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张德彝游记作品《航海述奇》中,张德彝记载了参观金字塔的经历。
1866年3月7日,19岁的张德彝作为翻译,跟随斌椿考察团赴欧洲考察,中途经过埃及,游览了金字塔。
那时还没有“金字塔”这个名字,在张德彝的笔下称为“王陵”。对金字塔的参观记载,首先是描述金字塔的外形与外部特征,呈“三尖形”,“周一百八十丈,高四十九丈,皆巨石叠起……正面一洞,高约八丈,上有埃及文一篇,字如鸟篆,风雨侵蚀,模糊不复辨识。”对于狮身人面像,是这样记载的,“一大人头,高约四丈,宽三丈许,耳目晰。”
张德彝又钻进了金字塔内部参观,他形容进入内部时的状态,“一步一跌,时虞颠扑”、“石震有声”、“神魂失倚”、“趋前失后,退后迷前”。张德彝是通过一个破损的裂缝进入金字塔内部的,本来就不是正常的通道,各种崎岖难行,一会儿要像蛇一样爬行,一会儿要像猴子一样攀登。
最后,进入墓室内部,看到了棺椁,“一石棺无盖,形如马槽, 击之铿然,放于壁角”。 从进去到出来,张德彝用时大概一个半时辰,不知是疲劳,还是什么原因,他形容自己出来的感觉是“出则一身冷汗矣”。后来,张德彝在回忆这段参观经历时,称“至今思之,为之神悸。”
有人认为,是金字塔墓室的特殊气息让张德彝犹如神魂附体。
张德彝参观金字塔的经历,被认为是中国人参观金字塔的最早记录。那一年是1866年,还是慈禧刚刚垂帘听政的时候,距今天已经有150余年。俄罗斯的纪录片声称金字塔建于1901年,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