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舰船过客03
淮海战役是在军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指挥下完成的。
对前者各方应该没有分歧,军委直接控制了淮海战役的每一步决策,特别是直接提出了第一阶段打黄伯韬兵团的策略。对于后者应该说是的分歧很大,一些所谓的“砖”家甚至提出,总前委没有指挥淮海战役的军事,甚至有人认为粟裕是淮海前线的实际指挥者,是不是这样呢?从历史事实来进行分析。
一、指挥权限问题:
1、淮海战役成立总前委前,陈邓有统一指挥权。军委在48年11月1日电告淮海前线“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也许人会说,陈邓复电要军委直接指挥,这完全是偷换概念,陈邓复电是说“请军委多直接指挥”(重点是一个“多”字),而没说“不指挥”,就算陈邓说“不指挥”,那也是无效的,因为,陈邓无权改变军委的决定,除非军委重新授权。
2、淮海战役总前委成立后,根据后文大于前文的原则,指挥权自然转移到淮海战役总前委,因总前委委员并没有全部在一起指挥作战,那么自然由常委刘陈邓代表总前委行使职权。
3、军史对指挥权的定论:“为统筹淮海战役前线作战事宜和地方支前工作,有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5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5人会议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伯承、陈毅、***3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为总前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全国解放战争史》的提法是“由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筹一切”“建立总前委统筹淮海战役前线一切事宜,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淮海决战,是军委、毛ZD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从组织领导上保证了淮海战役的全胜”。就算是写第三野战军的分战史---《第三野战军战史》,提法也没有分歧:“为此,决定成立总前委,统一指挥两大野战军的作战行动、后勤保障和战区支前工作。总前委由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以刘伯承、陈毅、***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为书记。总前委的成立,使淮海战役有了统筹一切的总指挥部”(《第二野战军战史》的提法,当然更不会有分歧。
4、据说对这个结论粟裕有分歧,声称是自己指挥了淮海战役,这个我没有考证过是否有这件事,但是粟裕在生前回忆淮海战役的文章中是白纸黑字地写过:“淮海战役是在军委和总前委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取得胜利的。”“军委、总前委审时度势,统一筹划,集中集体的智慧,正确指导了战役全过程”。
5、解放后苏联大使尤金受斯大林委托向毛ZD了解淮海战役,毛ZD说淮海战役是“刘陈邓指挥的”(另一个版本说是“刘陈邓粟谭指挥的”,无论哪种提法,说明毛ZD认为前线是总前委指挥了淮海战役),他们有两人在南京,你就去南京了解情况吧。
二、实际指挥
1、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刘陈邓参与了决策。陈邓最大的贡献在于否定了中央要求陈邓主力出淮南的设想。刘伯承则最先明确提出“斩断敌军中枢,形成会攻徐州之形势”的建议。可以说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央直接形成了华野策略,而刘陈邓的建议(当然要经中央确定)则形成了中野策略,这二者形成了大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总体策略。同时刘陈邓直接干预了北线作战,19日粟裕报告“决本晚向邱李兵团反击”电文中请示“是否可以,请刘陈邓指示”,刘陈邓回复“据我们观察。。。刀锋似已略形钝挫,以之歼击较黄强的邱李诚非易事”“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最好力争迅速歼灭黄伯韬,尔后将主力集中于徐东、徐南,监视邱李孙三个兵团,争取休息十天半月,同时以尚未使用的5个纵队或3个纵队用于南线,协同我们歼击黄维、李延年,这个步骤最为稳妥”。这份电文说明了站在总前委的角度讲了三层意思,一是否定粟裕歼击邱李的预案;二是要求粟裕重点应该考虑先扑灭黄伯韬;三是完成扑灭黄伯韬后转兵南下歼击黄维、李延年。粟裕复电“我们完全同意刘陈邓指示”,放弃了原定的歼击邱李策略,按刘邓方略改为打完黄伯韬后,一部分兵力对徐州取守势,一部分兵力转兵南下配合刘邓歼击黄维。
2、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刘陈邓的建议形成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总体策略。从11月14日,刘陈邓就做出了整个战役第二阶段先打黄维的策略,这个策略和华野方向发生了分歧,华野准备先打北线邱李,并在19日向刘邓报告,被刘邓否决,23日,刘陈邓再次向中央陈述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策略“我们意见除王张十一纵队外,请粟陈张以两三个纵队李、刘防御,至少以四个纵队参入歼黄维作战,只要黄维全部或大部被歼,较之歼灭李、刘更属有利。如军委批准,我们即照此执行。粟陈张意见亦请速告”,中央复电完全同意,并重申了刘陈邓临机处置一切的权限,自此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策略被确定下来。也许有人会说,打黄维是中野的任务,没华野什么事,华野不过是帮忙而已,这是大错特错的,淮海战役是一个整体,岂能分割?刘陈邓第二阶段策略是对两个野战军作战的部署,虽说是“请”粟陈张如何如何,这不过是措辞上的问题,关键在“如中央批准,我们即照此执行”,这对华野是具有约束力的。可以说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是淮海战役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刘陈邓的决策,为定格淮海战役的走向,起到了关键的决策作用。刘陈邓这个步骤的实施,其意义在于一是彻底粉碎了敌军南线三个兵团打通津浦的作战计划,二是完全孤立了徐州集团,迫使其放弃徐州,为华野合围徐州集团创造的有利条件。
3、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也许有人会说,刘陈邓没有指挥这个阶段,是华野独立完成的,12月1日,陈老总在电话上指示粟裕“我们这里都在收拾黄维这个冤家。你们北边要把杜聿明抓住,南边要把李、刘看好”,其实就已经是代表总前委对第三阶段的目标进行了安排。完成对杜聿明的合围之后,前线将领怎么做,完全可以放手让前线将领具体指挥,毫无悬念的作战,根本没必要多干预。中央也是认为,解决杜聿明不是问题,要总前委开会的议题已经变成了讨论今后的渡江问题。
三、反应总前委指挥关系的电文:
(一)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向刘陈邓的请示电 48年11月13日“待黄兵团大部解决时诱歼邱李两兵团”
“……以上部署是否可行,有何指示,均即请示……”
48年11月18日“邱李进程甚缓引敌东援歼灭可能不大” “……以上是否有当,请示”
48年11月20日“同意先求歼黄维华野8个纵队大弧形包围徐州” “……我们完全同意刘陈邓指示,抽出4至5个纵队,必要是还可增加3个纵队,协同中野歼击黄维、李延年……以上各案,当否请示。”
48年11月21日“监视邱李孙歼灭李延年之部署” “。。。整个部署是否适当,请刘陈邓、军委、华东军区予以指示”
48年11月25日“保障中野歼灭黄维兵团的部署” “……上述各纵如何使用,盼示……” 48年11月27日“围歼任桥集地区李延年部”
48年12月6日“对杜集团由追击截击调整为攻击部署”
48年12月10日“建议再由华野抽一部兵力先解决黄维”
48年12月10日“决调3纵苏11纵鲁纵参加围歼黄维” “电话逢悉。我们决抽调……” 48年12月14日“杜集团三面固守集其主力向南突击” “……以上是否有当,请即示复。” 除此主报“军委、刘陈邓”并列的电文:
48年11月15日“黄兵团已大部被歼邱李兵团不敢猛进”
11月16日“谭王指挥总攻碾庄粟裕指挥围歼邱李”
11月27日“十一纵七纵特纵参加歼灭黄维作战”
11月29日“提议华野负责围歼徐州之敌”
12月1日“追堵截击徐州逃敌的部署”
12月16日“黄维已歼拟就现阵地休息3天”
12月31日“建议乘敌饥寒交迫发起攻击” 并报“刘陈邓、军委”和“军委、刘陈邓”的电文:
48年11月13日“续歼东援邱清泉李弥兵团的部署”
11月18日“决本晚向邱李兵团反击”
11月26日“紧缩包围邱李孙坚决阻敌南援”
12月2日“望各纵以勇猛动作追击截歼徐州逃敌”
12月3日“截堵敌突窜道路楔入敌纵深割”
12月15日“关于战区粮食供应情况简报”
(二)刘陈邓指挥粟裕的电文:
19日粟裕报告“决本晚向邱李兵团反击”电文中请示“是否可以,请刘陈邓指示”,刘陈邓回复“据我们观察。。。刀锋似已略形钝挫,以之歼击较黄强的邱李诚非易事”“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最好力争迅速歼灭黄伯韬,尔后将主力集中于徐东、徐南,监视邱李孙三个兵团,争取休息十天半月,同时以尚未使用的5个纵队或3个纵队用于南线,协同我们歼击黄维、李延年,这个步骤最为稳妥”。
21日复电粟陈张“完全同意20日亥电部署。... ...望韦吉能先率4至5个纵队于23日夜前进至宿县、大店集之线,准备以3个纵队担任钳制刘汝明、李延年,而以2个纵队参加打黄维” 23日:“我们意见除王张十一纵队外,请粟陈张以两三个纵队李、刘防御,至少以四个纵队参入歼黄维作战,只要黄维全部或大部被歼,较之歼灭李、刘更属有利。如军委批准,我们即照此执行。粟陈张意见亦请速告”
24日刘陈邓致电粟陈张”至少先以3个纵队进至......地区,并以1个纵队进至.....断黄维与李刘联系,并准备以强大部队由浍河以南地区向西出击歼敌”
25日“........望粟陈张唐即布置歼击李延年作战”
27日给中央及粟陈张电文“已告粟陈张立即开始歼击李延年、刘汝明部署........关于包歼李、刘,即由粟裕负责处理”(如果说其他电文用词还比较客气,这一份电文直接就是命令口吻了)
四、总前委的指挥核心
总前委的指挥核心自然是刘伯承,也许有人会说***是“书记”啊,我觉得这个认识是有偏差的,78年后,***也没担任过总书记,但他却是第二代核心,可见核心和书记并不能划等号,我之所以说刘伯承是核心,理由如下:
1、刘邓之间:军事上是以刘伯承为主的,这一点从中野老人们的回忆可以看出来,军事上由刘伯承下决心,政治上则是邓管事,两人互相支持,互不干预。
2、刘陈之间:成立总前委后,***提出自己年轻,多值班,但指挥上还是两位司令员下决心。陈毅是中野的副司令,他的指挥权限自然不可能超过刘伯承。
3、解放后,毛ZD曾在***复出的文件上签字,其中一条是“战争年代协助刘伯承指挥,有战功”,可见战争年代刘邓之间军事上谁作主,在最高领袖那里都是有数的。
4、在军委电令上总前委的委员和常委排序,均是“刘陈邓”次序。
5、90年代拍成的历史电影《淮海战役》召开正式军事会议时,大家不知道注意到座位的安排没有?刘伯承一个人座中间,陈邓携众将领两边落座。也许有人说,电影也拿来做证据?请注意这不是一般意义的电影,是由江**亲自题写片名的历史题材电影,基本可以相当于纪实文学,而且,这部片子是在二代核心时代拍成,如果当年刘邓并排座,而拍电影把他拍到了边上,这种电影能通过政审吗?共产党因为是实行集体领导,所以,排序是至关重要的,天下大乱,共产党领导人的座位也不会乱。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证据就是总前委的合影照,这个也能体现总前委委员之间的先后次序。
五、淮海战役的关键点
举行淮海战役最初是粟裕提出来的,这个不假,但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粟裕提出的淮海战役不过是占领两淮,吸打援敌的常规战役计划,根本不是决战,为和实际的淮海战役向区别,一般称为“小淮海战役”计划,从小淮海转变成大淮海有这样几个关键点:
1、陈邓反对中央出淮南计划,这对形成两个野战军直接的战役配合打下了伏笔。
2、中央修改粟裕占领两淮、吸打援敌计划为先歼7兵团,为对形成大淮海走出了直接的第一步。
3、2日刘伯承最先明确建议“斩断敌军中枢,形成会攻徐州形势”形成了大淮海战役的雏形(粟裕齐辰电落于刘伯承之后)。中央于9日下决心斩断敌军中枢,与敌进行大决战。
4、刘陈邓先打黄维建议,承上启下,定格了大淮海战役(既粉碎了南线敌军打通津浦路企图,又迫使杜聿明放弃徐州,最终被围)。
六、最后谈谈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
1、粟裕的齐辰电虽然落于刘伯承之后,且是在敌军已经有总退却的迹象时提出(实际上粟裕的判断并不准确,敌军并非是向南总退却,而是向徐州集中和我军决战。而刘伯承策略则是无论你是否退却,我均斩断你的中枢,孤立徐州,更为准确),虽然没有刘帅那么料敌机先,但也反应出了随机应变、顺势而为的用兵原则,一帅一将观点趋于相似,无疑对中央的决策形成影响,促成了小淮海向大淮海的转变。
2、战场指挥问题。
第一阶段指挥歼灭了黄伯韬兵团的是谭震林和王建安的山东兵团,
第二阶段粟裕兵团成功阻击了杜聿明集团,逼退了李刘兵团,为中野围困黄维兵团提供了保障。
第三阶段山东兵团与粟裕兵团以及刘邓兵团联合包围歼灭了杜聿明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