是山东的胜利和歼敌,都是在粟裕指挥下取得的。一个神话式样粟裕神将就是这样塑形出来的。
但是,这种历史解释文本严重歪曲了史实,也完全抹杀了山东和华东解放战争时期与粟裕一同立下赫赫战功的谭震林、许世友、陈士榘、宋时轮等杰出将领的贡献,实在不足为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