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何新经济学思想的若干要点

$
0
0

路漫漫:何新经济学思想的若干要点

作者:张铁夫)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李斯特主义的基础上,何新构建了一套宏阔的具创新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既不同于左派传统政治经济学经济理论,更与右派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针锋相对。因此,何新将自己的一部重要著作命名为《反主流经济学》。

1980年代末,何新提出了极具独创性的“市场规模有限性”理论,此论使他再度激活被新自由主义宣布失效的生产过剩理论,而且是对著名的马歇尔供求曲线以及亚当·斯密及马歇尔的市场自动均衡理论的粉碎性打击。

这个规律,为国家主义的市场培育与保护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柱。

何新另一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是他的“资本决定价格”理论,他认为价格并非由供需市场自发形成,而由竞争性的资本形成。此论从根本上摧毁了古典主义斯密以及新古典主义马歇尔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市场价格理论的基础。这个规律,为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抑制投机、防范国际金融突袭、保护实体经济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理论支撑。

针对马歇尔等欲构建“纯经济学”,何新认为经济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绝不存在超离经济利益的中性纯形式主义经济学。自由主义认为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配置资源”,何新认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与社会分配,从而恢复了政治经济学的本色。针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鼓吹拆散肢解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小私有基础上的自由竞争制度,国家应放弃对经济的干预;何新指出当代主要发达经济体是建立在大型垄断企业为骨干、国有私营相混合、社会福利体系十分健全基础上的制度,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已经达到极为深入广泛的程度。

新自由主义废弃了地租理论,何新则恢复了地租理论的重要地位,认为土地国有制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快的最重要内因,并提出许多新的观点。何新的新地租理论为抑制房地产泡沫提供了理论支撑。

何新的通货膨胀理论极为深刻。

何新认为,所谓“短缺经济”实际是一种隐性通货膨胀,绝非“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一观点导致中国经济政策在1991年发生惊天逆转,由抑制需求转为开拓内外市场、扩大需求。针对新世纪有人提出用人民币升值的办法抑制通货膨胀,何新指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热钱涌入,发生外升内贬式的通货膨胀,从而使问题更加严重。这一观点阻击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搞垮中国经济的阴谋。

自2010年,何新开始研究中世纪以来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神秘跨国金融组织“共济会”。何新研究了共济会的秘密金融历史后,对国际货币金融的研究推进到新的水平。

针对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的是由商业资本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进而引导工业革命,何新提出“早期资本的大规模原始积累是通过金融信贷资本得到快速发展,然后由金融力量推动工业革命”的新观点。针对以往人们认为的经济危机是单纯由供销脱节造成,何新提出“有史以来发生的一切经济危机,无一次不是源于金融资本家的人为操纵”的新观点。

何新因之提出了“早期资本的大规模原始积累并不是通过商业资本而是通过金融信贷资本得到快速发展;金融先行,才推动工业革命”、“有史以来发生的一切经济危机,无一次不是源于金融资本家的人为操纵”等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何新认为1930年代以来的苏联政治经济学理论并非出自马克思,而主要是出自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

何新援引列宁的辩证决定论批驳了机械决定论(孟什维克)和左派政治经济学理论(布哈林)。

何新认为世界形势发展到新阶段,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前人,必须有相应的具体改变。(重商主义,德、日国家主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是相似政策体系的不同版本。)俄国革命无疑是必要的,但是革命并不意味着可以超越生产力决定论,而只是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政治条件,因此由战时共产主义“倒退”回新经济政策(国家资本主义)是必要的,这实际是在进步。与此类似,中国的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都是必要的阶段,所以,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

何新主张全面建立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建立多元混合经济形态,保护民族工业和利益,构筑国家主义的政策体系和战略目标。

何新强调促进就业,主张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抑制社会分配两极分化,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制。在国际上坚持独立自主,谋求中国的全球利益,在新时期应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货币金融方面,必须防范泡沫(慎重对待凯恩斯主义)、抑制投机,防止被国际金融势力(共济会)牵着鼻子走。

何新长时期内不断提出具体的国家政策操作建议,许多建议被决策层采纳。

在长时间与主流经济学派的论战中,何新经济学以其鲜明的现实性与可操作性,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中国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进而成为经济学中国学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体系。

《论“短缺经济”》

为什么说中国八十年代末就存在生产过剩呢? 何新指出:

1989年以后出现的“货币荒”,反映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是需求不足的明证。这种需求不足发生的机制,是由于生产部门产成品不能在市场上找到有效需求,从而转化为货币和利润,使货币不能顺畅回流到生产部门完成货币运动的循环而造成的。国家及银行投入生产部门的源源不断的货币物资流,在生产部门都转化为产成品的巨量积压库存,这就是生产过剩。

在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放任不管,这种情况会立即转化为大规模企业关门倒闭的经济危机。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状态下,国家绝不允许任何一家企业轻易倒闭,效益不好的企业可以得到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甚至生产规模还在财政赤字及信贷供给的支持下不断扩张,终致造成资金、资本物供给的巨大缺口。表面看是供给不足造成三角债危机,真正的根源,却是由于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由于投资无法增值和回收。)

虽然东西卖不出去,但员工工资并不少发,于是居民手中大量持币,蜂拥而涌上某些热销产品,形成所谓“短缺经济”,表面上看似乎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其背后的实质却是大量产品过剩。正因为产品过剩严重,所以无法用更多的产品回笼资金,导致居民手中的货币(绝大部分是职工工资收入)越积越多,某些畅销产品就显得更加紧缺。

在自由市场状态下,这种紧缺会导致热销产品价格的暴涨,表现为显性通货膨胀。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状态下,价格受到强制的人为抑制,结果导致需求者的持币待购和国家限购——有钱买不到东西,于是发生短缺经济的现象。而这些货品会出现在黑市,包括票券黑市,商品的黑市价格远远高于计划指令价格——而那才是它们的真实物价。所以,短缺经济其实也是通货膨胀,不过属于隐蔽型的通货膨胀。

《论货币政策理念》

这些天真的中国经济学人知道自己究竟在说什么吗?”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何新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假如有一个老美(名叫“索罗斯”?),他从美国银行借出10万美元来中国旅游或者投资。入境时人民币对美元币值是1$:8,那么带来10万美金就能从中国银行兑换到人民币80万元。

假如这老美在中国度过两年,用去了20万元人民币消费,还余下60万元人民币。

假如两年后,人民币已升值一倍,变成了1$:4。

于是,这老美只用所余下的4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从中国银行换回到10万美金,拿回美国快乐地还给美国银行。还有20万人民币呢,再换回5万美金就当中国发给这老美的奖金啦。

你们看看,这老美在中国是白吃、白喝、白玩两年,当初带10万美金来,如今提10万+5万美金走;多高兴啦?!

而那80万人民币就都留在中国,让中国的“流动性”(货币)过剩——物价跟着货币高高涨起来吧!

哈,假如在这两年里,那个老美把那60万人民币并没让它闲着,而是还用来在北京、上海、杭州买房投资房地产,或者发基金、做股票,那么,投资很快就可以升值翻倍,然后再出手把赚到的人民币换回美元。嘿,那么这位聪明的老美投资家就更漂亮地再赚个N倍!这就是当今老外热捧的时髦、辉煌、华丽的“中国投资概念”!

咱们快乐的、好客的、开放的、慷慨的中国傻伯们,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总该彻底明白美国为什么那么迫切地向中国人示爱——渴望恳求让人民币快速升值一倍了吧?(何新《揭秘:让人民币升值的炼金魔术》,2010年6月10日)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民币升值如何拉动中国的物价:

(1)此老美在中国呆了两年,白吃白喝花掉20万人民币,这必然拉高相应的吃喝住行消费品价格。它相当于凭空印出20万元,导致国内消费品的挥发损耗。

(2)人民币升值,由8人民币:1美元,升至4人民币:1美元,则此老美以60万元人民币换得15万美元,不但换回起初投入的10万美元,还多赚5万美元。多赚的5万美元相当于20万元人民币,这是凭空产生的(如果人民币没有升值,没有此老美的投资,本来是不会印这20万元的),这是直接的通货膨胀,投入市场就会引发物价上涨。

(3)如果此老美还在北京、上海、杭州买房投资房地产,或者发基金、做股票,那么,投资很快就可以升值翻倍,从而挣更多的钱。当他回国时,可能换回30万美元,那么就相当于中国需要再多印60万元人民币(值15万美元),这凭空而降的60万留在中国国内,必然大幅拉高中国物价。

(4)在人民币升值后,即使假定国内物价不变,对外国人来说也变贵了。例如,一个旅行包80元,原来美国人只需要花10美元就可以买到(汇率1$:8),升值后则需要花20美元(汇率1$:4),如此昂贵的价格,必然导致购买兴趣降低,使中国出口出现严重困难。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强烈的“捍卫主权”呼声,导致人民币汇率过高,使得外来投资不愿意进来,中国出口一直难以推进,只有少量港澳台商人因为血脉亲情才愿意投资大陆。后来人民币不断贬值,直到1990年代贬到5人民币对1美元以下,外资才加速涌入,外贸状况才发生明显变化,中国经济得以加速发展。(如何合理利用外资是另一个问题,这里不详论。)

国内物价的提高,将会明显提高国家经济运转所需要的成本。例如,经济要素聚集的大城市,本来应当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源,但由于房价暴涨,使得购房、租房成本大幅上升,必然逼迫一些人退出大城市;而选择在留在大城市者则强烈要求增加工资,这样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何新对抗摧毁中国经济的阴谋》

[按:其实西方国家向中国推销“扩大内需”的政策思路,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中国人多买东西,包括多买外资企业的产品,让外国人更多的赚中国人的钱;另一方面抑制中国的出口,让中国少赚外国人的钱,把世界市场更多的让给西方国家。这个算盘是打得很精的。]

《论地租与房地产》

外来资本推动房地产泡沫

何新早在1992年底就指出:“西方银行将大量信贷投入我国经营房地产和基建项目,是有深意的,其目的是刺激我国泡沫经济、加大我国经济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

那时房地产业发展还刚刚起步,中国经济远远谈不上有多大泡沫,何新就已深远预见到未来可能出现的严重经济泡沫问题。若干年后,在新世纪,中国果然出现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超级巨型房地产泡沫。

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物,我们且回顾一下明朝末期出现的城市化、房地产泡沫对明朝经济政治秩序的沉重冲击。一篇名为《明末的白银流入城市化运动》(作者:刘海波)的网文写道:

“美洲廉价白银的发现与张居正的税收政策共同制造了晚明中国对外贸易大规模的净输出和白银净流入;白银流入效应确实解决了中国历史经济发展的痼疾通货紧缩,而使整个经济体系高速运转起来,并带来了大规模城镇化的后果。”

明代的《苏州府志》记载:“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留居乡村的只剩10%~20%。)明人林希元在《林次崖先生文集》中写道:“今天下之民从事于商贾技艺游食者,十而五六。”(五六成的人从事工商杂业。)明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写道:“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今一甲所存无四五户,则空一里之人,奔走络绎于道路。谁复有种田之人哉。吾恐田卒污莱,民不土著,而地方将有土崩瓦解之势矣。可不为之寒心哉。”今天所谓的空心村情形,在当时东南沿海已经很普遍。

网文援引李宪堂的评论:“正是白银,使统治者加大了对下层民众剥夺的强度,助长了聚敛和剥削的水平,以前所未有的速率消耗着社会成长的机能。白银推动着经济的轮子飞转,像抽水机一样把底层的财富抽向高处,阶级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分化空前加剧,基层民众尤其是白银灌溉不到的边缘地区民众陷入一贫如洗的境地。”

其结果,由于经济结构陷入紊乱(东南农民不种地,粮食极度短缺),贫富两极高度分化,明朝迅速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政权最终亡于起义农民之手,崇祯皇帝吊死煤山。

三个半世纪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尤其是在东南地区,再度掀起了规模浩大的城市化运动,房地产泡沫飞速胀大。带动这次泡沫的重要因素同样是外来资本。中国的外汇储备量,在1996年突破1千亿美元,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而这两个年份也恰好可以看作房地产发展的两个标志性年份。1996年房地产泡沫开始形成,不断发展;2006年房地产泡沫逐渐进入疯狂态势,与三个半世纪以前一样,这一次同样有让经济崩溃的巨大危险,同样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调,贫富差距急剧拉大。

凯恩斯主义刺激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东西方国家有着较大的差异。美国刺激政策在1960、1970年代主要是针对越南战争的庞大军费开支。所以当1985年美国以老大姿态逼迫日、德、英、法、意签订广场协议、分担经济压力时理直气壮,五个小弟国家不敢吭气,被迫照单全收。 1990年代以后美国泡沫经济主要是针对高科技产业,纳斯达克指数扶摇直上。相对而言,美国的经济泡沫具有向外开拓和结构良性调整的含义。而日本和中国的刺激政策,房地产占了重头。经济结构明显是向死胡同移动。美国虽然也有房地产泡沫,但远不如日本和中国严重。

东亚人注重家庭,讲究人际交往,所以经济稍有发展,房地产业就容易跟着吹起泡沫来。在这一点上,日本经济同样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在工业化时代,儒家文化圈的巨大文化优势和潜能日益被发挥出来,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然而,其命门(或者叫罩门)又恰恰在于东亚人注重家庭,重视人伦这一点上,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屡屡导致繁荣毁灭的严重后果。

无数事实证明,房地产业绝非仅仅涉及房屋居住、建材工业这样简单。事实上,房地产业还深刻牵涉到货币发行制度、金融运作机制,以及外汇储备硬通货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经济领域。

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之后,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层层阻断外来资本向房地产业泡沫流动的规模和速度。

(1)汇率政策必须十分慎重,绝不可盲目升值,必须努力防范热钱(从事金融炒作)的源源涌入。

(2)对外经济合作对国家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外资投资房地产业必须有限制性政策。

(3)对于从事房地产业开发的老板,以及从事房地产炒作的相关人员(无论中外),国家必须有登记记录,形成大数据,对这些人兑换外汇出国,抽逃资本,必须有限制。

(4)在金融货币领域,要制定一系政策制度,力阻投机资本向房地产领域蔓延。

《共济会与世界经济史》

网络虚拟货币(如比特币、莱特币)极可能是共济会制造出来,以便未来取代美元的“非主权货币”。它被鼓吹宣传有如下优点:

(1)完全去中心化,没有发行机构,可以避开具体国家的操纵;(2)匿名、免税、免监管;(3)健壮性,无发行中心,所以外部无法关闭它;(4)无国界,易于跨境交易和使用;(5)山寨者难于生存。

2017年9月4日,中国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严令,自2017年9月30日起,彻底关闭境内所有虚拟货币相关交易平台。

经历一次次的骗局和渗透,一次次吃亏上当蒙受巨大损失之后,中国金融当局开始变得警醒起来。但来日方长,庞氏骗局肯定还会不断翻新,金融当局是否能够每一次都识破真相,并采取正确的对策,尚有待于观察。

(以上写于2016年)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