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解放战争研究资料】
淮海战役期间谭震林对山东兵团的指挥与作战
作者:江渭清
谭震林传编写委员会
【谭震林简介】
谭震林(1902年4月24日—1983年9月30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在解放战争期间,谭震林曾经是粟裕部队政委及前委书记,是粟裕将军的老领导。
1946年,谭震林任华中野战军政委、前委书记(粟裕任司令员);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
1947年谭震林任华东野战军第一副政委。华野分兵后,谭震林担任华野内线“兵团”及山东兵团政委、前委书记,许世友担任司令员,指挥山东兵团独立作战。1948年,同许世友指挥发起胶济线西段战役、潍县战役、兖州战役、济南战役。
淮海战役中,谭震林是总前委五人委员之一,是山东兵团政委及前委书记,与副司令员王建安一同领导山东兵团独立作战。
谭震林亲率3个纵队胁迫国民党冯自安部的张、何集团起义。指挥山东兵团全歼黄伯韬兵团。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立下卓越战功。其后指挥山东兵团参加第三阶段歼灭杜聿明的战斗。
1949年淮海战役胜利后,中央军委对解放军全军进行整编,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谭震林任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
【说明】
以下内容全文摘录于《谭震林传》淮海战役部分。
在《谭震林传》书中,江渭清等作为淮海战役的亲历者,详细记述了以刘邓陈为常委的总前委对于淮海战役的战略指挥和领导,以及作为总前委成员之一、同时作为华野及山东兵团政委以及前委书记的谭震林,领导和指挥山东兵团独立作战,配合粟陈张兵团以及中野部队,第一阶段作为主攻力量歼灭黄百韬兵团,以及第二阶段阻击徐州援兵,配合中野歼灭黄维集团,第三阶段领导山东兵团参加歼灭杜聿明集团的总决战的过程。参证同时期中央军委的有关电报以及史料,可以知道这些记录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在淮海战役的整个作战进程中。粟裕、陈士榘领导的原华野西兵团与谭震林和王建安领导的山东兵团是分别为二部,各自都在刘邓陈为常委核心的总前委领导下独立作战。
不仅如此,按照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原定部署,在淮海战役结束后,粟裕集团与谭震林集团也仍要分兵作战,执行不同的战略任务。
事实上,作为华野副司令员以及第二副政委,粟裕在华野一直处于作为华野第一副政委的谭震林领导之下,没有担任过华野东西两个兵团的统一指挥和领导工作。
然而近年有一种说法则认为,是粟裕个人领导了淮海战役,指挥华野全军进行了淮海战役,这种说说法完全是虚假的,不符合历史事实。
《谭震林传》出版于1992年,作者是以江渭清为主任的《谭震林传》编写委员会。本书由杨尚昆审读及题写书名。江渭清在解放战争中担任过华野6纵政委,亲历了淮海战役,是谭震林的老部下。华野6纵原为新四军六师,是谭震林领导新四军时期创建的老部队。】
[附注:作者简介]
江渭清(1910—2000),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1946年5月任六师副政委,兼中共苏中地委书记,参加苏中战役。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参加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等战役。
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八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期间,江渭清先后担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华东野战军第八兵团副政委等职,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涟水保卫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战斗。
【《谭震林传》记述的淮海战役战事进程】
11月16日,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人纽成总前委,统一指挥淮海前线作战和领导支前及后勤保障工作。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三人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临机处置一切。
中央军委号召华野、中野全军在刘陈、邓、粟、谭五人总前委统一领导之下,夺取战役的新胜利。
l7日黄昏,在谭震林、王建安的统一号令下,山东兵团指挥的各纵队按第一步作战计划,发起攻击。
部队利用暗夜,集中优势兵力,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向碾庄圩以西、以南各村落的敌据点猛攻猛打,展开了逐村逐屋的争夺战,至18日歼守敌第一百军、四十四军。与此同时、敌第六十四、十五军,也遭到重大杀伤。
碾庄圩敌兵团司令部已完全暴露在山东兵闭的攻击之下。谭震林。壬建安抓住战机,立即实施第二步作战计划,于19日晚组织各部队向碱庄圩敌军核心阵地发起总攻。20日晨、攻克碾庄圩,全歼敌兵团部和二十五军大部。
此时,从徐州来援的敌兵被阻击畏缩在四五十公里以外,黄百韬本人窜至圩东的敌六十四军军部,妄图依托有利地形和飞机支援,继续负隅顽抗。
谭震林、王建安指挥部队,在下有水阻隔、上有飞机滥炸的激战中,发扬不怕牺牲,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精神,一鼓作气,浴血拚搏,终于突破破敌军所有防线,于22日下午全歼被围之敌,击毙黄百韬。总计12万人的黄百韬兵团,至此全部覆灭。
与此同时,担任打援的华野、中野各部队协冋作战,不仅重创了各路援敌,而且攻占了宿县城,切断了津浦铁路徐蚌段,完全孤立了徐州。
【担任打援的华野部队,指粟裕、陈士榘指挥的华野豫皖苏兵团。中野指刘伯承、陈赓等的中原野战军兵团。】
11月25目,中共中央电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大捷,热烈庆贺此役“使徐州之敌陷亍完全弧立地位,使山东、苏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谭震林立即布置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学习屮共屮央的贺电,遵照中央军委关于“难备连续作战三个月至五个月、争取战役全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鼓舞部队士气,为战役第二阶段歼灭黄维兵团,作好连续作战的充分准备。
此时,淮海战场敌军的态势:北为徐州及其以东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南为蚌埠及其以北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和赵集地区的黄维兵团。
蒋介石的企图是,实施南北夹击、三路会师,夺回宿县,打通徐蚌线,以解除徐州弧立的危局。其中,黄维率领的第十兵团,辖四个军、一个快速纵队,共约12万余人,是美械装备的蒋军精锐兵团。
当黄百韬兵团即将被全歼之际,总前委常委刘、陈、邓详细地分析和硏究敌我双方态势和兵力情况,褆出了战役第二阶段先打黄维的设想。
黄百韬兵团被歼的第二天,即l1月23日总前委抓住黄维兵团孤军前进,远途疲劳,便于歼灭的极好时机,向中夹军委呈报了关于开击黄线兵闭的部署。24日,中央军委复电“完全同意”。
总前委立即部署以中原野战军为主,华东野战军一部,合力围歼黄维兵闭。山东兵团则奉命南下进入徐州以南、宿县以北津浦路两侧地,担任阻击南援之敌、配合围歼黄维兵团的任务。
谭震林、王建安按照总前委的部罟,率领兵团指挥部,于11月24日拂哓抵达位于津浦线徐(州)宿(县)段附近的楼、就近指挥作战。
25日、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批准的部署,发起了攻打黄维兵团的合围战。谭震林与王建安一起,指挥华东野战军九个纵队,打徐南阻击战。这些部队有:第四、八、九、十二纵队,鲁中南、两广、渤海纵队和翼鲁豫两个独立旅,阻击可能由徐州向南,或沿肖(县)徐(州)公路西南增援黄維兵团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
谭震林接受任务以后,立即召开会议,研究作战计划,进行具体部署,并向参战部队提出了明确要求。他说,总前委命令山东兵团指挥9个纵队,阻击杜聿明集团3个兵团,这是关系到粉碎蒋介石“三路会师:打通徐蚌线”的计划,保证全歼黄维兵团,夺取战役全胜的重要一仗。
任务是艰巨的,一定要打好。具体任务是,坚决阻击敌军南援,并寻机歼敌一部。为此,他提出了“人在阵地在,坚决阻击敌人”的战斗口号,要求贯彻积极防御的原则,坚守阵地,适时组织反击,争取坚守20天至1个月。采取纵深梯次配置,构成三道弧形防御阵地,组成西路、中路、东路三个阻击集闭,歼击敌人坚守徐(州)宿(县)段的各阻击部队,与南援之敌先后展开了昼夜反复争夺的拉鋸。敌伤亡惨重,寸步难进。
在敌我拉锯激烈进行期间,谭震林、王建安根据中央军委来电“黄维解决后,须估计到徐州之敌有向兩淮或向武汉逃跑可能”的指示,迅即布置部队加强对徐州之敌的侦察,并要求作好转入追击逃敌的准备。
11月30日,华东野战军前委暨政治部发出《全歼当面敌人,争取战役全胜的政治动员令》,号召仝军紧急行动起来,阻击从徐州倾巢南窜,并企图解救黄维之围的敌军。当日,徐州之敌开始夺路逃窜。次日,全军逃离徐州。
谭震林、王建安命令渤海纵队,于12月1日开进徐州,维持秩序:其他阻击部队立即分路岀击追敌。在指挥追击和拦截逃敌的战斗中,谭震林号召各部队“决不让敌人跑掉,要彻底干净歼灭它!”“路标就是路线,枪声就是目标,追得上就是胜利!”
广大指战员不顾疲劳,昼夜兼程,奋勇作战,迂回追至逃敌前面、迎头截断了敌军逃路。
12月4日拂晓,将西逃至水城东旺地区的杜聿明集团包围。谭震林率指挥所赶到最前线,查明敌情,调整部署,紧缩对敌人的包围圈,堵住了妄图分散突围的各股逃敌。
在杜聿明被围的第二天,即12月5日,刘陈、邓下达了《对黄维作战总攻击的命令》。15日,全歼黄维兵团,同时完成了对杜聿明集团的全部包围。对淮海战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二阶段战斗胜利结束,中共中央致电贺捷。战役转入第三阶段。
这时,整个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平津战役业已展开。为配合华北、东北两野战军,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战场,中央军委在黄维兵团被歼之翌日,即12月16日发出指示,要求华野、中野包围杜聿明集团的部队,进行战役休整。
中央的战略意图是,对杜聿明等部暂不发起歼击,以防蒋介石命傅作义部南下增援。谭震林、王建安接到指示,立即进行传达和布署,要求部队在休整中整顿组织,深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开展立功创模活动;发扬军事民主,召开各部战士参加的“诸葛亮会”、开展练兵、研究对策,讨论战法,组织对敌政治攻势。
17日,谭震林从驻处前沿的水城东北山东兵团指挥部,来到肖县境內的华野指挥部驻地蔡洼,与粟裕会面。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也已从设在宿县以西小李家的中野指挥部驱车到达。这是总前委五位委员首次聚会。
谭震林与陈毅、粟裕三位华野主要领导人聚在一起,回顾1947年8月分兵以来一年多时间内战局的发展与变化,正如前此不久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摆写《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中指出的,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人民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将比原来预计的大为缩短。这是多么鼓舞人心啊!
按照中央军委来电指示“请刘、陈、邓、粟、谭五同志开一次总前委会议”的精神,在这里召开了第一次总前委会议,研究了下一步歼敌和今后包括渡汇战役在内的作战计划,商定了呈报中央的建议。会上,还拍摄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五位总前委委员的合影。战斗紧张,军务急切,总前委会议开了一天。
谭震林返回兵团指挥部,传达和贯彻中央军委、总前委关于在元旦前对杜聿明集闭围而不攻,部队加强警戒、修缮工事,开展火线政治攻势的部署。
当时,原有3个兵团、近3万人的杜聿集团,在逃窜途中已遭痛击,其中孙元良兵团已被基本消灭。剩下的尚有杜聿明的战区司令部,李弥、邱清泉2个兵团部,8 个军部、约20个师,16万余人,猬集于肖县、永城的陈官庄、青龙集一带80多个村子里。
进入12月下句,连续阴雨降雪,陷入了四面楚歌的敌军饥寒交迫,突围无望,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在这段时间内,谭震林把毛泽乐以华野、中野司令部名义起草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作为对敌攻心的强大武器,命令兵团政治部和第·线各部队,运用各种可能的于段进行宜传,其中包括:利用话筒对敌厂播,向敌车官兵反复播讲;印成传单,通过打迫击炮宣传弹,向敌阵内广为散发。他还要求围绕宣传这个重要文件,组织前沿班排发起强有力的政治攻势,于部、战上通过喊话、说快板、念“枪杆诗”等方式,厂泛展开宣传,指出蒋军巳到穷途末路,只有投降才有光明前途;贯彻优待俘虏政策,进行“以俘劝俘”;廾利用敌军士兵饥寒交迫的困境,由前沿部队送饭送水,等等。这系列工作,产生了巨大的瓦解作用,每天都有成班成排、为数几百人的敌兵逃出工事,向人民解放军缴械投陷。
1949年元旦到来的这一天,谭震林指示各级政治部率文工团深入第一线阵地,与广大指战员一起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共同欢度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其有重大转折意义的新年。
1月2 口,粟裕、谭震林、陈土榘、张震联名发出《华东野战军全歼杜聿明集团的命令》。这时,担负围歼的各鄙队,在开展对敌政治攻势的同时,早已做好了歼敌的充分准备,许多战壕已经挖到了距敌前沿仅几米的地方。
经中央军委、总前委批准,华野各部于1月6日下午3点30分开始发起对杜聿明集团的总攻。谭震林、王建安奉命指挥9纵队、12纵队、1纵队。从西北方向对李弥所辖十三兵团发动进攻,与东面的宋时轮,刘培善,南面的韦国清、吉洛(姬鹏飞)指揮的部队紧密配合,经四昼夜连续激战,于1月10月下午4全歼杜聿明集团。
中共中央又一次来电,热烈祝贺淮海战役彻底胜利。淮海战役经历了三个阶段,为时66天,参战的华野、中野以60万兵力打败蒋军80万,总计歼敌55.5万余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在战役过程中,谭震林四次受命,同王建安等山东兵团领导人一起,先后完成了指挥部队策应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围歼黄百韬兵团,配合围歼黄维兵团进行徐南阻击战和围歼杜聿明集团等重大战斗仟务,为整个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