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
图3-2
资料来源:张今、罗翊重合著《东方辩证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如果把图3-1和图3-2比较一下的话,人们都会看出,这两个图,虽然一个是方图,一个是圆图,但却极其相似。简直可以说,图3-1就是图3-2的特殊表现形式。对于这两个图形,我们需要作出三点说明。
第一,关于这两个图形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列表说明。
|
自外而内 第1圈 |
自外而内 第2圈 |
自外而内 第3圈 |
自外而内 第4圈 |
中国64卦方图 |
28个卦 有卦名,有卦画 |
20个卦 有卦名,有卦画 |
12个卦 有卦名,有卦画 |
4个卦 有卦名,有卦画 |
中欧64卦圆图 |
28个 五重同心圆 |
20个 五重同心圆 |
12个 五重同心圆 |
1个 五重同心圆 |
表3-1
人们不禁要向:“为什么在中国64卦方图的第4圈中有4个卦,而中欧64卦圆图第4圈中却只有1个五重同心圆?那还能叫64卦圆图吗?”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下面就对这个问题给予回答。
第二,在古代中国,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时间内并没有把伏羲八卦当做“哲学系统”看待,而只是把它当做“八风历”看待。“八风历”就是把全年分成八个节气(或阶段):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立冬、立春、立夏、立秋。中国的先民还把伏羲64卦方图也当做制订历法的理论根据。例如,中国64卦方图第1圈的28个卦是二十八宿的起源,第2圈的20卦是十月太阳历的起源(阴年10个月,阳年10个月),第3圈的12个卦是十二月太阳历或十二月太阴历的起源,第4圈的4个卦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起源,只是到中国殷商末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周族领袖文王姬昌才开始把伏羲八卦和伏羲64卦当做“哲学系统”看待。
在英伦三岛的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地区,古代的凯尔特人实行阴阳合历,阳历12个月(符合中欧64卦第3圈的数字),阴历13个月(符合第3圈的数字和第4圈的数字之和,12+1=13)。他们的阴历每年13个月,每月28天,外加1天,即13×28+1=364+1=365,误差只有1/4天。
第三,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瓮棺文化(Urnfield Cultures,公元前1200~公元前750年)是凯尔特人在鼎盛期创造的两种考古学文化“哈尔斯塔特文化”(Hallstatt Culture,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0年)和拉登文化(Le Ten Culture,公元前500~公元前50年)的先行文化。这实际上是一种误会。根据我们所知,儿童翁棺葬起源于中国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文化(公元前7000~公元前5800年)。贾湖出土过一种“儿童瓮棺”。古代中国的仰韶文化(公元前4950~2950年)中,也有“儿童瓮棺”。只有到中国湖北省的屈家岭文化(公元前4950-2950)和石家河文化(公元前2600~公元前2000)才出现“成人瓮棺”葬。这两种考古学文化都是南迁到湖北的蚩尤族创造的。欧洲的瓮棺文化也只可能是迁徒到欧洲的蚩尤族创造的。古罗马时期也出现过“成人瓮棺”。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叫维兰诺瓦文化(Villanvan Culture,公元前1100~公元前700年)。欧洲的瓮棺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的考古学文化,而是一组考古学文化,在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在意大利的瓮棺文化就叫维兰诺瓦文化。
上述“中欧64卦圆图”就出自“瓮棺文化”。从逻辑上来说,这张“中欧64卦圆图”应该说是蚩尤族留下的器物纹饰。不过,不管夸父族东支也好,夸父族西支也好,他们都懂得中国的伏羲64卦方图(在今后讨论北欧文明的论文中,我们将拿出考古器物纹饰学证据,证明夸父族西支也懂得伏羲64卦方图)。因此,西方某些学者把上述“中欧64卦圆图”归入凯尔特人(夸父族东支)遗留下来的器物纹饰,也不能算错。
图3-3
资料来源:Amuzon.com(亚马逊购书网)
图3-3是美国出版的一本介绍凯尔特人情况的图书的封面。书名是《凯尔特人的奥秘》(Celtic Mysteries)。封面上有一个凯尔特人雕像的照片。雕像底座上的纹饰没有全部拍摄下来,只拍摄了一部分。这个纹饰图案,经复原后,应为“九宫格”,即洛书。九宫格最上面一行的中间一格的图案是直线化的太极图,两仪是露地白线条,太极曲线也是由两条黑线条勾勒出来的直线化露地白线条。中国本土有没有直线化太极图?有!请看图3-4。
图3-5
资料来源:王大有、王双有合著《图说中国图腾》,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在图3-5中,太极图的两仪是两条露地白线条勾勒出来的直线化黑线条,太极曲线则是由同样的两条露地白线条勾勒出来的直线化黑线条。
但是,不管是曲线太极图也好,还是直线化太极图也好,都必须明确画出太极曲线(或直线化的太极曲线)。如果图中没有清楚明确的太极曲线(或直线化的太极曲线),那就不是太极图,而只能叫“旋纹”(或直线化的旋纹)。
图3-6
资料来源:www.celticsymbols.net/cern_gunde.jpg
在图3-6中,左侧有一个人,坐在地上,应代表中国的第一代伏羲氏。伏羲氏右手拿着没有封闭的环状物,应代两条太极曲线,即两条中国龙(阴龙和阳龙)。他左手操蛇,这条蛇也代表太极曲线,即中国龙。中国龙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两条。伏羲氏头上长着两只羊角,代表伏羲氏的祖先古羌人。两个羊角顶端各有一个三叉戟,三叉戟下方各有四条刻度。共计有8条刻度,代表伏羲八卦,即八风历。伏羲氏左方有一只鹿。两根鹿角的顶端也各有一个三叉戟。三叉戟下方各有五条刻度,共计十个刻度,代表十月太阳历。鹿的上方是一匹马。马的双耳竖着,呈S型,也代表太极曲线(标准的勾龙符号)。伏羲氏右上方似乎是一个猴子。猴子是中国夸父族的族徽。猴子下方是一条牛。牛是蚩尤族族徽。牛肚子下方是一条鱼。中国炎帝系统的符号是鱼。牛的右下方似乎是两只狮子。如果真是两只狮子,那就是中国女娲氏的象征。两只狮子(如果真是狮子的话)右上方有一匹马。马背上方似乎有一只猫头鹰。如果真是猫头鹰的话,那就是中国咸鸟族的族徽。中国古代文献《山海经》中说:“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太昊就是获得全国共主称号的伏羲氏。乘厘就是共工氏。后照就是神农氏(勾尤后土)。猫头鹰左下方是一个人倒骑在一只骆驼身上的图案。
读者可能问:你为什么把图3-6中的图案命名为“近取身图”呢?“近取诸身”又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古代文献《系辞传》中说:“古者,包牺氏(即伏羲氏——引者注)之王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者取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此文献记载可知,我们的祖先最先是以自己的身体作为立杆来测量太阳影子长度变化的,到后来,才“远取诸物”,也就是用大树、木杆、方尖塔(在古埃及文明中),天文台等来测量太阳影子长度的变化。至于“八卦”,那是从“易道三进制”中推导出来的,后来就成为制订历法的理论根据。这种测影立杆,在中国本土就叫“扶桑树”,又叫“天梯”,在欧洲就叫“生命树”,在《圣经》中就叫“智慧树”。由此可知,西亚和欧洲的“生命树”,“圣树”,“智慧树”等都起源于古代中国。
那么,中国本土上有没有类似的“近取诸身图”呢?有!请看图3-7。
图3-7
资料来源:王大有、王双有编著《图说中国图腾》,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图3-8
资料来源:ancient-celts.com/shields.jpg
图3-7中的“米”字纹就代表伏羲八卦,即“八风历”。
图3-9
资料来源:www.celticsymbols.net/celtic-cross-picture-14.jpg
按照中国易卦纹饰的逻辑,一个完整的易卦纹饰的一半,也是一个全息单元,因而也可以代表完整的易卦纹饰。“米”字可以代表伏羲八卦,即八风历。“十”纹或“×”纹也可以代表伏羲八卦,即八风历。所以,图3-9中的凯尔特霹雳神特腊尼斯(Tarams)之太阳轮也可以代表伏羲八卦,即八风历。
图3-10
资料来源:王大有、宋宝贵合编《图说美洲图腾》,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图3-10中的“×”纹也代表伏羲八卦,即八风历。此图中的太阳共有十五条光芒。“15”代表洛书数字。平面洛书是一个幻方(a magic square),其各行各列及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是15,请参看图3-36(平面洛书)。
图3-11
(1)
(2)
图3-12
资料来源:王毛胜《伏羲画卦》(未刊稿)
图3-12(1)是中国甘肃省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纹饰;图3-12(2)是中国商代青铜器上的纹饰。
在中国易学文化中,三旋臂图代表伏羲64卦的三层结构。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从时间上来说,它代表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从空间上来说,它代表宇宙间一切事物的三层结构。上自整个宇宙,下至小小的原子,其结构莫不如此。至于四旋臂图,它代表伏羲64卦的基本运行模式,即四象模式。这就是说,伏羲64卦在其三层结构上都依照递归原则按四象模式运行。请读者注意把四旋臂图和“卍”纹区别开来。“卍”纹只具有天文学内涵,并不具有哲学内涵。根据中国青年考古学家王先胜解释,“卍”字纹起源于北斗星象四象图。此纹饰还有左右旋之分。右旋“卍”字纹是仰视图;左旋“卐”字纹是投影图。
图3-13
资料来源:http://www.shee-eire.com/Arts&Crafts/Celtic/Jewellery/Gold-Jewellery…
在中国本土,黄帝以前,伏羲八卦的阳爻用符号“∧”(代表太阳光芒)表示,阴爻用符号“-”(代表大地)表示。黄帝创造了“归藏八卦”,用“-”表示阳爻,用“――”表示阴爻。从此以后,不管是伏羲八卦,还是归藏八卦,都用“-”表示阳爻,用“――”表示阴爻。图3-13中的易卦纹饰是黄帝以前伏羲八卦阴阳爻的表示方法。所以说,上图中的易卦纹饰是“米”字纹的一种变体。值得注意的是,在“十”字的横臂上还有两个“工”字(
在中国本土,也有类似的情况,请看下面的图3-14。
图3-14
资料来源:王大有、王双有合编《图说中国图腾》,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图3-14中展示的是中国浙江省306号战国墓出土的青铜插件及其插座上的图案。谈者,如果细心观察的话,可以在此图案中找到10个“工”字纹。古越人所以要以此图中添加这么多“工”字纹是为了强调指出,他们是共工族后裔。此图案的中心部分有“双凤朝阳图”。“凤凰”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一种动物。其实,凤凰就是雄鸡。青铜插件上铸有“肥遗龙”(一蛇两身)纹饰。肥遗龙也是共工族和蚩尤族的族徽。
二、考古器物纹饰证据
这里所说的“考古器物纹饰证据”主要是指“各族群的族徽、标志及特征”以及其他与易卦纹饰无关的纹饰。但是,“易卦纹饰”和“族徽纹饰”很难严格划分开来。所以,有的族徽问题在上一标题下讨论,有的族徽问题在本标题下讨论,请读者谅解。
图3-15
资料来源:http://www.celticsymbols.net/animal-symbols.html
图3-15中展示的凯尔特人的鱼龙也来源于古代中国。不但古代凯尔特人中有鱼龙传说,古埃及文明和北欧文明中也有首尾相连的鱼龙传说。这些鱼龙传说有一个共同的故乡——古代中国。请看图3-16中的中国鱼龙。
(1)
(2)
图3-16
资料来源:王大有、王双有合编《图说中国图腾》,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图3-16展示的中国鱼龙实际上是鯢鱼,俗称娃娃鱼,又名蝾螈。把图3-15和图3-16(1)仔细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两种鱼龙完全一致。其共同特征是:(一)口啣其尾;(二)有四条腿。请读者注意观察。
图3-17
资料来源:www.celticsymbols.net/Fairies (300 ×%2098).jpg
蝴蝶妈妈本来是蚩尤族的标志,可是,据希罗多德说,凯尔特人长期和斯基泰人(蚩尤族)生活在一起,自然也就接受了蝴蝶妈妈传说。蝴蝶妈妈传说自然也来自古代中国。请注意图3-17的蝴蝶妈妈图宁中有勾龙符号(在蝴蝶的翅膀上)。这些勾龙符号表示,蚩尤族是神农族(勾龙后土族)的后裔。
图3-18
资料来源:仲涛:《苗族民间剪纸》,贵州美术出版社,1987年
中国苗族的蝴蝶妈妈传说说,枫樹树心中生出了蝴蝶妈妈。蝴蝶一生出十二枚蛋,就请鹡宇鸟孵化。鹡宇鸟孵化了十二年,孵化出姜央、姜妹、老虎、蛇、蜈蚣等十二兄弟,也就是蚩尤族的十二个支族。在图3-18的图案中,中心是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翅膀上有勾龙符号,表示蚩尤族是神农族(勾龙后土族)的后裔。上下两个大鸟都是鹡宇鸟。下方鹡宇鸟身上画有天梯,即测影立杆的刻度。上方鹡宇鸟身上画有用露地白线条勾勒出的“十”字纹,代表伏羲八卦,即八风历。还画有用露地白线勾勒出的“井”字纹。“井”字=“共”字,即共工族的族徽。这可以证明,凯尔特人的蝴蝶妈妈图案来自古代中国。
图3-19
资料来源:www.celticsymbols.net/mermaid.gif
在古代凯尔特人中间,人鱼有两类:女性的叫mermaid(美人鱼),男性的叫merman(男性人鱼)。美人鱼又分为两种:只带一条鱼尾的美人鱼,带两条鱼尾的美人鱼。此外,巴比伦文明中也有人鱼,但名称不同,叫奥尼斯(Oannes)。在北欧文明中,安徒生的美人鱼童话更是蜚声全世界。这些美人鱼无一不来自古代中国。
图3-20
图3-21
资料来源:www.celticsymbols.net/celtic-fish-1_01.jpg
图3-22
资料来源:王大有、王双有合编《图说中国图腾》,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中国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800~公元前4300年,比凯尔特人创造的考古学文化哈尔施塔特文化和拉登文化的年代都早得多。因此,凯尔特人的双鱼图只可能来源于古代中国。
图3-23
资料来源:www.celticsymbols.net/gryphon (200 × 136).jpg
格里芬(Grephon)是遊离于夸父族东支主体部落之外的女战士部落的族徽。它是一种鹰头狮身的怪兽。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中,对这个独立的女性部落及其族徽格里芬有详细的记载。我们在这里不准备对此作详细介绍。格里芬图像在凯尔特人中间出现,可以证明凯尔特人确为夸父族东支后裔。
图3-24
资料来源:http://www.celticsymbols.net/animal-symbols.html
凤凰图像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有中国的凤凰,埃及的长生鸟(Benu),亚述的不死鸟,日本的Ho-oo鸟,俄罗斯的火鸟(Firebird),美洲的叶尔鸟(yel),阿拉伯的安卡(Anka)等等。腓尼基人的名称(Phoenicians)意译就是“凤凰人”。兹不多赘。
图3-25
资料来源:www.celticsymbols.net/browndragon2.gif
我们多次说过,中国龙是太极图中的太极曲线的象征。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我们的祖先只能用隐喻的方式,利用各种动物形象来象征中国龙,或者利用泥土、碎石、蚌壳等在地面上摆塑龙的形象。因此,在中国本土,就有各式各样的龙,如鱼龙,猪龙,鹿龙,象龙,马龙,鸟龙等。中国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龙见于兴隆洼文化和查海文化,其年代都在8000年以前。在古代凯尔特人中间,也有各式各样的龙,如鹿龙、象龙、马龙、鱼龙等。我们前面介绍过凯尔特人的鱼龙。现在再介绍一下凯尔特人的象龙。
图3-26
资料来源:www.ancient-celts.com/CelticGif.gif
经我们查证,地球上的大象可分为两大类: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活动的范围是中国,印度,南亚和东南亚。非洲象的活动范围一般只限于非洲。欧洲根本没有大象活动。罗马帝国为了作战目的从非洲运来一批大象,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凯尔特人中间的象龙图像只能来源于古代中国。
图3-27中展示的就是中国商周青铜器上的象龙纹饰。上侧的象龙身上有伏羲八卦符号。下侧的象龙身上有太极图符号。在此太极图中,两仪为露地白纹,两条黑线代表两条太极曲线,即两条中国龙。
(1)
(2)
图3-27
资料来源:王大有、王双有合编《图说中国图腾》,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下面再介绍一下凯尔特人流行的两种纹饰:猫头鹰和猫。
(2)
图3-28
资料来源:www.electriccelt.com/Merchant2/graphics/00000001/bowltk.jpg
根据现代人的科学分类,猫和老虎同属于猫科动物。但是,古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猫和猫头鹰属于一类。换句话,猫就是猫头鹰的化身。读者可能还记得古埃及神话中那个猫面女神(Bastat)吧!世界各地区古代文明中的猫头鹰和“眼睛文化”都起源于中国贾湖文化(公元前7000~公元前5800)的那双“猫头鹰的眼睛”。
图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