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凯尔特人起源之谜_兼论吐火罗人起源问题(续1)
张今
近百年来,凯尔特人的起源问题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英伦三岛的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和威尔士人都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他们对古代凯尔特文明,记忆犹新,就仿佛是昨天一样。十九世纪,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和威尔士人又大批迁往美国。据说,今天的美国的公民,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凯尔特人的后裔。因此,有很多美国人对古代凯尔特文明,也是记忆犹新。在法国西北部布列特尼地区(Brittany),大多数居民也是凯尔特人的后裔。他们对古代凯尔特文明,也同样记忆犹新。据说,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兴起就与古代凯尔特文明的复兴有密切联系。总的来说,古代凯尔特文明对美、英、法三国的近、现代文明,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近年来,描绘凯尔特巫术的《哈利·波特》的小说和电影风麾欧美,风麾全球,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种影响不仅限于文学界和电影界,而且涉及绘画界、音乐界、体育界及其他方面。例如,体育界球队都喜欢以“凯尔特人”命名。又如,很多人都不知道,伦敦、巴黎、维也纳等现代大都会都是在凯尔特人的山间碉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人也不知道,五一节原本是凯尔特人的节日。近年来,在美国还出现了“现代凯尔特人”。所谓“现代凯尔特人”实际上是一些青年人组织的社团。他们按照古代凯尔特的节日,化妆成凯尔特人及其祭司德鲁伊德人,在月黑天高的夜晚,到森林中去举行神秘的祭祀仪式。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认为,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欧美文明,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解开凯尔特人起源之谜就成为我们必须完成的重要课题之一。
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用多方面的实证证据,来证明古代欧洲的凯尔特人的祖先就是长期生活在贝加尔湖一带,后来逐步南下的夸父族东支。凯尔特人起源之谜是我们破解的,但是,破解吐火罗人起源之谜的荣誉则属于纳拉扬教授。本文分为四个段落:(一)古代凯尔特人简介;(二)我们研究凯尔特人起源之谜的过程;(三)论证凯尔特人的祖先实为夸父族东支;(四)兼论吐火罗人的起源问题。
(一)古代凯尔特人简介
,古代凯尔特人在公元前1100年崛起于欧洲中部,即德国东南部,奥地利中部和匈牙利的部分地区。与他们相对应的考古学文化是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文化(Hallstatt Culture),其年代为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450年。此外,还有瑞士的拉登文化(La Tene Culture),其年代为公元前5世纪中叶到公元前1世纪末。从公元前800年左右起,到公元前1世纪结束时为止,凯尔特人开始向四面八方扩散。扩散开始时,他们叫凯尔特人,扩散后,他们就分散成几个名称各不相同的小部落,分别进入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伦三岛、意大利北部、希腊、小亚细亚、德国南部,甚至还进入俄罗斯西部地区。
古代凯尔特人喜欢赤膊上阵,英勇善战,又善于制造各种工艺品,擅长建造石头建筑。地中海各国的青铜制品大多来自凯尔特人的矿山和冶炼厂。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许多宏伟壮观的石头建筑都出自凯尔特石匠之手。凯尔特人有两大缺点。第一个缺点是,他们不喜欢留下契约、遗嘱及其他文字记载。因此,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只有两个来源:一是考古发现,二是希腊和罗马学者的记载,包括凯撒大帝的著作《高卢战记》。凯尔特人的第二个缺点是,各个小部落各自为政,互不团结。这是他们终于为罗马帝国制服的主要原因。凯尔特人进入法国南部的高卢地区(Gaul),就叫高卢人,早期的高卢人就是凯尔特人;晚期的高卢人成份复杂。凯尔特人当然仍占很大比例,但是,蚩尤族人(包括来自非洲的蚩尤族人)及混血儿也不少。罗马帝国军队在公元前1世纪侵入高卢地区。凯尔特人和罗马人展开激烈斗争。凯尔特人一度占了上风,但是,终因内部不团结而溃败。很多凯尔特人逃离高卢地区,也有一部分凯尔特人充当了罗马帝国(以及希腊国王)的雇佣军。作为雇佣军,凯尔特人倒是信守诺言,忠心耿耿地为主子服务。一部分逃离高卢地区的凯尔特人进入法国北部的不列塔尼地区(Brittany)。还有一部分逃离高卢地区的凯尔特人横穿欧洲,在罗马城和希腊的德尔斐城进行一番抢掠之后,进入小亚细亚东部,建立了格拉提亚王国(Galatia Kingdom),从此叫做格拉提亚人(Galatians),后来改信基督教,与其他民族融合。
公元前800年左右,一部分凯尔特人由中欧故地迁入伊比里亚半岛,分散在半岛各处。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军队占领半岛大部分地区,并将凯尔特人征服。罗马帝国开始分裂以后,摩尔(Moors/非洲西北部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的混血儿)又在公元七世纪,越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入西班牙,占领半岛南部。凯尔特人又同摩尔人展开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摩尔人被赶出伊比里亚半岛。至今,仍有一些西班牙人带有摩尔人血统,满头黑发,眼睛闪烁不定。带有凯尔特人血统的西班牙人仍占很大比例,皮肤白晳,满头红发。
进入英伦三岛的凯尔特人,分为两批。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有一批凯尔特人进入英伦三岛,分布在各岛屿上。这是第一批。此前,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已有一批蚩尤族人,从克里特岛出发,取道伊比里利半岛,进入英格兰南部。他们花了几百年时间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巨石阵(Stonehenge)。凯尔特人进入英格兰后,对蚩尤族大肆进行屠杀,把巨石阵的建造者屠杀殆尽。公元前150年,第二批凯尔特人进入英格兰南部,他们叫布立吞人(Brethons)。“不列颠”一词即源于Brethons。
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视凯尔特人为心腹大患,必欲降之而后快。公元前55年,凯撒大帝御驾亲征,侵入不列颠,两次战役均大败于凯尔特人之手,不得已而离开英伦三岛。一百年后,罗马帝国的另一位皇帝又御驾亲征,想要制服住在英格兰的凯尔特部落。他们恰好遇到盎格鲁人(Anglos)和撒克逊人(Saxons)的入侵,因而又在公元410年无功而返,撤离英伦三岛。其结果,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等地区就成为凯尔特人的最后避难所。这些地区的凯尔特人后来改信基督教。但是,当地的基督教教士却把他们祖先(凯尔特人)的神话传说和口头吟唱的诗歌都记录下来,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珍贵的遗产,值得额手称庆。
由于缺乏书面记录,欧洲各地区凯尔特人定居点的范围,难以确定。权威人士都不同意凯尔特人的定居地曾经扩散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我们也认为,凯尔特人可能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有过贸易往来,但不会在那里定居。凯尔特人的唯一特征是满头红发。但是,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满头红发,他肯定是凯尔特人。如果一个人并没有红发,他也不一定不是凯尔特人。
以上就是西方学者笔下凯尔特人崛起和扩散的概况。
(二)我们研究凯尔特人起源之谜的过程
我们研究凯尔特人起源之谜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我们误以为凯尔特人起源于波罗的海。事实上,起初,很多西方学者都认为,凯尔特人起源于波罗的海,举例来说,《剑桥插图中世纪史》就有这样的看法。现在引证此书的一段话:
“另一方面,那些与其家乡保持联系的民族,如法兰克人、阿拉曼人、巴伐利亚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凯尔特人(后者是通过海路与本土保持联系的)能够通过不断增派援兵补充人口数量。”〔注一〕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是一部以其科学性蜚声海内外的严肃著作。受其影响,我们自然也就接受了“波罗的海起源说”。
在第二阶段,我们开始对“波罗的海起源说”产生怀疑。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波罗的海——斯拉夫语族诸民族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些民族都属于蚩尤族。其语言属于S类语言(Satem),而不属于K类语言(Centum)。与这些民族相对应的考古学文化是欧洲的战斧文化(Battle Axe Culture),有时也称绳纹文化(Corded Ware Culture)。其年代为3000 BC/2900 BC~2300 BC/1800 BC,随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波罗的海——斯拉夫语族诸民族在波罗的海南岸和丹麦一带生活了一千年左右。他们虽然属于蚩尤族,但也是金发碧眼。为什么凯尔特人的语言属于K类语言,而他们又都是红发呢?这些问题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这里,我们需要对发色问题作出说明,恰好我们手边有一份用生物化学知识说明发色问题的现成材料。这就是静斋斋主先生在互联网上提供的一份资料。〔注二〕现在简要介绍其内容如下:
发色是由三种色素决定的:黑真色素(black eumelanin),褐真色素(brown eumelanin)和假黑色素(Pheomelanin)。如果黑真色素比较多,其他两种很少,则发色为黑色。如果黑真色素不太多,其他两种仍然很少,则发色为灰色。如果褐真色素比较多,其他两种很少,则发色为褐色。如果褐真色素不太多,其他两种仍然很少,则发色为金色。如果假黑色素比较多,其他两种很少,则发色为红色。如果假黑色素不太多,其他两种仍然很少,则发色呈淡红色(和金发很接近)。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有一个基因对决定发色是褐色还是金色(即这个基因对决定褐真色素是大量产生还是少量产生)。其中,让头发呈褐色的那个基因是显性的,让头发呈金色的那个基因是隐性的。这对于“纯粹雅利安人”的标准是个决定性的打击。因为很有可能父母都是褐色头发,而子女却是金色头发。
同样的,眼睛的颜色也是由虹膜中的黑真色素、假黑色素的数量决定的,而且也是由同头发颜色因素相类似的基因控制的。2006年,科学家曾观察到一对深棕色(即我们所说的黑色)眼睛的父母,其后代都是蓝眼睛。
此外,人类的肤色、发色、目色,要比孟德尔的豌豆复杂得多。决定头发、眼睛颜色的基因对,并不像决定豌豆外形的基因对那样,是所谓“简单决定”(Simple Dominance),而是“不完全决定”(Incomplete dominance)。也就是说,同时有好几个基因对(但都是同一类)一起来决定头发、眼睛的颜色。假设有4个决定头发是褐色还是金色的基因对,那么,从4个基因对里的8个基因都是褐色(BBBBBBBB)到4个基因对里的8个基因都是金色,就一共有9种可能性。其结果就是,人的头发从很深的褐色到非常浅的金色,出现了各种中间色彩。如果说“纯粹”,那么,8个基因全都是金色(bbbbbbbb),应该说是最纯粹的了,但是这种头发的颜色浅得已经接近于白色了。英文里管这种发色叫Platinum blond/白金发。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所谓的“金色”,总是多少混有一些褐色基因的成份。根本就没有纯粹的金发这回事。
凯尔特人有一个红发问题。红发的出现和金发一样,也是由基因对控制的。只不过在这种基因对里,决定不产生假黑色素(即头发中没有红色)的基因是显性的,决定产生假黑色素(即头发中有红色)的基因是隐性的。今天,在苏格兰、爱尔兰等这些凯尔特人比较集中的地方,红发的确比世界其他地方多一些,但仍然远远没有达到人人都是红发的程度。在爱尔兰,红发比例最高,但大概也只占全部人口的60%。
2006年,有学者提出新理论,说金发碧眼的人可能是在1万年前出现于北欧。在此以前,欧洲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都是黑发棕眼。但是,我们知道,印欧语系在一万年前还根本不存在。
还有一位学者叫彼得·弗罗斯特(Peter Frost)。他指出,在低纬度区,头发和眼睛的颜色最富于多样性。这种环境使两性比率向男子减少的方向倾斜。
以上就是静斋斋主先生向我们提供的用科学方法解释发色和目色的珍贵资料。为此,我们愿意在这里向博学多才的静斋斋主先生表示深切的谢意。下面,我们再谈一些我们个人的意见。
我们认为,日耳曼人等来自北欧的各民族所以有比例很高的金发碧眼后裔,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夸父族西支在极其寒冷的北极圈内生活了几千年,一直以食用波罗的海的鱼类为生。波罗的海——斯拉夫语诸民族所以也有比例很高的金发碧眼后裔,也是因为这些民族在波罗的海南岸和丹麦等地区生活了一千多年,也是以食用波罗的海的鱼类为生。另一方面,凯尔特各民族所以有比例很高的红发后裔,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夸父族东支在北极圈附近的贝加尔湖一带生活了数千年,并且一直以食用贝加尔湖的鱼类为生。在贝加尔湖一带,气候也相当寒冷,但毕竟没有北极圈内那么酷寒,贝加尔湖内的鱼类也同波罗的海的鱼类有所不同。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夸父东支的后裔才以红发青眼为特征,而不是以金发碧眼为特征。
在研究凯尔特人起源之谜的第三阶段中,我们终于找到了解开这个谜团的正确路径。
首先,我们在希罗多德的名著《历史》第四卷第108节中找到了有关凯尔特人的记载。希罗多德说:“布迪诺伊人(Budini)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民族。他们都有非常淡的青色的眼睛和红色的头发。他们有一座木造的城市,称为盖洛诺斯(Gelonus)。”〔注三〕不过,他们同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盖洛诺斯人在语言上,在生活上,在身材和面貌上都完全不同。因为盖洛诺斯人是斯基泰人。希罗多德还提到,布迪诺伊人和盖洛诺斯人都参加过反抗大流士Darius的战争。
其次,德国科学家在德国《科学杂志》发表调查报告,对中国新疆吐火罗人木乃伊进行DNA检测,认定他们就是3000年前移居中国的凯尔特人的遗骸。我们没有看到这份调查报告的全文,只是看到了“人民网”在2006年9月29日发布的新闻报道。现将这则新闻报道照录如下(只是将其中的“塞尔特人”译名改为统传译名“凯尔特人”):
新疆木乃伊祖籍欧洲?竟有欧洲人DNA
德国《科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西部陆续出土的一些木乃伊很可能是几千年前就定居中国的欧洲人的先人——凯尔特人的遗骸,这昭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
新疆干尸带有欧洲人DNA
新疆文物博物馆已经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将木乃伊恢复了其中一具约有3000多年历史的干尸的原貌和生活状态。人们可以惊讶的发现,他的五官与传统的凯尔特人出奇的相似:6英尺高的个子,头发是淡淡的红棕色还略夹带些灰斑,高高的颧骨,挺拔的鼻梁,厚厚的嘴唇和长长的络腮胡。光看外表就和古代的欧洲人毫无区别,而德国最新的科学研究就印证了这一点,因为他身上的DNA就明显携带着欧罗巴人的基因。
而且,通过科技手段还原的布料织法也和在奥地利出土的公元前1300年前盐矿人身着服装的织法如出一辙。
更令人遐想不止的是,这些在中国西部被发掘的木乃伊的安葬地点都用了石头结构作为标记,而这正是英国大不列颠石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保存完好服饰
这具“凯尔特人”干尸保存较完好,人们现在还能清晰地看到,他被埋葬的时候穿的一件带有斜纹织物的束腰外衣,脚上还有古代独有的格子样式的绑腿。
当时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出土的还有三具女性干尸和一个婴儿的木乃伊。其中的一名妇女留着浅棕色的长发,看起来就仿佛是前一天才刚刚统理过一般的整洁。她的脸上甚至还画着涡轮状的图案。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名妇女身着的那件红色外衣在经历了3000年后仍旧散发着淡淡的光泽。而躺在她身边的那位婴儿,全身被鲜艳的褐色布兜裹着,布兜外面是用红色和蓝色的绳带紧紧的绑着。据德国科学家的检测,他们的身上全都带有欧洲人的DNA。
“有去无回”欧亚文明早有交流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原本就是“有去无回”,他们这几个不幸的人就永远地留在了距离他们的欧洲族人数千英里之外的东方。
然而,他们是如何到达这里,为什么来以及在沙漠里逗留了多久,迄今为止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木乃伊印证了早期的欧洲文明与东方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00年前,凯尔特文化发展达到了高峰,影响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西至爱尔兰,南到西班牙和意大利,东至波兰,乌克兰以及土耳其中部平原。然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过去25年来出土了多具欧洲人木乃伊,似乎暗示了当时的凯尔特文化还极有可能已经深入了中亚,甚至还有可能到达了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据以上新闻报道,我们可以把德国科学家提出的证据列在下面:
1、新疆木乃伊的DNA和中欧凯尔特人的DNA完全一致;
2、新疆木乃伊服装布料织法和奥地利出土的凯尔特人服装布料织法,完全一致。
3、新疆木乃伊安葬地和英国大小不列颠凯尔特人古墓都用石头结构作为标记。
此外,还有新疆文物博物馆提供的第四项证据:新疆一具木乃伊原貌经复原后,其五官、相貌、淡淡的红发与中欧凯尔特人“出奇地相似”。
这四项证据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可靠性(authenticity),但是,德国科学家却据此提出一种错误的文化理论,认为新疆的吐火罗人是从中欧迁徒到中国境内的。我们认为,这种文化理论不具有什么可信性(Credibility)。在我们看来,吐火罗人(Tokharois/ Tocharians)和凯尔特人(Celts)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属于夸父族东支。他们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吐火罗人(中国文献称之为“月氏”)始终不愿离开故国,后来,在匈奴人的进攻下才不得已跟随塞种(Sakas)的三个部落,迁往伊朗和阿富汗。临走时,他们还留下一部分人,史称“小月氏”。凯尔特人则在公元前第3千年初左右,就离开故国,再也没有回来,一去而不复返。至于德国科学家为什么要说凯尔特人“甚至还有可能到达了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他们当然也有他们自己的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不能成立罢了。原来,除了我们所说的“夸父族东支”和“夸父族西支”以外,还有一支“夸父族南支”。在中国的炎黄大战中,第一代夸父被黄帝杀死以后,夸父族族人四散逃命。其中有一部分夸父族族人经过甘肃省和青海省逃往西藏,成为藏族人民最早的祖先。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说,说是弥猴和罗刹女婚配,形成藏族。猴子是夸父族的族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考古学家在西藏地区进行考古发掘,还在拉萨附近的一个遗址中发现陶器上有“弥猴图像贴片”。后来,土蕃人(蚩尤族)也到了西藏地区,夺取了领导权,建立了封建奴隶制度。许多夸父族族人被迫离开西藏,逃到了云贵高原,形成壮族、纳西族等等少数民族。熟悉中国商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殷商王朝是以蚩尤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商朝建立起来以后,五次迁都,都城都叫“亳”。“亳”就是“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和希姆莱还导演过一幕“到西藏寻找纯粹的日耳曼人”的闹剧。希特勒和希姆莱这样做当然也有他们自己的理由。原来,日耳曼人是北欧夸父族西支的后裔。而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提到直布罗陀海峡以西大西洋中有一个“亚特兰蒂斯国”,后来沉入海中。后世,有一位学者说,在亚特兰蒂斯国沉没以前,有两批人逃了出来,一批人逃到了北欧,一批逃到西藏。其实,柏拉图的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寓言。他所指的实际上是克里特岛。历史上并没有什么“亚特兰蒂斯国”。希特勒和希姆莱正是根据这种荒诞不经的传说才到西藏去寻找“纯粹的日耳曼人”的。他们两次派遣专家小组偷偷到西藏去,其中有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江湖术士等等。据说,他们还在西藏地区物色了两千名童男童女,运到德国去,希望他们生出纯粹的日耳曼人,以便建立亚特兰蒂斯神族部队,独霸全球。中国人不大知道这出闹剧。德国科学家对这出闹剧却十分熟悉。因此,他们在调查报告结束的时候自然会想起这些往事,也就顺手写下这么一行字:“(凯尔特人)甚至还有可能到达了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其实,连执笔者自己也知道这句话其实并没有多大根据。
也正是德国《科学杂志》发表的这份研究报告鼓励了我,促使我下决心,要尽量多搜集一些实证证据,来证明凯尔特人的祖先就是中国夸父族东支。
注释:
〔注一〕罗伯特·福西耶(Robert Fossier)主编《剑桥插图中世纪史》,陈志强等译,P78-P79,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注二〕静斋·读希罗多德《历史》的札记(之二十),http://liptontea.bokee.com/615794.html
〔注三〕希罗多德:《历史》,王嘉隽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破解凯尔特人起源之谜_兼论吐火罗人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