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政协委员何新授权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史记》《汉书》西域地理记摘录

0
0


《史记》及《汉书》西域地理记摘录

【序】

西域,是自汉以来对于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狭义专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而言;广义则指葱岭东、西地区,包括中亚河间,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甚至更广阔的地方。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建元癸卯三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寻访大月氏,欲联合抗击匈奴。此次出使未获成功,但是此乃“凿空”之旅,第一次沟通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经济政治联系和国家交往。

《史记·大宛列传》西域地理记

何新摘录及考注

【大宛】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

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

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馀城,众可数十万。

其兵弓矛骑射。

大宛都贵山城。​

[考注​:大宛,古西域國名,位于帕米尔高原西麓,锡尔河上、中游,也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居民以塞种为主,王治貴山城(今塔吉克之卡散塞)。下屬城邑大小七十餘座,以出產汗血馬而著名。“国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种。其马有肉角数寸,或解人语言及知音乐,能舞。”]

【附录】《汉书·西域传》大宛

 大宛国,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户六万,口三十万,胜兵六万人。副王、辅国王各一人。东至都护治所四千三十一里,北至康居卑阗城千五百一十里,西南至大月氏六百九十里。

北与康居、南与大月氏接,土地风气物类民俗与大月氏、安息同。大宛左右以蒲陶(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至数十岁不败。俗耆酒,马耆目宿。

[大宛国,地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贵山城:今中亚卡散赛。]

宛别邑七十余城,多善马。马汗血,言其先天马子也。

 

【康居​】

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扜鰛、于窴。

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

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

[盐泽,即今新疆境內之塔里木盆地東部之羅布泊,又称蒲昌海。汉代尚为大泽,地當西域東方之門戶,爲當時東西交通主要路線必經之地。​

羅布泊爲蒙古語‘羅布諾爾’音兼意譯,意爲‘汇入多水之湖’。古時候葱嶺河(今喀什噶爾河)、于窴河(今和田河)合流後(即今塔里木河),注入蒲昌海。

現在孔雀河注入羅布泊,但水量日減,湖面逐漸縮小,沿岸鹽灘廣布。]​

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隔汉道焉。

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在大月氏北),行国,与月氏大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邻国。国小,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

【乌孙】

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故服匈奴,及盛,取其羁属,不肯往朝会焉。


【奄蔡】

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在安息北)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馀万。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

【大月氏​】

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

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

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

故(按:旧)时彊,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

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

遂都妫水北,为王庭。

[大夏乃退至妫水(今阿姆河流域)上游之南。大月氏人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高附(或都密)五个翕侯,各保持自治权。后(公元1世纪时?),贵霜翕侯攻灭其他四翕侯,遂为霸主 ]​

其馀(月氏)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南山,昆仑山。]

​【安息】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

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

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

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

画革,旁行,以为书记。

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黎轩。

[黎凡特liwan,是一个古老的历史地名,汉代译名称作黎轩、犁鞬、亦作犁靬、犁鞬、牦靬、骊靬、广,皆同音异字,都应黎凡特的译音。]​

【条支】

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

[条支,即tioch,又称Antioch—安条克,即《圣经》之安提俄克。中古小亚细亚名城、名港,罗马人称为东方明珠Queen of the East。现名安塔基亚,属于土耳其。]​

暑湿。耕田,田稻。有大鸟,卵如甕。

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而安息役属之,以为外国。国善眩。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

[何按:弱水,水极弱,万物不能沉,即死海也。死海位于以色列, 巴勒斯坦、约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

【大夏​】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

[《文献通考》:大夏,汉时通焉。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

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本无大君长,城邑往往置小君长。其兵弱,畏战。

善贾市。及大月氐西徙,乃攻之,皆臣畜,共禀汉使者(同受节度)。大夏人多,可百作万,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界接身毒国,皆属大月氐。  ]

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

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

【附录】蓝市城​考

蓝市城,西域古城名(《史记·大宛列传》),在妫水(今阿姆河)南,为大夏都城。《汉书·西域传》作监氏城。《后汉书·西域传》作蓝氏城。

旧说或曰即今阿富汗之伐济腊巴德(贾拉拉巴德)城,地在喀布尔之东方。


或曰即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会马扎里·沙里夫附近的一个村庄。有说就是古代大夏的省治巴克特拉。(《不列颠百科全书》)

此城在阿拔斯与萨曼王朝时曾为霍拉桑省治,中亚地区著名学术中心。1220年该城被成吉思汗大军所毁。

张骞时大夏主要活动地区在中亚河间及两河上游的克什米尔西南地区。

大夏国都薄知(Bactria(薄知、巴克特里亚))。因其建城之早,波斯地区有“众城之母”的声誉。嗣后数世纪,该城落入各个游牧民族手中,在中文古典书籍中又作“薄提”、“缚喝”。

《魏书·西域传》:“薄知国,都薄知城,在伽色尼南……多五果”。“吐火罗国……国中有薄提城,周匝六十里,城南有西流大水,名汉楼河,土宜五谷,有好马、驼、骡。其王曾遣使朝贡”。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薄提国隶属于嚈哒,二国合贡白象一只。

7世纪初,阿拉伯人侵略波斯,波斯国王亚兹得格尔德三世(YazdgerdIII)曾逃往巴尔赫避难。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作“缚喝国”:“缚喝国。东西八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北临缚刍河。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人皆谓之小王舍城也。其城虽固居人甚少。土地所产物类尤多。水陆诸花难以备举。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薄渴罗”。

唐高僧玄照曾路过薄渴罗,到纳婆毗诃罗国(Navahihara)。

魏书·西域传》作薄罗(“巴耳黑”之别译),为大月氏西迁后都城。又作拔底延、王舍城。

《大唐西域记》,称小王舍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缚喝罗。《续高僧传》作薄佉罗。《正法念处经》作婆佉罗。《往五天竺国传》作缚底耶。《新唐书·西域传》作缚底野。《元史·西北地附录》作巴里黑,同书《太祖本纪》作班勒纥,《察罕传》作板勒纥,《速不台传》作必里罕。《长春真人西游记》作班里城。耶律楚材《西游录》作班城。《明史·西域传》作把力黑。北临缚刍河(今阿姆河)。即大夏、大月氏国蓝市城。

此城为小乘佛教重地,为大雪山(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佛教中心,古代有佛寺百余所,城外有纳缚僧伽蓝(“新寺”),西南有窣堵波(佛塔)数百座,与释迦牟尼成道之印度王舍城齐名同称王舍城。

​【身毒】

其东南有身毒国。

[考注:艾儒略《职方外纪》曰:“中国之西南曰印弟亚,即天竺五印度也,在印度河左右。”]​

《汉书张骞传》地理摘记

​何新摘记

【身毒】

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

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考注:临大水,旧注谓恒河,谬,乃印度河也。]

【大夏】

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中国)西南。

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

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便宜)径(路径),又无寇。

[考注:蜀物,指邛竹杖、蜀布(锦也)。《御览》卷一六八引《蜀记》云:“张骞奉始寻河源,得高节竹植于邛山。今缘山皆是,可以为杖。”又《说文》,蜀(产)细布。(陈直《汉书新证》)。

羌中,古地域名。《史记·秦始皇本纪》述秦疆域: “西至临洮、羌中。”秦时临洮包括后世的洮、岷二州地,二州以西并为羌族所居,故称。“羌中” 亦指羌人居住的地区,即今青海、西藏及四川西北部、甘肃西南部。]

【大宛】

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

【大月氏、康居】

(按大夏)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按:赂,利禄也。贻,贻赠),设(通施)利,[使]朝也。

​[考注:张骞所去的大夏,在大月氏、康居之南。旧说多误以为在大月氏(贵霜)、康居之北,误。汉武帝时大月氏王庭在阿姆河北。其南迁而为贵霜帝国在百年后也。]

【滇越】

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滇越,而蜀贾间出物者,或至焉。

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

[考注:滇越,古族名,分布于今云南腾冲一带。间(或)出物:谓出口贸易。或至,偶尔到达。]

【乌孙​】

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

[附注:乌孙:古族名。最初在祁连、敦煌间,公元前一世纪西迁至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都亦谷城。张骞使乌孙后,汉武帝两次以宗室女为公主嫁乌孙王,后来属西域都护。]

大月氏(按:《史记》作“匈奴”,《汉书》为是)攻杀难兜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

子昆莫新生,傅父(即保父)布就(名)领侯(翎侯,爵)抱亡,置草中。为求食(出为之觅食),还,见狼乳之,又乌衔肉翔其旁,以为神。遂持归匈奴,单于爱养之。及壮,以其父民众与昆莫,使将兵,数有功。

时,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塞人之王,塞人,即粟末人)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昆莫既健,自请单于报父怨,遂西攻破大月氏。

[塞:古族名,亦称色人。即粟末族,又做色目人。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分布于今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一带。前二世纪因大月氏人西迁而侵入其地,塞族分散,一部分南下征服罽宾等地,一部分留居故地者与入侵的乌孙人混合。]

大月氏复西走,徙大夏地。

昆莫略其众,因留居,兵稍强。会(匈奴)单于死,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遣兵击之,不胜,益以为神而远之。

【楼兰、姑师​】

楼兰、姑师小国,当空道(挡孔道),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奇兵又时时遮击之。使者争言外国利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

于是天子遣从票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以击胡,胡皆去。

明年,击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鄣(障)至玉门矣 。

[考注:姑师,西域古国名。《大宛列传》:“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今罗布泊)”。《汉书·西域传》:汉宣帝时,卫司马郑吉破姑师,分其地为车师前国、车师后国及山北六国(《汉书西域传补注》:此六国为且弥东、西国,卑陆前、后国,蒲类前、后国)。据此,姑师当包括今新疆吐鲁番及其以北天山北麓广袤地区。

楼兰,古西域国名。王居扞泥城(在今新疆若羌县治卡克里克)。在西域南道上。居民游牧。元凤四年(前77)汉将傅介子杀其王安归,立尉屠耆为王,改名为都善。姑师:即车师,古西域国名。约在初元元年(前48)汉分其地为车师前后两部等,后来皆属西域都护。车师前部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县西交河古城遗址)。后部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中)。

破奴,赵破奴。时破奴已失侯,因此役更封浞野侯。

明年,元封三年(前108)。

玉门,王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而大宛诸国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犛靬眩(幻)人献于汉。

天子大说(悦)。而汉使穷河源,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幻人:魔术师。采:采取。]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987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





Latest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