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鸿000
02-14 16:52 提问
问题价值:500.00
尊敬的何新先生、何老师,泛演化逻辑的核心是什么呢?盼您指点迷津而让天下人学习而用之,后学诚致敬上!
何新老家伙
02-18 22:24 回答
老何答:
逻辑学对国人是一个外来语,这导致逻辑一名解释的歧义。(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逻辑学。)
在现代意义上,逻辑一词至少存在以下三种解释:
1、逻辑,被看作规范语言和论述的普遍语法性秩序、以自然语言推演和论证的工具(自然语言逻辑,即传统逻辑、古典逻辑、形式逻辑、辩证法、辩论术)。
2、逻辑被看作一种利用特殊数学符号构建集合与推证的形式工具及理论(人工语言逻辑,即符号逻辑、数理逻辑包括数学集合论)。
3、逻辑被看作逻格斯,即广义的、普遍意义的自然规范与秩序,即本体逻辑,相当于老子的“道”、天之道,以及规律、法则。
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第一种意义的逻辑(自然语言逻辑)曾经被孔子、老子、庄子、惠施、墨子、管子(托名著作)、韩非等学人深入研究过,先秦已形成中国特有的语言逻辑学,即所谓“名家”、“名学”——名辩之学。而在中古印度河地区佛教之因明学传入后,又形成佛学及禅宗具有佛教辩证法特色的因名之学。
20世纪后期,由于西方罗素一派数理逻辑的传入以及泛哲学化(即逻辑经验主义,罗素及卡尔纳普主义,逻辑斯蒂),导致古典的语言逻辑学(传统逻辑)渐被排斥。
80年代后,西化思潮以所谓“逻辑现代化”的名义而大行其道,毫无意义与使用价值的符号逻辑成为时髦,逻辑学家基本不懂也不会说人话,一切语言被装入“当且仅当”的空壳。日常语言逻辑的研究、包括辩证法和诡辩术的研究都乃被废弃驱逐。逻辑学家变成只会默写所谓“永真”公式的弱智学人。
其结果是自然语言逻辑学的死灭——今日中国学术中基本没有传统语言逻辑学说的地位,许多中国人也变成了不懂语言逻辑、不懂辩证法也不会识别诡辩术的弱智者。
泛演逻辑试图开辟自然语言逻辑与本体逻辑研究的新域。这个逻辑理论是我所创立的。对此我很自豪。钱学森先生曾经对我的逻辑命名之为“何新树”——我认为这是我早年学术研究获得的一项无上荣耀。
所谓泛泛演化逻辑。泛即泛化,指普遍理则。泛演化,即研究本体演化的普遍秩序以及程序,这种演化秩序与逻辑思维的内在联系,包括历史本体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
这一逻辑体系的最早构建者是19世纪德国伟大哲学家黑格尔,其唯理主义的辩证法逻辑学在19世纪前期风靡一时。但是后来因逻辑经验主义、数理逻辑、逻辑斯蒂的兴起而被废弃。
但是在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种学术一直受到重视。我早年对《哲学笔记》和黑格尔《逻辑学》做过深入研究,并形成了我独特的理解、方法与逻辑。
但是,80年代初期受数理逻辑思潮的影响,我曾经称构建的这种新逻辑理论为“历史概念集合论”(即历史集合树系统)。后来我发现,根本不需要把这种新逻辑系统塞入符号逻辑的框架去。
数理逻辑之所以无法解决悖论问题(哥德尔定理),因为悖论不仅关乎语法形式也直接关乎语句内涵及内容,泛演逻辑系统亦然,不仅涉及形式语言,也涉及形式语句本身的本体论内涵。
我于90年代出版了《泛演逻辑引论》(时事出版社),此书是引论,还有续集,目前尚未最后定稿。这部著作与我的其他几部哲学逻辑著作《哲学思考》、《我的逻辑与方法》构成一个体系。我相信此学后继有人,他日必兴。
[顺便一提,90年代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竟然有人全文抄袭我发表过的一篇逻辑论文,而得高分冒领了学位。殊为好笑也!]
【毛主席:佛教机锋富有辩证法】
倪阳教授曾经援引赵朴初在《佛教常识答问》一书中和毛主席的一段对话:
“(毛主席)问:‘佛教有这么一个公式——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有没有这个公式呀?’我说:‘有’。
主席再问:‘为什么?先肯定,后否定?’我说:‘不是先肯定,后否定,而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
这个同时肯定,同时否定就是悖论。也正如黑格尔所认为的那样,古代的一切辩证思维无不与这种反映宇宙矛盾性质的本体论悖论有着密切关系。
《金刚经》中充满了这样的辩证论述:如法即非法,一切相都无所住,诸行无常,恒转如瀑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等。这些机锋话头都是辩证法。