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语言学假设如何成为历史假设?1

$
0
0

“古印欧语系”

西方学统中的弥天大谎 

朝千里

 

“古印欧语系”源于英国殖民者印度法官的一个揣测

对于西方学术界来说,十九世纪是语言学的世纪。十九世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的鼎盛时期。尼采宣称:“他本人像十九世纪所有伟大的思想家们一样都是语言学家。”([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中译本第170页,三联书店1999年5月)这种历史比较语言学起源于十八世纪晚期的印度。

“随着英国人18世纪的成功,……对印度文明慢慢熟悉起来。他们吃惊地发现,他们同梵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相似性。印度的最高司法官威廉•琼斯先生在1786年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揣测,他认为: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同宗同源,但这一源头也许已经不存在了。”([英]尼古拉斯•奥斯特勒《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中译本第2版第20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就这样,历史比较语言学起源于英国殖民者印度最高法官的一个揣测。

西方在开拓殖民地过程中发现了另一个高级文化---印度文化,在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20年代形成了对印度文化崇拜的高潮。这位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威廉•琼斯先生“翻译的印度诗歌,受到整个欧洲如醉如痴的欢迎。……歌德1791年写道:我只要提到《沙恭达罗》(琼斯翻译的一首印度诗歌),什么都不用说了。……拿破仑1798年去埃及远征时,带了一本《吠陀本集》。”([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译本第1版第205-206页,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7月)

在西欧中心论和种族主义的时代背景下,出于攀缘心,西方学术界虚构了“印度—欧罗巴语系”的语言学谱系,将高级文化形态的古印度文化纳入了欧洲文化的范围。种族主义学者布卢门巴赫认为:“白种人或高加索人是第一个,也是最漂亮、最有天赋的种族,其他种族都由它堕落,成为中国人、黑人等等。”(同上第196页)

“而德国人因为是最后离开原生地的,所以被认为是更纯洁的高加索人种一样,德语被视为比家族中期哦他语言更纯洁、更久远,因此新定义的语言家族的德语名字是[印度-日尔曼语系](lndogermanisch),德国印度主义者H.J.克拉普罗特(H.J.Klaproth)1823年发明了这一名称。但弗朗茨•葆朴本人和其它国家的学者们一起,更喜欢[印欧语系]这个名字,托马斯•扬(Thomas Young)1816年首先使用了这一名称。”(同上第203页)

将印度的梵语归为欧洲语系有什么根据呢?

欧洲人崇拜古印度文化的原委在德国,“1803年,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对印度的激情甚至更少限制:‘一切,绝对的一切,都有印度源头。’……施莱格尔认为,埃及被印度人殖民化和文明化了。他对这一点是如此深信不疑,以至于他援引埃及建筑的壮观来证明印度种族的伟大。……施莱格尔还认为,犹太文化受到了埃及人的影响---你会记得,埃及人的高度文明来自印度人。”([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译本第1版第206-207页,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7月)

这样一来,埃及文化源于印度,而犹太文化源于埃及。而印度文化又来自于雅利安-日尔曼文化系统。将印度文化纳入[雅利安-日尔曼文化]系统,就可以在文化上与精神上证明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种族的优越性。这样一来,从高级种族到低级种族的排列为:欧洲/日尔曼种族→印度种族→埃及种族→犹太种族于是形成了典型的“西欧中心论”和“种族主义”的理论基石

请看德国史学家的描述:雅利安人横扫南方征服印度时,古希腊人南下进入希腊。创造[印度-日尔曼语]的民族是古希腊人。库尔提乌斯兄弟是研究印欧语与古希腊的德国著名学者。兄长恩斯特•库尔提乌斯在所著《希腊史》第1卷(1857年出版)中,“接受了语言学家们关于印欧语的发源地在中亚山区某处的观点;从那里,正当雅利安人横扫南方征服了印度时,古希腊人南下进入希腊。……随着他们的到达,历史开始了。” ([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译本第1版第303页,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7月)“懂得以如此特别的方式发展出印度-日尔曼语这一共同财富的民族是……古希腊人。他们的第一个历史功绩是发展了这门语言,这一功绩是一种艺术成就。因为超越了所有姊妹语言,希腊语必须被看作是一件艺术品……整个语言就像一位受过训练的运动员的身体,其中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根肌腱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没有丝毫的臃肿或惰性物质的痕迹,全都是生命和力量。”(同上304页,转引Curtius 1857-67,第一卷,P.20;1886译文,第一卷,P.32)

太高兴了,又一个突破,再接再厉;形成专著,让我能够引用就好了。      

所谓的人类学之优良品种,全是伪造出来的。原来是一些“季风亚洲”之外的散兵游勇,文明的打劫者,充其量是历史长河中几许浪花;但经过与中华文明之因缘相接,而狂泻洪水猛兽,恶浪滔天。然而,其御用文人竟然编出“印欧语系”来正名。

与其说“正名”,不如说“盗名”。“正名”是循“名”(概念)责“实”,以求名实相符。“印欧语系”既无其“实”,何以“正名”?“盗名欺世”而已。

为了给[印欧语系]作陪村,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东方学学者、语言学家厄內斯特赫南,在自己的语言实验室内又虚构出了[闪米特语系]的谱系。“闪语是赫南的第一个创造物,他在其语言学实验室里虚构出来的第一个产物,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他的社会地位感和使命感。我们决不应忽视下面这一点:对赫南的自我来说,闪语是欧洲(以及他本人)在东方世界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所具有的支配地位的象征。”([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中译本第182页,三联书店1999年5月)

“闪米特”概念的来历

“这个语系的名称可以追溯到《创世纪》第九节第18句,诺亚的第二个儿子名叫‘闪’。1781年,施勒泽最早将它用于语言学中。《创世纪》第十章21~31中,许多以‘闪’后代命名的民族说的都是闪米特语系里的语言,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数希伯来语(从阿法撒而来)、亚述语和阿拉姆语了,正是这一点给了施勒泽灵感。但是[闪米特]这个词选择得并不好:‘闪’的儿子还有埃兰、路德,他们是说埃兰语和吕底亚语的族长,而这两种语言和闪米特语并没有什么关系;迦南(西顿人、阿莫里特人以及阿瓦迪特人的前身)和宁录(巴比伦人和阿卡德人的始祖)则是‘含’的后裔,他们的语言就和希伯来语、亚述语以及阿拉姆语非常相似。”([英]尼古拉斯•奥斯特勒《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中译本第2版第30页脚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后来,“闪米特”这个概念加入“含米特”,扩充为“闪含语系”(又称“亚非语系”),为西方学统中以种族主义为灵魂的“印欧语系”概念作陪村。

十九世纪中期西欧中心论之世界历史观

“19世纪中期居于主导地位的世界历史观,是雅利安人与闪米特人之间的对话闪米特人创造了宗教和诗歌雅利安人则创造了征服、科学、哲学、自由以及值得拥有的其余一切东西。”([美]马丁•贝尔纳《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译本第1版第26页,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7月)“对赫南而言,与印欧语系成熟的语言文化相比,甚至与其他闪米特东方语言相比,闪语的发展乃一种受到阻遏的发展。……闪米特语族诸语言,是无机的,受到阻遏的,完全僵化的,无力再生的;换言之,他证明闪语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因为,闪米特人也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存在。而印欧语言和文化确是现实存在的,有机的,因为有语言学实验室的存在。”([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中译本第187页,三联书店1999年5月)

雅利安人与闪米特人之间的对话还有一个意图,就是将世界高级民族的历史边缘化。“用雷纳德本人所偏爱的军事类比来讲,印欧---闪米特联盟实现了对中国、埃及和土耳其人的贬低。”(同上338页)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