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铁锋
【内容提要】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李斯特主义的基础上,何新构建了一套宏阔的具有创新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既不同于左派传统政治经济学经济理论,更与右派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针锋相对。因此,何新将自己的一部重要著作命名为《反主流经济学》。
1980年代末,何新提出了极具独创性的“市场规模有限性”理论,此论再度激活被新自由主义宣布失效的生产过剩理论,对著名的马歇尔供求曲线以及亚当·斯密及马歇尔的市场自动均衡理论形成了粉碎性打击。
“市场有限性”规律,为国家主义的市场培育与保护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柱。
何新另一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是他的“资本市场决定价格”理论,他认为价格并非由供需市场自发形成,而主要是由竞争性的资本市场形成。此论从根本上摧毁了古典主义斯密以及新古典主义马歇尔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市场价格理论的基础。这个规律,为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抑制投机、防范国际金融突袭、保护实体经济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理论支撑。
针对马歇尔等人欲构建“纯经济学”,何新认为经济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绝不存在超离经济利益的中性纯形式主义经济学。
自由主义认为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配置资源”,何新认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与社会分配,从而恢复了政治经济学的本色。针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鼓吹拆散肢解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小私有基础上的自由竞争制度,国家应放弃对经济的干预;何新指出当代主要发达经济体是建立在大型垄断企业为骨干、国有私营相混合、社会福利体系十分健全基础上的制度,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已经达到极为深入广泛的程度。
新自由主义废弃了地租理论,何新则恢复了地租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土地国有制是新中国建国后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的最重要内因,并提出许多新的观点。何新的新地租理论为抑制房地产泡沫提供了理论支撑。
何新的通货膨胀理论极为深刻。
何新认为,所谓“短缺经济”实际是一种隐性通货膨胀,绝非“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一观点导致中国经济政策在1991年发生惊天逆转,由抑制需求转为开拓内外市场、扩大需求。针对新世纪有人提出用人民币升值的办法抑制通货膨胀,何新指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热钱涌入,发生外升内贬式的通货膨胀,从而使问题更加严重。这一观点阻击了通过人民币升值搞垮中国经济的阴谋。
自2010年,何新开始研究共济会问题,因之提出了“早期资本的大规模原始积累并不是通过商业资本而是通过金融信贷资本得到快速发展;金融先行,才推动工业革命”、“有史以来发生的一切经济危机,无一次不是源于金融资本家的人为操纵”等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何新认为1930年代以来的苏联政治经济学理论并非出自马克思,而主要是出自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
何新援引列宁的辩证决定论批驳了机械决定论(孟什维克)和左派政治经济学理论(布哈林)。
何新认为世界形势发展到新阶段,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前人,必须有相应的具体改变。(重商主义,德、日国家主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是相似政策体系的不同版本。)俄国革命无疑是必要的,但是革命并不意味着可以超越生产力决定论,而只是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政治条件,因此由战时共产主义“倒退”回新经济政策(国家资本主义)是必要的,这实际是在进步。与此类似,中国的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都是必要的阶段。所以,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
何新主张全面建立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建立多元混合经济形态,保护民族工业和利益,构筑国家主义的政策体系和战略目标。2009年,何新提出了新社会主义的主张。
何新强调促进就业,主张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抑制社会分配两极分化,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制。在国际上坚持独立自主,谋求中国的全球利益,在新时期应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货币金融方面,必须防范泡沫(慎重对待凯恩斯主义)、抑制投机,防止被国际金融势力(共济会)牵着鼻子走。
何新长时期内不断提出具体的国家政策操作建议,许多建议被决策层采纳。
在长时间与主流经济学派的论战中,何新经济学以其鲜明的现实性与可操作性,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中国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潮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进而成为经济学中国学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体系。
【序论】
这本书的初稿完成于2004-2005年。当时笔者手中仅有何新先生所著《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为中国声辩》等有限的几本书。在网上读到了《思考二·我的新国家主义经济观》以后,遂萌发出一个念头,由于何新先生的经济学术观点散落于许多文章中,很难让人系统性阅读和理解,那么是否可以对这些学术观点和思想加以整理,集成为一部线索分明、前后连贯的系统性著作呢?于是笔者便试着写一些文章,以“路漫漫”的笔名发到专门探讨何新学术的兴华(网络)论坛上。大约一周发一篇,偶尔要两周发一篇,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才写完。于是便有了一部《何新经济理论解读及引论》。文章发到论坛后,得到了何新先生的首肯,当时在论坛一直置顶。
当时自己家里还没有安装网络,于是只好把文章拷到U盘中,然后找熟悉的人,到他们家发文章。有那么几周时间,甚至完全没有办法,只好直接把文章打印下来,然后到网吧再打字发出去。(网吧的电脑都没有U盘接口。)
新世纪初叶,在中国出现了大量的金融乱象和严重的房地产炒作泡沫,何新先生忧心忡忡,写作了大量关于地租、货币金融的新文章。笔者当年所写的《何新经济理论解读及引论》局限性便十分明显了。为了让更多的朋友系统了解何新先生的经济学术思想,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年写作的《何新经济理论解读及引论》进行修订,易名为《何新经济学思想述评》。
修订的原则是,删去一些明显不合时宜的东西,修改表述不精准的地方,同时删去引论部分。删去引论的原因是其多数内容远离何新经济学术,且过于琐碎和缺乏意义。增添关于地租、货币金融方面的内容。并且增补了第四编《国家经营及其它》,这一编内容实际涵盖和提升了当年引论的一些主要观点,并且站在新的高度上,从政策操作的角度,对于一些重要的经济理论进行综述、评论、引申。国家经营是一个非常大而复杂的问题,本书的一些文章只是勾勒其中要点。至于详细的论述,需要另写专门的著作。
为了不至于把当年所写的内容改得面目全非,修订时尽量保持原貌。在原文基础上添加新的评论,多采取“补记”的形式。因此,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同一篇文章中,某些内容主要是针对1990年代中国经济的评论,而某些内容则主要是针对新世纪初叶中国经济的评论。两者的微妙差别,恰恰是由于写作时间不同造成的。总的来说,2000年前后中国的经济情况发生了许多变化,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的侧重点也必然会有相应的改变,甚至不排除有个别互相对立矛盾之处。也许思考这些不同点,恰恰有助于读者辩证地认识经济形势和经济理论的演变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尽量保留当年内容原貌的原因之一。
本书写作时间大体有三个阶段。包括2004年、2014年下半年-2015年初、2016年底之后。2014年底写成修订后的初稿后,根据何新先生的建议,2015年初再次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形成2015年2月稿。此后,由于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联系何新博客中的某些新内容,2016年底之后,又增补了若干文章及其它一些内容。
其中,2016年底之后增补的内容均在文末标明了写作时间,包括第一编的《论金融市场和抑制恶炒》,第四编的《论资本管制》、《论温和凯恩斯主义与新全球主义》等等。
其余未标明写作时间的文章,第一编中的《论地租与房地产》、《论金融》、《论外汇》、《论货币政策理念》,第二编中的《何新对抗摧毁中国经济的阴谋》、《网络虚拟辩论》,第三编中的《共济会与世界经济史》,以及第四编的全部文章,为2014年下半年-2015年初所写,其它为2004年所写。
可以认为,本书于2014年之后写作的内容,大体反映了何新先生在新世纪的研究成果。而其余内容(写于2004年),大体反映了何新先生在新世纪前的研究成果。
何新先生的学术著作,采取的往往是哲学性表述方法,即从某个具体的问题出发,对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因素进行论述和评价,从而得出综合性的结论或者解决问题之道,在逻辑上常使用归纳法和归谬法。这样的表述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非常有效,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但是,这种表述方式在学术传播上却非常不利。人们很难搞清楚多篇文章之间的内在逻辑线索,因而在运用其中的道理解释现实问题时,往往一头雾水,难以运用自如。再者,由于何新先生的研究领域十分宏阔,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其经济学术思考成果分散于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也使得其经济学术著作缺乏系统性。
本书的方法,是尽量将哲学性表述转换为科学性表述。所谓科学性表述,即从许多不同的问题中分离和抽象出各种类似的因素(属性),形成一系列学术性命题,作为各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个个加以论述,从逻辑上证明,并举例说明。确定某个命题后,再从何新先生的不同文章中寻找与此学术命题有关的论述,东抄一些,西抄一些,拼凑在一起。为了达到内容上的连贯,自然不免要作若干增删改写。在不少地方,为了让意思表达更加清楚丰满,往往采用笔者自身的文字,来转述何新先生的意思。还有一些地方,为了使论证更加有力,笔者进行了一些引申论证。例如在《论极右分子哈耶克》一文中,笔者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的经济博弈论进行了补充论述。本书的写作思路,总的来说就是要形成公理→定理→推论形态的演绎体系。这样就能够达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连贯的效果,有利于大家的研究参考。
本书尽量将何新先生有关经济学术方面的重要观点收集起来。但由于体例的大幅改变,自然不免要对许多学术观点断以己意,并且有不少引申性的论述,有些方面可能并不符合何新先生本意。这一点是需要朋友们加以注意的。2010年,何新先生开始深入研究共济会,逐渐揭示了共济会对于近现代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本书亦将专辟篇章,加以介绍。在其它各个篇章中,有时也会用到“共济会”这个词语,这样能够清晰简洁地论述某些问题。
本书也少量引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例如《导论》就吸收了叶慧坚(网名冲击力)的文论成果。
张铁锋
2014年12月23日初稿
2015年2月6日修改
2017年5月12日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