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孔子是杰出的军事家
在当代的主流讲坛上,孔子只是个教书匠人,很多人认为他是个冬烘的书呆子。很少有人知道,孔子其实不是文人而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据历史记载,孔子身高体壮(个子两米以上),有力气,善射箭,善于驾驭马车(春秋时的单驾马车都是战车),而且精于技击(武术),这些都是春秋时期作为武士所必修的武道。
孔子精于武道,或与其出身有关,他的父亲孔纥生前就是一位武士。
但是不仅如此,孔子还精于兵道,即精通军略与军事。孔门下弟子出了多位军事家,其中很著名的一位猛将是冉有。
冉有即冉求,鲁国人,曾经跟从孔子流亡。后鲁国有乱,被孔子派遣回国,任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军队来攻鲁国。鲁国以三军为抵御——孟公子孺人帅右军,鲁公子帅中军,冉有任左师帅,统领季氏的家族军甲士七千人及奴隶(徒)五百人参战。
冉有乘三人战车,持长矛立战车上之左位,孔门的另一个弟子樊迟持戟同车立右位(当时惯例,将帅所乘兵车:将帅居左,御马者居中,卫者执戟居右)。
开战后,鲁国的右军及中军一触即溃,败退。于是樊迟驱战车,知难而进,冉有持矛,率左军勇猛冲击,击败齐军,鲁军遂转败为胜。
战后,季氏问冉有曰:你的兵法——“学之乎?性之乎?”冉求答曰:“学之于孔子”。
——冉有说:我会打仗是孔子教我的。
于是季氏决定招回孔子——邀请流亡在外已多年的孔子回国,请孔子回来帮助鲁国抵御外敌。
在孔子流亡时期,曾经有多位国君问军事作战于孔子,但孔子均谦卑地推辞说我不懂军事。
其实孔子是很懂兵法的,他曾经对子贡说,治国之道唯有两件大事,这就是足食与足兵。做到这两个,就可以得到百姓的信任。
——所谓足食与足兵,也就是要富国与强军。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孔子曾经说:“我战则克”,“好谋而成。”
所谓“我战则克”,是指孔子亲自指挥的一场鲁国平叛之战,即季武子台之战。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夏,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发动叛乱,率私军袭击鲁国国都。鲁定公和季孙斯仓皇逃跑,登上季氏府邸中的季武子台避难。
叛军进攻武子台,射出的箭直飞到鲁君的身边。
孔子指挥弟子抵抗叛军,孔门弟子申句须、乐颀击败叛军,叛军退出国都。鲁军乘势追击,在姑蔑击灭叛军,公山不狃逃奔齐国。
这一战是孔子指挥的。所以孔子说——我战则克,因为我懂得兵道。
【子 曰:“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礼记》)】
有意思的是,中国先秦时期军事家以“孙吴”为最著名,孙即孙子,吴是吴起。
吴起是战国初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
吴起是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曾经执政于鲁、魏、楚三国。他通兵家、法家、儒家,指挥作战多胜利。晚年在楚国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贵族而被害。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世,与兵圣孙武的兵法并称“孙吴兵法”。唐肃宗时,吴起被封为武庙十哲之一。
吴起出于儒门,他是孔子隔代弟子,曾参和子夏都曾经是吴起的老师。
【详论及史料,可参看何新著作《孔丘年谱长编》。】
何新论孔子三部曲:孔丘年谱长编、论孔学、圣者·孔子传
作者:何新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