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简评一部现代经济神学的代表作
田某对陈平恼羞成怒的答辩犹如鸡鸭对话——只能各讲各的。这种没人听得懂的争辩,可以无端纠缠一万年。
但是陈平提出的问题,是社会经济的动态现实与来自抽象设计的经济数理模型究竟有没有可以对应的实际意义和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则是主流经济学一切假设性前提的要害。
田某一类主流经济学家总是喜欢摆弄貌似高深的抽象数学玩具。其实他们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的基本假设,无非就是通过价格的市场漂移可以形成自动有效的经济周期有效配置资源以及解决一切经济问题。而这个假设亦即所谓“看不见的手”。但是我认为这种东西纯粹是个经济神学或者神话学的话题,其实就是一个屁(有关这类话题的详细讨论,可以参看何新的非经济学著作《反主流经济学》)。
所以我认为类如田某人这种著作,可以看作是现代经济神学或者现代的经济形而上学(经院哲学)的代表作。
18世纪的英国哲人以及作为业余人士和非经济学家的大卫·休谟在批判经院哲学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休谟定律。依照休谟定律:远离可经验的事实和现实的一切屁论都可以付之一炬。
但是我认为此类屁书有一个奇妙作用就是可以当做颇为有效的一种催眠药——如果托在手里你不嫌它过重而且不怕那股假学术的霉臭味道的话。
但是陈平教授是个认真的人,他还给我发来了对于主流经济学的如下一则评论:
“——为什么厚古薄今的古典/新古典经济学家越来越没用?
因为亚当斯密代表的是工业革命前的小商贩经济学——所以才相信看不见的手可以自动平衡国际贸易。
英国要平衡英中茶叶贸易的逆差,必须靠打赢鸦片战争而不是仅仅靠价格机制,这都还不行,还得搞产业政策在印度种茶,修铁路运茶,一百多年才达到贸易平衡。
凯恩斯学说也只是提出短期的头痛医头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大国兴衰的主要原动力是军备竞赛刺激下的科技进步。
均衡经济学家至今不懂如何描写科技进步。经济学的未来是创新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复杂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变革的桥梁,至少发展中国家没有人满足现状——新古典经济学所谓的帕累托最优,本质的政策解释就是维持目前的市场现状。
但是,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连本国的现状也已经维持不了。
经济学家必须面对和解决当代的问题,从实践上升到理论,而非纸上谈兵,既误国也误己。”
我常常说陈平教授是个很天真的学者,譬如他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一句笑谈——对于田某一类从不务实的所谓主流,误国误民算个屁?至于误己则绝对不可能——玩一把帕累托游戏,正可以浪得浮名以及大赚其版税,何其乐哉?!哪会有误己之说呢?
[附注:昨天在微博中鄙人对该主流经济学家颇为失敬而用辞有所不当。今天有网友指出,特予修正并致歉意。骗这个字是不妥当的,至少主观上无此用意。并非学术而是玩具。数十年心血皓首穷经,铸成一部无用而或可在同道中邀赏之书,还是值得一玩滴。]
【附注】关于著名的休谟定律:
“我们如果拿起一部书,比如神学或者经院哲学的书,我们就可以问一下:它是一部纯粹数学的书吗?不是。那么其中包含关于实际的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理吗?没有。
那就请你把它付之一炬吧!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别的东西一一只有诡辩和幻想。 ”
[摘自休谟《人类理智研究》一书的结语]
【休谟是谁?】
大卫·休姆(David Home)(后来改名为休谟〔Hume〕)英国18世纪启蒙学者,作家、历史学者和非专业经济学者。
1711年4月26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父亲是律师。休谟本打算从事法律职业,但不久后他发现自己有了“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休谟对于大学里的教授都不抱好感,他曾在1735年告诉一名朋友说:“你根本不能从教授身上学到任何东西,那些东西在书里都有了。”在那个时代,一个贫穷的苏格兰人能选择的生涯途径相当少,休谟当过家庭教师和私人秘书,以及商人的职员等,后来成为图书馆管理员。
职业生活之余,休谟爱好观察并且研究人性与人生问题,包括道德哲学、心理学、认知论以及经济学问题和历史学问题,休谟知识渊博,一生著述颇丰。
休谟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著名批判者。康德视其为自己的哲学启蒙者,说正是休谟把自己从独断论的迷雾中唤醒。
顺便说一下,那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经济神学假设——帕累托最优论的基础——人人为自己则结果是上帝为大家,其最早的提出者并非亚当·斯密而是大卫·休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