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杂记】
对“原驰蜡象”的误解
80年代我在中国社科院作研究工作,曾得到当时院长胡乔木的关注,与乔公有所交往。乔公多次批改我的文字,并不时有所召唤。
因乔公善诗词,我曾经呈上当时所写的一些唐宋诗词解读札记,其中也有两首是解译乔公的词。乔公皆不甚以为然,建议我写写毛泽东的诗词,谓那才是古今诗词之最壮观者。
我说自己功力不够,有些意境一直没读懂。
比如《沁园春》中说“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而云“欲与天公试比高”。高山可以与天比高,说得通。但是“原驰蜡象”,原野、平原上的雪堆,即使很大,何以被喻为奔驰的大象,而要与天竞高?未免过于夸张也。——当时我年少轻狂,口无遮拦。而乔公云:“你没有去过陕北?陕北人讲的“原”不是平原,而是高原,是土字边的那个‘塬’”。”
我闻其言后查《说文解字》及《康熙字典》,皆无“塬”字,乃知古并无其字。查《现代汉语词典》方见收有此字,解释曰:“塬,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呈台状,四边陡,顶上平。”塬与墚、峁,皆为陕北方言,后乃成为地貌学名词,成为黄土高原特殊高台地貌类型的特殊名称。也就是说,此“塬”字乃为现代地理学根据陕北方言的一个新造字也。
毛泽东作《沁园春》时间为1936年2月7日东征到达黄河东岸的榆林清涧袁家沟,其地乃黄土高原特有之高塬地貌,遍地多土塬耸起,大雪覆盖下,遂如同白色大象也。
据云毛泽东此ri登山勘察进军路线,而观看雪景,乃有感而作此词。故“原驰蜡象”的这个“原”,并非俗解之平原或者原野,而是黄土地带特有的一垛垛高土台原,即“塬”或者“大塬”(此应也正是山西省会“太原”一词的得名由来)。
一座座大塬皆耸立于大地,雪后远观,如同巨型白象,一座更比一座高——所以“欲与天公试比高”也。
这个理解,受益于当年乔公,所谓一字之师,不能不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