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的战略创意并非出自粟裕?

$
0
0

【何新解放战争研究札记】

何新:为淮海战役正名

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的战略创意并非出自粟裕? 

   [修订稿]

前已有人指出,所谓“淮海战役”名不副实,但是此名沿用既久,已约定俗成。然而,这个不确切的名称,往往成为误导。孔子云:名不正则言不顺,信然。

在此所以认为有必要再提出正名的问题,是因为​淮海战役发生的实际战场,并非在粟裕“1948·9·24建议”所设想的两淮和海州之间的区域。

【附注1​:粟裕9·24提出淮海战役建议,所设想的作战区域为淮安、淮阴、海州、连云港及宿迁的苏北运河东西沿线。】

而后来真实的淮海战役则是发生在毛泽东所设想的以徐州作为基本点,覆盖郑州、商丘、蚌埠之间,跨豫、皖、苏三省之大中原地区的一个广阔战略空间。

淮海战役主要战区简明地图 

   


实际上此次大战的前半部分爆发于徐东(碾庄)地区,后半部分则完成于蚌埠以北(双堆集)和徐州以南(陈官庄)地区。

这个战区与粟裕所设计之两淮、海州区域相隔甚为遥远。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军委11月1日的电报中有决战于“徐州陇海之间”的提法,也就是要打一场“徐陇战役”而不是“淮海战役”。(而国民党军方面对此战则定位为“徐蚌战役”)。

另一方面,此次徐陇大战的爆发并非偶然。其之所以发生,并导致共产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出自毛泽东此前一年多极为深谋远虑的战略设计和军事布局。

早在1947年上半年国共两军的战略相持阶段,毛泽东即已在构想展开战略反攻的远图。因而,他于1947年7—8月间,毅然决策,命令时在豫北的刘邓大军作为主力南出外线,挺进大别山(其时正是解放战争陕北方面最困难的时期),同时命山东战区的陈粟军团、陈唐军团和晋陕战区的陈谢军团分三路为刘邓之辅翼,一同进入大中原地区,发动了“经略中原、逐鹿中原、决战中原”的战略反攻。

【附注2:陈粟军团,指陈毅、粟裕兵团。陈唐兵团,指陈士榘、唐亮兵团。陈谢兵团,指陈赓、谢富治兵团。】​

而后经历了一年多的反复拉锯较量,最终结果是在徐陇之间爆发了这一场改变中国历史与命运的大决战。但就是1947年进入中原的这四支军队,加上来自山东的谭震林兵团和苏北的韦、吉兵团,成为徐陇之间国共两军大对决的主力。

【附注3:韦、吉兵团,韦国清、吉洛兵团。】​

使得此次大战中共军队获得决定性胜利之极其重要的依托条件,则是1948年9月济南攻克后,共军已控制全部山东半岛。同时在华北、东北方面大局亦皆基本砥定。

因之国、共两军聚集在中原地区的几大主力兵团,遂终于爆发了这场战略的总决战。

这场徐陇大决战,与粟裕将军于济南战役后所考虑的仅以攻取苏北、苏中部分区域为目标的所谓“小淮海战役”——在战略上并没有实质性关系。

粟裕构想的绝对不是发动一场国共两军的战略总决战,而只是欲乘济南胜利之余威,趁机席卷苏北淮海的局部区域,为中央军委命其率部渡江作战建立支持其后方的一种依托点而已。

因此,若以粟裕的“小淮海”设想与毛泽东决心与国民党中原地区的全部主力兵团在徐陇之间进行一场战略总决战的宏大布局相对比,前者目光格局即显得相当狭小,而毛泽东的构想则确实气吞山河,堪称雄才伟略。二者对照是如此鲜明,诚不可以道里计也!

【附注4: 不可以道里计,成语,典出章太炎。距离太大,不能用里程计算。】

近年屡闻有人说淮海战役的倡议设计者是粟裕将军——实乃无知于史实之笑言耳!

建国前之战争时期,中共之军事战略伟人只有毛泽东一人而已。其它军事家在此圣峰面前,不过都是小丘。


 清代江淮地区地图

图中绿色两部为清代的海州及两淮地区,近似粟裕设想的淮海战区

粉色及橙色区域则为后来淮海战役—徐陇战役的实际发生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